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90~1995年间,作者对福建已发现莱姆病地区的蜱类媒介及其宿主进行调查,查出蜱类20种,宿主包括家野鼠类、野猪、野兔、獾、山羊等野生动物和狗、牛等家畜。从蜱类、鼠类分离出多株莱姆病病原体,从台湾角血蜱查见病原体,粒形硬蜱可能是闽北莱姆病的主要蜱媒。  相似文献   

2.
1990年3月~1993年9月,我们对福建省莱姆病疫区的蜱、虻类进行调查。共捕获蜱类17种、虻类3种,对部份蜱、虻类肠道进行莱姆病病原体的分离与检测,结果从其中的粒形硬蜱(I.granulatus)中肠及其吸血宿主鼠类(社鼠和褐家鼠R.Confucianus&R.norvegicus)肾脏共分离出4株莱姆病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从台湾角血蜱(H.cornigerataiwana)中肠观察到同样病原体,表明粒形硬蜱和某些血蜱可能是福建莱姆病疫区传播该病的生物媒介。此外,我们还发现因虻类、蜂类叮咬而发生感染的病例,提示莱姆病的传播媒介可能还不仅局限于蜱类.  相似文献   

3.
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4株莱姆病病原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福建省北部莱姆病感染率较高的林区捕获一批野鼠,从鼠体收集到部分粒形硬蜱,取蜱类中肠和社鼠肾脏接种BSKII培养基,结果分离出4株莱姆病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莱姆病病原体,在国内外属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4.
中国20个省、区、市动物莱姆病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目的:广泛调查我国动物莱姆病分布情况。方法: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结果:1987~1997年间,牛、羊、狗、野兔和8种野鼠有莱姆病的感染存在,其中牛、羊、狗和野鼠的感染率分别为18.18%~32.61%、17.12%~61.21%、38.5%~60.00%和41.18%~86.05%;从黑线姬鼠和白腹巨鼠的胎鼠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证实莱姆病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9种蜱的中肠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带菌率以全沟硬蜱、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为高,分别为20.00%~45.00%、16.00%~40.00%和24.00%。从华南兔、8种野鼠和8种蜱分离出128株莱姆病螺旋体。证实黑线姬鼠和棕背是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多种蜱的中肠内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我国北方林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是全沟硬蜱,南方林区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是重要的生物媒介。结论:我国动物莱姆病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5.
从福建省北部莱姆病感染率较高及已发现病人的林区捕获一批家、野鼠类,从鼠体收集到一批蜱类(硬蜱、血蜱),取蜱中肠和鼠肾脏分别接种BSKII培养基,结果共分离出4株莱姆病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在国内外属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6.
我国莱姆病螺旋体生物媒介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87年以来,我们在全国开展了莱姆病调查,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新疆、湖北、四川、福建和北京等省、市采集的全沟硬蜱、粒形硬蜱、壤塘硬蜱、嗜群血蜱、二棘血蜱和长角血蜱分离出71株莱姆病螺旋体,其中55株从全沟硬蜱分离。全沟硬蜱是东北和西北针阔叶林区的优势蜱种,其带菌率为20~45%,表明全沟硬蜱是我国北方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虽然从我国南方的某些硬蜱属和血蜱属种类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但是南方的主要生物媒介还不清楚。从我国蜱体内分离的螺旋体在超微结构、单克隆抗体反应和外表蛋白等方面与美国菌株有某些区别。  相似文献   

7.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主要生物媒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为研究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生物媒介———蜱的种类、带菌状况及在传播莱姆病中的作用 ,采用布旗法和动物诱捕法在山林地区采集蜱 ,进行分类鉴定 ,应用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查蜱中肠带菌率 ,BSK培养基分离病原体 ,单克隆抗体鉴定菌株。调查蜱叮咬率与人群莱姆病感染率、患病率以及蜱的季节消长与莱姆病慢性游走性红斑 (ECM )病例发生的季节性关系。在全国 2 0个省 (市、区 )共采集到170 0 0多只蜱 ,分属为 2科 8属 2 3种 ,蜱类分布的地区差异较大 ,北方林区以全沟硬蜱为优势种 ,南方则以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为优势种。 9种蜱的中肠携带莱姆病螺旋体 ,其带菌率以全沟硬蜱、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为高 ,分别为 2 0 .0 0 %~ 4 5.0 0 %、16.0 0 %~ 4 0 .0 0 %和 2 4 .0 0 %。从 8种蜱分离出 10 8株莱姆病螺旋体 ,其单克隆抗体反应与美国B31菌株有明显的差异 ,绝大多数中国菌株对H6831呈阴性反应。蜱叮咬率高的人群 ,莱姆病的感染率和患病率也高。全沟硬蜱的季节消长与ECM发生的季节性相一致。证实多种蜱的中肠内携带莱姆病螺旋体 ;我国北方林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是全沟硬蜱 ,南方林区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是重要的生物媒介。  相似文献   

8.
1990~1992年间,我们对福建莱姆病疫区的蜱、虻类进行调查,查出蜱类15种,其中硬蜱2种、血蜱8种、革蜱2种、牛蜱、花蜱和扇头蜱各1种以及虻类3种,从蜱类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2株,细菌类8种15株。一、蜱类15种: 1.粒形硬蜱I.granulatus. 分布:邵武、建阳、建瓯、光泽、武夷山、浦城、顺吕、松溪、政和、南平、尤溪、沙县、龙岩、  相似文献   

9.
泉州市莱姆病的发现及蜱媒与宿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凋查泉州市莱姆病的病原、传播媒介、宿主动物及人群感染情况。[方法]以流行病学、血清学、病原学等疗法调查泉州市部分地区人群感染以及鼠类、野兔及牛等动物体表的蜱类,用PCR法检测其伯氏疏螺旋体DNA。[结果]首次确认泉州市存在莱姆病病例,安溪、永春等县林区人群存在感染,从粒形硬蜱中检出伯氏疏螺旋体DNA;从黄毛鼠、白腹巨鼠及野兔查出特异性抗体。[结论]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上证实泉州市存在莱姆病及其媒介与宿主,是当地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莱姆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由蝉传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蓖麻硬蜱复合体的几种硬蜱。其中有北美的肩突硬蜱、太平洋硬蜱和欧洲的蓖麻硬蜱及亚洲的全钩硬蜱。自1982年Burg-dorfer及其同事分离到莱姆病病原体以来,莱姆病在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学、发病机理和菌苗研制等方面有了飞速发展。莱姆病在世界各地几乎都存在,特别是北半球。l 流行病学研究1.1 分布特征 莱姆病为全球性分布的蜱媒传染病,世界五大洲近30个国家已发现有该病发生。在北美和欧洲,…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莱姆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以来,从血清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病原体分离与鉴定等方面对福建莱姆病进行了调查研究,证实该病在福建林区的流行面很广,发现部份典型病例,从蜱类、鼠类都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相似文献   

12.
我国恙虫病按季节分布可分为两型:夏季型:流行于南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主要宿主动物为啮齿目的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北社鼠、黑线姬鼠,食虫目的臭嗣鼯;主要媒介为地里纤恙螨;流行于5—10月。秋冬型:流行于江苏、山东等省;主要宿主动物为啮齿目的黑线姬鼠、褐家鼠、大仓鼠,食虫目的大麝晌;主要媒介为小盾纤恙螨;流行于10—12月。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的特征,寻找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调查全省各地的感染情况,用大白鼠作为动物模型进行实验感染,了解致病过程,检测血清抗体,观察药物杀虫效果。结果:福建省有广州管圆线虫的分布,终末宿主为褐家鼠,中间主为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人或动物经口感染,感染后立即侵犯景的中枢神经系统,20d后发育成幼龄成虫,然后才开始转移到心,肺处,此时血清中的抗体也达到较高的水平,36d后可在粪便中查到一期幼虫,阿苯哒唑和甲苯咪唑为有效的杀虫药物。结论:人们食用螺类有受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危险,应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4.
台湾棘带吸虫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湾棘带吸虫尾蚴和囊蚴进行形态学观察。该虫的发育研究显示,尾蚴侵染鱼类宿主后经4周囊蚴发育初步成熟,而囊蚴感染终宿主仅4d即可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其发育为迅速为吸虫类所罕见。  相似文献   

15.
恙虫病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主要动物宿主是啮齿动物,媒介为恙螨。我国恙虫病按季节可分为两型:①夏季型,流行于南方;主要宿主动物为黄毛鼠、黄胸鼠;主要媒介为地里纤恙螨;流行于6-8月;恙虫病东方体型别为Gil1iam型。②秋冬型,流行于江苏、山东省;主要动物宿主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大仓鼠;主要媒介为小盾纤恙螨;流行于10-12月;恙虫病东方体型别为Kawasaki型。采取以环境整治、灭螨、灭鼠、做好个人防护和宣传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证实恙虫病是可防可控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查明恙虫病的自然疫源地类型给预防工作提供依据,在福建、浙江、江苏3省进行了系列调查。方法①在3省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②收集地理景观及疫情资料。③现场调查及实验研究:主要是鼠类、恙螨与疾病的关系。结果研究证明恙虫病在3省存在具有代表性的3型自然疫源地:①沿海岛屿型疫源地主要分布于福建。主要储存宿主为黄毛鼠;主要媒介恙螨为地里纤恙螨;流行季节在夏季;恙虫病东方体(Ot)分型:Gilliam型。②内陆山林型疫源地分布于浙江。主要储存宿主为北社鼠;主要媒介恙螨为高湖纤恙螨;流行季节在夏季;Ot分型:Gilliam型。③内陆平原丘陵型疫源地分布于江苏。主要储存宿主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北社鼠、大麝鼩;主要媒介恙螨为小盾纤恙螨;流行季节在秋冬季;Ot分型:Kawasaki型。结论福建、浙江、江苏3省恙虫病的病原体型别、储存宿主、媒介恙螨与流行特征均有所不同,因此采取的预防措施亦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