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合并Ⅱ型糖尿病41例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术前营养支持,全组术中置鼻肠管,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肠内营养过程中血糖的护理管理、监测及控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1例均按计划完成肠内营养,平均输注营养液时间(10.2±3.5)d.术后发生低血糖2例,高血糖5例,其余均控制满意.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酮症酸中毒2例.均顺利度过围术期,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需要严格监测和控制血糖,加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合理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肠内营养支持是诱发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尤其是鼻饲患者,营养供给方式有其特殊性,食物通常采用流食、半流食等,供给方式也有少量多餐或鼻饲等多种形式,血糖控制困难。通过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配合适当的血糖控制方式、鼻饲输注方式以及给予鼻饲膳食教育有助于糖尿病肠内营养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3.
高森  刘纯艳 《全科护理》2011,(11):956-957
[目的]探讨胃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中不同胰岛素给予途径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方法]将45例胃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按胰岛素使用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输注TPN同时予以胰岛素泵输注控制血糖;对照组在TPN液体中按比例加入胰岛素,直接输注。[结果]实验组输注TPN第1天、第2天、第3天血糖控制情况均较对照组效果好,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短。[结论]对胃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使用TPN治疗时,通过静脉使用胰岛素泵能较好地控制血糖,缩短术后伤口愈合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中不同胰岛素给予途径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方法]将45例胃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按胰岛素使用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输注TPN同时予以胰岛素泵输注控制血糖;对照组在TPN液体中按比例加入胰岛素,直接榆注.[结果]实验组输注TPN第1天、第2天、第3天血糖控制情况均较对照组效果好,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短.[结论]对胃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使用TPN治疗时,通过静脉使用胰岛素泵能较好地控制血糖,缩短术后伤口愈合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头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适应的营养供给途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3~2005年18例胰头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胰头癌根治术,通过术中设置的肠营养管采用胃肠内营养途径供给机体营养,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1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因血糖增高而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胰头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胃肠内营养既能保证患者机体营养需要。又能有效控制血糖升高而引起的并发症,优于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分析了13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发现糖尿病的时间、治疗情况及术前、术后护理措施.认为通过综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血糖控制、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胃肠道准备;术后胃肠减压、血糖监测与控制、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相结合、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口腔护理等,可以有效预防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50例食管癌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方法。结果:术后发生导管脱出5例,其中3例胃镜下重置导管成功,2例改肠外营养;导管不通23例,经注入可乐等含碳酸饮料通管成功。34例出现轻度腹痛或腹泻,经暂停营养液输注或控制输注速度后得到缓解;6例出现严重腹痛、腹泻,给予暂停输注营养液并经肠内营养管注入止泻药(易蒙停)后症状得到控制。术后平均2~4 d恢复肠道功能,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简单、安全且经济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早期营养液的输注对病人肠功能的恢复和营养的改善明显提高。加强护理,预防和减少鼻饲管管理中的并发症是保证肠内营养正常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的情况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糖尿病是外科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加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血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带有空肠造瘘管,提倡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 )支持疗法,与全肠外营养(Total panen‐teral nutrition ,TPN)相比,更方便、安全、经济和符合生理状态,有助于维持肠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维持肠道机械、生物、免疫屏障的功能,防止细菌移位,小肠的蠕动、消化吸收功能在术后几小时即可恢复正常,EEN可在术后6 h进行。但肠内营养往往采用高热量、高蛋白等营养液输入,这必然造成血糖控制困难,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维持血糖在适当范围,以减少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我科2013年1-12月对62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6 h开始实施EEN支持疗法,并密切监测与控制血糖变化,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燕 《天津护理》2010,18(6):315-316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中,不同胰岛素给予途径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方法:分析45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TPN输注时,比较两种不同胰岛素使用方法对患者血糖浓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在术后3天的血糖控制、及血糖波动均较对照组效果好;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结论:对于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使用TPN治疗时,通过微量泵泵入胰岛素易于调整胰岛素用量,能更加快速、平稳、理想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0.
房颖  张莉萍 《护理学报》2017,24(23):64-66
报告1例胰管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血糖管理.通过对术前发生低血糖的积极处理、围术期营养的评估及个性化的支持、肠内外营养期间针对性的血糖管理以及多元化健康教育,最终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本例患者于术后第8天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泵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液输注中的应用。[方法]将105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肠内营养泵匀速输注肠内营养液,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胃管鼻饲。观察两组病人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糖、血浆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死亡3例,改静脉营养治疗2例,对照组死亡4例,改静脉营养治疗8例;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血糖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液输注中应用肠内营养泵,可减少肠道并发症,促进病人的血糖和血浆白蛋白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重症脑外伤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差异。方法将重症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胃肠道营养组(EEF组)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对比营养支持前后两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在伤后第1、3、6天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伤后第3天TPN组及EEF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达到高峰,伤后第14天两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恢复正常范围。EEF组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在伤后第3、6天显著低于TPN组(P<0.05),伤后第1、14天两组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对比胃肠外营养支持可更好地减轻重症脑损伤后的高血糖反应及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ICU非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发生高血糖的现状,并探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1月—9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式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个ICU的176例行肠内营养的非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发生高血糖的现状及危险因素。结果 37例患者发生高血糖,发生率为21.02%。发生高血糖患者与未发生高血糖患者在年龄(OR=1.1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OR=1.41)、鼻饲速度(OR=1.15)、肠内营养液类型(OR=0.45)、是否进行肠外营养(OR=3.01)、是否使用抗生素(OR=1.77)、是否进行机械通气(OR=7.16)、是否手术(OR=43.99)、输注途径(OR=6.1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升高、鼻饲速度加快、输注短肽或单体型肠内营养液、进行肠外营养、进行机械通气、手术、应用鼻肠管是ICU非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发生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It appears that enteral nutrition is more likely to produce hypoglycemia during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than is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POINT OF VIEW: Although this consequence may in part be the result of frequent discontinuation of feeding or to variability of gastro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there are also distinct 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and enteral nutrition that are more likely to be responsible, including much higher serum insulin responses to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han with enteral nutrition that approach submaximal response levels and direct appearance of administered glucose into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with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at rates that approximate usual postabsorptive rates and that avoid first-pass hepatic clearance. CONCLUSIONS: These factors may make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more efficacious, at least initially, with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and may justify setting a higher limit for glucose control when enteral feeding is principally us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患者应用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用Fd-600灌食桶盛放流质,进行间隙输注法空肠管饲。结果200例患者护理效果满意,未发生严重肠内营养并发症,术后住院13~15d,痊愈出院。结论改良鼻饲输注法不但满足了患者的营养需要,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简化了鼻饲方法,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改进鼻饲的方法,减少腹泻、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140例,按采用的鼻饲法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饲方法,实验组应用电脑输液泵控制鼻饲滴速,比较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将实验组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在营养液及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分别维持10,16,18 h,观察各时间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腹泻、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在3个时间段中腹泻、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使用电脑输液泵控制鼻饲滴速,可明显降低腹泻、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鼻饲营养液在电脑输液泵控制下不必维持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由益生菌、谷氨酰胺、深海鱼油、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对合并糖尿病的胃肠肿瘤患者肠耐受性和脑肠肽Ghrelin的影响。方法 92例合并糖尿病的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和加入益生菌、谷氨酰胺、深海鱼油、能全力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组(治疗组),各46例,两组均在手术中摆放鼻肠营养管,营养管放入空肠起始处,治疗组术后均给予免疫微生态营养,对照组给予能全力。观察两组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术后第3天和第7天空腹抽血测定血浆活性Ghrelin,最后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第7天血浆活性Ghrelin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胃肠肿瘤患者,应用由益生菌、谷氨酰胺、深海鱼油、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能提高血浆活性Ghrelin,并能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心脏大血管手术后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营养支持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4年来29例呼吸机支持治疗≥72 h患者,采用肠外逐渐向肠内营养过渡,分阶段由低热卡逐步提高热卡支持治疗的治疗方案。结果 29例患者中7名患者死亡,其中3例死于严重感染,1例死于枕骨大孔疝,1例死于肾衰竭,2例死于术后低心排。无患者死于营养支持不当并发症。22例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后自主进食,并治愈出院。其中3例患者高血糖,调整胰岛素后即好转;7例患者出现鼻饲后腹泻,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患者出现高脂血症。结论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后不能顺利脱机而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应采用肠外逐渐向肠内营养过渡,分阶段由低热卡逐步提高热卡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适合ICU危重症患者的最佳鼻饲方式。方法:将180例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到每日鼻饲时间持续24h泵入组、持续16h泵入组和间断24h泵入组,每组60例,持续24h泵入组和持续16h泵入组用输液泵持续泵注营养液,间断24h泵入组用输液泵分8个时间单元泵入,每个时间单元为3h,即持续泵入2h,间隔1h。结果:①三种鼻饲方式维持ICU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基本相同,但三组营养指标均有降低,提示要及早给予肠内营养。间断24h泵入法在维持血红蛋白浓度方面比持续24h泵入法差。②三种鼻饲方式均能很好地维护ICU患者的免疫力。③持续16h泵入法能保证ICU患者的充足睡眠。结论:持续16h泵入法更适合ICU患者。  相似文献   

20.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输入途径的分为肠内营养和场外营养。其中肠内营养液输注是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中的重要途径。选择恰当的输入途径和输注方式是保证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肠内营养分口服和管饲两种途径,后者包括鼻胃管、双腔胃-空肠管、空肠造瘘管、胃造瘘管、鼻十二指肠及鼻空肠管。由于鼻胃管的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适于鼻胃管的患者在术中可置空肠造瘘管,以利于术后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现将空肠造瘘用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国内外护理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