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中晚期结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HRZE(S)/9HRE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采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末、6个月末、12个月末时治疗组脑脊液蛋白水平、白细胞数和脑脊液压力下降速度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6、12个月末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89.36%、91.49%,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64.44%、77.78%,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脑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配合鞘膜腔内注药(简称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注药治疗。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主要各项生化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脑积水均消除,后遗局灶神经异常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χ2=7.56,P<0.01。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及明显副作用。结论脑脊液置换配合鞘膜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能缓解临床症状、体征,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韩莉 《当代医学》2016,(3):127-128
目的 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抗结核治疗,实验组再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2组均进行为期2个月的治疗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药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华钊 《河北医学》2012,18(6):824-826
目的:客观评价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采取常规治疗的2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的2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47.62%的临床治愈率,P<0.01.结论: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确切、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回顾性均分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使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给药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用异烟肼鞘内注药,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注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颅内病灶吸收情况和脑脊液的变化。结果 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给药4周后脑脊液检测基本恢复正常,患者症状与体征均显著改善,颅内压力降至正常,脑脊液的白细胞数、蛋白、糖、氯化物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鞘内给药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异烟肼、糖皮质激素、尿激酶和胞二磷胆碱对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于2007年10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住院的86例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是否鞘内注药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置换脑脊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异烟肼、糖皮质激素、尿激酶和胞二磷胆碱。根据2组脑脊液变化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有效10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与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鞘内注射异烟肼、糖皮质激素、尿激酶和胞二磷胆碱可提高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脑延髓池穿刺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疗效,并评价该方法与腰大池穿刺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HRZE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CT引导下行小脑延髓池穿刺注药.对照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行腰大池穿刺并鞘内注入等量药物.4周后对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脑脊液的常规、生化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小脑延髓池穿刺注药在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症状、体征和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方面优于腰大池穿刺引流注药(P<0.05).结论 CT引导下小脑延髓池穿刺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优于腰大池穿刺注药,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7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急诊科、呼吸科、结核科收治的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1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蛛网膜下腔注药治疗,2~3次/周;观察2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加蛛网膜下腔注药治疗,2~3次/周。治疗2个月后,观察3组疗效,比较3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和颅压恢复时间,并对3组的脑脊液蛋白、葡萄糖、氯化物及细胞数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的脑脊液DNA阳性率及脑电图恢复情况。结果观察2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观察1组88.10%高于对照组70.73%(P<0.05或P<0.01)。3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颅内压恢复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4.093、6.003,P<0.05),治疗2个月后3组脑脊液细胞数、蛋白、葡萄糖、氯化物比较均有显著差异(F=3.407、9.429、8.599、14.950,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2组脑脊液结核菌DNA阳性率降低(P<0.05),观察1组、2组脑电图均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重度结核性脑膜炎能促进症状的缓解,颅压、脑脊液生化指标改善,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结核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压力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生活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鞘内给药联合脑脊液置换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6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梅  郑丽萍 《当代医学》2009,15(3):52-53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配合鞘膜腔内注射给药(简称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观察两组脑脊液变化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发症及副作用。结果对照组显效49例,总有效率92%,治疗组显效54例,总有效率100%短期内脑脊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及明显副作用。结论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能迅速降低颅内高压,短期内使脑脊液恢复正常,较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死亡率,明显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6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术及异烟肼50mg和地塞米松5mg鞘内注射,每周2次,共20~24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及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8%(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异烟肼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提高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茵脑膜炎(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艾滋病合并CM患者4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静脉滴注,同时辅以两性霉素B加地塞米松鞘内注药;对照组21例仅采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6周治疗,观察组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试验阴性17例(68.0%);死亡4例,病死率16.0%;临床症状好转,但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试验仍阳性4例。对照组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试验阴性11例(52.4%);死亡6例,病死率28.6%;临床症状好转,但复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试验仍阳性4例。死亡病例CIM+T细胞计数〈100个/μ1。两组病死率及治疗后脑脊液墨汁染色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T细胞计数低下的艾滋病合并CM患者病死率高,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的同时辅以鞘内注药的疗效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   按入组条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按入组标准选择69例,诱导治疗期在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及口服氟胞嘧啶的基础上,予以腰大池持续引流置换脑脊液,鞘内注射不同剂量的两性霉素B;随机分为4个组,A0、A1、A2每组17例,A3组18例。分别为A1(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剂量0.2 mg)、A2(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剂量0.3 mg)、A3(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剂量0.5 mg)3组;A0为对照组(仅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及口服氟胞嘧啶,无鞘内注射给药);观察治疗后1周、2周、4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脑脊液中病原体的检测、影像学病灶的转归,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A1组不良反应的情况较A2、A3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治疗4周后,A2、A3组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率低于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A2、A3组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磁共振显示A2组病灶明显吸收人数比率均高于A1、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A1、A3组磁共振显示病灶明显吸收人数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A1组不良反应少,但疗效不及A2、A3组;A2组不良反应较A1组稍高、较A3组低,但A2组疗效最好;A3组因部分病例对不良反应难以耐受,不能每日进行鞘内注射,经治疗后从脑脊液蛋白及糖的恢复情况、影像学检查病灶吸收不及A2组。   结论   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时,若追求快速缓解病情而过快增加剂量,或长期使用较大剂量的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带来的不良反应反而影响治疗的进度,干扰后期治疗效果,大部分患者更能接受低、中等剂量的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利福平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利福平的浓度变化与疗效。  方法  收集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0例,按入组标准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HRZE方案;A1组为非鞘内注射对照组、A2组鞘内注射利福平40 mg+地塞米松2.5 mg,1次/d;分别于0 h、4 h、8 h时间位点监测血液、脑脊液中利福平药物浓度(分别以bCxh和cCxh表示)。  结果  第0 h A2组脑脊液中利福平检测值明显高于A1组,P < 0.01;A2组有效率高于A1组;利福平血药浓度第4 h达到峰浓度,第8 h脑脊液利福平浓度处于较高水平,(cC8 h)为3.34(1.03,51.60)μg/ mL,Nemenyi两两比较结果显示:cC0 h、cC4 h、cC8 h(P < 0.01)脑脊液药物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鞘内注射利福平有助于提高脑脊液中的利福平的药物浓度,且疗效更显著。鞘内注射利福平使利福平药物浓度在第8 h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腰大池置管后,1次与2次鞘内注射异烟肼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监测,并观察浓度与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按入组条件,收集9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对照组、鞘内注射A1组和A2组;鞘内注射组均行腰大池置管术。通过观察2个鞘内注射组在0 h、6 h、12 h脑脊液中异烟肼浓度,比较1次与2次鞘内注射异烟肼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并对比2组的疗效。  结果  对照组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在0 h处于较低的水平;鞘内注射的2组6 h后脑脊液药物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但A2组脑脊液异烟肼浓度均比A1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周后,A2有效率(90.0%)明显大于A1组(66.7%)。  结论  鞘内注射异烟肼比仅外周抗结核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同时2次鞘注比1次鞘注更能使异烟肼在脑脊液中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浓度,起到持续杀菌作用。也为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效果。方法 149例TB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7例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8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药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脑脊液压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和头痛消失时间、脑脊液压力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脑脊液压力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脑脊液压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TBM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脑脊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成人颅内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39例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即给予甘露醇、抗生素、激素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两周,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体温等情况,检测患者的全血白细胞数(B-WBC)、脑脊液白细胞数(CSF-WBC)。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情况明显更好,且观察组患者的B-WBC、CSF-WBC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颅内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中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可以迅速缓解患者高热、意识障碍等情况,降低全血以及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至正常范围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程度和疾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135例脑膜炎患者,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组)50例,病毒性脑膜炎(病毒组)45例,细菌性脑膜炎(细菌组)40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采用酶显色检测法检测AD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核组患者根据全身性炎症反应程度进行分组,分为未合并败血症组、合并轻度败血症组和合并重症败血症组,比较三组ADA水平,分析脑脊液ADA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结核组脑脊液ADA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细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重症败血症组ADA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败血症组和合并轻度败血症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9周ADA水平显著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后不良组ADA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 脑脊液ADA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病情和疾病预后的预测方面具有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CLD)并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疗效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0年8月诊断TBM患者25例,其中15例采用CLD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组),10例采用间断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的转归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15例患者中治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对照组10例患者中治愈4例,好转4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为(16.8±2.8)d,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日为(21.2±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D联合鞘内注射治疗TBM安全、有效,能缩短平均住院日,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0.
邓航  莫万彬 《华夏医学》2012,25(2):135-137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溶液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应用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经静脉抗炎治疗无效的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患者予万古霉素溶液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入,脑脊液置换万古霉素浓度为0.05%,鞘内应用万古霉素50mg/次,1~2次/d,同时予地塞米松2.5~5.0mg鞘内注入。结果:经治疗的23例颅内化脓性感染中21例治愈,2例无效,治愈率91.3%,无效的2例经改用美罗培南和丁胺卡那治疗后感染控制。在应用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毒副作用。结论:万古霉素溶液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应用治疗重症颅内化脓性感染简单、安全,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