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外周血miR-155表达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足溃疡(DFU)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共入选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无足溃疡患者(T2DM组)、112例2型糖尿病合并足溃疡患者(DFU组)和60名糖耐量正常的对照人群(NC组)。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测定受试者外周血miR-155表达水平,并对DFU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T2DM组外周血miR-155表达水平较NC组降低(P<0.05),DFU组外周血miR-155表达水平较T2DM组增高(P<0.01)。DFU患者外周血miR-155表达水平与足溃疡病程以及足溃疡Wagner分级呈正相关(P=0.02,P=0.01),与8周后足溃疡愈合率呈负相关(P=0.04)。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表达的miR-155为DFU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8,P=0.002)。结论 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外周血miR-155表达水平增高,为DF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DFU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的营养评分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DFU 12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估其营养状况,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相关生化指标(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①127例老年DFU患者的NMA-SF得分为(9.4±3.5)分,其中营养不良者82例(64.6%),营养正常者45例(35.4%);②根据不同年龄层、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足溃疡分级、膳食结构是否合理和是否感染等分组,比较组间NMA-SF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与DFU Wagner 1级和2级患者相比,Wagner 3级或以上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和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P均0.05),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均较低(P均0.05)。结论老年DFU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较高,且与炎症水平关系密切,临床上对于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应针对营养不良的高危因素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0例DFU患者,平均年龄69.10±15.83岁,其中72人痊愈(60.0%),39人好转(32.5%),9人未愈(7.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FU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外周动脉病变(DPA)、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高血压(HP)、糖尿病肾病(DN)、男性、年龄、农民、糖尿病(DM)病程。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和综合管理,及时干预各种危险因素,对预防足溃疡的发生意义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15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眼底检查,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记录糖尿病病情资料并测定生化指标及踝臂指数(ABI).结果:两组病程、年龄、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收缩压、尿素氮(BUN)、肌酐(Cr)、甘油三酯(TG)、24 h尿微量白蛋白(UA1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病程、年龄、DN、BUN、Cr、及UA1b与DR呈正相关(r=0.300,r=0.169,r=0.284,r=0.273,r=0.173,r=0.297;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DN、BUN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8,OR=4.744,OR=1.293,均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病程、BUN及DN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截肢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UT系统分级的287例DFU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特征、临床生化等实验室指标,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分为截肢组、非截肢组,并采用多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截肢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101例DFU患者截肢,截肢率是35.2%.总共有46个变量纳入分析,单因素分析中有22个变量截肢组与未截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T 系统分级2级(OR:10.090,95%CI:2.696~37.760,P =0.001)和3级(OR:35.327,95%CI:7.648~163.678,P<0.001)、有溃疡史(OR:6.320,95%CI:2.278~17.554,P<0.001)、足趾(OR:24.880,95%CI:7.565~82.240,P<0.001)、糖化白蛋白(OR:1.156,95%CI:1.040~1.284,P =0.007)、白细胞计数(OR:1.137,95%CI:1.003~1.288,P = 0.045)、有营养风险(OR:3.460,95%CI:1.348~8.878,P=0.010)是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OR:0.966,95%CI:0.941~0.991,P = 0.008)是截肢的保护因素.结论 DFU患者早期就诊、控制感染发展、改善营养状况、控制血糖稳定对于预防截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及ROC曲线的糖尿病足溃疡(DFU)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92例初发2型糖尿病(T2DM)足溃疡患者,根据3年内足溃疡复发情况分为非复发组51例与复发组41例,行DFU患者足溃疡复发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模型研究DFU患者足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Spearman检验分析各指标与DFU患者足溃疡复发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诊断效能。结果 92例DFU患者随访3年,复发41例,复发率为44.5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体质量指数(BMI)、性别、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占比、高血压病史占比、住院时间、发病至就诊时间、ALB、TBIL、Scr、HbA1c、TG、HDL、TC、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复发组比较,复发组年龄、T2DM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占比、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占比、吸烟史占比、创面位于胼胝占比明显升高,TBIL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大、T2DM病程长、合并DPN、合并PAD、有吸烟史、创面位于胼胝及血清TBIL水平降低为DFU患者足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Spearman检验提示,DFU患者足溃疡复发与年龄、T2DM病程、DPN、PAD、吸烟史、创面位于胼胝呈正相关,TBIL水平明显降低呈负相关(均P<0.05)。 以unite(七变量综合)、年龄、T2DM病程、TBIL、DPN、PAD、吸烟、创面位于胼胝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unite的AUC值为0.834,分别大于年龄(0.632)、T2DM病程(0.619)、TBIL(0.645)、DPN(0.684)、PAD(0.662)、吸烟(0.640)、创面位于胼胝(0.677),提示7项指标联合应用于评估DFU患者足溃疡复发的效能明显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年龄增大、T2DM病程长、合并DPN、合并PAD、有吸烟史、创面位于胼胝、血清TBIL水平降低为DFU患者足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如发现上述情况应高度警惕DFU患者足溃疡复发风险,并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足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817例DFU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既往是否发生足溃疡,分为初发组(502例)和复发组(3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足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初发和复发性DFU患者以神经缺血性足溃疡为主,均好发于第一足趾和第五足趾。与初发DFU患者相比,Wagner 3级和创面位于胼胝的复发性DFU患者更多(P<0.05),但足坏疽(Wagner 4~5级)的患者更少(P<0.05)。复发性DFU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更低(P<0.05),血尿酸和血肌酐水平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555,95%CI:1.097~2.072,P=0.013)、糖尿病病程≥10年(OR=2.369,95%CI:1.473~3.810,P<0.001)、既往截肢史(OR=4.518,95%CI:2.386~8.553,P<0.001)、足部骨质疏松(OR=1.711,95%CI:1.065~2.751,P=0.027)、创面位于胼胝(OR=1.786,95%CI:1.058~3.012,P=0.030)和冠心病(OR=0.668,95%CI:0.453~0.987,P=0.043)与足溃疡复发相关。  结论  男性、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既往截肢史、足部骨质疏松和创面位于胼胝是DFU患者足溃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DFU患者即使足溃疡愈合,也应加强足部护理,降低足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糖尿病足溃疡风险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其中糖尿病足溃疡高度风险组25例,中度风险组32例,轻度风险组30例,无风险组39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临床生化指标及血浆IGF-1水平.结果 糖尿病各组血浆IGF-1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溃疡高度风险组患者血浆IGF-1水平明显低于轻度风险组及无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GF-1水平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浆IGF-1水平下降可能与糖尿病足溃疡风险增加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C反应蛋白及溃疡转归等指标,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对57例糖尿病足溃疡Wagner3级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营养评价,并同时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C 反应蛋白及溃疡愈合面积.结果 5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MNA得分为(16.36±3.68)分,其中发生营养不良43例(75.44%),潜在营养不良14例(24.56%);治愈13例、显效26例、有效18例,治愈、显效、有效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评分、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升高,溃疡面积、C 反应蛋白降低,组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评分、溃疡面积、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患者与有效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评分与溃疡面积呈负相关(r=-0.28,P=0.03)、与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26,P=0.03).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均存在营养状况不佳,并可能与其炎症状态密切相关,及时进行营养评估和改善营养状况,控制炎症状态,将有利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初发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患者溃疡复发率和影响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初发DFU患者227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随访至2017年6月以获得DFU复发情况及分析影响复发高危预测因素。结果 189例(83.3%)完成随访,平均随访(3.736±1.391)年,中位随访时间3.570年。189例中85例(45.0%)溃疡复发,平均溃疡复发时间(2.738±1.545)年,中位溃疡复发时间2.370年。1年、3年、5年溃疡复发分别为29例、67例、82例。1年、3年、5年溃疡复发的发病密度分别为15.5%、39.4%和57.2%。溃疡复发组对比无复发组,年龄(≥60岁)、足底溃疡、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占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男性、糖尿病病程(≥10年)、糖尿病足溃疡病程(≥1月)、吸烟、HbA1c(≥7.5%)、Wagner分级(≥3级)、截肢、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体重指数(≥24 kg/m2)、高血压病、血脂异常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溃疡部位、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溃疡复发预测因素。溃疡部位(HR=1.886,95.0% CI 1.204~2.955)、周围血管病变(HR=1.801,95.0% CI 1.083~2.99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R=2.903,95.0% CI 1.565~5.384)是溃疡复发的独立高危预测因素。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远期复发率高,应对影响复发高危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