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黄连白蒲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肠愈宁颗粒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肠愈宁颗粒,对照组口服艾迪莎,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为16.67%,对照组复发率为46.67%(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愈宁颗粒与西药艾迪莎疗效相当,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芍药汤合白头翁汤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芍药汤合白头翁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和结肠镜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7%,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相当.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芍药汤合白头翁汤辨证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安全、有效,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替换治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芪连片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3例中医符合脾胃气虚及湿热内蕴证候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3:1随机分为治疗10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芪连片和模拟补脾益肠丸治疗,对照组采用模拟芪连片和补脾益肠丸进行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疗效评价的显效率为27.78%,总有效率85.19%,对照组分别为22.86%和77.14%;治疗组中医证候(湿热内蕴)总显效率为72.22%,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分别为51.43%和8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芪连片治疗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肠愈宁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剂肠愈宁颗粒联合艾迪莎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艾迪莎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活动指数及肠镜下黏膜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炎症活动指数反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肠镜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愈宁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评价自拟灌肠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自拟灌肠方组(治疗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比观察疗效.结果 ①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60例,总有效率95%,其中显效9例,有效48例,无效3例;对照组60例,总有效率78.3%,其中有效47例,无效13例.②2组临床症状比较均有所改善:治疗后,2组在腹泻、脓血便、结肠黏膜病变积分方面(P<0.05);在腹痛积分方面(P>0.05).结论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自拟灌肠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腹泻、脓血便、结肠黏膜病变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草溃结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位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三草溃结方,每次1袋,每天2次;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0.25g/次,每天4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观察两个疗程。结果:(1)治疗后两组肠黏膜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9〈0.05);(2)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应用三草渍结方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三草渍结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芩柏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芩柏颗粒保留灌肠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结肠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1.9%、94.6%,对照组分别为72.2%、77.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芩柏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芍药汤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肠镜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结肠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3.75%、90.63%、87.50%,对照组分别为78.13%、75.00%、71.8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减轻患者症状、保护肠道黏膜的作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本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8例给予白头翁汤加减灌肠;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栓塞肛,观察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及结肠镜下结肠黏膜积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确诊的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报告、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6例患者中,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2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09%;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5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48%。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土家药水黄连肠炎宁汤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5位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3例。治疗组服用水黄连肠炎宁汤,每次1袋,每天2次;对照组急性期口服用美沙拉嗪1.0g/次每日4次,缓解期0.5g/次,每日3次。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420mg/次,每日2次。4周为1疗程,两组患者均于连续3个疗程结束后记录治疗前后自觉症状变化及结肠镜下病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对肠黏膜均有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水黄连肠炎宁汤明显优于美沙拉嗪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水黄连肠炎宁汤总有效率88.46%、美沙拉嗪组总有效率77.35%,两组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皆可有效的改善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的症状,且治疗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应用水黄连肠炎宁汤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水黄连肠炎宁汤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取得疗效满意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肠愈疡汤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炎症性指标血沉、血小板计数等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艾迪莎)口服,每日4次,治疗组给予调肠愈疡汤口服及中药方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证候及血沉、血小板计数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在降低证候总积分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52.38%,治疗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92.06%,两组中医证候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等主要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腹泻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治疗后,血沉、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治疗组在降低血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血小板计数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仅治疗组开始时偶见恶心、头晕等症状,患者均可耐受,未终止治疗。结论:调肠愈疡汤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方法研究,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清热化湿方口服结合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法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湿热内蕴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汤对湿热内蕴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7例湿热内蕴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加味芍药汤,对照组口服柳氮磺氨吡啶。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TXB2)与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间TXB2、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TXB2与TXB2/6-Keto-PGF1α有显著性差异(P<0.05),6-Keto-PGF1α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节TXB2与6-Keto-PGF1α的平衡状态,抑制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可能是加味芍药汤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气解毒汤内服加中药愈肠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治疗组)30例与西医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中医治疗组患者服用中药调气解毒汤煎剂口服,并应用中药愈肠汤煎剂睡前每日1次直肠滴入;西医治疗组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一疗程后观察综合临床疗效及结肠镜表现情况。结果中医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气解毒汤内服加中药愈肠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方法;对照组37例,采用西药灌肠治疗方法,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运用健脾祛浊解毒法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可能机制探讨。方法将60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健脾祛浊解毒法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2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磁共振结果和Fas/Fas L表达。结果 2组患者的Fas及Fas L表达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运用健脾祛浊解毒法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有进行下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痛泻二草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肝郁脾虚、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呆用痛泻二草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2组均以2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9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3.7%;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3例,无效8例,有效率占75.0%。2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痛泻二草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肝郁脾虚、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联合柳氮磺砒啶治疗湿热内蕴慢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柳氮磺砒啶2g/次,4次/d,口服。治疗组40例葛根芩连汤:葛根15g,黄芩、黄连各9g,炙甘草6g;水煎400mL,1剂/d,2次/d;柳氮磺砒啶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8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腹痛、腹泻、大便、肠黏膜、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8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19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临床缓解14,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腹泻0例,头晕1例,失眠0例,皮疹1例,恶心呕吐0例,不良反应率5.00%,对照组腹泻2例,头晕2例,失眠2例,皮疹1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5.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柳氮磺砒啶治疗湿热内蕴慢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