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一直是
急性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影像评估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由于多模态MRI可以提供丰富的病理生理学
参数,在IP临床评估中具有良好前景。本文对各类MRI成像策略对于IP评估的特点与局限进行介绍,重
点介绍了新型技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APT通过对脑缺血区域细胞内pH
值的精确判断,能够准确评估IP。虽然目前APT临床应用尚少,但随着其成像技术的不断改进,有望成
为辅助决策AIS患者治疗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血管成像-弥散成像不匹配对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超早期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一弥散成像(DWI)不匹配对预测缺血半暗带的价值。方法选择在发病6h内完成MRA、DWI及灌注成像(PWI)检查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MRA—DWI桓Ⅱ体女不匹配定义为MRA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DWI的梗死体积〈25ml;MRA—DWI梗Ⅱ部&不匹配定义为M1段闭塞,DWI的梗死部位评分(以Alberta梗死早期CT评分评价)≥7。结果共入选78例患者,MRA—DWI梗死体积不匹配预测:PWI—DWI不匹配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仅为46%。MRA—DWI梗Ⅱ部&不匹配预测:PWI—DWI不匹配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42.9%。结论AIS超早期MRA.DWI不匹配预测缺血半暗带有很高的特异度,可作为筛选进行溶栓治疗患者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重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周振华教授邀请我参加陈康宁教授(图1)主办的西南神经介入高峰会议并介绍卒中半暗带的研究进展。我检索了从1977年至今2000多篇相关文章,有些看了文摘,有些看了全文。我没有关注NEJM这些年来发表的大量卒中临床试验,那些多是验证性的文章,不是学术性的原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演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弥散/灌注成像技术判断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IP存在的范围和时间规律。方法:对72例发病时间在1~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确定IP的范围,计算梗死中心区、IP区及对侧镜像区的ADC值和rADC值并加以比较。结果:26例发病时间〈6h的患者PWI显示存在低灌注区者,其中PWI〉DWI者21例,30例发病时间在6~24h的患者PWI显示存在低灌注区者,其中PWI〉DWI者2例;PWI〉DWI者病灶中心ADC值与IP区及对侧镜像区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IP区ADC值与其对侧镜像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和PWI结合能灵敏的判断IP的存在,IP存在的时间窗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5.
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与缺血半暗带相关关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治疗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作用的复杂临床干预过程。在溶栓治疗的实践过程中,“时间窗”是一个普遍沿用的概念,但单纯的依赖“时间窗”,往往不足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时间与缺血半暗带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指导临床溶栓干预的决策。方法:本研究采用例证的方法,通过代表不同发病时间及相应缺血半暗带存在情况的4例典型病例,探讨关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时间与缺血半暗带之间相关关系的模式。结果:根据基础血管病变、血流储备、侧支循环、缺血耐受等因素的不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时间与缺血半暗带存在情况分为三种模式,即骤变型、渐变型和缓冲型。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时间与缺血半暗带之间对应关系存在个体差异。临床进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干预时,要树立个体化的“时间窗”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颅内外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病率明显升高[1-2]。一项在2010年进行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中,满足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的人群比率分别达到了11.6%和50.1%[3]。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诊治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初发和复发缺血性卒中成为了当前最为紧迫的临床 相似文献
7.
8.
磁共振弥散/灌注加权成像确认局灶脑缺血半暗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确认局灶脑缺血半暗带的范围和演变规律。方法 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行左侧腔内线栓MCAO术 ,分别在闭塞 12h内的不同时间点及再灌注 48h后行T2 加权成像 (T2 W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PWI)。将大鼠处死后行TTC染色 ,比较在闭塞不同的时间点上在两次T2 WI和DWI上病灶的演变和TTC染色上梗死灶的改变。结果 DWI在闭塞 30min时显示出确切的病灶 ,而T2 WI要在 3h以后才能显示出病灶 ;自 30min至 6h ,DWI所显示的病灶持续扩大 ,可逆性部分占首次DWI上病灶的百分比 (%RP)逐渐缩小 ,最终为负数 ;PWI在MCAO闭塞的即刻即在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上表现为最大下降幅度的减小 ,复通后上升 5 0 %以上 ;半暗带部分水的表面弥散系数值 (ADC)为 (0 5 6± 0 0 2 )× 10 -5cm2 /s。结论 DWI能在超急性期 (3h以内 )显示出缺血病灶 ,根据梗死中心和梗死周边的ADC值的不同可以分辨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损伤的缺血组织 ;本模型的缺血半暗带存在的时间为6h。 相似文献
9.
脑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脑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刘士民郭玉璞自从Astrup(1977)将半暗带(penumbra)定义为围绕在不可逆性损伤之外的电生理活动消失,但尚能维持自身离子平衡的脑组织以后,半暗带便成了局灶性脑缺血中心坏死区以外可逆性损伤的代名词。半暗带的特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判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梗死组织周边存在半暗带是缺血性卒中现代治疗的基础。脑梗死早期,病变中心部位已经是不可逆性损害,但是及时恢复血流和改善组织代谢就能抢救梗死周围仅有功能改变的半暗带组织,避免形成坏死。那么临床迫切需要有一种方法在脑梗死发生后能尽早准确地判定缺血区域的脑血流量,以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1缺血半暗带的概念及意义脑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的概念最初于1977年由Abtrup[1]等通过对狒狒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电生理、血流灌注、细胞外K 和p…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轻型缺血性卒中后有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患者和无认知障碍(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患者脑动态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状态的变化。
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1日-2016年5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就诊的
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和多模态MRI检查,分为CI
组(15例)和NCI组(11例),同时招募年龄、性别均匹配的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
(29例)。基于静息态功能头颅MRI影像,利用动态功能网络连接方法构建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FC网络,
然后通过聚类方法划分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动态FC状态(分别为模块化连接状态、强连接状态、局
部连接状态和稀疏连接状态),比较HC组、CI组与NCI组的FC动态特征(各状态的时间比例、驻留时间
及各状态间的转换次数)差异,并在两个时间点(基线和3个月随访期)探索CI组与NCI组动态FC状态
的变化。
结果 HC组、CI组和NCI组在基线和随访期各连接状态的时间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线CI组
和NCI组在稀疏连接状态的驻留时间比HC组更低,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但两两比较
的结果均未通过Bonferroni校正;而在随访期,各连接状态的驻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纵向比
较中,与基线相比,CI组随访期在模块化连接状态的时间比例明显下降(P =0.035),在稀疏连接状
态的时间比例明显上升(P =0.025),在模块化连接状态的驻留时间明显降低(P =0.012);而NCI 组
在两个时间点各连接状态的时间比例和驻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转换次数,所有组间的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较对照人群有局部连接状态增多而稀疏连接状态减少的趋势,
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对于有认知障碍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时模块化连接状态和
稀疏连接状态均较急性期显著恢复;动态功能网络能够客观反映大脑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George Lee Morris W. M. Mueller F. Z. Yetkin V. M. Haughton T. A. Hammeke S. Swanson S. M. Rao A. Jesmanowicz L. D. Estkowski P. A. Bandettini E. C. Wong J. S. Hyde 《Epilepsia》1994,35(6):1194-1198
Summar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detects signal changes in brain that accompany regional changes in neuronal activity. In normal human brain, FMRI shows changes in signal in the postcentral gyrus or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that correlate with voluntary motor activity or language processing, respectively. The model used to explain the changes in signal linked temporally with cerebral activity is a reduction in cerebral capillary deoxy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due to the increased blood flow that accompanies neuronal activity in the cerebrum. FMRI has been used in normal subjects but not extensively in patients.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FMRI to map cerebr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partial epilepsy syndromes, we performed a pilot study, using FMRI to identify signal changes in motor and language areas in response to tasks that activate those areas. Signal changes in epilepsy patients approximated those observed in volunteers. We conclude that FMRI can be developed as a method for functional cerebral mapping in partial epilepsie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