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宁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575-576
为了让临床上更好地诊断、治疗小儿哮喘和小儿的过敏性鼻炎,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发生,我院医师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特点、临床治疗、炎性介质等方面简要地论述这两种疾病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宁宁  王荣珍 《江苏医药》2004,30(2):135-136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 ,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180例患儿 (支气管哮喘 112例 ,支气管哮喘伴过敏性鼻炎 6 8例 )患儿进行变应原检测。对其中 6 8例伴有鼻部症状者进行鼻镜及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变应原皮试阳性者给予免疫 (减敏 )治疗。结果 粉 (室 )尘螨和花粉是引起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 6 8例过敏性鼻炎鼻镜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鼻粘膜苍白、水肿 ;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检查阳性率为 6 1 8%。变应原皮试阳性者经减敏治疗及吸入糖皮质激素等 ,有效率为 97 6 % ;而仅吸入糖皮质激素 ,口服酮替酚或曲尼斯特组 ,有效率为 80 8% ,经卡方检验P <0 0 1。结论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同为气道炎症性疾病 ,除病变部位与临床表现不同外 ,在致病诱因、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等方面均非常相似。特应性体质、遗传、环境因素和感染是诱发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危险因素。吸入糖皮质激素同时 ,给予免疫治疗能有效防治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也可防止过敏性鼻炎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73-176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探讨此两种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从2011年1月~2015年7月,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共计1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麻黄碱滴鼻液联用开瑞坦(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过敏性鼻炎评分、肺功能和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ACT评分、过敏性鼻炎评分、肺功能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常与过敏性鼻炎并存,及时采取联合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哮喘和鼻炎症状,改善肺功能,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佳木斯地区200名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性过敏原皮试结果的分析,发现佳木斯地区引起这两种疾病的过敏原主要为室内尘土、尘螨、花粉、多价霉菌以及香烟等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患儿合并过敏性鼻炎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亦较前明显增多.本研究旨在调查我院收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小儿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因病机的不同,证治分型、辨证论治。结果小儿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例经上述方法佐治后,病情均明显缓解,收效理想。结论采用中医方法佐治小儿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证治分型、辨证论治,病情均明显缓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经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无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有效率高达100.0%。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院自2010年1月一2011年1月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1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知识掌握情况,且有助于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鼻炎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正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过敏性鼻炎的分型、诊断、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抗IgE治疗、手术治疗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发达国家哮喘总患病率达7%~8%,我国约为1%~2%。我国2000年儿童哮喘平均累计患病率与  相似文献   

11.
早在古希腊时期,盖伦医生发现清除病人的鼻分泌物能够改善其肺部症状,随后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常常共同存在于同一患者,过敏性鼻炎是哮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有类似的治疗策略,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使哮喘减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0.5%呋麻滴鼻液滴鼻加服酮替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过敏性鼻炎体征评分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过敏性鼻炎体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有利于缓解患者的鼻炎症状,改善肺功能,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并发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并发过敏性鼻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统计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并发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辉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084-3085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鼻黏膜与气道黏膜相连,两种疾病常常同时存在,即“一个气道,一种疾病”,由此可见,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密切相关。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二者的关系。1流行病学近年的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明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对疾病本质的不断研究调查发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与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BA)二者在发病机制以及致病诱因等方面非常相似,并且两组症状同时或者先后出现,为了进行研究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二者之间的关系,下面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支气管哮喘和变应形鼻炎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清IgE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EF、FEV1、PEFR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试验组PEF、FEV1、PEF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观察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疗效及血IgE、呼气峰流速(PEFR)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对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的有效率分别是87.5%和92.5%,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治疗前后血IgE、PEFR及FEV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此联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小,可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易为患儿及操作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方润琪  姜明华 《云南医药》1996,17(3):199-200
过敏性鼻炎及支气管哮喘快速脱敏疗法方润琪,姜明华,谢淑琼,谷小鸣过敏性疾病通常使用特异性脱敏疗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是目前广为使用的方法。但此种疗法最大的缺点是治疗时间过长、疗效慢、需要反复皮下注射,故多数患者难以坚持治疗。因此国内外学者作了很多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