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不同地理株微小按蚊实验室饲养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实验室饲养繁殖微小按蚊。方法:群体及单管饲养。结果:在25~27℃、相对湿度72%~80%、每日光照12小时的实验室条件下,各地株微小按蚊的孵化率、化蛹率和羽化率,群养分别为9015%、5324%、9720%,单管饲养分别为5882%~9898%、1020%~8689%、6667%~10000%。成虫前期各阶段发育平均时间,群养及单管卵期均为2天,幼虫期、蛹期分别为12~195天、158~185天。各地株成虫生殖营养周期平均为35天。雌雄蚊平均寿命分别为2425天、1978天。结论:各地株繁殖率及成虫前期发育时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掌握微小按蚊野外的生态习性后 ,移回实验室进行饲养繁殖研究。方法 常规人工方法饲养。结果 在室温 2 5~ 2 6℃、相对湿度 70 %~ 80 %的条件下 ,经过人工交配繁殖 ,逐步过渡到自然交配繁殖 ,最后在 3 0cm×2 5cm× 2 5cm白纱布蚊笼内自然交配成功 ,从而建立了实验室品系。结论 自然交配繁殖是建立实验品系的基础 ,而由人工交配繁殖逐步过渡到自然交配繁殖 ,则是建立按蚊实验品系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4.
在枣阳市境内首次发现微小按蚊,占按蚊构成比的2.13%,分布在北纬31°43′,东径112°41′,大洪山麓西北部边缘的低山丘陵区,海拔约310m,面积约10km2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区分不同地株微小按蚊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目的:对来自泰国、广西临沧3个地区的30只雌蚊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方法:RAPD法。结果: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30只微小按蚊可归并为显著不同的3个组,证明各群体间存在着明显不同的基因组多态性基因流,不同群体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结论:用RAPD可以区分不同地理群体的微小按蚊 。  相似文献   

6.
云南南部微小按蚊生态学及传疟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云南南部微小按蚊的生态习性及传疟作用 ,经多年防制后的变化。方法 :人、牛诱捕。结果 :幼虫滋生于缓流占 93.2 % ,稻田占 6.8%。野外与村内叮人率比为 0 .75∶0 .65 ,牛诱捕量比为 0 .6∶0 .4。季节消长与疟疾发病曲线相吻合。结论 :微小按蚊仍为云南南部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开展对微小按蚊遗传多态性与传疟作用的研究,建立实验室品系。方法:将羽化后4d子代成蚊进行自然交配试验。结果:第1代自然交配繁殖成蚊1023只,其孵化、化蛹、羽化率分别为56.53%、45.95%、90.21%。经过几代的实验观察,其孵化、化蛹及羽化率分别上升至90.87%、72.27%和95.36%。结论:经过8代驯化,已达到正常群体自然交配水平。实验表明,驯化方法和手段得当,无需人工交配,也完全可以驯化微小按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广东省微小按蚊分布区灭疟后期流行病学特点和简化疟疾监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于1998-2000年选择微小按蚊分布区并已经省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每年疟疾年发病率相对稳定的开平,台山,高州和怀集4个县(市)为试验区,实行只是“三热”患血检,疫点不处理的简化监测措施,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经过3年的简化监测措施,4个试点县(市)共血检“三热”患47347例次,检出疟原虫阳性174例,且疟疾年发病率继续下降,2000年均降至1/10万或以下,输入病例减少,没有暴发流行点出现,所有病例均呈散发性,病例之间不存在继发关系。99.43%疟疾患都是在临床初诊为疟疾和疑似疟疾中发现,其中初诊是疟疾可发现73.56%病例;初诊是疑似疟疾可发现25.86%病例;只有1例是在初诊为不明原因发热患中发现。成本效益分析显示,若实行“二热”患血检,则每发现1例疟疾患可节省血检费用1777.82元。结论 建议在微小按蚊分布区灭疟后期,疟疾监测可实行“三热”患血检,并把“二热”血检作为重点中的重点;只处理现症患,不处理疫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0世纪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微小按蚊的种群密度和地理分布,为疟疾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西20世纪50-90年代微小按蚊资料及疟疾发病率,于2004-2010年在不同经纬度原以微小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疟疾流行区收集该蚊成蚊,采用形态学和PCR方法鉴定采集的微小按蚊样品。结果1957-1998年对全自治区不同经纬度媒介按蚊调查,92个县中有56个县存在微小按蚊;2004-2007年在该蚊活动频繁的36个县的乡村收集按蚊,仅在20个县40个媒介点采集到微小按蚊244只;采用种类分子鉴定,除百色市旺甸村有微小按蚊种类A存在外,其他地区均为微小按蚊种类C。2008年后全自治区各县疟疾疫情发病率已降至0.1/万。结论目前在广西存在微小按蚊种类A和C两种,以种类C为主;全自治区不同经纬度的微小按蚊种群密度和分布范围已经明显减少,该蚊有可能不再是该区域疟疾传播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11.
微小按蚊rDNA内转录间隔2区序列差异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比较不同地株微小按蚊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2区(ITS2)序列差异。方法:通过对PCR扩增rDNAITS2片段测序,比较其不同地株差异。结果:对6株微小按蚊测序比较,存在有微小按蚊A和C型。结论:rDNAITS2充阢差异可用于建立A、C型的分子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强迫接触法对微小按蚊进行选育,溴氰菊酯浓度为0.1mg/m~2,选育温度26℃,触药24h后的死亡率至少不低于20%。在选育过程中,对选育蚊的生理活动、繁殖特性等进行动态观察。该蚊长期接触低剂量溴氰菊酯后,并不影响其体重,吸血及寿命:但随选育代数的增加,产卵量减少,孵化率下降,致死力增加。成蚊前期历期时间延长,净增殖力、内禀增长力、增殖有限速率都有所下降。这些因素都可影响后代成活蚊的种群繁殖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进一步确定我国嗜人按蚊是否存在不同的种型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通过随机引物多态性DNA(RAPD)技术获取四川、云南、江苏3个不同地区嗜人按蚊的DNA指纹图谱,比较嗜人按蚊不同地区基因组DNA的多态性,从分子水平上对不同分布区嗜人按蚊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不同地区的嗜人按蚊之间的DNA片段在绝大部分相同的情况下存在差异,3个不同地区基本上具有共同的扩增片段,反映了各地理区域基因组DNA的同源性;同时各个地区所特有的片段及条带亮度(扩增片段强度)又有差别。[结论]不同地区的嗜人按蚊在DNA水平绝大部分相同的前提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发现将为鉴定形态学上无法区分的嗜人按蚊地理种型提供分子水平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微小按蚊种群成员分子变异与系统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微小按蚊与种群之间(乌头按蚊、吉甫按蚊、微小按蚊A/C型)线粒体DNA的分子变异及系统发育关系。方法:PCR扩增和mtDNA测序。结果:在云南发现两个微小按蚊隐形种,即微小按蚊A/D型;证实了微小按蚊种团之间遗传差异,微小按蚊A/C分歧时间稍晚于乌头按蚊,吉甫按蚊分歧时间远早于前2种。结论:地理环境对mtDNA遗传差异有一定影响,但不同地理的群体之间微小按蚊的遗传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