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其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航天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0例MP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价CRS+HIPEC治疗模式安全性,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  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为:1:1.5。病理结果均为MPM,病理分型为上皮型。接受CRS+HIPEC治疗后总体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9%、58.2%和43.6%,其中肿瘤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达到0/1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295),CA125异常(P=0.256),既往手术(P=0.460)以及静脉化疗(P=0.283)未见对总生存有显著影响。而年龄 > 60岁(P=0.037),CC-2/3(P=0.027),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20分(P=0.014)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论  MPM是一种罕见疾病,早期诊断困难,传统治疗预后差,静脉化疗无法有效改善预后。尽早行CRS+HIPEC综合治疗安全可靠,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  阑尾黏液性肿瘤较为罕见,可发生腹膜转移形成腹膜假黏液瘤。目前,临床上多应用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和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o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进行治疗。其组织学类型、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index,PCI)评分及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等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尚为明确。将规范的组织学分类作为预测因子应用至临床,探讨不同组织学分型、PCI评分和CC评分等因素对伴有腹膜转移的阑尾黏液性肿瘤的预后影响。  方法  回顾行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经CRS联合HIPEC治疗后的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转归。按照2019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消化道肿瘤推荐的分类标准和国际腹膜表面肿瘤组的规范化组织学分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明确组织学分型、PCI评分、CC评分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 PFS)的影响。  结果  共48名患者接受了CRS+HIPEC的治疗。经单因素Cox回归分析,PCI 评分 、CC评分、原发组织学类型和腹膜组织学类型均对PFS存在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与PCI评分≤10分相比,20~30的危险比为10.38;CC评分与0分相比,1分和3分的危险比分别为4.26和14.74;原发组织学类型中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相比,印戒细胞癌的危险比为9.81;腹膜组织学类型中,与无细胞黏蛋白相比,高级别腹膜黏液癌的危险比为14.3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仅原发组织学类型对PFS存在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织学类型中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相比,印戒细胞癌的危险比为110.79。  结论  对于经过CRS+HIPEC治疗阑尾黏液性肿瘤及其引起的腹膜假黏液瘤,规范化地进行原发病灶和腹膜病灶组织学分型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腹膜病灶组织学恶性程度与原发病灶组织学恶性程度相比呈正相关。原发病灶和腹膜灶恶性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相对于腹膜病灶组织学分型,原发病灶组织学分型与患者预后更为密切,是更好的预测指标。同时,患者预后与CRS的CC评分和PCI评分有关,PCI评分和CC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因此,在CRS+HIPEC治疗中,应对原发病灶和腹膜病灶进行组织学分型,尽可能减瘤彻底,规范化地HIPEC治疗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恶性腹膜间皮瘤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核因子-κB(NF-κB)、Wilm’s 瘤基因-1(WT-1)、PTEN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2013年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腹膜间皮瘤3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病变腹膜组织中COX-2、NF-κB、WT-1及PTEN的表达,并分析与年龄、性别、血小板升高、石棉接触、CA125升高、腹水、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指标的关系。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33例恶性腹膜间皮瘤中,COX-2、NF- κB、WT-1及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4%、51.52%、72.73%和21.21%。4项指标与年龄、性别、血小板升高、石棉接触、CA125升高、腹水、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COX-2 和NF-κB分别与PTEN呈负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TEN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短, 而COX-2与NF-κB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短。PTEN是影响恶性腹膜间皮瘤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 论 高表达COX-2及NF-κB提示预后不良,PTEN是影响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预防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SAEs)发生。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22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CRS+HIPEC治疗的154例MP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SAEs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计154例MPM患者接受CRS+HIPEC治疗,1级不良事件10例(8.8%),2级41例(36.3%),3级53例(46.9%),4级7例(6.2%),5级2例(1.8%)。需要进行抢救的SAEs发生率为5.8%(9/154),围手术期死亡率1.3%(2/154)。单因素分析表明,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P=0.036)、肿瘤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1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PGI-DLBCL患者中,男31例,女20例,中位发病年龄48岁(16~80岁),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腹部肿块、恶心、呕吐等;原发于胃29例(56.86%),小肠15例(29.41%),结肠4例(7.84%),直肠1例(1.90%),混合部位2例(3.92%).包块直径≥10 cm患者13例(25.49%).24例(47.06%)肿瘤细胞来源于生发中心(GCB),27例(52.94%)来源于非生发中心(non-GCB).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细胞来源、原发部位(胃或肠道)和大包块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Lugano分期Ⅲ~Ⅳ期、乳酸脱氢酶(LDH)增高、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和CA125增高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Lugano分期Ⅰ~ⅡE期、LDH正常、IPI评分0~2分和CA125正常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样方案化疗组患者同单纯CHOP样方案化疗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 Lugano分期、IPI评分、LDH增高、CA125增高对于预测PGI-DLBCL患者的生存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种主要来源于阑尾黏液性肿瘤的恶性肿瘤综合征,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是国际推荐的PMP标准治疗。本研究旨在评估CRS+HIPEC治疗PMP的疗效及围手术期安全性。  方法  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采用CRS+HIPEC治疗182例PMP临床数据库,进行生存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独立预后因素,并分析围手术期安全性。  结果  182例PMP患者接受CRS+HIPEC治疗,低级别PMP 73例(40.1%),部分低级别、部分高级别PMP 50例(27.5%),高级别PMP 53例(29.1%),PMP伴印戒细胞6例(3.3%);中位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30分,PCI≥20分为134例(74.0%);肿瘤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0~1分者为79例(44.1%);死亡48例(26.4%),生存134例(73.6%),中位生存时间64.7个月(95%CI:43.1~84.3个月)。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4个独立预后因素:年龄(HR=12.079,95%CI:1.605~90.916)、CC(HR=0.211,95%CI:0.069~0.641)、是否有吻合口(0个vs. >1个)(HR=5.519,95%CI:1.176~25.907)、吻合口数量(1个vs. >1个)(HR=7.543,95%CI:1.592~35.732)。围手术期死亡率、严重不良事件率分别为1.6%、19.8%。  结论  PMP患者在腹膜肿瘤专科单位接受CRS+HIPEC治疗,达到完全肿瘤细胞减灭,可延长生存,围手术期安全性可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阑尾源性高级别黏液腺癌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航天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阑尾源性高级别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结果  60例阑尾源性高级别黏液腺癌患者中男性占48%(29例),女性占52%(31例);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7(38~74)岁;术前化验血CEA升高者占65%(39例),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者占80%(48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8%、30%。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单因素分析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 PCI)评分低及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愈小者对延长生存期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CC可作为影响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7)。  结论  阑尾源性高级别黏液腺癌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较差,彻底减瘤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有积极作用。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骨桥蛋白(OPN)和CA125在良恶性腹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取39例恶性腹水患者、48例结核性腹水患者及40例健康妇女血清样品,分别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其OPN和CA125水平,观察其在诊断良、恶性腹水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恶性腹水患者血清OPN水平明显高于结核性腹水患者及健康妇女组。OPN检测恶性腹水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6%、95.0%;CA125检测敏感度、特异度为76.9%、87.5%;联合检测敏感度97.4%、特异度为95.0%。联合检测OPN、CA125较单独检测OPN及CA125其敏感度高(P〈0.05);特异度无明显差异。结论:OPN与CA125联合测定是鉴别卵巢癌和结核性腹水的有效方法,联合检测CA125可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诊治现状、自然病程及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具有完整自然病程的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临床病理特征、非规范化治疗情况(误诊时间、误治时间、既往抗肿瘤治疗情况)、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cytoreductive surgery+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CRS+HIPEC)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情况、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评分、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脏器切除数量、腹膜切除区域数量、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等]、随访生存时间,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采用Kaplan -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影响5年生存的预后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共纳入94例患者,其中男性57例(60.6%),女性37例(39.4%), 中位年龄54(24~76)岁,既往抗肿瘤治疗者59例(62.8%),中位误诊时间0.8(0~62.5)个月,中位误治时间15.3(0~214.8)个月。所有患者均行CRS+HIPEC治疗,中位手术时间10.1(4.8~16.5)h,中位脏器切除数2(0~8)个,中位腹膜切除区域数5(0~9)个,中位PCI评分32(3~39)分,CC评分2~3分者达80.9%(76/94),SAE发生率35.1%(33/94)。94例患者中位总生存期30.8(2.4~218.4)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63.8%、44.7%和23.4%。分层分析显示,既往腹腔化疗(46.5 个月vs. 26.3个月)、PSS 1~3分(39.0个月 vs. 21.9个月)、低/高级别病理类型(41.5/40.9 个月vs. 20.1个月)、KPS≥80分(41.5 个月vs. 23.9个月)、无淋巴结转移(35.5 个月vs. 17.1个月)、Ki-67<50%(46.4 个月vs. 20.8个月)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P<0.05)。5年生存预后分析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以下5个因素与5年生存率有关:PSS评分(P=0.021)、既往腹腔化疗(P=0.008)、病理类型(P=0.004)、淋巴结转移(P=0.008)和Ki-67表达程度(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出以下3个影响5年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既往腹腔化疗(HR=0.458,95%CI:0.253~0.827,P=0.010)、淋巴结转移(HR=2.879,95%CI:1.345~6.163,P=0.006)、Ki-67≥50%(HR=2.502,95%CI:1.418~4.417,P=0.002)。  结论  PMP非规范化治疗现象较普遍,误治时间长,淋巴结转移及Ki-67高表达是独立不良预后因素,CRS+HIPEC术前腹腔灌注化疗可能为PMP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 生存曲线、Cox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原发性输卵管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1岁,均接受手术治疗;29例(72.5%)诊断为Ⅰ期或Ⅱ期,11例为Ⅲ期或Ⅳ期;32例(80.0%)病理分级为低分化,22例(55.0%)为浆液性腺癌。37例患者术后分别接受了PAC/PC或TC方案化疗。6 例患者在术后23~56个月复发。Ⅰ~ Ⅱ期与Ⅲ~ Ⅳ期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9个月和35个月,5 年生存率分别为58.0%和0(P=0.005)。 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FIGO分期(Ⅰ~ Ⅱ期与Ⅲ~ Ⅳ期)、病理分级(Gl +G2 级与G3 级)、术后残留灶(无肉眼残留灶、残留灶<1cm与>1cm)均是影响该病预后的独立因素。依据公式计算CA125 半衰期,比较术后3 周时血CA125 较术前下降情况(T1/2>3 周组、T1/2<3 周组),5 年生存率分别为78.0% 和50.0%(P=0.036)。 结论:临床工作中须重视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各项辅助检查的联合筛查作用,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连续动态监测血清CA125 水平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影响颅内室管膜瘤患者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颅内室管膜瘤患者276例, 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Ki-67指数、术后是否放疗、术后是否化疗对颅内室管膜瘤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  结果  肿瘤部位、手术切除程度、术后是否放疗均能影响颅内室管膜瘤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0.001), 并且是影响总生存时间(P<0.001, P<0.001, P = 0.002)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0.001, P<0.001, P<0.001)的独立因素; Ki-67指数是影响颅内室管膜瘤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因素(P<0.001)。肿瘤位于幕上、Ki-67指数≥10%是提示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 肿瘤全切、术后行放疗是保护因素(P<0.001, P=0.001)。  结论  肿瘤部位、手术切除程度、Ki-67指数、术后是否放疗是响颅内室管膜瘤预后的独立因素, 尽可能的肿瘤全切和术后放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孙萍萍  马茹  王玲玲  蒋茜  高颖  昌红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4):1248-1253
  目的  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寻找影响预后的独立临床病理指标。  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腹膜后脂肪肉瘤病理标本,研究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神经侵犯等,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包括Ki-67、P53蛋白表达,分子病理特征包括MDM2基因扩增;分析临床治疗及随访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以生存预后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临床病理学因素。  结果  共纳入114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男59例(51.8%),女55例(48.2%),中位年龄52(22~80)岁。高分化脂肪肉瘤48例(42.1%),去分化脂肪肉瘤66例(57.9%);淋巴结有转移者2例(1.4%);有脉管瘤栓者3例(2.6%);Ki-67阳性指数 < 60%者88例(77.2%),≥60%者26例(22.8%);P53 < 70%者85例(74.6%),≥70%者29例(25.4%),荧光原位杂交发现MDM2基因扩增。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患者生存的临床病理指标包括:组织病理学类型、FNCLLC分级、复发、坏死、核分裂像、P53阳性百分比、Ki-67阳性指数。多因素分析显示坏死(HR=1.984,P=0.024)、复发(HR=2.161,P=0.049)为独立预后因子。  结论  肿瘤坏死、复发可能是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首诊Ⅳ期乳腺癌骨转移(initially diagnosed stage Ⅳ breast cancer bone metastasis,IDBCB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6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IDBCB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分析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3.3岁。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34.3个月,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7.8%和12.2%。首发转移模式仅为骨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中位生存时间为41.7个月,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4.5%和20.4%。在单因素分析中,分子亚型、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情况、淋巴结状态、Ki-67指数、骨转移数目(number of bone metastasis,NBM)、初始转移模式、药物治疗模式及局部治疗与预后相关;74例IDBCBM患者的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首发骨转移模式,NBM,药物治疗模式,Ki-67均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 < 0.05)。  结论  Ki-67的高表达、单一的药物治疗模式、NBM较多、骨合并内脏转移均与患者预后较差相关,但局部的手术和放疗是否获益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4.
夏文彬  吴海啸  胡阳  张瑾  张超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20):1047-105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高剂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骨肉瘤后导致白细胞降低的风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疗的骨肉瘤患者资料,并制定纳入排除标准。  结果  经过筛选,43例骨肉瘤患者的177个周期的MTX化疗资料被纳入本研究。化疗前病理检测Ki-67>20%(OR = 2.962,95%CI 1.416~5.092;P<0.004)、24 h CMTX>1.0 μmol/L(OR = 9.600,95%CI 4.728~19.491;P<0.001)及轻度贫血(OR=2.157,95%CI 1.125~4.134;P=0.021)是化疗后出现白细胞降低的危险因素。  结论  第24 h CMTX、Ki-67和MTX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是接受高剂量MTX治疗的骨肉瘤患者发生白细胞降低的风险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可在围化疗期间密切监测上述指标,以预判白细胞降低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淋巴结阴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R-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83例淋巴结阴性R-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定期随访。  结果  83例患者中男性49例(59.0%)、女性34例(41.0%);平均年龄(43.3±11.4)岁;61例(75.5%)患者主要因非特异性症状就诊;肿瘤单发75例(90.4%);肿瘤平均直径为(0.8±0.7)cm;主要浸润黏膜层及黏膜下层80例(96.4%);病理分级以G1为主,共65例(78.3%),Ki-67指数平均值为(2.1±1.7)%;肿瘤分期Ⅰ期78例(94.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gA阳性29例(34.9%)。治疗方式使用内镜下切除67例(80.7%),手术16例(19.3%)。中位随访时间24(3~90)个月,5年生存率100%,2例(2.4%)复发。肿瘤复发与Ki-67阳性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P=0.025);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P=0.030)。Kaplan-Meier法分析得出治疗方式、肿瘤分级对预后复发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01)。  结论  淋巴结阴性R-NENs直径>1.0 cm相对容易浸及固有肌层,直径≤ 1.0 cm也有浸及固有肌层的可能,建议此类患者行超声内镜(EUS)检查以决定治疗方式。内镜下切除为淋巴结阴性R-NENs的主要治疗方式,Ki-67指数较高患者治疗后相对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肿瘤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预测模型,为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胃癌腹膜转移(gastric cancer with peritoneal metastasis,GCPM)提供病例筛选方法。方法:比较完全CRS(complete CRS,CCRS)组和不完全CRS(incomplete CRS,ICRS)组患者基本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参数,通过逻辑回归模型筛选CC独立预测因子,精准预测CCRS可能性。结果:12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CC0组52例(41.6%),中位总生存期为30.0(95%CI:16.8~43.3)个月;CC1-3组73例,中位总生存期7.3(95%CI:5.7~8.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CC1、CC2和CC3组间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CC0定义为CCRS组,CC1-3定义为ICRS组,构建并优化了以腹膜转移时相(OR=14,95%CI:2.0~97.9,P=0.008)、术前肿瘤标志物(OR=6.5,95%CI:2.1~37.8,P=0.037)和腹膜癌指数(OR=1.5,95%CI:1.3~1.8,P<0.001)预测ICRS的多因素回归模型和预测列线图,内部验证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85,列线图显示预测准确度、一致性良好。根据列线图结果将患者分为4个亚组,设定CCRS预测概率≥50%,同时性且术前肿瘤标志物正常组、同时性且术前肿瘤标志物异常组、异时性且术前肿瘤标志物正常组、异时性且术前肿瘤标志物异常组腹膜癌指数界值点分别为:≤16、≤12、≤10和≤5。结论:CCRS+HIPEC可延长部分经选择的GCPM患者生存期,以腹膜癌指数为核心,联合腹膜转移时相和术前肿瘤标志物的病例筛选策略,可有效选择高概率实现CCRS的患者接受CCRS+HIPEC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