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背景:复方缬芎提取物中缬草提取物为天然的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可以松弛脑血管痉挛;川芎提取物通过血脑屏障并增进组织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5-羟色胺释放。目的:探讨由有效组分配制成的复方缬芎提取物对脑缺血损害的防治效果。设计:完全随机、阴性和阳性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老年医药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3/2004-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老年医药学研究所完成。动物:①脑组织营养血流灌注实验:选择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剂对照(模型)组、川芎嗪50mg/kg组、复方缬芎170mg/kg组及复方缬芎85mg/kg组,每组10只。②动-静脉旁路法血栓形成实验:选择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溶剂对照(模型)组、复方丹参5g/kg组、复方缬芎156mg/kg组、复方缬芎94mg/kg组及复方缬芎31.3mg/kg组,每组10只。③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实验:选择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对照(模型)组、川芎嗪10mg/kg组、复方缬芎156mg/kg组、复方缬芎94mg/kg组及复方缬芎31.3mg/kg组,每组10只。④急性广泛性脑缺血实验:选择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剂对照(模型)组、川芎嗪10mg/kg组、复方缬芎200mg/kg组及复方缬芎40mg/kg组,每组10只。方法:①脑组织营养血流灌注实验中各组小鼠分别预先腹腔注射复方缬芎(85,170mg/kg)、川芎嗪(50mg/kg)或等容积助溶剂(0.2mL),20min后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5u/kg),10min后尾静脉注射同位素99Tcm+亚锡双半胱氨乙酯3.7×1010Bq/L(0.1mL/只)。注射15min后用放射免疫计数仪计取血和大脑组织脉冲强度。②动-静脉旁路法血栓形成实验,术前分别灌胃给复方缬芎156,94,31.3mg/(kg·d),复方丹参注射液[相当生药5g/kg·d)]和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1次/d,停药24h后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下以体外导流管(内置手术丝线)连接颈总静脉与颈总动脉。体外导流15min后称取血栓质量。③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实验,水合氯醛腹腔麻醉下,线栓法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假手术组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他手术处理同试验组。各组分别于术前1h、术后3,12h灌胃给复方缬芎(156,94,31.3mg/kg),川芎嗪(10mg/kg)或等容积的助溶剂。手术造模24h后进行神经功能损害行为评分,测定脑质量指数和脑梗死指数。④小鼠急性广泛性脑缺血实验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尾静脉注射造模。各给药组鼠造模注射前30min、注射后1h分别灌胃给予复方缬芎(200,40mg/kg),川芎嗪(10mg/kg)或等容积的助溶剂。观察注射造模后5min内死亡鼠数,15min内偏瘫鼠数,8h后处死测取脑质量指数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匀浆的乳酸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小鼠大脑组织/血γ-射线脉冲强度比。②各组大鼠颈总动-静脉体外导流管血栓质量。③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行为评分。④各组小鼠脑质量指数。⑤各组大鼠脑梗死指数。⑥各组小鼠死亡率。⑦各组小鼠偏瘫率。⑧各组小鼠脑组织匀浆的乳酸含量。结果:小鼠急性广泛性脑缺血实验中,溶剂对照组造模过程中死亡3只,其余207只实验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在小鼠脑组织营养血流灌注实验中,脑与血的γ-射线脉冲强度比值:复方缬芎85mg/kg组,复方缬芎170mg/kg高于模型组(0.53±0.09,0.55±0.08,0.45±0.08,t=2.2346,2.7933,P<0.05)。②在大鼠血栓法血小板聚集性实验中,血栓质量:复方缬芎156mg/kg组、复方缬芎94mg/kg组及复方缬芎31.3mg/kg组明显低于模型组([12.66±4.79),(13.31±3.97),(13.49±4.09),(19.21±5.76)g,(t=2.6670,2.5604,2.7649,P<0.05)]。③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实验中,复方缬芎31.3mg/kg组、复方缬芎94mg/kg组及复方缬芎156mg/kg组的行为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5.9±1.9),(6.0±2.0),(5.8±2.2),(8.7±0.9)分],脑梗死指数低于模型组[(16.52±5.78)%,(16.54±3.00)%,(14.18±6.13)%,(24.03±4.85)%,(t=3.1189~4.2118,P<0.01)]。④在小鼠急性广泛性脑缺血实验中,复方缬芎40mg/kg组及复方缬芎200mg/kg组的脑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0.91±0.20)和(0.82±0.24)%,(1.40±0.32)%],脑组织乳酸水平低于模型组[(17.44±6.71),(14.43±2.81),(29.07±7.33)μmol/g,t=3.3885~5.8005,P<0.01]。结论:复方缬芎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诱导的小鼠脑缺血、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损害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肾上腺素+胶原蛋白混合液或异物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示出复方缬芎提取物对脑微循环灌流障碍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复方缬芎提取物巾缬草提取物为天然的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可以松弛脑血管痉挛;川芎提取物通过血脑屏障并增进组织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5-羟色胺释放。目的:探讨山有效组分配制成的复方缬芎提取物对脑缺血损害的防治效果。设计:完全随机、阴性和阳性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老年医药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3/2004-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老年医药学研究所完成。动物:①脑组织营养血流灌注实验:选择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剂对照(模型)组、川芎嗪50mg/kg组、复方缬芎170mg/kg组及复方缬芎85mg/kg组,每组10只。②动-静脉旁路法血栓形成实验:选择Wisv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溶剂对照(模型)组、复方丹参5g/kg组、复方缬芎156mg/kg组、复方缬芎94mg/kg组及复方缬芎31.3mg/kg组,每组10只。③火脑中动脉阻断法实验:选择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对照(模型)组、川芎嗪10mg/kg组、复方缬芎156mg/kg组、复方缬芎94mg/kg组及复方缬芎31.3mg/kg组,每组10只。④急性广泛性脑缺血实验:选择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剂对照(模型)组、川芎嗪10mg/kg组、复方缬芎200mg/kg组及复方缬芎40mg/kg组,每组10只。方法:①脑组织营养血流灌注实验中各组小鼠分别预先腹腔注射复方缬芎(85,170mg/kg)、川芎嗪(50mg/kg)或等容积助溶剂(0.2mL),20min后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5u/kg),10min后尾静脉注射同位素^99Tc^m+亚锡双半胱氨乙酯3.7&;#215;10^10 Bq/L(0.1mL,只)。注射15min后用放射免疫计数仪计取血和大脑组织脉冲强度。②动-静脉旁路法血栓形成实验,术前分别灌胃给复方缬芎156,94,31.3mg/(kg&;#183;d),复方丹参注射液[相当生药5g/kg&;#183;d)]和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1猁,停药24h后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下以体外导流管(内置手术丝线)连接颈总静脉与颈总动脉。体外导流15min后称取血栓质量。③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实验,水合氯醛腹腔麻醉下,线栓法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假手术组除4i插入线栓外其他手术处理同试验组。各组分别于术前1h、术后3,12h灌胃给复方缬芎(156,94,313mg/kg),川芎嗪(10mg/kg)或等容积的助溶剂。手术造模24h后进行神经功能损害行为评分,测定脑质量指数和脑梗死指数。④小鼠急件广泛性脑缺血实验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尾静脉注射造模。各给药组鼠造模注射前30min、注射后1h分别灌胃给予复方缬芎(200,40mg/kg),川芎嗪(10mg/kg)或等容积的助溶剂。观察注射造模后5min内死亡鼠数,15rain内偏瘫鼠数,8h后处死测取脑质量指数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匀浆的乳酸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小鼠火脑组织恤γ-射线脉冲强度比。②各组大鼠颈总动-静脉体外导流管血栓质量。③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害行为评分。④各组小鼠脑质量指数。⑤各组大鼠脑梗死指数。⑥各组小鼠死亡率。⑦各组小鼠偏瘫率。⑧各组小鼠脑组织匀浆的乳酸含量。结果:小鼠急性广泛性脑缺血实验中,溶剂对照组造模过程中死亡3只,其余207只实验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在小鼠脑组织营养血流灌注实验中,脑与血的γ-射线脉冲强度比值:复方缬芎85mg/kg组,复方缬芎170mg/kg高于模型组(0.53&;#177;0.09,0.55&;#177;4).08,0.45&;#177;4).08,t=2.2346,2.7933,P〈0.05)。②在大鼠血栓法血小板聚集性实验中,血栓质量:复方缬芎156mg/kg组、复方缬芎94mg/kg组及复方缬芎31.3mg/kg组明显低于模型组[(12.66&;#177;4.79),(13.31&;#177;3.97),(13.49&;#177;4.09),(19.21&;#177;5.76)g,(t=2.6670,2.5604,2.7649,P〈0.05)]。③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实验中,复方缬芎31.3mg/kg组、复方缬芎94mg/kg组及复方缬芎156mg/kg组的行为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5.9&;#177;1.9),(6.0&;#177;2.0),(5.8&;#177;2.2),(8.7&;#177;0.9)分],脑梗死指数低于模型组[(16.52&;#177;578)%,(16.54&;#177;3.00)%,(14.18&;#177;6。13)%,(24.03&;#177;4.85)%,(t=3.1189-4.2118,P〈0.01)]。④在小鼠急性广泛性脑缺血实验中,复方缬芎40mg/kg组及复方缬芎200mg/kg组的脑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0.91&;#177;0.20)和(0.82&;#177;0.24)%,(1.40&;#177;0.32)%1,脑组织乳酸水平低于模型组[(17.44&;#177;6.71),(14.43&;#177;2.81),(29.07&;#177;7.33)μmol/g,t=3.3885-5.8005,P〈0.011。结论:复方缬芎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诱导的小鼠脑缺血、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损害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肾上腺素+胶原蛋白混合液或异物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显示出复方缬芎提取物对脑微循环灌流障碍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缬芎滴丸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模型组、缬芎滴丸低剂量组、缬芎滴丸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9只,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对各 组大鼠进行评分;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后周边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 (Ang1)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的生成情况。结果:缬芎滴丸低剂量组、缬芎滴丸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 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模型组减轻(P<0.05);各组大鼠脑缺血周边组织VEGF、Ang1及其受体Tie2蛋白 表达量对比,缬芎滴丸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均高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缬芎滴丸可能通过促进大鼠脑缺血周边组织VEGF和Ang1/Tie2的生成,诱导脑缺血周边组织产生新生 血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江西特产中药茶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肠溶片组(60 mg/kg)、茶芎水提物高剂量组(2.4g/kg)、茶芎水提物低剂量组(0.6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用二磷酸腺苷(ADP)作为诱导剂,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和大鼠全血凝血四项功能。 结果:茶芎水提物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白组比较茶芎水提物高剂量组可显著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茶芎水提物高剂量组可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茶芎水提物高、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FiB-C)含量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江西特产中药茶芎具有明显的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单味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与丹参提取物配伍,可提高活血化瘀功效,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加强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目的比较银杏叶和丹参提取物与单味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材料实验于1994-11/1997-02在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理毒理实验中心完成.选用SD品系清洁级大鼠160只,昆明种清洁级小鼠180只.方法以受试药物处理各实验模型动物,对其作用程度进行比较.分别进行心肌缺血(大鼠40只)、心肌缺氧(小鼠40只)、动脉血栓形成(大鼠40只)、实验性脑血栓(大鼠40只)、血小板聚集功能(小鼠40只)、急性脑缺血(小鼠40只)及脑缺氧(小鼠40只)实验.各个实验选择不同体质量的大鼠或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单味银杏叶提取物组(1.6g/kg),银杏叶和丹参提取物组(1.6 g/kg),天宝宁组(1.8 g/kg),每组10只.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对急性脑缺血的影响实验中另取小鼠60只,观察120 min内小鼠存活时间.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实验动物的①心肌缺血发生率.②心电图消失时间.③血栓形成时间.④脑血管染料渗出量.⑤血小板聚集抑制率.⑥脑缺氧后小鼠存活时间.⑦脑缺血后小鼠存活时间及张口喘氧时间.结果实验采用180只小鼠和160只大鼠,全部纳入结果分析.与单味银杏叶提取物及溶剂对照组比较,①银杏叶和丹参提取物组的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发生率降低(50%,70%,100%,P<0.05).②夹闭气管后心电图消失时间延长[(7.00±0.62),(5.19±0.84),(4.42±0.83)min,P<0.01].③电刺激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延长[(17.7±4.4),(12.8±4.1),(8.8±3.7)min,P<0.05,P<0.01].④血栓诱导剂致脑血管染料渗出量光密度值减少(0.071±0.013,0.093±0.014,0.106±0.011,P<0.01).⑤体内循环血小板聚集比率增大(0.65±0.14,0.53±0.06,0.45±0.09,P<0.05,P<0.01).⑥亚硝酸钠致急性脑缺氧小鼠生存时间延长[(29.6±3.9),(24.8±4.0),(22.2±2.2)min,P<0.05,P<0.01].⑦结扎颈总动脉后小鼠存活时间延长[(9.8±1.3),(5.5±2.2),(4.2±1.7)min,P<0.01].⑧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氧时间延长[(17.9±2.6),(15.9±1.0),(13.5±2.2)s,P<0.05,P<0.01].结论银杏叶和丹参提取物对心肌缺血、缺氧以及脑血栓、脑缺血、脑缺氧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明显优于单味银杏叶提取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桂皮醛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11在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研究所实验室完成。①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制备大鼠洗涤血小板,观察0.15,0.30和0.60mmol/L桂皮醛对胶原蛋白(100mg/L)和凝血酶(3U/mL)诱导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桂皮醛购自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纯度>98%。②出、凝血时间测定及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体内血栓形成实验:取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n=10),生理盐水组灌胃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组灌胃阿司匹林100mg/kg为阳性对照;还设置桂皮醛灌胃(250,500mg/kg)和腹腔注射(50,100mg/kg)4个剂量组。所有动物每天给药1次,10μL/g,连续11d。第10天给药后1h采用断尾法和玻片法测定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第11天给药后1h观察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3.57mg/kg)-肾上腺素(0.143mg/kg)混合血栓诱导剂后5min内的存活率。③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实验: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n=8),生理盐水组灌胃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组灌胃阿司匹林80mg/kg为阳性对照;桂皮醛分为灌胃200,400mg/kg组和腹腔注射40,80mg/kg4个剂量组。所有动物每天给药1次,10μL/g,连续10d。末次给药后1h测定动-静脉旁路丝线上的血栓湿质量。结果:小鼠60只和大鼠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桂皮醛能够明显抑制胶原蛋白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②桂皮醛显著延长小鼠出、凝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③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性小鼠肺动脉栓塞存活率:生理盐水组为10%,阿司匹林组为80%,桂皮醛各剂量组为70%~100%。④动-静脉旁路丝线上的血栓湿质量:阿司匹林组和桂皮醛各剂量组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桂皮醛各剂量组对大鼠血栓的抑制率范围为30%~43.4%。结论:桂皮醛体外能够明显抑制胶原蛋白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浆中血小板的聚集;体内能够显著延长小鼠断尾后的出、凝血时间,减轻大鼠动-静脉旁路丝线上血栓的质量。提示桂皮醛具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和体内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机体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脑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醒脑静(XNJ)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于缺血前和再灌流前对照组(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kg,醒脑静保护组(B组)静脉注射XNJ 1 ml/kg.观察血、脑组织中TNF、IL-1 β、IL-6水平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缺血30分钟时A组TNF与IL-1 β较缺血前升高(P<0.05),而A组IL-6和B组三种指标升高不显著(P<0.05).再灌流30、60、120分钟时三种指标A组(P<0.0 01或P< 0.01)与B组(P<0.01,P<0.05或P>0.05)均较缺血前升高,但升高水平B 组明显低于 A组(P<0.05或P<0.01).再灌流120分钟后脑组织匀浆中TNF、IL-1 β、IL-6表达水平B 组亦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脑组织超微结构病理改变B组明显较轻. 结论家兔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时血、脑组织中TNF、IL-1 β、IL-6水平及脑组织超微结构呈明显改变.醒脑静对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标本来源我院住院部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2例,使用NycoCard REASER 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测定仪检测D-二聚体,使用北京赛科希德产Sc-2000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PAgT(max)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无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PAgT(max)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PAgT(max)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比较D-二聚体、PAgT(max)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管病变与患者体内血栓前状态、血小板功能增强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组与异舒吉对照组,通过核素心肌显像、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比其心肌缺血的改善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为46.1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降低(P<0.01),全血低切粘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显著优于异舒吉,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心血管系统不仅具有扩张冠脉、增加血供,降低动脉压及冠脉阻力,还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内皮素和保护血管内皮,抗氧化和钙拮抗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治疗突发性耳聋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应用微波耳内照射联合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78例,并与单纯用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61例进行对照.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81.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其中全血粘度(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微波联合川芎嗪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膜瘤99Tcm MIBI和99Tcm ECDSPECT脑显像的影像特征 ,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 10例正常对照者及 18例脑膜瘤患者进行99Tcm MIBI和99Tcm ECDSPECT脑显像 ;分析病灶的影像特征。结果 正常对照者99Tcm MIBI显像脑实质内均无核素浓聚 ;99Tcm ECD显像脑实质内放射性核素分布大致均匀 ,左右侧基本对称。 18例脑膜瘤99Tcm MIBI显像见肿瘤处均表现为均匀的圆形或卵圆形放射性核素浓聚 ,其阳性率为 10 0 % ;而99Tcm ECD显像 18例中有 17例示肿瘤处表现为形态规整、边缘整齐的圆形或卵圆形内凹缺损 ,其形态与99Tcm MIBI显像所示的浓聚区相吻合 ,另1例为假阴性结果 ,其阳性率为 94.4%。结论 99Tcm MIBI结合99Tcm ECDSPECT脑显像可用于脑膜瘤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2.
新型乏氧显像剂99Tcm-HL91在缺血性 脑血管病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新型乏氧显像剂^99Tc^m-HL9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乏氧断层显像,其中临床诊断脑梗死1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取标记好的^99Tc^m-HL91 555-1110MBq静脉推注,20-30min内行脑乏氧断层显像,17例患者同时进行了CT或MRI检查,11例患者次日行^99Tc^m-ECD脑灌注断层显像,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18例患者中脑乏氧显像阳性者5例,分别为脑梗死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11例同时行^99Tc^m-ECD脑血流灌注显像者中6例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CT或MRI检查异常者9例。结论:^99Tc^m-HL91脑乏氧显像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因素较多,但对脑血流灌注显像出现低灌注区时可以区分组织乏氧或坏死,对指导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通脑精胶囊对胰岛素抵抗 (IR)大鼠急性脑梗死IR状态、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脑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高糖饲料喂养复制IR大鼠模型 ,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凝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 ,观察通脑精胶囊对血清胰岛素 (Ins)、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脑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IR基础上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Ins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ISI明显降低 (P <0 0 1) ,脑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1)及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增高 (P <0 0 1) ;经通脑精胶囊治疗后 ,上述指标均有明显好转 (P <0 0 1)。结论 I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存在明显的IR状态 ,脑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 ,MDA含量明显增高 ;通脑精胶囊具有逆转IR、增强脑组织SOD活性、降低脑组织MDA含量的作用 ,从而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推测这可能是该方改善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脑外伤患者99Tcm-ECD SPECT显像的影像特征和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99Tcm 双胱乙酯 (ECD)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在各类脑外伤的影像特征和应用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 10例 ,脑外伤组 2 4例。病员准备、采集条件和图像处理基本同常规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所有患者均进行同期CT扫描。结果  2 4例脑外伤患者中 2 0例SPECT表现为异常 ,病灶累及脑的部位 71个 ,阳性率 83 % ,CT阳性率为 71%。SPECT发现病灶范围和数目均高于CT。各类脑外伤SPECT除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的共同特点外 ,不同类型脑外伤还具有各自相应的影像特征 ,如脑挫裂伤表现为假性结构紊乱 ;脑血肿清除术后表现为原血肿区缺损 ,酷似脑梗塞改变。结论 各类脑外伤患者SPECT脑灌注显像具有相应的影像特征 ,该显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与血小板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例脑梗塞患者分别于发病急性期和稳定期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血中NO含量;用光电比浊法和免疫荧光分析法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同时检测正常对照15例.结果 血清中NO含量在发病急性期较正常对照增高(P<0.01).同时,PAgT与正常对照有差异,以二磷酸腺苷作诱导剂的P<0.05,以肾上腺素作诱导剂的P<0.01;而血小板GMP-140在急性期和稳定期较正常对照均有差异(P<0.01).结论 脑梗塞发病急性期随着血中NO含量的增高,导致PAgT受抑,血小板GMP-140水平减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兔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肠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变化,并探讨前列腺素I2(PGI2)对兔肾IR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18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Contro1)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再灌注 前列腺素I2(IR PGI2)组.运用微循环显微镜自动摄像分析系统,于肾缺血60min和再灌注120min时动态观察肠系膜微血管管径、血流速度、白细胞粘附、白微栓及管周出血情况,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IR组的缺血期和再灌注期,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减小(P<0.01或P<0.05),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1),白细胞粘附聚集、白微栓及管周出血增多(P<0.01),以血粘度增高为主的多种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P<0.01或P<0.05).IR PGI2组微动、静脉管径、血流速度、白细胞粘附、白微栓及管周出血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较IR组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与Control组比较,除微动、静脉管径明显增大(P<0.01)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肾IR机体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明显异常,PGI2具有改善肾IR损伤时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姚晓璐  黄义久  姚炜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3):2616-2618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及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e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对照组、小剂量GBE治疗组(小剂量组)、大剂量GBE治疗组(大剂量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应用光镜、TIC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UNEL染色检测方法,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化以及Bcl-2,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的不同和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在不同时间点各给药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小于缺血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大剂量组脑梗死体积与小剂量组脑梗死体积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大鼠Bel-2阳性细胞表达数目均高于缺血对照组,而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数目则低于缺血对照组(P〈0.01);大剂量组阳性细胞表达数目与小剂量组阳性细胞表达数目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减少脑梗死体积,在脑缺血损伤急性期可增加Bcl-2的表达而减少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定量评价大脑及局部的平均脑血流量,应用99Tcm-半双胱乙酯显像寻求建立一种非侵入性、便于临床应用的定量方法.方法首先获得脑血流灌注指数(BPI),再据经验方程获得大脑半球及局部脑血流量,并进行重复性研究.总计分析了正常对照组20例,脑血管病组27例;并且将正常对照组的脑血流量与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本方法重复性好.正常对照组和脑血管病组BPI值存在明显差异性(P<0.01),而脑血流量亦存在明显差异性(P<0.01).正常对照组大脑半球的脑血流量与文献报道的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此种定量方法,简便易行,临床上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行为学、脑梗死体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川芎嗪组和参芎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I/R)模型,用Zea Longa 5分制评分和TTC染色法评价行为学和脑梗死体积;再灌注24h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各组在I1hR6h、I1hR24h时,Zea Long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参芎组I1hR24h Zea Longa评分较I1hR6h有明显改善(t检验,P<0.05);和对照组相比,川芎嗪组、参芎组梗死体积明显缩小(t检验,P<0.05),川芎嗪组和参芎组两组比较无差异;MCAO大鼠血液出现粘、浓、聚等病理变化,参芎组血液流变学各参数明显改善(t检验,P<0.01 或P<0.05),优于川芎嗪组。结论参芎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