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外胆道解剖异常胆囊切除术5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外胆道系统内变异较为常见 ,胆囊可以萎缩 ,胆囊位置可能部分或全部位于肝实质内 ,有时具有腹膜形成系膜呈游离状 ,较少情况可见到双胆囊甚至胆囊缺如。除左右肝管外有时还存在另外的肝管汇入左右肝管或肝总管 ,胆囊管等处称为副肝管 ,出现率为 1 6% [1] 。胆囊管的长度和行程变异也较大 ,80 %与肝总管相遇 ,先天性双胆囊管或胆囊管缺如临床上更不常见。这些解剖异常的存在 ,增加了胆囊切除术的难度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及回顾我院 1 995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收治肝外胆道异常患者 5 5例 ,着重对其治疗方法进…  相似文献   

2.
杨系伦  李斌 《腹部外科》2003,16(6):356-356
病人 :女 ,73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痛 3年入院。体检 :一般情况可 ,右上腹压痛 ,未扪及胆囊 ,余无异常发现。B型超声提示胆囊炎并结石。入院诊断 :作者单位 :5 5 3 5 2 9 贵州省盘江煤电集团 (公司 )总医院土城分院外科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术中见胆囊大小 7cm× 3cm ,除胆囊管部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外 ,余部不与肝脏相连 ,无系膜组织 ,完全游离 ,体底部与胃窦、十二指肠球部粘连。顺利切除胆囊 ,术后 8d拆线出院。胆囊变异少见 ,游离胆囊则罕见。游离胆囊易发生扭转、坏死。本例因并发结石 ,炎症反复发作 ,与胃、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辅助胆道造影在幼婴延迟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胆道造影在幼婴延迟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首先脐部置镜观察胆囊及肝脏情况,如果胆囊大小正常或基本正常,通过右肋缘下trocar孔拖出胆囊底部,部分患儿需游离胆囊系膜。切开胆囊,插管行胆道造影。如果胆囊呈纤维闭锁状态,不能拖出腹腔外,中转开腹。切开胆囊插管失败,放弃造影。结果12例患儿直接从拖出胆囊行胆道造影显示婴儿肝炎综合征或胆汁淤积8例;2例显示为胆管发育不良;2例为肝内胆管闭锁。5例从肝脏游离胆囊系膜后拖出造影,2例显示为胆管发育不良,3例提示胆道闭锁。其余21例患儿胆囊呈条索状,不同程度肝硬化,放弃胆道造影,诊断为胆道闭锁。所有胆道闭锁患儿均行Kasai手术。结论腹腔镜探查、胆道造影是诊断胆道闭锁、鉴别幼婴延迟性黄疸简便、准确、安全的方法,能够显示整个胆树的解剖结构,避免过大或不必要的创伤。  相似文献   

4.
自1973.1~1980.3作者共进行胆石症手术1,071例,其中存在右副肝管者15例(占1.4%)。按副肝管与总肝管汇合的部位及其与胆囊管的关系,作者将右副肝管分成五型:0型,右副肝管与总肝管相汇合,4例;Ⅰ型,右副肝管与总肝管及胆囊管三者相汇合,2例;Ⅱ型,右副肝管与总胆管汇合,1例;Ⅲ型,与胆囊管相汇合,4例;Ⅳ型,开口于胆囊,1例;Ⅴ型,胆囊管开口于右副肝管上,3例。其中以0型和Ⅲ型最多见。术前和术中证实副肝管的存在各占半数左右。术中伤及副肝管者4例,分见于0、Ⅲ、Ⅳ及Ⅴ型各一例。在这误伤的4例中,3例系在胆囊切除游离胆囊管时损伤,1例系在游离胆囊底部时损伤。有2例在副肝管内发现结石。4例副肝管损伤后的治疗分别是结扎和吻合各2例。  相似文献   

5.
我院1965~1987年,共处理肝外胆管损伤6例(其中1例系外院手术中损伤),均被诊为慢性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行择期胆囊切除术。本文在总结本组6例胆管损伤发生原因的基础上,谈谈预防问题。一、与解剖关系不清有关者分析本组病例的胆管损伤原因,几乎均与解剖关系不清有关。解剖关系不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使胆总管粘连牵拉移位,术者误认胆总管为胆囊管切断。2.胆总管游离,而胆囊管较短,胆囊颈部因炎症与胆总管粘连,钳夹胆囊颈部时将胆总管损伤。3.肝门部因炎症粘连,左右肝管开口位置低,在分离肝门时将左肝管或右肝管损伤。4.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或胆道手术史,再次手术时因局部解剖关系不清,致使胆管损伤。5.手术切口小或麻醉不充分。因暴露不彻底,在紧张、狭小的术野中免强手术,顾及不到解剖关系而  相似文献   

6.
胆囊扭转指由于胆囊系膜过长,胆囊沿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轴线发生扭转而引起的严重外科急腹症.其临床少见,好发于60~80岁老年女性.欧美文献报告仅400例之多.胆囊扭转的病因不明,但胆囊系膜过长为扭转所必备.胆囊扭转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右上腹痛常见.虽然现代影像学技术有了飞速发展,但胆囊扭转仍无有效特异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亦无特异性,常见白细胞数目增高,但肝功能正常.胆囊扭转导致胆囊的血运受阻,胆囊管扭闭,最终导致胆囊坏疽穿孔.但随着早期诊断及外科手术的治疗,其病死率较低.为提高广大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了解和重视,在此就胆囊扭转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63岁。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术中显露Calot’s三角,于三角内结扎、切断胆囊动脉,然后解剖显露出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将胆囊管结扎、切断,再从胆囊底部开始游离胆囊,发现肝外胆管解剖变异,经术中胆道造影,证实为分裂型右肝管,右后叶肝管汇接胆囊管后低位注入肝总管(见图1),手术一开始被切断的胆囊管实为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胆囊三角区内胆管、胆囊动脉的解剖特点,并应用于临床实践,确定胆囊三角恰当的处理方式,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经常规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52具,先以H形解剖法浆膜下游离胆囊颈管,行胆囊三角区显微解剖,观测胆囊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型、进入胆囊的位置及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以及胆囊管汇入胆总管的方式、位置,并应用于76例LC术中,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尸体解剖中经胆囊颈管H形解剖法显露的胆囊颈管浆膜下尸体解剖及术中均未发现胆管、血管。尸体解剖中见经右肝前、后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异位胆囊动脉(分别为2例、4例及3例),多支型胆囊动脉与胆囊管伴行支及胆囊管后支(5例),平行型胆囊管(10例)。LC术中经H形解剖胆囊颈入路完成73例,胆囊颈管与壶腹连接处均无紧密粘连,经右肝前、后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异位胆囊动脉分别为1例、2例、2例,多支型胆囊动脉与胆囊管伴行支及胆囊管后支4例,平行型胆囊管6例,胆囊管汇入右肝管2例,向后汇入肝总管后壁2例。全组均无肝外胆管损伤。结论:经胆囊颈管H形解剖法是LC的安全入路,利于辨清胆囊三角内的解剖结构及变异,可有效避免LC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 2 0 0 2年 6月 4日施行了亲属活体供肝移植 1例。供者为男性 ,6 4岁 ,体重 5 0kg ,系受者的亲父 ,无肝炎病史 ,术前各项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血型为O型。受者为男性 ,30岁 ,体重 5 5kg ,因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入我院传染科。入院时神志模糊、烦躁 ,有明显扑翼样振颤 ,肝浊音界缩小。每日予以护肝治疗和混合型人工肝支持治疗。血型为O型。供者术前先行肝动脉造影 ,以了解肝动脉情况。全身麻醉 ,取右肋缘下切口进腹 ,先经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造影。游离肝脏 ,解剖第一、二、三肝门 ,分别游离出肝右动脉、门静脉右支、胆管右支以及肝右静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导致胆囊管结石残留的原因及其与胆囊管解剖异常的关系。方法 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施行LC术2235例,回顾性分析LC术后患者胆囊管结石残留情况。结果 2235例中共发现胆囊管解剖异常63例,结石残留15例:其中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远端低位汇合37例,发生结石残留8例;开口于肝总管左侧壁者11例,结石残留4例;开口于肝总管前壁9例,结石残留1例;开口于胆总管后壁4例,残留1例;胆囊管极短2例,残留1例。无解剖异常的2172例中仅8例发生结石残留。另,2 235例中,急诊手术105例,发生结石残留5例;泥沙样结石134例,发生结石残留11例;颈部及胆囊管结石嵌顿213例,发生结石残留9例。结论 胆囊管解剖异常增加了LC的操作难度及胆囊管结石残留的潜在风险,正确辨认和处理解剖异常的胆囊管是减少胆囊管结石残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道的5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4例(8%)有明显的动脉异常。Phillips的报道达9%。在剖腹胆囊切除术中,外科医生能正常识别这些解剖异常,但在腹腔镜的视屏上放大影像相应不清及视野有限等等,难以精确辨认。腹腔镜见到的明显动脉异常区可分为两型,即低位或后位胆囊动脉,以及伴有弯曲或隆起的右肝动脉。  相似文献   

12.
胆囊管低位汇合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囊管低位汇合的临床意义 ,提出对过长的胆囊管残留的重新认识。方法 复习胆囊管变异的解剖 ,分析 5例胆囊管低位汇合的病例。结果  2例打开胆囊管并取出结石后再打开胆总管 ,胆囊管直接缝合 ,5例胆囊管均未解剖游离。术后随访 2年来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结论 对于胆囊管的低位汇合 ,宜仔细解剖 ,辨明关系 ,胆囊管内有结石应取出 ,无结石则不必游离完全切除以避免胆管损伤。单纯胆囊管残留过长不一定会引起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由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压迫肝总管引起的梗阻性黄疽较罕见。Mirizzi1948年首次报告并描述了由此现象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即Mirizzi综合征。该综合征包括:1)胆囊管与肝总管解剖上呈并行关系,2)结石嵌顿于胆囊管或胆囊颈部,3)因结石及其继发性炎症引起肝总管机械性梗阻,4)复发性胆管炎。  相似文献   

14.
探讨预防肝管变异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出现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4月—2013年12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20 000例中出现的肝管变异及胆管损伤的情况;同时回顾性分析1993~2013年诊治的胆管损伤患者295例的具体诊治情况。在20 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中,发现肝管变异302例,变异率为1.51%。其中,副肝管280例,变异率1.40%;右肝管经胆囊三角汇入胆囊管8例;右肝管直接汇入胆囊壶腹9例;无右肝管主干,右前右后肝管直接汇入肝总管5例。发生轻度胆管损伤53例,无严重胆管损伤病例。在295例胆管损伤病例回顾性研究中,53例为上述开展20 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发生的轻度胆管损伤患者;另外242例为其他医院LC胆管损伤后转入病例。根据Strasberg分类法对胆管损伤情况分型并治疗,本组15例行保守治疗,142例接受手术治疗,75例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治疗,35例行腹腔镜治疗,27例行腹腔镜联合纤维十二指肠镜治疗,1例发生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死亡。副肝管变异在肝管变异中出现的概率最高,是引起胆管损伤的重要解剖因素。在术中解剖游离胆囊壶腹后间隙(胆囊后三角)时,证实没有异常管道后才离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这样便能有效的预防副肝管引起的胆管损伤。对于已经引起胆管损伤的患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对应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其优点 ,诸如手术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 ,但仍有并发症发生 ,胆管损伤的危害大 ,近期报道的发生率仍高达 1.4 %。作者观察胆管损伤的远期结果。在芬兰阿姆斯丹医院中心在过去 10年中 ,共转入4 5家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后胆管损伤 2 4 1例 ,其中14 3例经内镜治疗、71例经手术修补 (包括 6例仅行扩张术 )、11例作诊断检查并建议回原院治疗。其损伤程度计 型 71例 ,系胆囊管或周围肝胆管漏 ; 型 4 6例 ,系胆总管、右肝管肝外分支漏 ; 型 4 8例系胆总管狭窄而无漏 ; 型 76例 ,系胆总管完全横断。长期随访1990~ 1996年收治的…  相似文献   

16.
家族性精索扭转临床罕见。在以往的英文文献中仅有四篇报告,本文系第五篇。由于意识到家族遗传病史,就诊后几乎没有延误诊治并及时行睾丸救治。病人包括同母异父的三兄弟和一个患病的父亲, 易于鞘膜内精索扭转的解剖异常被认为是鞘膜高位包裹于精索上,延长了睾丸系膜。本文中父亲拒绝手术给予手法复位治愈,3例双侧异常的兄弟(均为16岁),均经手术探查证实解剖异常。Ouningham于1960年报道了第一篇家族性睾丸扭转,文中3个男孩发病年龄分别是(14、15、21  相似文献   

17.
胆囊底部开窗导引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肝门前广泛致密粘连的须行胆囊切除的病人,探查清楚后,先从肝右侧缘行钝、锐结合的松解。当解剖出胆囊底及部分胆囊前壁后,在胆囊底部开窗,吸尽胆汁,取出结石。从开窗处插入左手食指为引导,距肝脏约1cm处切开胆囊浆膜层,从胆囊底部开始游离,遇出血均予缝扎。当游离至胆囊颈部时,在胆囊颈前壁剪一小口,微用力牵拉一下胆囊颈部,遇胆囊管扭曲者使其变直。用细圆头探针从剪开的小口处插入胆囊管2~3cm,再以此为引导,细心解剖出胆囊三角区。距胆总管约0.5cm处切除胆囊,双重结扎胆囊管,置引流,逐步术终。我们用该法为2例肝门前严重粘连病例(1例萎缩性胆囊炎,1例增生性胆囊炎)成功地完成了胆囊切除术。总结治疗经过,体会本法有两个优点:①游  相似文献   

18.
逆行胆囊切除术中防止胆囊结石推入胆总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行胆囊切除术中防止胆囊结石推入胆总管方法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外科(200070)陈根渊,吴国雄,黄建华,李永华胆囊切除术是普外科常做手术,可顺行切除或逆行切除,顺行切除时先游离切断胆囊管,再切除胆囊。但胆道常有解剖异常,一旦将胆总管、肝管误作胆囊管...  相似文献   

19.
胆囊扭转1例     
患者 男 ,38岁。因突发右上腹绞痛 ,伴恶心 ,呕吐 3h入院。体查 :皮肤巩膜无黄染 ,右上腹压痛 ,可扪及鸡蛋大小的肿块 ,Murphy征( )。B超显示 :胆囊体积增大。诊断 :急性胆囊炎 ,经非手术 2d后症状稍缓解 ,仍有持续性右上腹痛伴有腹胀 ,第 6d手术。术中发现肝十二指肠韧带、十二指肠及大网膜均包裹粘连于胆囊区 ,腹腔有30 0ml渗液。钝性分离粘连 ,见胆囊坏疽 ,呈完全游离状 ,胆囊于颈部顺时针扭转 32 0° ,触摸胆总管无异常 ,切除胆囊 ,痊愈出院。讨论 胆囊常借腹膜和结缔组织与肝脏相联 ,并居于胆囊窝内 ,位置较固定 ,很少发…  相似文献   

20.
胆囊切除术胆(肝)总管损伤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胆囊切除术时,如果局部病变严重,解剖上变异,术者缺乏应有的警惕性,或手术方法不当,时有误伤胆(肝)总管之可能。若术中未及时发现或即使发现,如处理不当,将会引起不良后果。我们于1983年以来收治因胆囊切除术致胆(肝)总管损伤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25~52岁,均为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时损伤胆(肝)总管。一、损伤的原因及部位:本组2例因胆囊结石嵌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