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92例广东省高州市中医院(525200)熊康寿主题词中风(中医)/并发症,偏瘫/穴位疗法,水针疗法中风是严重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后遗症偏瘫使大部分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痛苦万分,求治心切。近6年来笔者采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瘫的选穴规律,为选穴组方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Pubmed 2000年1月—2023年5月关于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相关文献,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18.0和SPSS Statistics27.0软件对数据进行腧穴频次统计、关联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结果:最终纳入文献55篇,涉及腧穴86个。曲池、足三里(11.49%、10.70%)使用频率最高。特定穴7种,五输穴使用频率最高。经脉15条,排前3位的依次为手、足阳明经和足少阳经。关联分析示,共16组腧穴组合符合要求,排前3位的依次为曲池-足三里,曲池-肩髃,曲池-肩髃-足三里。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后得到5组穴位组合;谱系图将排前20位的腧穴分为两类,足三里-曲池为一类,属重点要穴。共28种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维生素B1和B12注射液使用频率最高。结论: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经脉循行以阳明经为主,选穴以五输穴为主,多采用足三里和曲池穴,并与近端取穴配伍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即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的总称。穴位注射疗法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既具有对腧穴的机械刺激作用,还增加了药物的化学作用。现将穴位注射护理技术在中风后遗症康复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肩三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瘫肩7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肩三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瘫肩74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10072)李常度蒋振亚李应昆主题词新肩三针/针刺疗法穴位注射/中医治疗偏瘫肩/中医偏瘫肩是指中风后偏瘫侧的肩关节由于大脑中枢损害因素和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组和中药组,每组38例,治疗组以针刺结合穴位注射,对照组以中药内服。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7.31%和89.4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疗效好,起效快。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我们应用了头针和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并初步证明:百会透双侧曲鬓及前顶透悬颅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无明显的特异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头部腧穴治疗偏瘫的机理以及头部其它穴位间,是否存在有特异性,本文观察了针刺双侧通天穴和前神聪透悬厘穴,对偏瘫病人的关节功能的变化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出现肩手综合征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各57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毫针配合穴位注射,电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0天,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在治疗前和治疗30天后分别进行综合评定。结果: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电针组为92.98%,对照组为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祖国医学经络学说在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状况,更好为中风偏瘫患者做好治疗护理。方法:通过对近5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与概括,从穴位针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敷贴、点穴疗法、药浴法、熏洗法、穴位按摩、推拿疗法、拔罐疗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论:经络学说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的运用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在治疗时机及对于针药结合治疗报道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方法  9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针刺结合穴位注射 ) ,对照组 38例 (针刺疗法 ) ,并进行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 .2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 ( P<0 .0 1) ,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许芬 《福建中医药》1997,28(4):32-33
电针并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偏瘫50例霞浦县医院(355100)许芬中风是中老年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将从1988年至今的住院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并穴位注射,对照组单用电针治疗各50例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  相似文献   

11.
头部腧穴透刺治疗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东氏头部腧穴透刺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59例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头穴透刺,与对照组做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59例患者疗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头部腧穴透刺疗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10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塞恢复期的中风后偏瘫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以肩曲池、环跳、足三里穴位埋线为主进行治疗;对照组11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表明,穴位埋线可明显提高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而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3.
中风偏瘫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祖国医学文献中早有很多的治疗经验。我们于1972~1974年运用头针治疗偏瘫进行观察时,杨甲三副教授曾说过:“祖国医学针灸著作中,早有头部穴位治疗偏瘫的记载,应该用头部穴位进行治疗,并总结出有规律的东西。”根据这一启示,我查阅了一些针灸名著,如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代的《针灸大成》等,都有头部穴位治疗中风的论述。《行针指要歌》中还有“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的记载。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据上所述,决定选取督脉与膀胱经脉在头部的某些穴位,组成治疗偏瘫的穴组,对100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4.
石菊姣  柳文娣 《陕西中医》2012,33(5):595-596
目的:观察耳周腧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耳周腧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周腧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王建春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01-102
目的:探讨现代文献治疗中风后呃逆的针灸治疗处方用穴规律.方法:检索近3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期刊文献,统计分析常用腧穴、归经、部位.结果:检索出治疗中风后呃逆处方57个,涉及穴位47个,其中足三里、内关、中脘、膈俞、太冲为常用腧穴,膀胱经、胃经穴位所占个数及使用频率均高于其他经络,头面部穴位使用频次较多.结论:治疗中风后呃逆常用足三里、内关、中脘、膈俞、太冲等穴,膀胱经、胃经腧穴及头面部腧穴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近10年头项部腧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现代文献,并整理出相应选穴规律。方法通过CNKI、CECDB搜索关于针刺头项部腧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相关论文,并计算出使用总数及各个腧穴的使用次数、所占比例,从而对腧穴的归经及治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选出62篇文献,涉及百会等10个穴位、头皮针、头部穴位透刺、眼针及耳针,以上各个穴位共出现105次,其中头皮针使用最多,督脉腧穴其次。结论中风后尿失禁的治疗中,头项部取穴的主要原因为醒脑开窍、调理督脉。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是根据所患疾病,按照穴位的治疗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选用相应的腧穴和药物,将药物注入腧穴内,以充分发挥腧穴和药物的综合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穴位用药,不仅为针刺治疗疾病提供了多种有效地特异性穴位刺激物,而且也提供了相对特异性的给药途径,减少了用药量,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症4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症46例临床报告(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杨爱平张汾生我院自1994~1996年应用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症4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最大78岁,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疗法在脑梗死偏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的脑梗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中医的内服中药补阳还五汤与电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疗法能显著提高中风偏瘫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剌通天与前神聪对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从唐朝至清朝的有关医籍中就有明确记载。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治疗机理,以及了解传统的头部腧穴与近人新定的头针运动区对中风偏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