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二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7):104-105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拟行下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自酚辅助骶管麻醉。观察麻醉前、术中及术后10rain的动脉压(MAP)、心率(H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和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HR均较麻醉前明显上升,术后10min观察组HR明显低于对照组[(118.6±6.7)mmHgVS(133.8±6.8)mmHg,P〈0.05],与麻醉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6±6.7)次/minVS(117.2±6.5)次/min,P〉0.05];两组患者术中MAP均较麻醉前上升,术后10min观察组MAP下降至麻醉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4.6±3.7)mmHgVS(76.8±6.9)mm Hg,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0minSpO2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由于没有找到更为理想的用于小儿的麻醉方法,所以单纯的氯胺酮麻醉还在广泛的用于小儿,出现了很多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甚至有致死的事件发生。我院自1999年1月~2004年8月,对200例行下腹部以下手术的小儿,施行氯胺酮基础麻醉加骶管阻滞的复合麻醉方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3岁以下患儿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方法80例<3岁患儿进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组(KPS),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噪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K组麻醉前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而KPS组麻醉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KPS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噪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4.
小儿骶管麻醉复合氯胺酮、丙泊酚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骶管麻醉复合氯胺酮、丙泊酚与单纯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ASAI级、年龄6月-5岁,行下腹部、会阴部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I组(单纯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和Ⅱ组(骶管麻醉复合氯胺酮、丙泊酚)。结果两组麻醉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其中,肌注氯胺酮后5min,两组MAP、HR较麻醉前显著增高(P〈0.01),而手术开始后10min,Ⅰ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Ⅱ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Ⅱ组苏醒期短,术中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Ⅰ组(P〈0.01)。结论小儿骶管麻醉复合氯胺酮、丙泊酚,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术后苏醒快。其临床总体效果优于单纯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5.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12)
目的:探讨分析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8月期间在某院接受骶管麻醉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骶管麻醉复合氯胺酮麻醉,观察组给予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麻醉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观察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后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给予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显著,且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利多卡因碳酸盐与盐酸盐应用于改良骶管麻醉时的临床比较。结果显示 ,碳酸组及盐酸组在麻醉诱导时间、作用完全时间及作用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既可减轻丙泊酚诱导期的心血管抑制作用,也可减少氯胺酮诱导期的心血管兴奋和苏醒期的精神症状[1].本文回顾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应用,并与传统的氯胺酮麻醉进行效果对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永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9):76-77
目的 观察骶管阻滞与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和会阴部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54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例.观察组采用骶管阻滞与氯胺酮-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麻醉.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优良率为96.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氯胺酮给药量及患儿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采用骶管阻滞与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我院近十年来共施行小儿骶管麻醉 970例 ,其中腹股沟疝高扎术 4 88例 ,隐睾下降固定术 5 5例 ,尿道下裂成形术 30例 ,下肢术 15例 ,包皮环切术 379例 ,无肛成形术 3例。年龄 :新生儿 6h至 12岁 ,平均 5 4± 3 8岁。体重 2 5~ 30kg ,平均 12 8± 5 4kg。麻醉以利多卡因、地卡因为主 ,使用地卡因的药液浓度为 0 0 5 %~ 0 2 % ,0 12~ 0 2 5mg/kg。手术时间短 ,如包皮环切、疝囊高扎使用利多卡因的药液浓度为 0 5 %~ 1% ,6~ 8mg/kg。局麻药液均加 1∶2 0 0 0 0的肾上腺素。术前用药 ,鲁米那纳 2~ 3mg/kg ,阿托品 0 0 1~ 0 0 2… 相似文献
10.
七氟烷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手术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6月我院择期行斜疝或隐睾、鞘膜积液手术的2~5岁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观察组)与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两组麻醉维持期间呼吸、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可缩短诱导时问和苏醒时间,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90例ASA分级Ⅰ级在骶管阻滞下行腹股沟疝手术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氯胺酮组(K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PK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组(DK组),每组30例.入室后三组患儿均静脉给予氯胺酮1mg/kg,待患儿安静入睡后行骶管阻滞.PK组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随后以4mg/kg-1·h-1泵注维持;DK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ug/kg负荷剂量,15min泵完,随后以0.25ug/kg-1·h-1泵注维持;K组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若术中患儿出现体动反应时则分次静脉追加氯胺酮0.5mg/kg.观察三组患儿入室时(T0)、手术开始前(T1)、手术切皮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的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术中患儿体动次数、氯胺酮用量、呼吸抑制发生情况、术后苏醒时间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与K组比较,PK组和DK组血压和心率均降低,术中体动次数及氯胺酮用量减少,术后苏醒时间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PK组升高,DK组降低(P<0.05);与PK组比较,DK组围术期血压、心率更平稳,术中体动次数及氯胺酮用量减少,呼吸抑制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及较好的术后恢复,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行下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骶管麻醉(C)组及氯胺酮麻醉(K)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MAP、HR、RR、SpO2,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躁动、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C组MAP、HR、RR都比较平稳.K组手术开始后MAP、HR与麻醉前相比显著增高增快(P<0.05),与C组相比明显增高增快(P<0.05).C组比K组术后清醒快(P<0.01),躁动呕吐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肢手术安全,麻醉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分析小儿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0例,依据不同的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理想,而且不会影响患儿的生命体征,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麻醉科行麻醉患儿8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术前、切皮、术中、术毕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比较两组患儿麻醉疗效及苏醒时间。结果两组麻醉方式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但观察组切皮、术中及术后BP、HR、RR、SpO2平稳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追加次数及体动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入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应用中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操作方法简单、苏醒时间短、麻醉用药少、经济实用、安全性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小儿腹部以下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骶管阻滞与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的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麻醉,并对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抽取1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确诊患儿,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80例。在手术前分别采用氯胺酮与咪唑安定联合麻醉和骶管阻滞与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麻醉。结果 B组患儿的麻醉药物应用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儿;B组患儿在麻醉药物应用后生命体征变化幅度明显小于A组患儿;B组患儿手术清醒时间明显早于A组患儿;B组患儿麻醉时的药物用量明显少于A组患儿;两组患儿在术中和术后均没有出现任何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骶管阻滞与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的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麻醉,其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陈宝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0):129-130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成人鞍区手术的骶管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肛门会阴部手术的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利多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和B组单纯利多卡因组各45例。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的差别。结果 A组VAS镇痛评分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行骶管麻醉时可以显著提高镇痛效果和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氯胺酮与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56例小儿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组、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组,每组2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生命体征及麻醉效果,记录诱导和清醒时间。结果术中心率(HR)及血压(BP)A组大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醒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B组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手术麻醉中诱导及清醒时间较为迅速,且患儿生命体征更为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碳酸利多卡因单用或复合芬太尼在成人骶管阻滞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在骶管阻滞下行肛门、会阴部手术的成人患者100例,根据注入局麻药的不同随机分为单用组:0.86%碳酸利多卡因20 ml;复合组:0.86%碳酸利多卡因20 ml和芬太尼2μg/kg,观察麻醉效果、副反应及术后24 h内VAS评分。结果复合组阻滞完善时间及术中阻滞不全率均低于单用组;复合组术后6 h、12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单用组,其他镇痛药需求量也明显少于单用组,但复合组术后24 h内皮肤瘙痒发生率多于单用组。结论碳酸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可改善成人骶管阻滞的麻醉效果,并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0.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ASAⅠ~Ⅱ级患儿115例,术前30min肌注地西泮0.2mg/kg、阿托品0.02mg/kg,麻醉诱导:给予异丙酚、氯胺酮、利多卡因混合液0.2mg/kg,均在1min内匀速静注。麻醉维持:用PKL混合液0.2~0.4ml/(kg·h)微量泵恒速输注。将患儿术前和术中5、15、25、35min时的脉搏(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RR)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儿给药前与术中5、15、25、35min时的脉搏(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15例患者中顺利完成手术110例,出现麻醉不良反应6例,其中唾液增多2例,占1.74%;四肢肌肉震颤1例,占0.87%;术中咳嗽2例,占1.74%;一过性呼吸抑制1例,占0.87%。患儿入睡快,镇痛完全,不躁动,术后清醒快,麻醉清醒时间11~48min,平均清醒时间(26±12)min,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麻醉作用迅速、效果确切、苏醒迅速彻底、不良反应较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