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造孔的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3例慢性泪囊炎病例进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术前应用激光进行定位,造孔前注入适量透明质酸钠增加泪囊张力,利于泪囊切开,术后酌情放置钩鱼用胶丝和硅胶管。结果随访观察6~12个月,治愈22例,好转1例。结论鼻内造孔术前应用激光定位,泪囊内注入透明质酸钠,术后泪道酌情放置钓鱼胶丝和硅胶管进行扩管,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鼻内境泪囊鼻腔造孔术远期疗效随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泪囊病变患者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的临床远期随访观察结果,探讨影响手术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75例(310眼)慢性泪囊病变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术前行泪囊碘油造影,手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根据泪囊大小或病变情况决定术终泪道放置泪道硅胶扩张管。术后随访包括鼻内镜检查处理、泪道冲洗及鼻腔局部糖皮质激素应用。结果随访3~60个月,随访超过1年(远期)者211例(230眼),治愈率75.3%,好转率11.7%,无效13.0%,总有效率87.0%。9眼术后1年发现自然泪道复通,但泪囊鼻腔造孔瘢痕闭锁。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远期效果较好。扩大造孔骨窗,减少黏膜损伤和手术创面,以及随访清创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鼻泪管黏膜在手术造孔引流后,有可能发生可逆性转变,重新发挥泪道的泪液排泄作用。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及影像学定位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泪囊的解剖及影像学定位在泪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2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前进行CT泪囊造影三维重建,确定泪囊大小及影像学定位;术中以上颌线作为定位开放泪囊的参考标志,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结果 CT泪囊造影片能清晰显示泪囊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可任意径线及角度适时测量.术中以上颌线作为手术进路的标志均能准确开放泪囊,20例(23眼)中,大泪囊10眼术后无造口闭塞,治愈率100%;中泪囊11眼术后有1眼仍有少量流泪,但较术前明显好转,治愈率90.9%;小泪囊2眼中有1眼术后仍有明显流泪,内镜检查发现造口粘连、阻塞,治愈率50%.结论 术前计算机三维重建泪囊造影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上颌线可以作为泪囊手术进路的参考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鼻内径路和鼻外径路泪囊鼻腔造孔术后常因造孔狭窄或闭锁,导致手术失败,引起症状复发.再手术时要不要放置扩张管和如何放置一直有争议,我们在开展经典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基础上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将硅胶扩张管逆行置入泪囊,以硬膜外麻醉导管"环扎"法固定于泪道,行手术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手术简化,疗效确切。但术后瘢痕挛缩易封闭造孔,以往术中常放置扩张管并保留3个月。为减轻患者带管痛苦,我们对7例患者施行不置管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鼻腔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中治愈38例,占84.4%,好转5例,占11.2%,无效2例,占4.4%.结论在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与经皮泪囊鼻腔造孔吻合术相比,具有临床疗效好,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术后面部无疤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激光在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在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鼻泪管阻塞患者在鼻内窥镜下先行鼻中隔粘膜下部分切除术或鼻息肉摘除鼻窦开放术,术中用激光光纤头发出的瞄准光确定泪囊位置,用激光切除覆盖泪囊的鼻腔外侧壁粘膜和骨质,开放泪囊。结果:术后半年鼻内窥镜检查,7例泪囊造口上皮化好、无狭窄;1例泪囊造口被瘢痕封闭,经再次激光切除瘢痕并放人扩张管,随访半年造口无封闭。结论:半导体激光能明显减少出血量,减少粘连和肉芽形成,定位准确,方法简便、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鼻内窥镜下Nd-YAG激光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效果。方法:应用鼻内窥镜及YAG激光造也治疗慢性泪囊炎28例,并与传统手术24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两组痊愈率分别为100%和93.3%,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造孔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更好地处理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造孔的方法。方法:102例(10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于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术中用银夹固定造孔,术后给予综合治疗,并随访3~73个月。结果:治愈99眼(91.0%),好转5眼(4.5%),有效率95.5%。结论:泪囊鼻腔造孔术用银夹固定造孔,术后辅以综合治疗,可有效防止造孔的狭窄、闭锁。  相似文献   

10.
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改良及其疗效,就改良手术方法和目的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1例(35眼)。男性4例,女性27例。年龄9~70岁,平均31岁。术前行泪囊碘油造影。随访6~20个月。结果31例(35眼)慢性泪囊炎,双眼患者4例;2例(2眼)为鼻内镜手术损伤致泪囊炎。前期泪囊鼻腔激光手术病史4例(5眼),鼻外径路手术2例(2眼)。28例(91.4%,32/35眼)治愈,症状消失,鼻腔造孔通畅。1例术后1周取出膨胀海绵时发生鼻腔黏膜瓣位置移位;2例术后6个月造孔瘢痕闭锁,其中1例再手术后治愈。总有效率97.1%(34/35眼)。结论保留鼻腔黏膜瓣并以此修复裸露骨质,可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骨质和瘢痕增生,有助于提高和取得满意的临床泪囊鼻腔造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鼻科学     
不放扩张器的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作者回顾性分析了35例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病例,全部患者术中均未放置泪囊扩张器。作者认为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是否放置泪囊扩张器,主要根据溢泪症状是否与反复发作的泪囊炎有关,眼科检查泪道堵塞的部位为泪囊后,手术中由暴露泪囊及造口过程是否顺利来决定。首先,按压泪囊区域发现泪囊扩张或者有脓性分泌物或黏液从泪小管口反流,尤其是下泪点反流。其次,泪小点清晰可见,尤其是下泪点。第三,术中暴露和切口泪囊后,经泪小点插入探针,如能顺利通过或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时;如果泪囊壁  相似文献   

12.
环套式插管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中应用环套式扩张管的疗效.方法 32例(34眼)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中植入环套式扩张管.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治愈34眼,并发症3例.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中植入环套式扩张管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泪囊定位新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中鼻内泪囊定位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枪状咬骨钳自下而上咬除泪骨前部骨质及上颌骨额突,先暴露鼻泪管而后再暴露泪囊内侧壁黏膜。结果用此法较易寻找到泪囊,不易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如筛前动脉、鼻泪管、眶纸样板、前组筛窦等,术后疗效佳,术后造孔不易闭锁。结论内镜下鼻内寻找泪囊法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手术方式、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患者采用德国Wolf公司0°鼻内镜手术器械和上海光电加长手柄高速电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 200例(211眼)随访6个月至3年,其中184眼泪道通畅,症状消失;5眼好转;22眼造孔处闭锁,经再次切开置管处理1个月,拔管后造孔仍闭锁.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创伤小、面部不遗留瘢痕.局麻下进行,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与高速电钻的使用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术后放置硅胶管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5.
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通过对造孔、泪囊黏膜瓣的切开及固定方式等的改良处理,在鼻内镜下完成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2例(23眼)。结果: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8个月。22例(23眼)中,21例(22眼)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泪道冲洗畅通,内镜检查造孔通畅;1例(1眼)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95.7%(22/23)。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泪囊鼻内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泪囊鼻内表面定位。方法对15具(30侧)成人尸头的泪囊在鼻腔外侧壁上的投影位置进行解剖学测量;并指导临床应用于32例(39侧)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结果解剖学测量泪囊大部分(2/3)位于中鼻甲腋上方,小部分(1/3)位于中鼻甲腋下方;泪囊大部分(2/3)位于总泪小管口下方,小部分(1/3)位于总泪小管口上方;内眦韧带横压于泪囊的中部,几乎与总泪小管平行。施行手术的32例(39侧),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治愈28例(35侧,89.8%),好转2例(2侧,5.1%),无效2例(2侧,5.1%),总有效率94.9%。结论以中鼻甲腋前上0.2 cm为手术造口中心点,中鼻甲腋前上0.8 cm为上界,腋前下0.4 cm为下界,作弧形黏膜切口及1.2 cm×1.0 cm骨孔,此为鼻腔泪囊造口的最佳位置;利用枪状镊依据鼻外内眦韧带定位泪囊造口的中心点亦不失为一简易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36例、38眼在鼻内窥镜明视下行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结果手术成功35例,其中2例行二次手术后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7.2%,3例经鼻外切口泪囊鼻腔造孔术后复发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失败1例(2.8%).结论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经鼻外泪囊鼻腔造孔术失败者亦适用此法.  相似文献   

18.
鼻内窥镜下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泪道阻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鼻内窥镜下以激光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25例(28眼)泪道阻塞患者。资料显示,该手术操作简单,可在门诊进行;术中出血甚少反应轻;避免面部切口,不损伤内眦韧带;术后可保留泪囊的唧筒排泪作用;治愈率高,表明该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较之泪囊鼻腔吻合术更具优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利用银夹固定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对39例(42眼)慢性泪囊炎病人经鼻内镜行泪囊鼻腔造口,用银夹把造口处泪囊黏膜和鼻腔黏骨膜固定吻合,无需置管让其形成瘘口。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对其疗效观察分析。结果手术治愈36眼(85.7%),好转3眼(7.1%),无效3眼(7.1%)。无效3眼为泪囊狭窄所致,改留置腰麻管2个月后泪道部分通畅。结论经鼻内镜银夹固定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便、方便,疗程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丘气房过度气化在鼻内镜下泪囊鼻内造口术时对造孔的影响。方法18例溢泪患者经泪囊造影CT检查后显示鼻泪管阻塞,且鼻丘气房气化超过泪颌缝,采用经鼻内镜下鼻丘气房泪囊鼻内造口术,回顾性分析该术式及临床疗效。结果18例(20眼)术后随访1年,治愈率9 0%(18/20);显效5%(1/20);有效5%(1/20),总有效率100%。结论通过术前泪囊CT造影检查明确鼻丘气房与泪囊窝的局部解剖关系,对鼻丘气房过度发育者,可行经鼻丘气房泪囊鼻内造口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