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石英  黄谭招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33-1934
2002年1月,我科收治1例右下肢肢体缺损的患者,入院后给予急诊清创并行股前外侧巨大带蒂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缺损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在手部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3例手部外伤组织缺损患者,A组(42例)予以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B组(41例)接受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修复优良率、手术前后炎症反应[血清白介素-6(IL-6)与...  相似文献   

3.
<正>足踝部由于皮下组织少,皮肤弹性差,外伤后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常导致血管、神经、肌腱及骨外露,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随着皮瓣外科的不断完善,患者对修复术后外观和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穿支皮瓣应运而生[1,2]。穿支皮瓣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项新技术,提升了传统股前外侧皮瓣  相似文献   

4.
指端缺损指骨外露的治疗有多种术式可供选择 ,有V Y成型 ,指掌侧皮瓣推进 ,短缩指骨直接闭合 ,邻指皮瓣 ,胸腹部带蒂皮瓣等。 2 0 0 1年 9月至 2 0 0 2年 4月我们采用带血管蒂指根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同时利用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修复皮瓣感觉共 17例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17例 ,全部为男性。其中电刨伤 9例占 5 2 .9% ,电锯伤 3例占 17.7% ,压砸伤 5例占 2 9.4%。指腹缺损 7例占 41.2 % ,指端缺损 9例占 5 2 .9% ,甲床缺损 1例占5 .9%。随诊时间最长 4个月 ,最短 1个月 ,平均 2 .7个月。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创伤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6例经两次以上创伤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了解采用修复方法及手术情况。结果26例患者的创面修复方法:局部皮瓣修复7例(26.9%),岛状筋膜皮瓣修复14例(53.8%),游离皮瓣移植2例(7.7%),小腿内侧交腿皮瓣修复3例(11.5%)。所有皮瓣均成活。1例逆行腓肠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植皮修复创面后愈合,3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者术后残留窦道,经换药3~4周后痊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结论多次创伤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应综合考虑皮肤软组织损伤特点及患肢血运状况合理选择皮瓣种类,其中胫后动脉后踝上皮支皮瓣及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江志文  蒋明 《江西医药》2008,43(12):1318-1319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于1998年6月~2007年6月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软组织缺损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游离皮瓣66例成活,2例改行其他手术,56例经6个月~1年随访,有38例皮瓣外形满意,两点辨别觉为10~13mm,无冻疮发生。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8.
我院处于山高路陡,坡长弯急的黔西南地区,道路条件差,交通事故频发,由于足踝部软组织少,损伤后,容易造成骨外露并伴皮肤、肌腱、骨缺损、传统的修复方法有游离皮片移植,交腿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等皮瓣,这些方法住院时间久、体位要求严格、修复范围比较局限,术后功能欠佳。因此,2011年至今,收治了20例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了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随访3~18个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旭兵 《安徽医药》2013,34(9):1358-1359
目的比较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游离前臂皮瓣在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9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病例(其中前臂皮瓣14例,股前外侧皮瓣5例;面积5 cm×6 cm~8 cm×10 cm,)进行分析总结,根据不同组织缺损的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组织瓣类型对缺损进行修复,并对术后效果和供区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9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患者的张口度、语言及吞咽功能、缺损区外形方面均恢复良好,在供区恢复情况及满意度方面。股前外侧皮瓣明显优于前臂皮瓣。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能更好的降低供区的各种并发症,且组织量丰富,可塑性良好,是修复颌面部软组织较大缺损的理想游离皮瓣选择。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目的探讨比较带蒂皮瓣修复小腿皮肤缺损的四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6-07~2003-12,笔者所在医院对52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患者,应用腓肠神经筋膜蒂皮瓣、隐神经筋膜蒂皮瓣、腓肠肌内侧头(或外侧头)皮瓣、小腿内侧皮瓣等4种手术方法移植修复。结果52例皮瓣全部成活,5例少部分坏死,经换药或少量植皮后,创面全部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皮神经筋膜蒂皮瓣手术方法简便,皮瓣血供良好,适合应用在创面基底条件较好,面积较小的皮肤缺损。腓肠肌内侧(或外侧)头皮瓣手术方法简便,皮瓣血供丰富,适合应用在创面条件差、组织缺损多的创面,但外形臃肿,影响美观。小腿内侧皮瓣,手术操作较复杂,破坏一条主要血管,但皮瓣血供丰富,可切取面积较大。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局部皮肤软组织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应用适合的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姜鹏  郝超  郭慕红 《江苏医药》2003,29(8):629-629
带血管蒂皮瓣转移术是整形外科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皮瓣的使用虽然历史悠久,但带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仅30年历史,这一方法使得以前采用传统的方法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而且疗程长、效果不确切的问题得以迅速较好地解决。我科近年来,应用各种带血管蒂的皮瓣修复膝以下软组织缺损4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在小腿及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36例小腿或足踝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小腿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所移植的皮瓣均成活,创面外形修复及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平均住院时间(19.78±5.25)d,Ⅰ期愈合率91.67%,成活率100.00%。结论小腿带蒂皮瓣的血运丰富,术后能负重、耐磨程度强,手术操作简单。小腿带蒂皮瓣在小腿及足踝部创面修复中,对创面的修复效果好,手术操作较为方便,患者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股前外侧皮瓣皮血管走行的解剖学特点和规律,并指导临床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38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中,对皮血管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橫支及两支混合起源,对变异型血管蒂手术中灵活更改应用股外侧皮瓣。结果38例股前外侧皮瓣,除1例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移植成功。结论旋股外侧动脉不论分支如何,供应股前外侧皮瓣皮支恒定,即使手术中皮瓣移植遇到降支无粗大皮支时,不要轻易放弃,改用高位皮血管,仍可使皮瓣移植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术后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肢体软组织缺损患者90例,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术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肢体功能能够得到有效恢复,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22%(83/9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肢体软组织缺损患者接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股前外侧皮瓣是由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股外侧肌皮动脉和肌间隙支。其皮瓣上带有一定量的阔筋膜,带有一定数量的股外侧肌肌肉,具有供血充足的特点。在严重腕部电烧伤中,因电流和弧光作用,使腕部软组织毁损,肌腱,韧带、神经及骨组织外露,其局部治疗较困难。我科采用早期清创,应用股前外侧皮瓣,采取带蒂移植,对六例腕部电烧伤进行治疗,除一例因感染边缘坏死不全成活外,其余全部存活,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①本组共6例,其中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穿支皮瓣修复法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以36例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的患者为对照组,以40例行穿支皮瓣修复法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修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2.5%、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2%、22.2%,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法用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且能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缩短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8em×11em-14em×29em,平均10.78em×19.32em。结果术后17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年,效果良好,发生皮瓣外形臃肿3例,经皮瓣削薄整形改善;大部分皮瓣在术后6个月逐渐恢复感觉。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可切取面积较大,部位隐蔽,血运丰富,厚薄适中美观,容易切取,能有效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