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胆囊切除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与胆囊切除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增加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病因的了解。[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15例胆囊切除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组1)和15例胆囊切除后急性胰腺炎(组2)的临床资料。[结果]组1的病因均为胆囊结石,且12例经病理证实为胆囊多发小结石,胆囊切除后急性胰腺炎占同期急性胰腺炎比例为9.2%;15例中5例为胆源性,10例病因未明。组2的15例中有5例为复发性。2组高于正常的指标的病例数比较:组1中DB/TB(50%)、GGT异常例数均多于组2(P0.05)。血液生化检验指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切除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胆囊多发小结石;多数病例DB/TB(50%)、GGT高于正常。胆总管复发结石为胆囊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后者具有复发性,应多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的预防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7月入院并治愈的112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未行胆囊切除术。根据是否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将所有患者分为EST组和非EST组,并根据是否行胆囊切除术进一步分组,比较各组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率。结果平均随访18.5个月(6~30个月)。EST组38例,其中16例行胆囊切除术,均无胆石性胰腺炎复发(0/38);非EST组74例,14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14/74),复发率为18.9%,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在非EST组中,胆囊切除29例,2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2/29),复发率为6.9%;未作胆囊切除45例。12例胰腺炎复发(12/45),复发率为26.7%,胆囊切除后胰腺炎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复发距患者出院时间为2周至2年不等。对2例胆囊切除术后复发的胆石性胰腺炎行ERCP,均发现有胆总管结石,EST后,无胰腺炎发作。结论EST能有效预防胆石性胰腺炎复发,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合于高龄、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胆囊切除能降低胰腺炎复发率,胆总管结石是胆囊切除术后胰腺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腹腔镜组)42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ERCP 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的白细胞(WBC)、TBil、ALT、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随访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腹腔镜组及 ERCP 组术后第1、3、7 d 血清WBC、TBil、ALT 及 CRP 水平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两组均只有术后第3、7 d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腹腔镜组术后第3 d 血清 WBC 及 CRP 水平明显低于 ERC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两组患者间其他同一时间点术后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随访6个月,ERCP 组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6.25%(3/48),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发生(χ2=2.716,P =0.099)。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是安全可行的,并可以保留 Oddi 括约肌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组34例(22.4%),对照组即无复发组118例(77.6%).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以胆源性为主(52.9%);酒精性(14.7%)、高脂血症(8.8%)和其他因素(2.9%)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饮食不当(8.8%)和特发性(11.9%)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组患者胸水、腹水和假性囊肿形成的发生率分别为30.8%、23.1%和19.2%,对照组分别为29.2%、11.5%和3.1%,假性囊肿形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胆道结石和酒精是其常见病因,原因不明者占较高的比例.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因,可有效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59例既往无肝病史及近期服用损肝药物的急性胰腺炎病人,通过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实验室指标,对肝损害发生率、肝损害程度、病程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较轻症急性胰腺炎(MAP)肝损害发生率高(P<0.025)。32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中,SAP与MAP相比肝损害指标无差异性(P>0.05)。胆源性诱因与肝损害程度无关(P>0.05)。SAP肝损害者比MAP肝损害者住院天数明显延长(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发生率与胰腺炎的程度成正相关,肝损害延长了胰腺炎的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发病48h内肝功能改变,探讨早期肝功能损害对AP病因判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3例AP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按病因分为胆源性、非胆源性及不明原因3组.胆源性组(n=80);非胆源性组(n=44);不明原因组(n=29).早期肝功能检测指标:胆源性组(n=61);非胆源性组(n=33).比较胆源性组和非胆源性组早期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mino transamin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direct bilirubin,DBIL)、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观察其早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类型,并计算胆源性组早期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胆源性组患者早期肝功能损害较非胆源性组严重,ALT(214.16U/L±146.92U/Lvs30.82U/L±25.59U/L),AST(212.72U/L±210.50U/Lvs28.24U/L±22.16U/L),GGT(438.34U/L±286.69U/Lvs60.48U/L±68.32U/L),AKP(202.81U/L±147.77U/Lvs72.06U/L±36.70U/L),TBIL(56.52μmol/L±46.01μmol/Lvs18.25μmol/L±9.56μmol/L),DBIL(36.81μmol/L±32.50μmol/Lvs5.17μmol/L±4.65μmol/L,均P<0.001);早期肝功能损害临床类型以ALT、AST、GGT、AKP、TBIL及DBIL混合损害为主,占88.6%;其敏感性为95.1%,特异性为90.9%.结论:早期肝功能损害可预测AP病因为胆石(源)性.早期肝功能检测应作为急诊的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更适合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胆道造影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造影的方法和价值,对600例胆囊结石并慢性或急性胆囊炎(其中4例伴阻塞性黄疸,6例为胆源性胰腺炎)病人行无选择性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常规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胆道造影术。568例(94.7%)完成了术中胆道造影。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病变42例,其中32例为术前未曾检查出的胆管异常。全组共发生胆管损伤3例(0.5%)。表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插管胆道造影成功率高,术中胆道造影具提高手术质量和防止或减少胆管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78/116)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肝损害。按病因分类,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者的发病率为79%(38/48),胰胆手术后(含胆囊切除术后及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所致的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的发病率为68%(15/22),暴饮暴食所致的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的发病率为67%(20/30),其他因素所致的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的发生率低。胆源性胰腺炎较非胆源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更明显,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6、3.72、4.12、3.26、3.64、3.25,P均〈0.01)。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大多合并肝损害。  相似文献   

9.
杨尚风  黎颖 《山东医药》2011,51(6):68-69
目的观察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39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21例(A组)采用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治疗,18例(B组)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均无胆道损伤及术中、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 d即进低脂、半流饮食。随访1个月,均无腹痛、腹胀等不适。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所需补液量少于B组(P均〈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满意,与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相比手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复发的临床特征及原因。方法对2004-01~2008-07收治的115例A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5例的随访观察时间为6~54个月,平均为27.6个月。常规内科治疗组63例,20例复发,复发率为31.7%;内科治疗辅助胆囊切除术组52例,6例复发,复发率为11.5%,常规内科治疗组的复发率高于内科治疗辅助胆囊切除术组(P0.01)。结论切除胆囊能降低胰腺炎复发率,胆总管结石是胆囊切除后胰腺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陆斌  罗和生 《胰腺病学》2014,(4):252-254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A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118例,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胆囊大小、胆囊结石大小及数量,判断是否伴有胆总管结石.根据有无并发AP进行分组,比较各相关因素对AP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118例胆囊结石患者中并发AP 61例.74例的胆囊大小正常,其中49例(66.2%)发生AP;44例胆囊增大或缩小,其中12例(27.3%)发生AP.31例为单发结石,其中11例(35.5%)发生AP;87例为多发结石,其中50例(57.5%)发生AP.发生AP的11例单发结石患者,其中8例(72.7%)结石≥10mm;50例多发结石患者中41例(82.0%)结石<10 mm.19例伴有胆总管结石,其中17例(89.5%)发生AP;99例无胆总管结石,其中44例(44.4%)发生AP.各因素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16.758,P=0.000;Х^2 =4.425,P=0.029;Х^2=13.434,P=0.001;Х^2 =12.994,P=0.000).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与胆囊结石相关,胆囊是否正常、胆囊结石大小及数量、是否伴有胆总管结石均是影响AP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评估EST术后胆囊切除的必要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12月因胆总管结石而行EST治疗257例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4.8个月(26~48个月).根据不同病情和处理情况分为3组进行比较,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患者EST术后行胆囊切除为A1组,EST术后未行胆囊切除为A2组;B组为未合并胆囊结石者.结果 出现远期并发症者31例(12.1%),胆总管结石复发25例(9.7%),胆管炎27例(10.1%),胰腺炎2例(0.8%),胆管癌1例(0.4%);A2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均高于A1组(P均〈0.05).结论 从远期疗效来看,EST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患者EST术后行胆囊切除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评估EST术后胆囊切除的必要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12月因胆总管结石而行EST治疗257例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4.8个月(26~48个月).根据不同病情和处理情况分为3组进行比较,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患者EST术后行胆囊切除为A1组,EST术后未行胆囊切除为A2组;B组为未合并胆囊结石者.结果 出现远期并发症者31例(12.1%),胆总管结石复发25例(9.7%),胆管炎27例(10.1%),胰腺炎2例(0.8%),胆管癌1例(0.4%);A2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均高于A1组(P均〈0.05).结论 从远期疗效来看,EST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患者EST术后行胆囊切除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治疗及减少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ABP患者依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内镜组行ERCP治疗和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其腹痛缓解时间及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及肝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随访所有ABP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117例ABP患者中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99例(84.6%),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8例(15.4%)。内镜组和对照组总例数分别为49例和68例。内镜组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腹痛缓解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或P〈0.01)。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无明显内镜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5—37个月);7例失访,随访率94.0%。内镜组的复发率0(0/46)明显低于对照组46.8%(29/62)(P〈0.01)。结论与常规治疗比较,ERCP治疗ABP是较好方法之一,不仅疗效好、恢复较快,而且安全,并能减少胆源性胰腺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ERCP治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确定该治疗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民航总医院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2例行ERCP治疗,对照组50例未行ERCP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数据。结果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术后AMY(血淀粉酶)、TBIL(总胆红素)、GGT(谷氨酰转肽酶)、ALT(谷丙转氨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ERCP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AMY、TBIL、GGT、ALT的平均值,同时还能降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的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9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72h内)行ERCP及内镜治疗(ERCP组),并与同期保守治疗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ERCP组全部成功实施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72例胆总管结石者行网篮及气囊取石,所有92例均行鼻胆管引流,重症组10例同时行胰管支架引流。ERCP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RCP组重症组病死率8.3%,对照组重症组病死率33.3%。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治疗是安全的,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病因回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为急性胰腺炎(AP)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2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5例发病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35例。胆源性77例(29.05%);酒精性25例(9.43%)、暴饮暴食引起30例(11.32%)、ERCP术后胰腺炎10例(3.77%)、高脂血症性9例(3.40%)、特发性AP53例(20%),其中与1种因素有关者108例(40.75%),与2种及以上因素有关者53例(20%)。结论胆道疾病仍是AP主要的病因。AP患者发病因素多而复杂,轻症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因素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发病原因仍不明,对于这部分患者应该尽可能寻找病因,以便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提高其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法预防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4例在临床恢复期予饮食指导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肝利胆法治疗,中药服药周期8周;对照组64例仅采用饮食指导,未预防用药,2组患者随访1年后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复发再住院率为4.7%,对照组为23.4%,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法能有效降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病因很多,其中由胆道疾病所致是一个重要的病因,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在国内占急性胰腺炎年发病人数的15%~50%,病死率达20%~35%[1].随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开展,使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联合微创治疗86例ABP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随机分为内镜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内镜治疗组在入院48小时内行逆行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ade cholangiography,ERCP),胆总管结石行乳头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EST)+网篮取石,如胆总管结石多且大、无法一次取尽者或未发现结石,则行鼻胆管引流(Endoscope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乳头狭窄、反复多次发作胰腺炎.虽胆总管未见结石也行乳头肌中小切开。结果内镜治疗组在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胰腺炎随访复发率等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结论内镜治疗ABP安全有效,且能减少ABP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