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老年患者上颌窦提升与XIVE种植体同期植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患者上颌窦提升同期植入XIVE二段式种植体26颗,负载二年后统计其成活率。结果26颗种植体中仅有一颗出现种植体周感染但无松动,成活率96.15%。结论 提示上颌窦提升与XIVE种植体同期植入对于上颌肯氏Ⅰ、Ⅱ类缺失患者可能是一种可行的临床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老年患者骨引导再生术提升上颌窦与XIVE种植体同期植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患者骨引导再生术提升上颌窦并同期植人XIVE二段式种植体26颗,其中骨引导再生术上颌窦外提升完成10颗种植体/5例,骨引导再生术上颌窦内提升完成16颗种植体/13例.负载2年后统计其成活率.结果 26颗种植体中仅有一颗出现种植体周感染但无松动,成活率96.15%.结论 提示骨引导术提升上颌窦与XIVE种植体同期植入对于上颌肯氏Ⅰ、Ⅱ类缺失患者是一种可行的临床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技巧,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颌后牙缺失严重骨量不足36例,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49颗种植体手术临床资料。结果:31颗闭合式、16颗开窗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成功负载,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存留率95.9%。2例负重后脱落。结论:上颌窦底提升术扩大了种植牙适应证范围,闭合式提升和开窗提升各有相对适应证,把握适应证、手术中的技巧,严格无菌操作,因牙位不同选择负重时间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口腔种植临床中,种植体值入成功的关键在于种植体有足够的长度并与周围骨组织形成良好好的骨融合,这就要求种植体周围有 骨组织支持。上颌后牙区因上颌窦的存在及骨质疏松,加这牙槽骨的吸收,不仅使上颌窦底骨高度降低,难以取得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同时种植体易皮上凳窦粘膜进入窦腔,引起感染导致种植失败。因此该区域一直被视为种植的危险区,其远期的种植成功率很低。。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生物膜技术同时应用于这一区域使得种植成功率大大提高,成为常规修复的安全区域,也为大多数无牙颌患者的种植修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就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移植材料的选择、同期或延期种植体植入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聚乳酸材料PLA/PGA在同期植入种植体时的成骨效应及种植效果。方法:将预制成形的PLA/PGA材料,通过上颌窦提升术植入新西兰兔的上颌窦中,同期植入钛种植体,术后4、8、12周进行X线检查观察成骨情况,12周全部处死通过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成骨及种植效果。结果:在所有植入PLA/PGA材料的兔上颌窦都有新鲜成熟骨形成,在同期植入的种植体稳定与新形成骨紧密结合,同时材料本身完全吸收。结论:自体骨复合多孔支架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具有简便高效易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正>上颌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患者,由于上颌窦窦底相应部位的牙槽骨高度降低,为种植体植入带来较大的困难。近年来我科使用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技术,成功解决了植入术中容易穿通上颌窦底黏膜的难题[1]。上颌窦提升术分开放式和闭  相似文献   

7.
李明 《广州医药》2010,41(4):69-70
通过对13例(22颗牙缺失)患者进行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术前做好器械消毒准备、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术后指导患者。结果13例患者(22颗)随访6个月至3年,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表明正确的手术配合是上颌窦提升同期人工种植牙获得种植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87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其中66例窦底牙槽嵴高6~10 mm者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手术,其余21例骨高2~5 mm者行开窗植骨上颌窦底提升术,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手术3~6个月后拍X光曲面全景片,确定骨结合后行上部修复.修复后6~52个月观察评价骨结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上颌窦炎症,在98枚种植体中,1枚种植失败,其余97枚种植体稳定,未见明显骨吸收影像.种植体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上颌窦底牙槽嵴高度不同,选用开窗植骨或上颌窦内提升技术提升上颌窦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在临床上是可行的.由于ITI种植体本身的特点,同期植入,可以保证其初期稳定性,利于种植体-骨结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分析总结我院4年间行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42例患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等围手术期的护理处理。【结果】42例患共植入93枚Branemark种植体,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及时、有效和合理的,其中92枚获得骨整合,1枚失败,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有效的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配合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上颌窦内提升过程中窦底黏膜穿孔不植入骨移植材料,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修复上颌磨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上颌磨牙缺失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时不慎发生窦底黏膜穿孔,同期行13颗种植体植入术,随诊观察半年.结果:一期手术6个月后,X线片显示种植体与骨结合紧密,种植体周围无骨吸收及炎症表现,行常规种植修复,随诊半年无不良反应,种植牙行使功能良好.结论:上颌窦内提升窦底黏膜穿孔不必修补破损区,可直接植入种植体,但需要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Bio-Gide在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2月到200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种植区存在骨缺损的患者56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21例;可通过GBR(Guided Bone Regeneration)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共植入种植体81枚.生物膜均采用可吸收性的Bio-Gide生物膜,移植物采用自体骨与Bio-oss骨粉1∶1或2∶1的混合物.结果 术后6个月,x线片观察到所有种植体骨结合良好,行二期修复术.结论 Bio-Gide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种植体骨结合成功率为1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评价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植骨与不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种植体后上颌窦内成骨的效果。方法:共纳入上颌后牙区缺牙的患者2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组(A组)和上颌窦底内提升+不植骨组(B组), 同期进行种植,术后30~50个月常规复查随访,观察上颌窦内成骨情况。结果:共植入了27枚种植体(其中A组13枚,B组14枚), 随访时间为40.23(36.20,48.07)个月。A组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 RBH)为(6.64±1.21) mm,B组RBH为(6.96±1.36) mm,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459)。A组随访时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inus bone gain, SBG)为(2.20±1.71) mm,B组随访时SBG为1.77(0.94, 2.05) mm,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583)。根据随访时种植体尖端附近成骨情况将种植体尖端成骨分为3类,分别为优、良和中。随访时A组有9枚种植体尖端成骨质量为优和良,B组有8枚种植体尖端成骨质量为优和良,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 = 0.695)。A组种植体尖端位于新上颌窦底下方(0.09±1.32) mm,B组种植体尖端位于新上颌窦底下方(0.03±0.91) mm,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898)。随访时两组总体的SBG为1.85(1.10, 2.20) mm,将两组随访时的SBG分别与多个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其仅与种植体尖端突出于上颌窦底的高度显著相关(r=0.383, P = 0.049)。结论: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植骨与不植骨的情况下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SBG主要与种植体尖端提升的高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冻干骨支架与骨髓基质细胞(BMSCs)复合的组织工程骨进行实验犬上颌窦提升种植体植入后的骨整合情况。方法 应用冻干骨支架与BMSCs复合的组织工程复合物进行实验犬上颌窦提升,分别于即刻和术后3个月(对照)植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通过大体标本、X线及硬组织切片观察骨整合情况。结果 3个月后即刻种植组和对照组的种植体大体标本、X线及硬组织切片均可见种植体周围包绕着致密的骨组织,未观察到任何间隙和结缔组织长入,种植体与人工骨整合良好,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别。结论 冻干骨支架与BMSCs复合的组织工程复合物进行实验犬上颌窦提升后植入种植体,即刻与延期植入的种植体均可以与组织工程人工骨发生骨整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使用专用内提升器械进行上颌窦不同高度的上颌窦内提升,评价在不植骨的情况下同期植入
不同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方法: 52 例( 89 枚) 上颌后牙高度不足病人,根据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 Residual
Bone Height,RBH) ,分为两组: A 组45 例,3 mm≤RBH≤5 mm; B 组44 例,5 mm≤RBH≤10 mm。根据种植体类
型分为RN 组、TE 组。采用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 Osteotome Sinus Floor Elevation,OSFE) 同期植入瑞士
Straumann种植体RN 4.1mm×10 mm、RN 4.1mm×8 mm、TE 4.1mm×10 mm 及TE 4.1mm×8 mm 种植体,分别测量
种植体近中、远中、颊侧、舌侧的稳定系数,取平均值记录为该种植体的初期稳定系数,比较两组种植体稳定系数
在植入后有无差异。结果: A、B 两组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RBH 范围在3 ~ 10 mm 时,TE 与RN
种植体植入的初期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无论采取级差备洞还是逐级备洞,TE 与RN 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有
显著性差异。结论: 运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的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随着BRH 的减少而降低,但RBH
范围在3~ 10 mm 时,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是可预期的。同时在此范围内,TE 种植体植入的初期稳定性均较与
RN 种植体稳定性为高,都达到了较好的初期稳定性。TE 种植体结合级差备洞更易获得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萎缩牙槽骨牙种植中的成功率。【方法】22例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37颗短种植体,术后六个月行临时义齿修复,临时修复半年后行永久修复。【结果】种植体术后观察8~24个月,种植体均稳定无松动,无疼痛,能负担固定修复体的咬合力。X片显示所有种植体周围及底部均有硬组织包绕,垂直骨吸收量〈1 mm。【结论】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短种植体植入可以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就诊时间,是上颌后区萎缩牙槽骨种植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同期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种植体植入术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纳入病例是否伴有囊肿分为囊肿组23例植入种植体31枚,与非囊肿组23例植入种植体32枚,囊肿组行保留假性囊肿的上颌窦底侧壁开窗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非囊肿行不伴有上颌窦假性囊肿的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种植术,对比观察囊肿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上颌窦底提升术是增加上颌后牙垂直骨量的有效治疗方式,其成功与窦内新骨的形成密切相关。运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骨窗尺寸与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治疗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电子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手动检索国家医学图书馆(NLM)。检索日期截止至2022年11月。检索要求包括经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分析骨窗尺寸与术后治疗结果的临床研究和动物研究,临床研究要求至少10例患者和6个月以上的随访期。3名研究者根据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纳入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全文阅读后共纳入14篇文章进行系统评价。其中9篇为临床对照研究,6篇评估为低偏倚风险,2篇评估为中等偏倚风险,1篇为高偏倚风险。2种骨窗尺寸均能获得术后理想的上颌窦内骨再生和相似的生物学治疗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骨矿化率与骨窗尺寸呈负相关性(P <0.01)。新骨形成率和剩余骨移植材料率在小骨窗和大骨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上颌窦内提升术中窦底粘膜穿通对同期植入的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以及生物膜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用小型猪3只,X线确定上颌窦底位置,全麻下拔除小型猪双侧上颌相应位置的牙,6个种植位点随机分为3组,实验A组穿破窦底同期植入种植体,实验B组穿破窦底粘膜加生物膜同期植入种植体,对照组窦底粘膜完整。术后6个月观察大体标本,做X线检查,做带种植体的骨磨片,观察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及窦底的愈合情况。结果大体标本显示种植体无松动,A组种植体暴露在上颌窦内,B组与对照组窦底粘膜完整。X线显示3组的种植体周围的骨质均匀,没有阴影。骨磨片镜下观察骨结合情况,3组没有差别。结论上颌窦底粘膜的穿通对种植体骨结合没有影响,窦底粘膜穿通后加生物膜有利于窦底粘膜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分析总结我院4年间行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42例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等围手术期的护理处理。【结果】42例患者共植入93枚Branemark种植体,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及时、有效和合理的,其中92枚获得骨整合,1枚失败,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有效的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配合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种植过程中或上颌窦提升时上颌窦黏膜意外穿孔的对策?方法:2003~2010年间,17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患者,种植过程中或上颌窦提升时上颌窦黏膜意外穿孔?3例放弃种植;其余14例,采用种植体突入上颌窦内1.0~1.5 mm种植,同时进行骨引导再生技术加高牙槽嵴1.5~2.0 mm?结果:14例成功完成种植义齿修复,随访1~8年,种植均获成功?结论:只要上颌窦无炎症,术中上颌窦黏膜意外穿孔没有进一步扩大,种植体突入上颌窦内1.0~1.5 mm,进行种植是安全的;通过骨引导再生技术结合骨粉加高牙槽嵴1.5~2.0 mm,总体可增加约2.5~3.5 mm的高度,对上颌窦底距牙槽嵴顶约有4~7 mm高度者,无须在上颌窦黏膜意外穿孔情况下放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