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以硬膜外低浓度局麻药(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胸骨切开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20例,ASA I-Ⅱ级,依术后镇痛所用局麻药不同。分R组(0.125%罗哌卡因组)和B组(0.125%布比卡因组),每组10例,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异丙酚2mg/kg.b.w.,琥珀酰胆碱1.5mg/kg.b.w.全麻诱导下气管内插管,常规间歇正压通气,术中吸入异氟醚和氧化亚氮,硬膜外(T3-4间隙)间断注入1%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术毕清醒后,呼吸循环稳定时拔除气管导管,术后用雅培泵以0.12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行PCEA(持续量1ml/h,追加量每次4ml,锁定时间30min),监测收缩压(BS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气,并记录PCEA累计局麻药用量(CC)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全麻诱导前,术毕和术后2,4,8,12,24,48h,两组SBP,DBP,HR,RR,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诱导前,术毕和术后12,24,48h,两组pH和PaCO2(CO2分压)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8,12,h两组CC和VAS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48h,R组CC高于B组(P<0.05),但VAS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全程两组的VAS均低于4。结论:重症肌无力胸腺工除术后应用硬膜外低浓度局麻药(0.12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行PCEA,镇痛效果好且安全,可作为此类虱术后可供选择的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以硬膜外低浓度局麻药(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胸骨切开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20例,ASAⅠ-Ⅱ级,依术后镇痛所用局麻药不同,分R组(0.125%罗哌卡因组)和 B组(0.125%布比卡因组).每组10例。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异丙酚2mg/kg·b.w.、琥珀酰胆碱1.5mg/kg.b.w·全麻诱导下气管内插管,常规间歇正压通气。术中吸入异氟醚和氧化亚氮,硬膜外(T3-4间隙)间断注入1%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术毕清醒后,呼吸循环稳定时拔除气管导管.术后用雅培泵以0.12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囚行PCEA(持续量lm/h,追加量每次4ml,锁定时间30min)。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博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气,并记录PCEA累计局麻药用量(CC)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全麻诱导前、术毕和术后 2、4、8、12、24、48 h,两组 SBP、DBP、HR、RR、SPO2均尤显著差异(P>0.05);诱导前、术毕和术后12、24 48 h,两组pH和paCO2(CO2分压)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8、12 h M组CC和VAS X明显差异(P>0.05),术后24、48h,R组CC 高于B组(P<0.05),但VAS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全程两组的VAS均低于4。结论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应用硬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麻醉选择与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肌无力 ( MG)是以乙酰胆碱受体 ( Ach- R)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手术切除胸腺是治疗 MG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病情特殊 ,限制了许多麻醉药物的应用 ,给麻醉管理及术后镇痛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就我院 1 997年 6月~ 2 0 0 1年 1 2月 35例 MG病人行胸腺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5例 MG患者 ,ASA ~ 级 ,男1 5例 ,女 2 0例 ;年龄 1 1~ 67岁。根据 Osserman分型 , 型 1 3例 , A型 8例 , B型 1 1例 , 型 3例。合并高血压 5例 ,肺部感染 1例。33例病人术前根据病情口服吡啶斯的明 60~ 2 70 mg/d,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临床效果的安全性。方法: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两组,A组为静脉镇痛组50例;B组为硬膜外镇痛组50例。观察术后VAS值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VAS值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镇痛效果与硬膜外镇痛相当,但并发症明显少于硬膜外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硬膜外腔持续给药在术后镇痛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具有效果确切 ,患者乐于接受 ,副作用小等优点。本文就吗啡 +氟哌利多硬膜外腔持续给药对剖宫产产妇子宫收缩、产后出血、肠功能恢复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进行了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 2 0 0 1年 1月~ 6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 6 0例作为观察组 ,用吗啡 +氟哌利多硬膜外腔持续给药镇痛。年龄 2 1~ 30岁 ,平均 2 6 5岁。选择同期剖宫产手术患者 6 0例为对照组 ,术后常规以哌替啶肌注 ,年龄 2 3~ 31岁 ,平均 2 8 6岁。两组孕妇均无镇痛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静脉持续自控镇痛(PCVA)与硬膜外持续自控镇痛(PCEA) 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 PCVA和PCEA两种方法进行术后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和药物副作用;并抽样120例对两种镇痛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用于术后患者镇痛,均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PCEA和PCVA镇痛的I级效果分别为91.7%、81.7%.结论 硬膜外持续自控镇痛优于静脉持续自控镇痛效果,且有用药及时、患者痛苦少及医护人员工作量小等优点;护理人员必须熟悉自控镇痛泵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术后病人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术和静脉自控镇痛 (PCVA)术 ,对疼痛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 :根据病人术后镇痛方法及配制镇痛药物的不同 ,将 80例病人随机分为A和B两组 ,每组 4 0例。A组选用PCEA术 ,持续注射吗啡 +布比卡因混合液 ;B组选用PCVA术持续注入芬太尼 ,比较两组在镇痛过程中的差异。结果 :A组和B组都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优良率相比 (P >0 .0 5)没有显著差异。A组的负作用发生率高于B组 (P <0 .0 5)。结论 :B组病人选用PCVA术 ,持续注入枸橼酸芬太尼 ,有 95%的病人达到了优良的镇痛效果 ,并且副作用发生率很低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后镇痛疗法。  相似文献   

8.
8例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麻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芬太尼用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方法(PCIFA),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IFA)和吗啡硬膜外注射(EM)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硬膜外阻滞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30例,术毕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C组)、EM、PCIFA和PCEFA组。结果 EM、PCEFA和PCIFA组术后8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VAS相仿;但C组术后8小时和24小时的VAS均明显大于其它三组(P〈0.05)。结论 术后应用EM、PCIFA和PCEFA均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病人开胸手术后应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PCEA级选用0.15%罗哌卡因加0.0002%芬太尼硬膜外镇痛,PCIA组选用0.001%芬太尼加0.005%氟哌利多静脉镇痛,观察镇痛效果,镇静程度、舒适评分、不良反应,监测RR、SPO2、MAP、HR。结果两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低,PCIA组高于PCEA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PCIA组Ramsay法(RSS)镇静评分显著高于PCEA组(P〈0.05),布氏评分法(DCS)舒适评分显著低于PCEA组(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瘁等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CEA组(P〈0.05),两组病人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估优秀者PCEA组明显多于PCIA组(P〈0.05)。结论对于开胸手术的病人硬膜外罗哌卡因与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均安全可行,镇痛效果满意,综合总体镇痛质量,PCEA组优于PCIA组,但PCEA镇痛需加强硬膜外导管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11月我院开展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CA)以来,对60例硬外术后镇痛效是要进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鼎权 《重庆医学》1993,22(6):334-335
重症肌无力为儿童时期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终板胆碱能受体遭受自身抗体损害,导致骨骼肌无力,重者发生呼吸肌麻痹,可致死亡。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使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可获得暂时症状缓解。以往考虑本病可发生呼吸肌麻痹和肌无力危象,且护胆碱酯酶药的剂量不易掌握。故凡就诊病儿均需住院治疗。本文于1985年5月至1993年6月,收治151例,其中141例在门诊采用综合疗法,代替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刘健 《中国伤残医学》2013,(10):124-124
目的:观察重症普通外科患者术后行硬膜外持续镇痛减少术后应激性血压大幅升高及常见心律失常的有效性。方法:将94例ASA麻醉分级为Ⅲ-Ⅳ级的重症普通外科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后均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观察其术后首个24小时内血压较术前升高〉20%及常见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实施硬膜外持续镇痛组血压大幅升高发生6例,常规治疗组发生21例,x2=11.6915,P〈0.05;术后实施硬膜外持续镇痛组常见心律失常发生11例,常规治疗组常见心律失常发生39例,x2=33.4982,P〈0.05。结论:硬膜外持续镇痛能有效减少重症普通外科患者术后应激性血压大幅升高及常见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观察氟比洛芬酯与盐酸曲马多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为MG患者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药.方法 选取行扩大范围胸腺切除术治疗的成年患者(>18岁)共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随机分为现察组27例,术后予氟比洛芬脂50mg缓慢静脉滴注,对照组23例,术后予曲马多0.1 g肌肉注射,记录用药前、用药后30min、2,4,8,24 h的VAS评分、心率、血压、呼吸和SpO2变化情况及副作用.结果 两组术后用药前均诉切口疼痛,不敢深呼吸及主动咳嗽排痰,VAS评分≥6,用药后疼痛缓解率现察组迭98%,对照组42%,镇痛持续时间观察组(24±2.3)h,对照(4±1.7)h.观察组出现副作用4例,对照组6例,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两组术后皆无肌无力危象发生.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曲马多,可以安全用于临床.使用静脉缓慢滴注的方法安全有效,不易诱发肌无力危象.  相似文献   

15.
两种术后硬膜外镇痛泵自控镇痛作用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电子泵与机械泵用于妇产科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53例行妇产科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89例,以电子泵行PCEA,另一组64例,以机械泵行PCEA,比较观察两组的VAS评分,追加用药量情况及镇痛泵使用时间,结果:两种镇痛泵镇痛效果均满意(VAS<3)。电子泵组需追加用药量的患者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机械泵组(P<0.01),使用时间显著敌于机械泵(P<0.01)。结论:电子泵与机械泵用于妇产科手术后PCEA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机械泵在减少药物追加量,延长使用时间等方面比电子泵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自控镇痛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指在患者体验疼痛时自己将镇痛泵内设定的小剂量镇痛药物注入体内而达到镇痛目的的方法。 PCA给药途径多为静脉、皮下、硬膜外腔。通过硬膜外腔注射镇痛药物的 PCA技术称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我院自 1996年 6月采用 PCEA技术 ,实施术后PCEA180 0余例 ,现将我科 ICU内 2 0 4例重症患者的术后PCEA应用及其护理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 2 0 4例 ,男性 12 8例 ,女性 76例 ,年龄18~ 86岁 ,平均 (4 2± 14.5 )岁 …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2002年1月-2005年2月期间腹部手术后行术后镇痛的病例,依采用不同的镇痛药物(吗啡、芬太尼、曲马多)和不同的镇痛方法(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分为4组共80例病例进行分析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胸腺瘤术后发生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认识胸腺瘤与MG的关系.方法总结11例胸腺瘤术后MG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11例患者胸腺瘤平均发病年龄52岁,胸腺瘤病理为AB型或B1型.术后MG发生时间平均为23个月,临床表现均为全身型.全部病例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部分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1例死亡,其余病情均得到缓解,随诊至今无危象发生.结论由于胸腺瘤合并MG的发生率较高,需对胸腺瘤病例进行临床随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 ,本院对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采用传统肌注镇痛、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三种方法进行比较 ,其情况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 -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 380例 ,男 188例 ,女 192例 ,年龄 16~ 71岁 ,体重 46~ 78kg ,肝胆胰手术 2 2 3例 ,胃肠手术 15 7例 ,所有病人术前均无慢性疼痛和服用镇静镇痛药物史。2 ) 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0 .5mg ,从鼻腔留置胃管 ,采用T8 9或T9 10 硬膜外腔麻醉 ,维持用药为 1.5 %盐酸利多卡因 +0 .2 5 %~ 0 .3 %丁卡因 +1∶2 0万付肾。辅助用药为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现状,探讨肌无力危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MG患者2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MGFA分型法进行病情的评估,术后将切除组织送病理分析明确胸腺病理类型。结果 MG患者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为14.41%(34/236);不同性别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段患者肌无力危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患者MGFA分型越高,发生肌无力危象的可能性越大(P<0.05);术后感染、胸腺病理类型均是患者肌无力危象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全面评估MG患者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的风险,术前纠正诱发肌无力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