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张型心肌病2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近年来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表现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998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280例DCM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其中187例(66·8%)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221例(78·9%),女59例(21·1%),起病年龄为(48·0±14·2)岁;确诊时心功能NYHAⅠ~Ⅱ级者60例(21·4%),Ⅲ级者155例(55·4%),Ⅳ级者65例(23·2%);全部患者中8例(2·9%)为家族性DCM,起病年龄(35·4±11·4岁)明显小于散发患者(48·4±14·1)岁,P<0·01。253例(90·4%)患者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71例(25·4%),多源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分别为90例(32·1%)、130例(46·4%),左束支传导阻滞64例(22·9%)。超声心动图显示,患者以左心房、左心室同时扩大(55·4%)或全心扩大(30·0%)为主;Ⅲ~Ⅳ级患者与Ⅰ~Ⅱ级者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8·9±8·4)∶(63·8±7·8)mm]明显增大,左室射血分数[(31·8±10·1)%∶(41·8±12·0)%]显著降低,均P<0·01。药物治疗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分别为70·1%(199例)、60·0%(168例)。187例(66·8%)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8±23·2)个月;随访中死亡50例,其中心力衰竭死亡27例(54·0%),猝死20例(40·0%);另有7例患者接受心脏移植治疗。在未行心脏移植情况下,患者确诊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93·4%、86·0%、65·3%,高于国内以往报道。8例家族性DCM患者5年生存率(40·0%)低于散发患者(68·5%),P<0·05。结论:DCM患者确诊时心功能多已达Ⅲ~Ⅳ级,伴有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腔扩大;2年和5年生存率较以往已有改善,心力衰竭和猝死仍是主要死亡原因;2·9%的患者为家族性DCM,起病年龄较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28例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的患病因素、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6年-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与DCM的发生密切相关,体液、细胞免疫反应所致心肌炎亦可导致和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此外,遗传、代谢异常、中毒、药物等亦可引起本病.28例DCM临床均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3例发生猝死.联合应用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首选超声心动图检查.结论 DCM近年发病率呈增加趋势,治疗上应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和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纠正各种心律失常和减少栓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年发病率达7.5/10万,预后不良,年死亡率25%~45%,猝死发生率约30%,本文综述了IDCM病人中猝死的发病机制,危险性评价及室性心律失常处理方面近年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扩张型心肌病猝死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治122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其中12例住院期间发生猝死(猝死组),110例存活(存活组)。结果发现,持续性室速(SVT)的猝死率为52.9%,非持续性室速(NSVT)为8.1%;心室晚电位(VLP)阳性者猝死率为30%,阴性者为11%;猝死组生前平均QT离散度(QTd)、右室流出道分别为96.22±22.23ms、3.54±0.18cm,存活组分别为54.20±12.11ms、2.88±0.28cm。提示SVT、VLP阳性、QTd显著增加、右室流出道扩张为DCM的猝死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病例选自1994~1996年本院住院患者。病例年龄大部分分布在40~60岁年龄组中,40~50岁病例占73%,与国外报道80%分布30~50岁之间相比,本组患者年龄偏高。 性别分布男19例、女15例,男女之比1.3:1。农民9人、工人12人、职员7人、家务6人。病程最短不足1年,最长9年,1~3年者占85.3%。 多数病例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收诊住院,本组中有心衰者32例其中全心衰竭21例,以左心衰 相似文献
7.
辛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n=17)和安慰剂组(n=1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辛伐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起始剂量为5 mg/d,4周后增至10 mg/d.结果:治疗12后周,辛伐他汀组较安慰剂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为(38.59±3.47)%对(34.11±3.16)%,P<0.0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在辛伐他汀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示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8.
作者应用氨力农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28例,用药用心胸比例,左室内经和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改善,血液动力学效应亦明显,总有效率达89.29%。表明氨力农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2)
目的观察口服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DCM病人随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显著提高(P<0.05),收缩末期内径明显降低(P<0.05),QT离散度(QTd)明显缩短(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治疗DCM心力衰竭疗效良好,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预后不良,但我们从近8年来的DCM患者中发现并跟踪随访了3例心功能完全恢复的患者,报告如下。例1女,68岁。于1996年始出现明显劳力性心慌气短、双下肢水肿,间断服用利尿药物。于1997年行X线胸片示心脏扩大,当时在基层医院按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夜间仍不能平卧。同年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呈全心扩大,左房径(LAD)48mm,左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前后径分别为(LVDs)54mm和(LVDd)60mm,左心室球形扩大,弥漫性心肌收缩力减弱,EF20%,短轴缩短率7%。诊断为DC…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肌病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DCM)的病因、发病情况、病情演变和临床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 1月~ 1999年 1月间住院的DCM患者 10 2例。DCM采用WHO/ISFC(1995 )标准作出诊断 ,部分患者还做心肌活检 (3例 )、冠脉造影 (6例 )等检查 ,以排除其他常见心脏病。外周血白细胞肠道病毒核糖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血清柯萨奇B病毒中和抗体用微量板法 ,上述二者合称病毒标志物。心功能用同位素心血池法。资料分析以 x±s表示 ,采用t或x2 检验。结果 :10 2例占同期住院心脏病的第 5位。其中 ,男 7… 相似文献
12.
扩张型心肌病 (DCM )是指一组原因未明的心肌疾病。过去认为是少见病 ,近年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 ,人类寿命的延长 ,检出率大为提高 ,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现将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我院共收治 78例DCM做一回顾性分析 ,以供临床参考。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 50例 (64 1% ) ,女2 8例 (3 5 9% )。年龄 19~ 81岁 ,平均47岁。诊断符合陈灏珠主编 ,第 10版实用内科学提出的诊断标准[1]。2 .临床表现 :见表 1表 1临床表现例数比例 ( % )气促 72 92 3心悸 6 887 2心界扩大 781 0 0肝肿大 4 2 53 8足肿 52 6 6 7心尖部Ⅱ至Ⅲ级收缩期… 相似文献
13.
原因不明的以全心扩大为特点的心力衰竭,临床上常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但须仔细排除缺血性心肌病、甲亢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等。现将缺血性心肌病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力衰竭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0岁,因"间断心悸、气短7年,加重伴腹胀、纳差1周"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短伴乏力,无胸痛、胸闷等,就诊于当地医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诊断为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住院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冠状动脉异常。此后患者未出现心悸,可步行1000 m不出现胸闷、气短症状。近2年自觉活动耐力逐渐下降,多次因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伴咳嗽、咯淡粉色痰、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乏力,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就近两年来本院63例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DCM发病率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营养不良可能为DCM发病因素之一,老年DCM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多见,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对DCM患者顽固性心衰疗效满意.此外,本文还提出了DCM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值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预警作用.方法 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3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心率减速力(DC)值和心率加速力值,并进行1年内的猝死预警分析.结果 35例DCM心力衰竭患者DC值≥4.5 ms,1年内死亡率为5.71%,DC值2.6~4.4 ms死亡率为20.00%,DC值≤2.5 ms死亡率为34.28%,DC值≥4.5 ms的患者与DC值2.6~4.4 ms和≤2.5 ms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名健康人(对照组)心率减速力各值中无死亡病例.心率加速力值≤-7.0 ms,除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组1年死亡率为2.85%外,余均无死亡.结论 心率减速力值测定能定量、单独分析和测定迷走神经作用的强度,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高危人群筛选与猝死预警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韦少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5):81-83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5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62例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3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3%、75.81%,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LVDD下降、LVEF上升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加强临床观察,可提高护理效果,总有效率高,LVDD、LVEF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9.
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月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8,4(4):168-169
我们6年来应用倍他乐克(美托洛尔,Metoprolol)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2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收集1991年以来DCM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6例(男14,女12),年龄35~66岁。对照组20例(男13,女7),年龄37~62岁。46例均按WHO/ISFC1980年诊断标准确诊,均有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NYHA分级:观察组级5例,级12例,级9例;对照组级5例,级11例,级4例。观察组患者均无窦性心动过缓、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等倍他乐克治疗禁忌证。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进行了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等检查。…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临床上并不少见,我院自1974年1月~1994年12月收住院的原发性心肌病,资料完整的55例,现就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1 资料和结果1.1 一般资料:本组55例患者中,男41例(74.5%),女14例(25.5%),年龄19~78岁,平均53.02±14.88岁。 55例患者均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胸透及心功能判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