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桢 《青岛医药卫生》2014,46(5):356-358
目的观察注射用阿魏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C等药物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阿魏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14天。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对比,并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心肌损伤标志物AST、LDH及CK-M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LDH和CK-MB明显较低。结论注射用阿魏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明显改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肌损伤标志物亦显著降低,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2.
1,6二磷酸果糖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FDP和辅酶Q10。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明显大于对照组(69.70%),P〈0.05。结论 FDP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3例,两组采用相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2~3g加入5~10%葡萄糖100~250mL,静滴,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及CK-MB下降等情况.结果 左卡尼汀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P<0.05).结论 左卡尼汀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7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常规用ATP、辅酶A、10%氯化钾、肌苷、Vitc加入10%GS500ml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5d为一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辩证施治,在自拟益心汤的基础上随症加减,每日一付水煎服,15d为一疗程。两组均经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列入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95.66%,对照组为80.1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加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9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100~250mg/(kg·d)静脉滴注,辅酶Q10 1~2mg/(kg·d)口服;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静脉滴注,1次/d。10~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及心功能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与72.4%,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加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7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常规用ATP、辅酶A、10%氯化钾、肌苷、VitC加入10%GS500mL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15d为一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辩证施治,在自拟益心汤的基础上随症加减,每日一付水煎服,15天为一疗程。两组均经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列入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95.66%,对照组为80.1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卧床休息、吸氧,营养心肌,抗病毒,辅酶Q10, ATP,维生素C等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马欣 《中国医药指南》2014,(19):160-16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2013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5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辅酶Q10改善心肌代谢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肌酶及心脏彩超变化。结果 65例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33/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8%(23/3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16,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重度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20mg,口服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1%,观察组3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住院治疗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地塞米松,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脉输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19%,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1.89%,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63%,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1.88%,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使临床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小柴胡汤加味在临床上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6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4例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添加小柴胡汤加味治疗,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临床治疗的方法。临床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79.4%,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愈率为38.2%,总有效率为85.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候及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方面,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中小柴胡汤加味的临床效果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收缩能力,临床上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注射液、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VMC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辅酶Q10治疗并观察4周,并与20例常规治疗患儿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4%)明显优于对照组(65.0%),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辅酶Q10治疗VMC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文国进 《北方药学》2011,8(1):88-89
目的:探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极化液(10%GS500ml+R18u+10%Kcl10ml)静滴每日1次,连续1月,同时口服维生素C片0.2g,每日3次,辅酶Q1010mg,每日3次,其中10例频发室性早搏者加用心律平片150mg,每8小时1次。治疗组:极化液改用黄芪注射液(10%GS500ml+黄芪注射液30ml),其他治疗同对照组,其中有频发早搏的17例同样加用心律平片150mg,每8小时1次。25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是62.5%,P〈0.05,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辅酶Q10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9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辅酶Q10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辅酶Q10治疗。观察并记录胸闷、胸痛、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 vs 74.47%, χ2=5.015, 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肌钙蛋白I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辅酶Q10可以有效恢复心肌酶水平,改善心电图结果,保护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5.
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西医综合疗法,静脉滴注ATP、辅酶A、维生素C、氯化钾针等,连续用药15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疗法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口服。两组均以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住院治疗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地塞米松,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脉输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19%,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1.89%,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63%,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1.88%,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使临床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用自拟益气宁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自拟益气宁心汤进行辩证施治,对照组予以三磷酸腺苷与辅酶A的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愈方面,治疗组为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P<0.05)。结论运用自拟益气宁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自1994年8月至1998年8月对6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辅酶Q_(10)片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全部资料均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1~7岁13例,8~12岁20例。对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给予三磷酸腺苷、维生素C、辅酶Q10、肌酐及病毒唑等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和依达拉奉,14d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活性氧引起的细胞损伤导致一些疾病,引起了广泛重视,一些学者认为,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中,为活性氧增加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导致心肌损害有关,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等为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被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为观察抗氧化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我科对1999-01-2000-10收治的3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抗氧化剂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