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在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踝部、足背及跟部缺损共16例,皮瓣面积最大20cm×13cm,最小6cm×4cm。结果皮瓣均成活,1例出现皮缘部分坏死,1例皮瓣静脉回流不足渗液1个月余,经换药后均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在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满意,适合各级医院开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文胜  郑承泽 《河北医药》2002,24(8):638-639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及经验。方法 以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踝部、足跟及足背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贴骨瘢痕、溃疡共 10例。皮瓣切取面积 5cm× 5cm~ 15cm× 9cm。结果  8例皮瓣成活良好 ,伤口Ⅰ期愈合 ;1例皮瓣远端边缘 0 .5cm坏死 ,经清创、换药 2周后伤口愈合 ;1例皮瓣坏死 ,创面后经植皮愈合。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 ,切取简单安全 ,不牺牲主要血管 ,覆盖范围广 ,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 ,对年龄较大者 (>60岁 )要慎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逆行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6例,切取面积最大12cm×7cm,最小5cm×3cm。结果皮瓣远端坏死1例,经植皮后痊愈,其余35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皮瓣血运、弹性及质地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质地良好、有感觉,手术切取操作简便,不损伤主干血管,是修复儿童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利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跟、足底、足背、踝部皮肤缺损9例,其中外伤导致皮肤缺损创面6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慢性溃疡创面2例,恶性黑素瘤导致皮肤溃疡创面1例,皮瓣面积最大为26cm×12cm。结果8例创面愈合良好,1例糖尿病合并足底皮肤缺损创面因清创范围不足足底皮肤术后继续少许坏死,经换药处理后创面延期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操作简单,皮瓣面积大,成功率高,创伤小,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评价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近踝足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2月~2004年2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近踝足部肌腱与骨外露病人。皮瓣面积4cm×6cm~18cm×12cm。结果16例腓肠神经皮瓣中14例皮瓣全部成活,一期愈合,2例远端部份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皮瓣质地良好,耐压耐磨,后期有保护性感觉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设计灵活,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能为磨擦受压创面提供良好的覆盖,是较理想的修复近踝足部肌腱与骨外露创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德  黄耀斌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604-1605
目的 总结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前足缺损创面13例,缺损范围8 cm×5.5 cm~18 cm×8cm.采用带腓动脉皮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创面,皮瓣范围9.0 cm×6.5 cm~20 cm×10 cm,旋转点最低于外踝上3~5 cm,皮瓣供区植皮.结果 1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血运良好,供区愈合良好.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与周边相似,足功能恢复良好,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带腓动脉皮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用于修复前足中远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复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急诊修复踝足部皮肤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2004-08~2007-04,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为皮瓣提供血液供应,设计成逆行岛状皮瓣,蒂部最远可达外踝平面,修复足跟、踝关节和足前部皮肤缺损24例。其中携带腓肠肌腱膜皮瓣9例,携带腓肠肌皮瓣15例,皮瓣面积7cm×6cm~11cm×8cm。结果24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外形满意,随访3~36个月,修复肌腱者足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术式不需吻合血管,手术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1/3、踝、跟、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根据创面大小,在小腿后侧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小腿下1/3、踝、跟、足部软组织缺损31例,切取皮瓣范围5cm×6cm~12cm×1cem,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术后26例(83.9%)逆行皮瓣全部成活,5例远端浅表或部分坏死,经换药、Ⅱ期清创缝合或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操作技术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成活率高,便于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跟部开放性损伤的效果。方法本组12例患儿均一期清创,足跟部缺损面积2 cm ×3 cm~3 cm ×5 cm ,VSD覆盖创面;二期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跟部缺损创面。结果所有皮瓣术后愈合良好,伤口按时期拆线。1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6月,平均9.6月,按Amer-lindholm评定法,优8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1.6%。结论儿童足跟部开放性损伤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小时采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减少切取皮瓣时带来的损伤,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吴明地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22-3223
目的:总结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I豳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7例.分别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0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2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5例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结果:37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2周~24个月.34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轴线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偏离3 cm,导致皮瓣远端边缘坏死1 cm,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因为旋转点过低(离外踝尖4 cm),皮瓣远端边缘坏死1 cm,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完全坏死.典型病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半年,能正常行走,无相应并发症发生.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单,皮瓣成活可靠,不损失肢体主要动脉,供区破坏少等优点,是修复踝足创面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终末穿支为血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部骨外露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足踝部不同原因所致的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设计切取以腓动脉终末穿支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以外踝尖上1~3cm处为皮瓣反折点,根据创面的大小设计皮瓣切取范围,切取皮瓣旋转覆盖创面。结果本组共38例,小腿远端25例,足跟部8例,足踝部5例,皮瓣最大面积20cm×10cm,最小3cm×2cm。除1例皮瓣因供区皮肤有挫伤而致皮瓣边沿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经1~5年的随访,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创伤性骨外露并软组织缺损,伴有死腔者,可一并切取携带腓肠肌肉的皮瓣,有良好的充填死腔作用,皮瓣血供可靠,切取转移方便,操作简单,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足踝创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5.0 cm×6.0 cm~20.0 cm×15.0 cm.结果:术后6例皮瓣有5例全部成活,1例完全坏死,后行游离植皮愈合.随访3~15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外形满意,踝关节活动正常,供区植皮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是修复足踝创面的一种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以2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一期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控制创面感染及减轻创面水肿;二期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创面。结果术后25例筋膜皮瓣全部存活,其中5例有少量张力性水泡,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有3例皮瓣大部分坏死,其中2例为皮瓣旋转点过低(低于外踝上5cm),腓动脉穿支破坏,导致血运供应障碍而最终皮瓣大部分坏死;另1例试图修一次复前足足背及足底创面,皮瓣设计偏大约12cm×20cm,皮瓣远端(修复前足前足部分)坏死。3例皮瓣坏死均需再行其它手术修复创面。所有存活皮瓣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存活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感觉部分恢复。结论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可减轻创面水肿及控制感染,创面准备比常规的换药方法创面愈合时间约缩短一半;皮瓣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理想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旋转点过低(低于外踝上5cm),或皮瓣设计蒂宽过小(<1.5cm)可导致血运供应障碍而使皮瓣坏死;用于修复超过中足以远创面的超大皮瓣坏死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小腿远段、足跟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0 cm×8 cm,最小5 cm×3 cm,皮瓣血管蒂长6~13 cm,蒂宽2~3 cm。结果:临床应用16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此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便安全,覆盖范围大,可有效地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跟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5例儿童足跟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伴跟腱断裂均一期清创,6例踝关节脱住复位克氏针固定,所有患者VSD覆盖创面.二期手术修复跟腱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覆盖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 25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后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力性水疱,经换药后愈合;4例皮瓣与创面边缘延迟愈合.25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 26周,平均10.8周,所有皮瓣血运良好.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儿童足跟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0例,缺损面积2.0cm×3.5cm~8.0cm×16.5cm,皮瓣切取面积2.5cm×4.0cm~8.5cm×18.0cm。结果30例术后均得到随访,26例皮瓣完全存活;皮瓣边缘坏死3例,皮瓣部分坏死1例;发生创面感染6例。结论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具有操作简单、不牺牲肢体主要血管、对供区损伤小、外形美观等优点,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所致的创伤性骨髓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踝周、足部软组织缺损导致的创面感染22例,行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术。结果 19例伤口一期愈合,有2例皮瓣边缘坏死和1例形成窦道,换药清创后治愈。结论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骨髓炎创面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切取范围5cm×7cm~10cm×14cm,蒂长5cm~8cm。结果本组8例术后皮瓣均成活,7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皮瓣边缘表层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愈合。术后5例经3个月至4年随访,皮瓣血运、质地、弹性佳,外观较满意,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设计容易,操作简便,无需牺牲知名动脉,不需吻合血管,且皮瓣可获得较长蒂部,旋转灵活,皮瓣成活率高,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在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骨、肌腱外露创面的部位及周围皮肤损伤程度,分别选择适当的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39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19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6例;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4例。皮瓣面积5 cm×4 cm~15 cm×9 cm,旋转度90°~180°。结果2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满意。皮瓣远端1/4坏死4例,经换药二期植皮或局部皮瓣转移后愈合。皮瓣有水泡或边缘坏死6例。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设计灵活,血供可靠,旋转弧度大,不牺牲主干血管,能满意地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腓肠(内侧)神经(即腓肠内侧神经及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用腓肠(内侧)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6例,皮瓣面积17cm~12cm×8cm~6cm,蒂长5cm~10cm;全部一期成活.随访6~12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有功能满意.结论腓肠(内侧)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血供可靠、手术简单易行、不损伤主干血管,由于较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的位置更高,因而蒂部更长、修复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