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4年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肺功能检查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40岁居民肺功能检查状况及其分布特征,为完善COPD综合防控策略与措施,评价综合防控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象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COPD监测调查,该监测覆盖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5个监测县/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共调查≥40岁常住居民75 107人,以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既往肺功能检查情况。对样本进行复杂抽样加权,估计≥40岁居民肺功能检查率及其95% CI结果 74 591名调查对象纳入分析。中国≥40岁居民肺功能检查率为4.5%(95% CI:3.7%~5.2%),男性高于女性(P<0.001),城镇高于乡村(P<0.001),且随居民文化程度增高呈上升趋势(P<0.001)。在职业分布中,离退休人员的肺功能检查率最高为10.8%(95% CI:8.2%~13.3%),农林牧渔水利行业人群肺功能检查率最低为2.4%(95% CI:2.0%~2.9%)。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有呼吸道症状的居民肺功能检查率较高,分别为13.4%(95% CI:10.5%~16.4%)、15.0%(95% CI:10.5%~19.4%)。曾经吸烟者肺功能检查率为7.4%(95% CI:6.0%~8.8%),略高于现在吸烟和从不吸烟者,分别为4.7%(95% CI:3.9%~5.5%)和3.9%(95% CI:3.0%~4.7%)。在不同特征人群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乡村居民肺功能检查率最低(1.8%,95% CI:1.2%~2.3%),有呼吸道症状的城镇居民肺功能检查率最高(20.2%,95% CI:12.6%~27.8%)。结论 中国≥40岁居民肺功能检查水平极低,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其肺功能检查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描述我国≥40岁居民吸烟状况及变化,为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和2019-2020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该监测覆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岁常住居民,以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烟草使用相关信息。对样本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后,估计2019-2020年不同特征人群的现在吸烟率、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以及日均吸烟量,分析2014-2015年和2019-2020年现在吸烟率和日均吸烟量的变化。结果 2019-2020年我国≥40岁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7.2%,男性(52.1%)远高于女性(2.5%)。吸烟人群的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为20.0岁,男性(19.6岁)早于女性(27.9岁)。现在每日吸烟人群的日均吸烟量为18.0支,男性(18.3支)多于女性(11.1支)。与2014- 2015年监测结果比较,现在吸烟率有所下降,总人群下降2.8个百分点,男性下降4.1个百分点,女性下降1.6个百分点,城镇和乡村分别下降3.1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现在每日吸烟人群日均吸烟量减少0.6支。结论 近年来,我国≥40岁人群的现在吸烟率和日均吸烟量有所下降,但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群及一半以上男性现在吸烟。应结合人群和地域特征,研究实施针对性的控烟措施以进一步降低人群吸烟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4-2015年我国≥ 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慢阻肺患者规范化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收集调查对象既往肺功能检查状况等信息。通过肺功能检查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者诊断为慢阻肺患者,共纳入9 130名慢阻肺患者。经复杂抽样加权后,估计≥ 40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及其95% 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 40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5.9%(95% CI:4.9%~6.9%),男性为6.1%(95% CI:5.2%~7.1%),女性为5.3%(95% CI:4.0%~6.6%),城镇高于乡村(P<0.001),且随患者文化程度升高而增加(P<0.001)。务农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最低为4.0%(95% CI:3.1%~4.9%)。知晓肺功能检查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32.3%(95% CI:26.4%~38.1%)。有既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和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率分别为13.7%(95% CI:11.5%~15.9%)和8.8%(95% CI:7.2%~10.4%)。有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5.7%(95% CI:4.6%~6.9%)。曾经吸烟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10.2%(95% CI:8.0%~12.4%),均高于现在吸烟者(4.2%,95% CI:3.3%~5.1%)和从不吸烟者(6.3%,95% CI:5.1%~7.6%)。结论 我国≥ 40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水平很低,慢阻肺患者规范化诊断、治疗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2014年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吸烟是COP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了解我国≥40岁居民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平均开始吸烟年龄及日均吸烟量等指标,为有效防控COP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COPD监测,该监测覆盖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共调查125个监测点(县、区)的≥40岁居民75 107名,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应用电子化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对样本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后,估计不同特征人群吸烟状况。结果 2014年中国≥40岁人群吸烟率为40.0%(95% CI:38.5%~42.0%),现在吸烟率为31.0%(95% CI:29.7%~32.0%)。男性吸烟率、现在吸烟率(74.1%、57.6%)远高于女性(5.4%、4.0%),乡村吸烟率、现在吸烟率(41.2%、32.4%)显著高于城镇(38.8%、29.5%)。吸烟者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为20.1(95% CI:19.7~20.5)岁。吸烟者年龄越小,平均开始吸烟年龄越早(40~、50~、60~、≥70岁年龄组吸烟人群平均开始吸烟年龄分别为18.3、19.2、20.9和23.1岁)。每日吸烟者日均吸烟量为18.9支,男性日均吸烟量(19.3支)大于女性(12.5支)。结论 中国≥40岁男性吸烟率高,乡村地区吸烟率较城镇高,给COPD防控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4-2015年我国≥40岁女性烹饪生物燃料暴露情况,为生物燃料暴露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调查对象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COPD监测。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取125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共调查≥40岁女性37 795人。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不同特征女性烹饪生物燃料暴露情况。结果 纳入分析的有效样本为37 777人。经复杂加权后,我国≥40岁女性人群的烹饪生物燃料暴露率为35.8%(95% CI:29.6%~42.1%),乡村高于城镇(P<0.001)。七大地理区≥40岁女性生物燃料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3,P=0.009),东北地区最高,华北地区最低。烹饪生物燃料暴露率随文化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P<0.001)。结论 我国≥40岁女性人群烹饪生物燃料暴露水平较高,尤其是乡村地区,且存在年龄和地区差异。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合适措施降低生物燃料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国≥40岁人群的COPD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象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COPD监测。该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5个监测点抽取≥40岁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对75 082名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及其COPD知识知晓情况进行频数和百分比的描述,采用复杂抽样加权估计≥40岁人群COPD知识知晓水平及其95% CI,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40岁人群的COPD疾病名称知晓率为9.2%。肺功能检查知晓率是3.6%,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是5.8%。上述3个知晓率均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关,男性低于女性、60~岁组知晓率最高、大专、本科或研究生及以上者知晓率较高。此外,肺功能检查的知晓和COPD相关知识的知晓还与地区有关,东部地区的肺功能检查知晓高于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COPD相关知识知晓均高于中部。在COPD的症状中,气短或呼吸困难的知晓率最高(67.9%)。在COPD的危险因素中,吸烟的知晓率最高(81.3%)。COPD疾病名称的知晓途径比例最高的是电视(38.2%)。结论 2014年我国≥40岁人群的COPD知识知晓率较低。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大众的COPD宣传教育力度,从而加强对COPD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2014年和2019年湖北省监测地区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知识知晓情况和肺功能检查率。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和2019年抽取40岁及以上居民开展COPD知识知晓和既往肺功能检查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2014年调查40岁及以上居民2389名,2019年调查2396名。2019年湖北省监测地区40岁及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查率为6.85%(95%CI:5.72~7.98),较2014年的3.30%(95%CI:2.02~4.58)上升。COPD疾病名称知晓率、肺功能检查知晓率和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从2014年的8.64%(95%CI:0.85~16.42)、2.01%(95%CI:0.78~3.23)、3.37%(95%CI:0.69~6.05)上升到14.31%(95%CI:8.20~20.41)、21.33%(95%CI:15.92~26.73)、10.04%(95%CI:5.27~14.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短或呼吸困难在2014年和2019年均是知晓率相对最高的COPD症状,知晓率分别为44.00...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国≥40岁居民中COPD高危人群的分布和特征,为COPD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象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COPD监测项目中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调查125个监测点的≥40岁研究对象75 107名。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符合四项条件之一者定义为高危人群:慢性呼吸道症状、危险因素暴露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家族史。对样本进行复杂抽样加权估计高危人群比例以及95% CI结果 74 296名调查对象纳入分析,至少符合一项条件的COPD高危人群比例为89.5%(95% CI:87.8%~91.2%),且随年龄增大比例增加(P<0.001);男性高于女性(P<0.001)、乡村高于城镇(P<0.001);西部农村男性中高危人群比例最高(98.8%,95% CI:98.0%~99.6%)。至少符合两项条件、三项条件和四项条件的高危人群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2.0%(95% CI:29.7%~34.2%)、7.4%(95% CI:6.6%~8.3%)和1.5%(95% CI:1.2%~1.8%)。在高危人群中只有一项危险因素暴露者所占比重最大(61.7%,95% CI:59.8%~63.7%)。结论 中国≥40岁居民中COPD高危人群近九成,应在该人群中开展COPD筛查,采取综合防控策略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福建省40岁及以上男性吸烟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吸烟人群COP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9—2020年福建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 486名≥40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将其中≥40岁男性吸烟者1 989人的数据纳入分析。采用SAS 9.4软件,利用复杂抽样加权方法估计COPD患病率,并进行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福建省40岁及以上男性吸烟人群COPD的患病率为21.54%,农村(22.76%)高于城市(20.27%)。不同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室内空气污染情况、BMI分类、每日吸烟量人群的COPD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人群COPD加权患病率随年龄、烟龄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年龄(与40~49岁组相比,50~、60~和70~岁组的OR值分别为2.58、4.48、4.95)、家族史(OR=1.4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和吸氧治疗情况,为肺康复治疗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25个监测点抽取≥40岁常住居民,利用电子问卷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收集有关呼吸康复治疗和吸氧治疗的相关变量,通过肺功能检查将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70%者诊断为慢阻肺患者,共诊断患者9 134例,基于复杂抽样设计估计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和吸氧治疗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9 118名≥40岁慢阻肺患者纳入分析。慢阻肺患者呼吸康复治疗率为0.8%(95% CI:0.6%~1.0%),吸氧治疗率为2.5%(95% CI:2.0%~2.9%)。症状重/急性加重风险高的慢阻肺患者(慢阻肺综合评估在B、C、D组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率为1.4%(95% CI:0.9%~1.9%),吸氧治疗率为5.4%(95% CI:4.4%~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地区、慢阻肺患病知晓、急性加重史和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影响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率,性别、地区、慢阻肺患病知晓、急性加重史、mMRC评级和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影响患者的吸氧治疗率。结论 中国≥40岁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和吸氧治疗水平较低,应探索方便、有效的慢阻肺患者管理和肺康复治疗模式,让更多的患者获得科学的肺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中国≥40岁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OS、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发表文献。采用Stata 15.1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1项研究,包括23107例COPD患者。中国≥40岁成人COPD患病率为9.4%(95%CI:8.6%~10.4%)。亚组分析显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北方人群患病率低于南方人群;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患病率随文化程度降低而升高;吸烟人群患病率高于不吸烟人群。结论 我国≥40岁成人COPD患病率较高,不同特征群体患病率不同,需要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山东省≥40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抽取3 600名≥4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肺功能检查。采用复杂抽样加权估算慢阻肺的患病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项目全部完成且质控合格的共3 317人,慢阻肺患病471人,经复杂加权后山东省≥40岁居民慢阻肺患病率为13.391%,男性患病率为20.200%,女性为6.632%,男性高于女性(χ2 = 95.359,P<0.001),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6.549%、10.837%、19.991%、23.632%,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高(χ2 = -12.01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 = 2.416,95%CI = 1.639~3.561)、年龄(OR = 3.749,95%CI = 1.883~7.467)、有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OR = 1.444,95%CI = 1.127~1.849)、儿童时期严重肺部感染史(OR = 3.183,95%CI = 1.414~7.168)、吸烟(OR = 2.207,95%CI = 1.805~2.698)、做饭时不通风(OR = 1.361,95%CI = 1.021~1.814)等是慢阻肺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山东省≥40岁居民慢阻肺患病率较高,应从各项危险因素入手,特别是男性、高龄、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吸烟、儿童时期严重肺部感染史、室内空气污染等方面,加强对慢阻肺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 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提高慢阻肺患者诊断治疗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功能检测,将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70%者诊断为慢阻肺。共9 120名慢阻肺患者纳入分析。基于复杂抽样设计估计慢阻肺患者药物治疗率及其95% 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 40岁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率为11.7%(95% CI:10.2%~13.0%),吸入药物治疗率为3.4%(95% CI:2.9%~4.0%),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率为10.4%(95% CI:9.0%~12.0%),调查前知晓自己患有慢阻肺者的药物治疗率最高。≥ 60岁患者的药物治疗率高于<60岁者。女性药物治疗率、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率均高于男性,有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者这2个治疗率高于无暴露者,曾经吸烟者的药物治疗率、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率高于现在吸烟者和从不吸烟者。调查前知晓自己患有慢阻肺者的治疗率均高于不知晓者,有呼吸道症状者的治疗率均高于无症状者。结论 中国≥ 40岁慢阻肺患者药物治疗率,特别是吸入药物治疗率很低,了解自己慢阻肺患病状况、出现呼吸道症状是影响慢阻肺药物治疗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慢阻肺早期诊断,提高患者规范化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国河北省、浙江省、陕西省和湖南省(4省份)≥55岁中老年人帕金森病前驱期(pPD)患病概率,探讨总体认知功能及不同认知域功能与pPD患病概率的关联性。方法 利用神经系统疾病专病社区队列研究2020年调查数据,选择未患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有完整人口统计学、疾病史、认知功能评估和帕金森病风险因素数据的≥55岁中老年人4 634人。采用蒙特利尔认知测验中文版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按照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协会诊断标准评估pPD患病概率并判定pPD,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认知功能与pPD患病概率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对象总体认知功能评分、记忆、执行力、视空间、语言、注意力和定向指数评分的MQ1,Q3)分别为25(20,30)、13(11,15)、10(7,12)、6(4,7)、5(4,6)、15(12,18)和6(6,6)分,pPD患病概率MQ1,Q3)为0.42%(0.80%,1.73%),可能或极可能患pPD者比例为0.4%。总体认知功能评分四等分组pPD患病概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能或极可能pPD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下降趋势(P=0.001)。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体认知功能评分Q2Q3Q4组pPD患病概率较Q1组分别降低23.4%、31.2%和20.1%,相应的β值(95%CI)分别为0.766(0.702~0.836)、0.688(0.631~0.751)和0.799(0.730~0.875),且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较高的执行力、视空间、语言、注意力和定向指数评分与较低的pPD患病概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总体认知功能及执行力、视空间、语言、注意力和定向功能减退可能增加中老年人pPD患病概率,提示早期认知功能干预对预防pP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