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主体位于后颅凹的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后凹型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 9例肿瘤均为起源于鞍区而主体位于后颅凹的巨大型肿瘤,囊性2例,囊实性7例;肿瘤伸入桥小脑角8例,位于中线达下斜坡1例.头痛是最常见症状(6/9),颅神经损害较常见(4/9),内分泌...  相似文献   

2.
对60例经手术证实的脑脓肿病人进行了脑电图(EEG)检查.结果表明,60例EEG均表现不正常.其中以多形性δ波定位38例(63.3%),平坦波定位10例(16.6%),持续性θ波1例,总定位率81.6%.以上49例为大脑半球脓肿,定位率100%.广泛不正常不能定位者11例(18.3%),为颅后窝及中线脓肿,其中呈广泛θ波+δ波5例,θ波增多3例,双半球后部高幅δ皮2例,一侧半球α节律不好1例.提示EEG对大脑半球脑脓肿有较高定位价值.因为脑脓肿病变较肿瘤发展快,易形成包膜包块,导致脑中线移位,使EEG易出现局限性慢波灶.  相似文献   

3.
对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114例颅后窝占位性病变的脑电图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63例,女51例,年龄5~55岁。病变包括肿瘤92例(其中桥小脑角肿瘤22例),囊肿14例,血肿3例,脓肿5例。结果表明:22例桥小脑角肿瘤脑电图正常最多15例,其次为14例囊肿正常7例。其余共同特点虽为弥散性异常,但不同部位占位病变的脑电图异常轻重有别。第四脑室及小脑蚓部病变早期脑电图即表现较重异常。提示脑电图改变与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密切相关,脑电图检查有助于对病变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告1989~1995年在本院诊断为外伤性癫痫患者的脑电图改变。50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9例,年龄5~67岁。50例脑电图显示正常者8例(16%),表现异常者42例(84%)。在42例异常脑电图中,局限性慢波14例(33.3%),表现为局灶性θ、δ波;局限性痫性放电19例(45.2%),表现为局灶性尖波、尖-慢波、棘-慢波  相似文献   

5.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资料。结果:听神经瘤26例,脑膜瘤14例,胆脂瘤12例,三叉神经瘤8例,蛛网膜囊肿2例,脑干胶质瘤2例,颅咽管瘤1例。桥小脑角区肿瘤中最多见的是听神经瘤(40%)和脑膜瘤(21.5%)。结论:MRI可清晰显示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不同特点,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儿童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儿科2009年5月~2010年11月期间门诊及病房收治的21例偏头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患儿有5例神经性头痛,16例偏头痛.做头颅MRI或CT均正常.3例脑电图正常,13例脑电图可见部分弥漫性慢波,慢波大多为双侧性,极少部分为单侧或局灶性.5例有明确的右颞区尖慢波.结论 由于目前诊断标准的局限性以及儿童偏头痛本身的特点和患者及家属的忽视易造成漏诊及误诊,导致治疗不当及疗效欠佳,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病诊断依靠详尽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神经系统颅多普勒(T C D)、脑电图和影像学等检查;并和癫痫进行鉴别,及排除其它引起头痛的病因.治疗依据病情采用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具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昕  杨健  张桂榛  李尔珍  王珺  陈倩  宋国维 《北京医学》2016,(11):1195-1198
目的 研究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儿童患者不同病程分期的系列脑电图特点.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儿童抗NMDAR脑炎20例,对其在精神症状和(或)癫痫发作期、无反应期、恢复期分别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分析脑电图在病程不同时期的表现,总结脑电图特点、探寻脑电图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共入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岁11个月至13岁4个月.监测精神症状和(或)癫痫发作期脑电图25份,23份异常;无反应期脑电图17份,17份异常;恢复期脑电图13份,7份异常.异常表现以慢波增加为主,可合并双侧导联不对称和快波性异常,局灶性棘波.精神症状和(或)癫痫发作期以局灶性慢波增多为主要表现,无反应期以弥漫性慢波增多为主要表现,慢波频率进一步减低.极度σ刷少见.恢复期慢波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 儿童抗NMDAR脑炎脑电图的显著特征是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加重的慢波性异常,EEG的表现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对1976~1992年经手术证实的儿童后颅凹肿瘤204例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84例,蚓部70例,第四脑室38例,脑干9例,桥脑小脑角3例。肿瘤性质以星型细胞瘤83例(40. 7%),髓母细胞瘤68例(33. 3%)为主。笔者认为:早期诊断,适当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放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颅内占位性病变往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电图变化。尤其是大脑半球的占位性病变,包括脑肿瘤、脑脓肿、脑部转移瘤、脑寄生虫病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多有一侧性或局灶性慢波(主要为δ波,亦可为θ波)。脑电图对大脑半球肿瘤的正确定位率一般在75~85%左右。后颅窝肿瘤的脑电图一般无局限性或一侧性改变,只有弥漫性变化或正常,应用枕下电极作小脑电图检查,对后颅窝肿瘤常可做出准确定位诊断。临床实践证明,有不少没有定位体征的半球占位性病变病员,经脑电图检查后发现有局灶性改变。对颅内压增高而无定位体征的病员,亦可提示应选择何  相似文献   

10.
后颅凹肿瘤集中于小脑半球和蚓部、第四脑室以及小脑桥脑角等处,手术部位邻近脑干生命中枢及其他颅神经,手术难度大,时间长[1].手术技能的提高和显微技术的开展,可以提高其手术全切率.本文就手术切除后颅凹肿瘤的有关注意事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文分析儿童后颅凹肿瘤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误诊原因 ,研究其扫描方法 ,提高CT检查准确性。方法 收集我院儿童后颅凹肿瘤 4 0例 ,其中普通CT扫描 2 0例 ,螺旋CT扫描 2 0例 ,4 0例病人中 32例行CT强化扫描。将其术前CT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4 0例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CT检查阳性显示为 38例 ,漏诊 2例 ,显示率为 97.5 %。术前CT检查定性误诊 11例 ,准确率为 72 .5 %。结论 选择适合的CT扫描技术与方法 ,消除儿童后颅凹骨迹伪影等干扰的影响 ,可提高儿童后颅凹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脑囊虫病患者的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5 16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 结果 该组病人的脑电图异常率为 68 2 % ,其中轻度异常占46 0 %、中度异常占 3 4 4%、重度异常占 19 6% ,主要表现为额、中央及前颞区弥漫性或局限性不规则慢波活动。CT的异常率为 84 1% ,主要表现为弥漫或散在的片状或圆形的低密度灶或高密度灶。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CT和脑电图检查结果符合率为 81 1%。 结论 脑囊虫病患者CT异常率显著高于脑电图 ,临床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分别从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者总结了经手术及CT证实的颅后凹占位性病变37例的眼震电图表现。除2例外,其余35例均有单项或多项视动中枢改变,占94.59%。初步分析了小脑半球及小脑桥脑角病变眼震电图的各项目特征,并提出前庭眼反射对病变侧别、范围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认为在当前CT尚未普及的情况下,眼震电图检查对颅后凹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小儿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自2009年至2011年收治小儿后颅窝肿瘤17例,采用枕下正中切口,小脑下蚓部切开的传统手术入路术式以及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1例手术死亡,术后出现小脑缄默综合征及口咽失用1例,经治疗2月后症状基本消除;脑脊液漏1例,经再次加固缝合及加压包扎后治愈。结论:小儿后颅窝肿瘤需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传统手术入路需切开小脑蚓部,损伤相对较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可相对减少血管,神经及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术后小脑缄默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但相对较难掌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鞍区肿瘤的脑电图(EEG)特征。方法:224例经手术和(或)病理、CT、MRI证实的鞍区肿瘤分成3组:(1)垂体腺瘤组153例;(2)颅咽管瘤组46例;(3)鞍区其他肿瘤组25例。所有患者均按常规方法在手术前2-30 d内记录EEG。结果:过半数的患者(57.6%)呈现正常或轻度异常EEG,其余患者(42.4%)表现EEG异常,其中弥漫性异常29.0%,阵发性异常8.5%,局灶性异常4.9%。此外,有24例(10.7%)出现间歇性节律性δ活动(IRDA),77例(34.4%)有生理波抑制现象。IRDA及生理波抑制在颅咽管瘤组中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直径>20 mm的鞍区肿瘤EEG异常率高。结论:鞍区肿瘤的EEG以无特征性改变占主导地位,其EEG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弥漫性及阵发性异常,少有局灶性异常出现。肿瘤体积与异常程度呈正相关。EEG对鞍区肿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分析61例结脑急性期的脑电图改变。正常范围脑电图24例(39.34%),异常脑电图37例(60.66%),其中边缘状态9例(14.75%),轻度异常8例(13.11%),中度异常15例(24.59%),重度异常5例(8.22%)异常脑电图的主要表现是弥漫性、持续性、散在性慢波和α波慢化。其异常率和异常程度与精神意识障碍呈正比关系,与颅内压增高不成正比。结脑急性期进行脑电图常规检查,有助于估价脑损伤的程度,对治疗预后的估计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成像在胎儿异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产前诊断胎儿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发现胎儿异常的144例孕妇的超声及磁共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诊断的胎儿异常144例,其中侧脑室扩张91例,颅后窝异常24例,消化系统异常7例,泌尿系统异常14例,其他异常8例。结果磁共振检查相对于超声,补充诊断率为56.94%(82例),符合诊断率为43.06%(62例)。其中磁共振诊断脑室扩张(脑积水)中合并其他异常占14.29%(13例),颅后窝扩大中合并其他异常占87.50%(21例)。结论MRI是超声发现胎儿异常的重要验证和补充诊断手段,在产前诊断胎儿缺陷中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颧颞入路对中颅底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中颅窝脑膜瘤 9例 ,颅咽管瘤、脑膜肉瘤及神经鞘瘤各 1例 ,采用颧颞入路手术 ,取下颧弓以扩大中颅窝底视野。对肿瘤长入后颅窝者 ,切开小脑天幕 ,切除天幕下肿瘤 ,对向前颅底及眶内生长者 ,以扩大的颧颞眶入路手术。结果 中颅底肿瘤全切 6例 ,次全切 3例 ,大部切除 3例。肿瘤残留与肿瘤侵犯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脑干受浸润有关。结论 颧颞入路可有效地适用于中颅底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110例脑梗塞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率为81.8%,EEG异常与病变部位及范围大小密切相关。病灶大而靠近脑表面者,EEG异常率越高。大脑皮质的大烂性梗塞以一侧性慢性及局灶性慢波多见,皮质下及底节区中,小灶性梗塞则以懒波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后颅窝肿瘤骨瓣成形术的手术操作技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后颅窝肿瘤的临床资料,本组采用枕下正中/旁正中入路10例,枕下外侧乙状窦后入路22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骨瓣开颅,术后骨瓣复位固定.结果 肿瘤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1例;术中3例乙状窦损伤经修补后恢复良好;术后切口部位轻度疼痛2例,皮下积液1例,无脑脊液漏及假性脑膜膨出.结论 后颅窝骨瓣开颅安全、有效,能明显减少后颅窝骨缺损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