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ETRX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路、疗效及适应症。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3年5月采用脊柱后路METRX腰椎间盘镜行髓核摘除术共治疗78例腰椎间盘突出,术中通过“C”型臂X线机引导准确定位,电视监视下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保留上下关节突、显露硬膜囊,神经根及突出椎间盘、摘除髓核组织,必要时清理或扩大神经根通道。结果 本组共治疗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随访1个月至2年零3个月,平均11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65例,良9例,可4例,无复发,无神经根损伤及硬膜囊撕裂病例。1例并发椎间盘炎。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在保证神经根通道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具有手术创伤轻,组织剥离少,保持脊椎中后柱完整性,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出血少,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优点和疗效。方法选择单节段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68例,器械采用山东冠龙公司MED系统。结果共治疗68例椎间盘突出症,随访2~9个月,平均6.2个月,疗效评价标准按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腿痛手术评定标准评定,优59例,良6例,可3例,差0例。术中硬膜囊破裂2例,无神经根损伤及椎间盘炎发生。结论后路显微椎间盘镜创伤小,不破坏脊柱稳定性,出血少,视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可减少住院时间和花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建 《中国全科医学》2006,9(8):635-636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36例诊断明确,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50ml,手术时间1.0~2.5h;术后无硬膜囊破裂,无神经根损伤,无椎间隙感染,无伤口延迟愈合。随访1年,疗效优26例,良10例。结论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METRX)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应用及适应症。方法;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技术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术中通过“C”型臂X线机引导准确定位,仅做长1.8cm纵行切口,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扩张后放入金属手术通道及内窥镜镜头,于电视监视下显露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板间隙,显露硬脊膜,神经根以及突出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清理及扩大侧隐窝。结果:本组共治疗5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随访2~15个月,平均7.6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39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78%。结论: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ED)在保证神经根通道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具有手术创伤小,组织剥离少,保持脊柱后柱完整性,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出血少,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的特点。本方法适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相同节段侧隐窝狭窄患者。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常见病、多发病[1]。既往以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为主,近年来大多以小切口"开窗"切除椎间盘。后路腰椎间盘镜(MED)下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方法,是将传统的开放式椎间盘摘除术与内窥镜术相结合的一种脊柱微创技术,具有切口小、组织剥离少、修复快、出血少、术后硬膜和神经根粘连轻、  相似文献   

6.
张开  王琦  经贵鑫 《中外医疗》2008,27(15):55-55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治疗的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2007年3月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与开放手术相当.结论 掌握腰椎间盘镜手术适应证,行腰椎间盘镜手术组织创伤小,恢复快,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甘先民  张寿  郭祥 《海南医学》2005,16(4):22-23
目的 探讨应用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及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MED椎间盘镜切除技术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清理术。术中通过C型X光机准确定位,仅做1.8~2.0cm纵行切口,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扩张后置入固定盘手术通道及内窥镜头。于电视监视下显露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间隙,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及脱出的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必要时清理和扩大神经根管。结果 本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随访3个月~2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可1例。结论 经脊柱后路椎间盘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技术先进,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仍然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 ,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 ,如何减轻创伤 ,保持脊柱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一直是脊柱外科医生的研究方向[1,2 ] 。作者自 1998年~ 1999年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行椎间盘切除术 ,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 4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5例均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男 2 5例 ,女 2 0例 ;年龄 2 1~ 5 2岁 ,平均 35岁。其中L4~ 530例 ,L5~S115例 ;后外侧型突出 40例 ,中央型突出 5例 ;单纯椎间盘突出 30…  相似文献   

9.
后路腰椎间盘镜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减压彻底,创伤小,脊柱稳定性好,恢复快,而得到越来越多同道的认可[1~3].2006年3月~2006年11月我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腰椎管狭窄1例,分别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进行"开窗"减压髓核取出术及神经根减压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后路腰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其适应症。方法通过对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MED行后路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和神经根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平均住院10.5天,平均手术出血量60m l,疗效优良率达96.6%。结论认为经腰椎间盘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脊柱稳定性破坏少、手术安全、科学。  相似文献   

11.
经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MED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适应证。方法:采用MED椎间盘镜切除术技术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术中通过C型臂X光机引导准确定位,仅做1.6cm纵行切口,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扩张后放入固定盘手术通道及内窥镜头。于电视监视下显露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间隙,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及脱出的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必要时清理和扩大神经根通道[1]。结果:本组治疗腰椎间盘脱出20例,随访3个月~10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15例,良4例,可1例。结论:经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腰间盘摘除术,技术先进,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MED-Ⅱ型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中的方法和特点。方法 :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 (microendoscopydiscectory ,MEDⅡ )进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松解、神经根管扩大。结果 :应用该术式治疗 14 0例 ,追踪随访 4~ 12个月 ,根据Nakai标准评定 :优 12 2例 ,良 15例 ,可 2例 ,差 1例。结论 :该技术适应症较广 ,手术损伤轻微 ,较安全 ,其在LDH治疗中有不可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脊柱显微内窥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脊柱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 (MED) ,对 82例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 ,神经根管扩大。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 5个月 ,按Macnab标准评定 ,优 80例 ,良 2例。结论 :本术式可清晰地显露椎间盘和神经根受压情况 ,不破坏脊柱后柱的结构 ,可保持脊柱的完整性 ,是一种微创、安全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脊柱显微内窥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脊柱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脊柱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ED),对82例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结果:随访时间平均5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80例,良2例,结论:本术式可清晰地显露椎间盘和神经根受压情况,不破坏脊柱后柱的结构,可保持脊柱的完整性,是一种微创,安全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章小军 《微创医学》2011,6(1):15-18
目的探讨后路经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特点及相关并发症处理,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应用椎间盘镜在棘突旁小切口建立工作通道管,经椎板间隙在显微内窥镜下环切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组织并扩大神经根管。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按Nakai O标准疗效评定,其中优12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术中硬膜囊撕裂1例,因静脉丛出血中转为开放手术1例,无神经根撕裂及切断发生。术后间盘摘除不全,并发马尾综合征1例,二次手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30 d,平均7 d。住院7~40 d,平均12 d。无1例切口感染。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少MED手术并发症、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F器械加椎体间融合术或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2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彻底的神经减压,用RF器械对滑椎复位固定,自髂嵴后部取圆柱状骨块嵌入椎间植骨,或行TFC椎体间融合,或行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6年5个月,平均3年9个月,按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腰痛改善率为93%,滑脱复位率84%~100%。短时神经根功能障碍1例,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结论:RF器械复位、固定加椎体间融合术或后外侧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椎体间隔合术与后外侧融合术各有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和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定位及定量评价腰椎间盘突出(LDH)致单侧腰骶神经根压迫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吉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专科检查诊断为LDH致单侧L4~S1神经支配区域神经根压迫症患者20例,行PROSET、DTI检查,取感兴趣区域(ROI)节前神经根鞘硬膜囊出行处、神经节、节后脊神经前支出椎间孔外口处3个解剖水平,测量并比较其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同时进行双侧L4~S1神经根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结果 PROSET图像特征表现:20例患者共计25个椎间盘突出,28根单侧神经根受压,其中22个侧旁型突出椎间盘致22根神经根受压,主要向内后推移同侧下位神经根,不累及同节段神经根;3个椎间孔型突出椎间盘致6根神经根受压,同侧同节段神经根向外上推移,下位神经根稍向内侧推移。DTT图像显示患者患侧神经根神经纤维束出现节段性稀疏、变窄、截断等现象。患者患侧的节前神经根鞘硬膜囊出行处、神经节、节后脊神经前支出椎间孔外口处FA值低于健侧,ADC值高于健侧(P<0.05);患者患、健侧的节前神经根鞘硬膜囊出行处、神经节、节后脊神经前支出椎间孔外口处FA、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SET结合DTI、DTT对诊断LDH致单侧腰骶神经根压迫症以及定位、定量评价病变神经根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应用后路椎间盘镜行腰椎间 盘摘除术122例(137个间隙)。结果:平均随访6.3个月,手术优良率97%(Macnab's标准)。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