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法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问题,并对培养当代大湾区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方面提出合理建议。结果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当地极强的人口流动性、三地的行政管理体系存在差异及缺乏大湾区公共卫生考核认证评价机制等。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该把大湾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到战略性高度,创新探索大湾区新型公共卫生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健康协调发展过程中5个方面的主要做法及经验:(1)构建了跨领域、跨层级、跨地域协同管理体系;(2)加强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多元主体的合作;(3)以创新驱动,缩小湾区内医疗发展差距;(4)数字化为医疗健康协同发展培育了新动能;(5)中西融合,促进了湾区医疗体系的多元化建设。提出了推进“健康湾区”进一步协同发展的6个方面建议:(1)推进三地的法律建设,加强三地医学法律建设;(2)组建大湾区医学科创委员会,制订协同发展规划;(3)加强医学人才交流,推动产学研的进一步发展;(4)加强数字化转型,提高湾区医疗服务能力;(5)大力推进大湾区医疗产业布局;(6)发挥中西医融合的优势,促进健康湾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针对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安全治理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理论层面的剖析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从安全化与互动协同理论的视角探析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协同治理存在的困境并尝试提出了相应的破局路径。通过“安全化”治理实施基本框架,分析目前大湾区存在五方面问题,并基于该地区特殊性提出“互动合作观念-多元参与施动-机制规范保障”的创新治理模式。对加快完善地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解决区域性疫情防控复杂情势、增强区域治理绩效,探索“一国两制”下多地一体化协作发展创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从交易成本视角对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难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成果匹配难、价格协商难、交易过程难和风险性大等因素提高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成本。为促进大湾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文章建议通过提升大湾区中医药科技成果信息交互能力、中医药成果第三方服务能力、中药新药技术创新能力及金融服务能力等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5.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党和国家政府重要部署的发展战略之一。发展融合创新的高质量健康管理是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大湾区居民对健康医疗的诉求日益上升,健康管理的创新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但目前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与内地在融合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本文通过介绍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两地的健康管理现状,比较和概括三地面临的融合发展的挑战,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从政策、经贸、教育人才、学术科研、文化观念等方面对健全大湾区健康管理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党和国家政府重要部署的发展战略之一。发展融合创新的高质量健康管理是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大湾区居民对健康医疗的诉求日益上升, 健康管理的创新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但目前香港、澳门与内地在融合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通过介绍香港、澳门两地的健康管理现状, 比较和概括三地面临的融合发展的挑战,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 从政策、经贸、教育人才、学术科研、文化观念等方面对健全大湾区健康管理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广东省携手香港、澳门以打造世界一流健康大湾区为目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开展多平台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全面推动科研创新发展,联手构建世界医疗新高地,着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事业协同发展,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提供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在树立国家形象、增进国与国之间深层次理解与认同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2020年,中医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程中,成效显著、作用巨大,体现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独特优势,不仅为全球抗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知名度。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宝贵财富。秉承文化引领经济、知识赋能健康的宗旨,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优势,创新大湾区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通过探索大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推进大湾区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促进大湾区中医药运动健康产业、打造大湾区中医药新型文化业态等形式,加快具有中国特色健康产业的发展,形成经济新优势,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文化素养,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价值差异,资源分布不均,粤港澳大湾区医院协同发展面临障碍。党建引领下的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医院统一思想阵营,占领技术高地,打造人文地标。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以党建融合岭南文化,促进协同的价值认同;以党建引领医疗联合,强化协同的组织联盟;以党建引领人才培育,打造协同的人才高地三种路径,引领大湾区医院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谋求发展、承担使命、履行担当。  相似文献   

10.
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区域养老服务的社会背景、政策支持、实践探索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发展养老服务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区域养老服务面临的治理困境。为了建设"健康湾区",提出粤港澳三地政府部门加强政策协同,逐步解决粤港澳三地社会福利不可携带之困境,大力发展粤港、粤澳跨境养老服务;珠三角九市之间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应加强政策协同,逐步实现社会福利一体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医养融合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卫生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健康中国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公共卫生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健康中国建设必须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把建设健康中国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大健康”的发展理念;坚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公益性;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动力;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核心要素。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慢性病防控;加强健康教育;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公共卫生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预防为主方针;坚持大卫生观念和国家公共卫生的基本职能;坚持大众生态健康模型,推进医学整合发展;坚持人才战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的能力建设;坚持科研为依托,切实抓好公共卫生基础研究;坚持科学、规范、有序,抓好常规公共卫生工作,确保常规与应急协调发展;坚持循证决策,早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康中国、健康一生都需要健康的环境支持。要携手共同应对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促进全球健康。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新时代,要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卫生服务体系六模块理论,分别从服务提供、领导力与治理、信息系统、卫生人力、筹资和技术等方面对日本急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综合监测和应对体系进行介绍。提示我国在应对急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重视事前预防,充分发挥卫生部门的决策支撑作用;加强智库建设,保证资金到位;加强信息共享,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整合技术性贸易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2012年中国部分地区《国际卫生条例(2005)》(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IHR)(以下简称IHR)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现状,并分析其存在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中国卫生部门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中国7省、64地级市及140县(市、区),分析省、市、县(市、区)级卫生部门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要求的监测、应对、风险沟通、准备、实验室能力、感染控制以及物资和经费支持能力建设情况。结果: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指标在中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缺乏制度建设;省、市、县(市、区)三个层级在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方面呈逐级递减趋势。结论:加强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的制度建设;重点支持县(市、区)级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加强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指标中薄弱环节的建设;加强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对中国适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湄公河流域疾病监测网络的管理机制、核心战略、数据管理及实施效果。指出要提高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综合监测水平,应在以下方面努力:探索建立跨境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网络和协调共享模式;建立跨区域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网络和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数据评估,提高综合监测数据质量和及时性;建立综合监测系统第三方评价机制;开发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加强流行病学能力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公共卫生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使全社会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公共卫生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社会行为规范、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以及社会治理和精细化管理等。新冠疫情使人们对公共卫生有了新启示和新定位,要改革与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强化病原的变异监测及预警,加强传染源的早期识别与发现,关注传播途径的认知与阻断技术,加强疫苗的研制及战略技术储备,加强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建设。公共卫生是国民健康的卫士,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是国泰民安、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公共卫生综合能力是政府现代化疾控体系建设和社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标志。现代公共卫生的新特征包括:健康影响因素与疾病病因的多元化、复杂性;国民健康改善与疾病防控、突发事件应急的社会性;健康保护、健康促进与疾病防控、突发事件应急的社区性。展望新时代公共卫生,要重点关注健康一生、环境健康及建成环境建设、融健康于万策、同一健康和全球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疾病预防与医疗卫生相关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科学高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断提升。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口基数庞大,民族众多,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增速较快,老龄化攀升迅速,新老传染病不断发生,慢性病大众化、年轻化等问题日趋严峻,对SARS之后重塑的疾病控制体系和职能发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聚焦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从完善物资配备和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设立新的防控"主动预防"理念和症状监测系统、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现代化信息交互平台、加强军民融合和提升群众应急的主动意识和能力建设八个方面不断加快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建设,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7.
进一步推动我国儿童伤害预防控制工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伤害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已开展了大量预防儿童伤害的实践和科学研究,儿童伤害疾病负担已有所减轻,但伤害仍是造成儿童死亡的第1位原因,预防儿童伤害应被列为促进儿童健康的优先工作领域。健全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合作的儿童伤害预防机制,开展系统、全面、科学的儿童伤害预防控制工作,是降低我国儿童伤害疾病负担的重要策略。建议依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完善伤害预防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和颁布实施儿童伤害预防行动计划,深入开展预防儿童伤害的实践和科学研究,加强儿童伤害防控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以达到减少儿童伤害,促进儿童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深化人文关怀思想,建立现代化医院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主题。本文以党建工作为基础,深入探讨医院党建工作中在人文关怀实践的作用,这对“中国梦”时代背景下的医院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欧洲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基本情况,及其传染病监测系统发展过程、系统界定、监测方法、实验室数据融合、监测标准化与监测经验共享等。建议我国应强化各层级之间监测交流,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监测效率,增加监测产出;定期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进行评价,以期提高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卫生政策和系统研究方法,从组织架构、法律法规、监测和应对系统及外部联系等方面,梳理和分析了美国急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和应对系统管理机制。提出我国在建设综合监测和应对系统时,应合理搭建组织架构,强化横向合作;以立法为保障;重视监测系统的作用;构建综合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