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亚临床排斥反应对移植肾的长期影响。方法 选择术后3 个月内经过亚临床排斥反应后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30例(排斥组),以临床症状、肾功能和移植肾彩超为诊断依据;无临床症状、肾功能正常的发生过亚临床排斥反应的患者30例(亚排组),以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逆转排斥反应, 随访观察两组人/肾存活率和肾功能正常率。结果 经过3 年的随访, 两组患者的人/肾存活率均为100%,亚排组肾功能正常率高于排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 能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和肾功能正常率。  相似文献   

2.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肾移植术后DG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15例DGF的病因不同,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急性排斥反应冲击治疗、调整免疫抑制剂,近期移植肾切除后再次原位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8例;急性肾小管坏死5例;移植肾静脉血栓1例;环孢素A肾毒性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肾功能在术后10~35 d恢复正常.随访0.5~3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DGF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急性排斥和急性肾小管坏死,区别不同原因采用相应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中急性移植肾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27例肾移植术中急性移植肾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肾移植术中肾缺血事件病因:血管痉挛11例,其中肾外动脉痉挛5例,肾内血管痉挛6例;肾血流灌注不足6例,肾动脉狭窄1例.肾动脉血栓2例,肾静脉血栓1例,肾动,静脉扭转3例;肾动脉内膜损伤2例,超急性排斥反应1例.2例肾动/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成功.4例(肾动脉狭窄1例、肾动脉血栓1例、肾动脉内膜损伤2例1术中切取移植肾二次灌注再吻合成功.1例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其余病例经抗凝、解痉、升压、调整移植肾位置等治疗缓解.1例术后因急性排斥并移植肾破裂手术切除.余25例中22例人肾存活良好,3例移植.肾因慢性移植物肾病而失功.8例发生肾小管坏死.急性排斥4例,用甲泼尼龙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l治疗后3例逆转.结论 肾移植术中发生移植肾缺血,及时准确判断原因和及时恢复血供,与移植肾的存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王玉红  王雁  王周勤  刘翠 《医学争鸣》2002,23(22):2070-2070
0 引言 急性排斥反应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延迟肾功能恢复 ,影响移植肾近远期存活的主要原因 .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正确的诊断治疗及合理的护理 ,对于减少急排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促进肾功能恢复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8- 0 6 / 2 0 0 1- 0 6共发生急排 76 (男 4 6 ,女 30 )例 ,年龄 17~ 6 8岁 .其中原发病慢性肾炎 6 3例 ,高血压肾病 4例 ,间质性肾炎 3例 ,多囊肾 3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2例 ,糖尿病肾病 1例 ,供受者淋巴毒试验阴性 ,供肾热缺血时间 7~ 12 min,冷缺血时间 1~ 12 h,手术时间 3~ 6 h.急排的诊断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技术治疗移植肾尿路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1995年1月-2002年10月本院腔内技术治疗13例移植肾尿路结石,对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3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8年,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腔内技术治疗移植肾尿路结石,护理的关键是着重于预防感染及密切观察术后出血等情况,以尽量保护移植肾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胰肾联合移植受体的选择与准备。方法:结合我院施行的2例胰肾联合移植,选择1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受体,并进行周密的准备。结果:移植术后胰肾功能恢复正常,受体均于术后24h内停用胰岛素,1周内血肌酐及尿素氮降为正常。第1例已有功能存活24个月。结论:严格选择受体及对其周密准备有利于移植胰肾功能的早期恢复,减少排异反应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期恢复(DGF)伴亚临床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3月,行尸体肾脏移植41例,其中3例病人术后出现DGF,术后1周行移植。肾穿刺活检,1例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另2例术后1周活检接近边界值,但始终无临床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行血液透析,2~3周后,再次行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急性排斥反应。结果1例急性肾小管坏死病人经血液透析2~3周后,肾功能恢复。另2例2~3周后,经再次行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FK506治疗后,。肾功恢复。结论肾移植术后DGF其病因较为复杂,尤其伴亚临床急性排斥反应时,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因此,我们推荐早期行移植肾穿刺活检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术后3个月无临床症状、肾功能正常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96例(男54例,女42例),平均年龄为37.5岁(17~58岁),以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亚临床排斥组),异常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随访观察两组移植肾的存活率。结果 经过3年的随访,两组病人移植肾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对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自体膀胱粘膜瓣管与移植肾吻合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输尿管坏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患者肾移植术后输尿管长段坏死行自体膀胱粘膜瓣管与移植肾吻合术修复坏死的输尿管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痊愈出院。术后2年随访人、肾存活率均为100%。结论正确的护理配合是膀胱粘膜瓣管与移植肾吻合术成功的保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是提高肾移植人肾存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脉栓塞术治疗晚期移植肾功能衰竭合并移植物不耐受综合征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18例移植肾晚期功能衰竭合并移植物不耐受综合征患者,选择行移植肾动脉栓塞术,评估栓塞术并发症、术后症状缓解率及预后.结果 15例(83.3%)患者移植物不耐受症状缓解,其中6例(33.3%)患者术后出现发热和移植肾区疼痛加重,平均持续3.5d(2~5d)后缓解.3例(16.7%)患者症状持续2周以上,最后行手术切除.无严重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 移植肾动脉栓塞术可以避免移植肾晚期功能衰竭外科手术切除,可作为一种治疗移植肾晚期功能衰竭后合并移植物不耐受综合征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