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产期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发病率、死亡率,可反映出一个国家医疗水平和卫生工作的质量。但围产期的孕产妇和胎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改善的不多。现将在几家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的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资料来源自1986年1月~1985年12月进取大庆市第一医院,红岗区医院,二厂医院住院分娩的28孕周以上或优重在1000克以L的新中儿作为统计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按统一标准,统一表格逐例、逐项登记。结果与分析一、发生率:围产儿死亡情况见表1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与胎儿性别、体重、孕周、分娩方式的关系二、围产儿死因分类;围产儿… 相似文献
2.
王重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2)
本文对60年代和80年代两阶段住院病例中臀位产发生率和婴儿的死亡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为降低臀位围产儿的死亡率,作者认为除了做好孕期检查,发现臀位适时纠正外,临产前分娩方式的选择也是十分关键的。作者对选择剖官产的适应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围产儿死亡评审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研究围产儿死亡评审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作用,明确围产期保健的重点,制订正确的对策和 相应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深圳市罗湖区1994~2003年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以1999年为界,评审前后的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构成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说明开展 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对降低深圳市罗湖区的围产儿死亡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评审发现围产儿的主要死亡 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5.
1986年10月1日~1987年12月30日,我科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死亡69例,围产儿死亡率31.3‰,矫正死亡率为16.79‰。前五位死因为脐带因素、早产、畸形、产前流血和胎位不正。脐带因素是死胎(23例,占33.33%)的主要死因,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治疗,主要是预防。早产为新生儿死亡(27例,占39.13%)的首要死因,防治措施有:1.做好高危孕妇的系统监测;2.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扩张血容量,减少或避免刺激;3.药物抑制宫缩;4.当分娩为不可避免时,停止使用宫缩制剂,避免创伤,氧气吸入预防颅内出血;5.为防止早产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内应用激素。 相似文献
6.
臀先露分娩儿在产程中经阴道分娩的并发症较多,如颅内出血,臂丛神经损伤,骨折,故而增加死亡率及后遗症,造成母婴不可挽救的痛苦。近年来,臀位剖宫术的骤增,已成为国内外的趋势。回顾我院1972~1981年10年统计比较,臀位剖宫产降低了围产儿并发症及死亡率。现将我院10年的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如何降低胎儿及新生儿的死亡率,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本文仅就我院1979年12月至1981年1月,共14个月内围产期死亡102例,结合90例尸检所见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围产医学的重视,围产儿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本对1990-09~1995-085年中,围产期(指体重在1000g以上或孕周满28周的死胎,死产,出生后7d内新生儿的死亡原因),进行临床分析,以找出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围产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目的在于回顾性分析我院辖区15年中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有待进一步改进,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一、围产儿死亡率: 我院辖区自1978年1月~1992年12月,15年中围产儿共16820例,围产儿死亡275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6.3‰。现将15年以5年为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医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已成为当前妇婴保建人员的重要任务,为了总结经验教训,特将我院1974年至1980年3月期间住院的,资料较完整的507例产妇中,围产儿死亡2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臀位是产科常见异常胎位之一臀位围产儿死亡率目前来看仍较高分娩时因胎儿最大的部分胎头是最后娩出软产道扩张不充分往往发生分娩困难对母地均有一定危害性所以臀位分娩方式选择对降低臀位产围产儿的死亡率有一定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1]发生率1994年1月~1995年10月我院产妇分娩数为3084例其中臀位158例占总数的512%。12臀值分娩方式与胎儿的预后分析见表1臀件分娩158例中并发胎膜早破31例占196?;并发脐带脱垂3例;占19?而2926例头位分娩无1例脐带脱垂。2讨论臀位阴道分娩对胎儿的影响可因胎膜早被脐带脱带而发生胎儿窘迫或因后出胎头… 相似文献
12.
<正> 为提高围产医学水平,现就我院69例围产儿死亡原因的临床病理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本材料来自我院1985年至1988年Ⅱ期围产儿尸检,69例尸检均于死后24小时内进行。组织10%甲醛固定,石蜡制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本组男35例,女34例;平均存活3天,最长28天。符合呼吸系统疾病38例(55.07%)。死亡原因主要为缺氧窒息。其中各类肺炎29例,肺不张5例,肺透明膜变4例。均于48小时内死亡,下叶为重,伴肺瘀血。出血15例,心力衰竭10例,肺化脓2例,膈肌穿孔1例。消化系病变7例(10.14%),计有迴结肠炎4例,肝包膜 相似文献
13.
脐带脱垂是产科紧急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对胎儿威胁最大,为了提高对脐带脱垂病例的处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现将我院2004年~2008年住院分娩发生的16例脐带脱垂病例,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王敏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2)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简称ICP)已被公认为是对胎儿威胁较大的高危妊娠之一 ,可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 ,使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均增加 ,但至今仍缺少有效的防治措施 ,因此如何降低ICP围产儿死亡率 ,是目前产科工作者十分关注的一项课题。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 10 8例ICP孕妇进行分析 ,提出严密监护、药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ICP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1 临床资料1.1 ICP诊断标准 (1)血清胆汁酸升高。 (2 )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 ,可伴有黄疸 ,无明显消化道症状。(3)血清转氨酶与胆红素升高 ,排除病毒性… 相似文献
16.
适时分娩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蔡知天,邹积艳,宇文贤(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妇产科130021)围产儿死亡率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的妇幼保健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对我科围产儿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我院1976年1月~1981年6月住院的胆道炎症结石病的病案519分作分析。住院死亡37例,占7.1%;其中手术死亡为5.9%(23/387),非手术死亡10.6%(14/132)。为探讨降低本病死亡率的规律,特将死亡的37例报告及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519例中,共死亡37例(7.1%),男18例,女19例;年龄32~84岁,平均57.1岁,较全组平均年龄(45.1岁)为高,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愈高(表1)。死亡例中,工人、农民占64.9%;有经常发作史者占75.68%。急性发作3天后住院者占70.27%(26/37)。本组的死亡原因主要与本病的并发症有关,次为其他脏器的合并病和医疗上的处理不当等(表2)。 相似文献
18.
围产儿死亡尸解113例分析(附胎盘64例病理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82年4月至1985年3月间113例围产儿死亡尸检及64例胎盘进行观察研究。指出畸形是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占28.6%;其次为肺透明膜病,占24.5%;颅内出血居第三位,占16.3%。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10例,2例系死产,8例系死胎,说明该病对胎儿影响亦较大,应引起临床产科的重视。本文对部分围产儿死亡的胎盘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胎盘及其附属物异常与围产儿死亡的关系,强调在大力开展围产儿尸检的同时应提高胎盘送检率。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