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预后。方法将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92例)与对照组(104例),对两组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为主。对照组常见的出血原因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胃癌。老年患者能提供出血诱因病史者占85.87%,有伴随症状的患者占93.48%。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有自身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84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同期住院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4例就出血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胃溃疡32例,占38.09%,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占20.24%;急性胃黏膜病变14例,占14.67%;食管癌及胃癌16例,占19.05%;食管静脉曲张3例,占3.57%;原因不明2例,占2.38%。非老年组患者胃溃疡33例,占26.6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例,占33.06%;急性胃黏膜病变24例,占19.35%;食管静脉曲张10例,占8.06%;食管癌及胃癌11例,占8.88%;占1.62%;胃息肉3例,占2.42%。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糜烂性病变、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46例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并与同期中青年病例比较。结果本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为胃溃疡48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8例,复合溃疡12例,胃癌2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3例。老年组复合溃疡、胃溃疡、肿瘤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十二指肠溃疡所占比例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老年人上消化出血病因谱趋势,提高疾病认识,为上消化道出血防治对策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178例老年人上消化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均经胃镜检查明确病因,并纳入178例非老年人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出血病因的差异。结果①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病因为溃疡样病变43.82%,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23.03%,第三位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8.54%;②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急性胃黏膜病变、胃溃疡、复合溃疡、消化道肿瘤(胃癌、食管癌)所占比例分别为23.03%比10.67%,24.72%比12.36%,5.62%比0.56%,8.99%比1.12%,各项指标均高于非老年组,而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占比例分别为12.36%比46.07%,老年组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引起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出血病因为溃疡性病变、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急性胃黏膜病变、胃溃疡、复合溃疡、消化道肿瘤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掌握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特点,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将提供非常有利的帮助,并能有效的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讨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疗效。方法通过对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4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在24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都通过急诊胃镜检查后得出,检查后的患病率达到98.9%,在这之中有1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占总数的62.3%;31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占总数的12.7%;26例胃食管恶性肿瘤患者,占总数的10.7%;1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占总数的7.2%;8例Mallory-Weiss综合征患者,占总数的3.3%;5例食管炎患者,占总数的1.6%;1例吻合口炎患者,占总数的0.4%;2例十二指肠球炎患者,占总数的0.8%;1例Dleulafoy患者,占总数的0.4%;1例病因不清楚的患者,占总数的0.4%。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最佳治疗办法是急诊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食管恶性肿瘤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非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2年间收治的135例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86例老年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比较。结果在135例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饮酒、精神因素、不当饮食为主要相关诱发因素,老年组中以服用非甾体药物为主要诱因。而非老年组中最常见的出血病因为十二指肠溃疡占34.81%(47/135),第二位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占18.52%(25/135),其他常见的病因还有急性胃黏膜病变15.56%(21/135),胃溃疡11.58%(16/135),消化道肿瘤7.41%(10/135)等。其中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而胃溃疡、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低于老年组患者(P<0.05)。结论与老年组有所不同,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多与饮酒、精神因素、不当饮食有关,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黏膜曲张破裂是致出血的主要病因,且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翁海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9):2663-2664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的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伴发疾病21例,合并并发症共21例;病因分别为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胃癌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2例;内科保守治疗34例,外科治疗6例,死亡4例.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表现、病因、预后诸方面有其特点,应以止血、扩容、抑制胃酸以及胃黏膜保护等内科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顺义区医院近5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发病率等情况。方法回顾近5年来1016例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资料,按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岁,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性别构成比:在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男性均明显多于女性,总体的男女性别比,男∶女=2.62∶1。年龄构成比,平均年龄58.42岁(17~96岁),青年组占14.4%,中年组36.4%,老年组49.2%。病因构成比: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前4位的病因分别为:十二指肠溃疡3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6.7%,胃溃疡18.6%,急性胃黏膜损伤14.3%,胃食道肿瘤3.2%。不同年龄阶段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不同。在老年组胃溃疡是出血的首要原因;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是出血的首要原因;中年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出血的首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逐渐下降,分别为青年组69.2%、中年组34.3%、老年组19.4%;胃溃疡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分别为青年组8.2%、中年组8.6%、老年组29%;急性胃黏膜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分别为青年组2.1%、中年组10.8%、老年组20.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中年组发病率最高,青年组18.2%、中年组41.9%、老年组17.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胃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逐渐成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考虑与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有关,提醒大家,老年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并发出血的风险不容忽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沈宇桓  褚国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557-3558
目的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3例)和中青年组(73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老年组十二指肠溃疡14例,胃溃疡24例,复合性溃疡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例,急性胃黏膜病变7例,胃癌13例。因胃溃疡、复合性溃疡、肿瘤引发出血的患者数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出血的患者数老年组明显低于中青年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等,与中青年患者的发病原因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药源性急性胃黏膜出血的特点与防治对策。方法对19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源性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患者112例,占57.1%。主要表现:黑便,呕血,上腹痛;内镜均见有不同程度的斑片状糜烂出血或并浅表溃疡出血;相关药物:解热镇痛药,激素及偏方中药等。结论老年人服用解热镇痛药、激素等药的机会较多,易致药源性急性胃黏膜病变,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胃镜检查分析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179例行胃镜检查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结果本研究组中,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中,消化道溃疡引起的有94例(占52.51%),急性胃黏膜损害引起出血的55例(占30.73%),胃癌引起出血的有21例(占11.73%),其他原因引起出血的患者则有9例,占5.03%。结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消化道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胃癌,因此根据胃镜检查分析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病因,在临床上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对减少上述疾病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确诊为上消化性出血的7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患儿中,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静脉曲张、贲门黏膜撕裂症,食管裂孔疝等。结论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多样、复杂,需通过病史,根据出血量、速度、性状及伴随症状,再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92例临床资料,并与对照组92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黏膜病变、糜烂性胃炎、食管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病因多,病情复杂,不能以症状体征作为依据,应尽早行胃镜检查针对病因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60例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中青年病例比较。结果本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为十二指肠溃疡18例,胃溃疡1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例,复合溃疡6例,肿瘤7例,其他5例,1例未行胃镜检查,自动出院,未能明确诊断。老年组复合溃疡、胃溃疡、肿瘤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十二指肠溃疡所占比例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结果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最多见(占45.5%),其次为恶性肿瘤(占24.9%)、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占14.6%)、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占10.8%).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为主,消化道肿瘤发生率相对偏高,老年人基础病多,并发症多,预后相对差,临床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4年来经胃镜检查的539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资料显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黏膜撕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消化性溃疡占各年龄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位。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黏膜撕裂为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6月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1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按照出血前10 d内是否服用过非甾体抗炎药为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在急性胃黏膜病变、胃底和胃窦胃溃疡、心血管病史以及前壁和后壁十二指肠溃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用药组的急性胃黏膜病变、胃底和胃窦胃溃疡、心血管病史所占比例大于非用药组,而用药组的前壁和后壁十二指肠溃疡所占比例小于非用药组。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有效地降低非甾体抗炎药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上消化道到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1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2例上消化道到出血患者男性209例,女性103例,男女比2.03∶1.00;青年患者49例,中年患者127例,老年患者136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05例,胃溃疡出血8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4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38例,胃癌出血19例,食管炎或食管溃疡出血11例,其他原因出血12例。结论中老年人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发人群,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消化性溃疡是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39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4年来经胃镜检查的539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资料显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黏膜撕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消化性溃疡占各年龄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位.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黏膜撕裂为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近年来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1 bleeding,UGB)患者病因结构变化趋势及临床发病特点,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2010年~2013年本院经胃镜检查确诊的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完整的病案资料6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男性多于女性,男∶女=2.74∶l,平均年龄50.3岁(15~89岁)。上消化道出血前5位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恶性肿瘤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结论随年龄增加,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降低,胃溃疡和胃癌发病率增加。老年患者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物的老年患者有高危死亡风险,应加强临床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