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广州某综合大学1447名学生,用自填问卷对他们的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郁量和焦虑情绪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以积极的心理调节为主,自我防御和外部疏导使用较少。社会支持平均总得分为36.29分,不同亚群大学生间社会支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35.29%的学生可能或肯定有抑郁症状,有16.16%的大学生有焦虑症状。社会支持、积极的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呈负关联,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与抑郁、焦虑呈正关联。结论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复发性流产女性的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现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负性情绪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就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292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信息并评估负性情绪、社会支持情况及其相关性,分析负性情绪相关影响因素。结果:SAS评分(50.65±2.57分),焦虑发生率为54.7%,SDS评分(52.03±4.28分),抑郁发生率为79.9%。SSRS总分(40.02±7.77分),SSRS总分<20分31.8%。复发性流产患者SAS、SDS评分与SSRS各维度评分、SSRS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6~40岁、>40岁)、结婚年限>5年、家庭月收入(5001~10000元、10001~30000元、>30000元)是复发性流产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学历(大专、本科及以上)、家庭月收入(5001~10000元、10001~30000元、>30000元)、有生育史、SSRS评... 相似文献
4.
孕妇社会支持与产前抑郁情绪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孕妇社会支持与产前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对91例孕妇进行爱丁堡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21.98%)孕妇EPDS评分高于13分,抑郁组的社会支持总得分、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均低于正常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得分也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孕妇存在产前抑郁情绪,其发生可能与社会支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负性情绪相关自杀行为的调节作用,为开展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选取1所高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4 893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会支持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DASS)和自杀行为量表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回归模型分析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 被试学生中有738名为自杀行为高危(15.08%).回归分析显示,DASS得分对大学生自杀风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1,P<0.01),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自杀风险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08,P<0.01);社会支持与DASS的交互项也显示出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β=-0.05,P<0.01).结论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负性情绪相关的自杀行为可能具有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6.
《卫生研究》2017,(1)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汶川地震重灾区(绵竹市)和轻灾区(成都市郊)的各1所中学的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用纵向设计方案从2010年10月开始每隔6个月对其进行5次追踪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的人口特征信息、青少年心理健康、自尊、社会支持及同伴关系等。研究纳入5次均参与调查的研究对象,共970人。其中重灾区415人(男生48.2%,女生51.8%),轻灾区555人(男生49.2%,女生50.8%)。第一次调查时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1.6±0.5)岁。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体上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初中阶段有下降趋势(F=9.1,P0.05),且轻灾区的心理健康状况始终好于重灾区(F=135.9,P0.05),重灾区青少年的自尊、同伴关系略低于轻灾区(F依次为17.7和3.8,P0.05),而社会支持高于轻灾区(F=7.8,P0.05)。心理健康平均水平和变化受到自尊、同伴关系平均水平和变化的直接的积极的影响,同伴关系越好,自尊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越健康(β=-0.119,-0.526;P均0.05)。同伴关系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还通过提高社会支持水平这个中间变量(β=0.565,P0.001)来提高自尊水平(β=0.334,P0.001)进而间接促进心理健康。结论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受灾程度、同伴关系、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影响,同伴关系越好,自尊水平越高,受灾程度越轻,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越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社会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关系,为青少年抑郁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2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病例组,以154例非抑郁症青少年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析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评估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统计分析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 t 检验。结果病例组主观支持得分、客观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得分和社会支持总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结论社会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云南昆明、德宏两地校外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工厂、发廊、歌厅、网吧、宾馆5类场所15~24岁外来务工青少年进行自填调查,共获有效问卷542份。结果校外青少年在支持总分上,双亲家庭〉单亲家庭(t=2.97,P〈0.01);工厂〉宾馆〉网吧〉美容美发〉歌舞厅(F=3.77,P〈0.01);大专〉高中〉初中(F=3.79,P〈0.05)。总体幸福感:男生〉女生(t=2.58,P〈0.01)。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的利用度与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0.17、0.18、0.12,P〈0.05)。结论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因素。帮助校外青少年学会主动寻求支持,增强支持的利用度,可提高他们的总体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9.
亲子关系与青少年人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亲子关系问卷作工具对1176名初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人格的精神质(P)和神经质(N)维度与亲子关系的“自己给父母添麻烦(I)”、“我心中的父母(Ⅲ)”因子呈正相关关系,掩饰性(L)与第Ⅰ、Ⅲ因子是负相关关系.内外向(E)维度主要与“父母对自己的关心(Ⅱ)”因子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