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敏 《职业与健康》2004,20(11):156-157
锁骨下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常用技术、掌握该技术操作要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自1995年6~12月,我们共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346例,现将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翠兰 《工企医刊》1994,7(3):35-36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常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笔者谈谈术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体会。一、气胸:气胸不常发生,仅在穿刺点较低且肺尖高于第一肋骨时,行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时才发生。对自觉症状不明显者可不处理,但若有严重呼吸困难及胸痛者,应立即行胸腔置管减压。二、出血与血肿: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的穿刺易发生误穿邻近的动脉而造成纵隔血肿。由于血液由颈根部向下流入纵隔,局  相似文献   

3.
彩色超声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超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普外科住院患者经彩超定位后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结果经锁骨下中内1/3点平卧位最有利于彩超显示及定位穿刺。结论彩超可对锁骨下静脉及其周围组织清晰显像,大大提高了一针穿刺成功率,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应用,并评价临床效果。方法:对135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包括穿刺前、中、后期的护理,观察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结果:135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患者中2例发生皮肤瘙痒,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堵塞和导管相关的感染。结论:舒适护理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整个过程中起到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作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结合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经验,探讨减少穿刺术中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静脉通路中心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1 480例病人.结果:所有病人中196例首先尝试行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1 284例首先尝试行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其中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3针及以内成功172...  相似文献   

6.
锁骨下静脉置管护理2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临床上护理对策.方法 对27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作回顾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发现术后并发症3例,置管失败1例,成功率96.3%.结论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些难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减少化疗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对9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中患者使用PICC,代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注入化疗药物.结论 选用PICC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方法与技巧。方法:对107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13%。结论:熟悉锁骨下区的解剖结构,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及技巧,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全刚  师中奇 《现代保健》2010,(19):35-36
目的 探讨交流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方法及应用.方法 286例患者均选择锁骨下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统计穿刺成功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86例患者穿刺成功率达98.96%,其中12例(4.20%)发生并发症,并经妥善处理恢复.结论 锁骨下静脉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经锁骨下静脉将导管插至上腔静脉入口,将药物和营养物质直接输注管径粗、流速快的中心静脉.方法 我院乳腺科于2008年10月开始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进行乳腺癌术后化疗给药方式.结果 锁骨下静脉置管避免了对患者外周血管的反复穿刺,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痛苦,得到了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认可.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为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深静脉置管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表单式记录方法,记录置管前手消毒、置管时机、置管部位、置管频次、置管时间、穿刺点护理、输液接头、敷料选择等内容。结果通过对64例置管患者的干预,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7.8%,其危险因素主要与置管技术、无菌原则、插管部位、使用时间、导管维护等有关。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使用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感染的发生难以避免,针对其危险因素,采用表单式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醒操作者及维护者在置管前的准备、置管中的配合及置管后的护理方法,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在早产儿脐静脉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需进行脐静脉置管的60例早产儿进行实时超声引导脐静脉置管,置管前应用高频探头测量引导路径各段的长度,估算导管插入长度,置管术中根据超声测值预判导管顶端置于脐静脉肝内段时开始进行实时超声引导,缓慢引导导管顶端通过门静脉左支囊部、静脉导管到达下腔静脉内,而未进入右心房内,回抽血顺利,固定导管后,超声扫查再次确认导管顶端置于下腔静脉内,引导结束。结果 60例研究对象中脐静脉置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达93.3%(56/60);术前超声测量引导路径预判导管插入深度(7.70±0.72)cm,实际置管深度(7.59±1.20)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4)。结论 实时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置管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具有很好的导航作用,且可明确置管失败的原因;术前应用超声检查可观察置管路径各段的情况,且术前超声测量引导路径预判导管插入深度可给实际置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透析患者意外脱管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降低意外脱管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发生意外脱管的13例临时性股静脉置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生股静脉置管意外脱管的时间集中在夜间无人看护或陪伴时,地点多为院外患者家中,原因多为患者年龄较大、自理能力较差、夜间睡觉翻身或穿脱衣裤方式不正确。结论通过规范置管护理流程、加强对患者家属自我导管管理的培训指导、重视心理护理等措施。可使透析患者意外脱管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Although tunneled polyurethane catheters with polyester cuffs are useful when prolonged central venous access is necessary but their insertion still remains challenging at times. We report the first study of a new cuffed polyurethane catheter (Seldicuff) that can be easily inserted using the Seldinger technique without the need of a vein dilator and that incorporates a tunneling needle onto the catheter. A Seldicuff catheter was placed in 15 patients (mean age: 53 +/- 11 years) who required prolonged parenteral nutrition. All catheter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right subclavian vein. The procedure lasted 6.4 +/- 0.8 minutes and no complication directly related to catheter placement was noted. Catheters remained in position for a mean duration of 103 days (range, 58 to 220 days). During this period, no infectious or mechanical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lacement of this novel cuffed catheter is as simple as inserting a convention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37例有PICC置管适应证的老年患者,其中18例(48.6%)肘部没有可见或可触及的浅静脉,选择上臂深静脉,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的Seldinger穿刺法进行PICC置管,分析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7例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成功率为100%。PICC管留置时间为(32.0±19.8)d,2例(5.8%)患者分别在置管后第21和39天因为静脉血栓形成而拔管,18例(48.6%)患者的PICC仍在使用。结论应用超声引导技术,使部分肘部无可见或可触及浅静脉的老年患者也能安全置入PICC。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讨论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4月~2009年7月193例次深静脉置管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置管类型、部位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系.局部用药及管内使用抗生素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193例次深静脉置管患者中.长期留置管感染发生率为1~1.5例次/1000导管日,颈内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3例次/1000导管日,股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5.7例次/1000导管日。感染人数中,6例经抗生素局部用药及封管治疗好转;2例出现血培养(+),予管内及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血培养(-),症状好转.导管继续使用:1例血培养为铜绿假单胞感染,经14天管内及全身抗生素治疗无效,予以拔管。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加强个人卫生宣教及心理辅导可防止和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旱期发现导管感染及时有效使用抗生素治疗.能明显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讨论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4月~2009年7月193例次深静脉置管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置管类型、部位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系,局部用药及管内使用抗生素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193例次深静脉置管患者中,长期留置管感染发生率为1~1.5例次/1000导管日,颈内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3例次/1000导管日,股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5.7例次/1000导管日。感染人数中,6例经抗生素局部用药及封管治疗好转;2例出现血培养(+),予管内及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血培养(-),症状好转,导管继续使用;1例血培养为铜绿假单胞感染,经14天管内及全身抗生素治疗无效,予以拔管。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加强个人卫生宣教及心理辅导可防止和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早期发现导管感染及时有效使用抗生素治疗,能明显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8.
A retrospective audit of the surgical inser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silastic venous catheters on our Haematology Unit was performed for the period 1985 to 1988. Twenty-three (58%) of the 40 lines had complications, and analysis showed that many were due to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surgical technique used. This altered our clinical practice, and over a 12 month period (January 1989 to January 1990) 26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have been placed in 24 patients by a dedicated surgical team using a standardized, altered technique. This has been to place all catheters via the right internal jugular vein and to confirm line position by on-table radiographic screening.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result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PICC置管后护理,总结出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置入PICC的患者14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758)和观察组(n=73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针对PICC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导管异位、穿刺点感染和穿刺点出血)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总结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的理论依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在观察组患者中实施.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导管异位、穿刺点感染、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14%比8.97%,P=0.023; 4.23%比11.74%,P=0.021;3.96%比8.44%,P=0.001;4.92%比12.66%,P=0.011).结论 在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可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置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置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将103例病人在X线透视下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输液港置入术,回顾性分析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防治对策。结果:101例病人成功完成手术,成功率达98.06%,2例手术失败。发生相关并发症为19例(18.45%)。结论:完善围手术期处理,加强临床护理培训,可有效地降低中心静脉输液港置入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