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影像学、内镜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水平的提高 ,消化道早期癌肿检出率逐渐增加。通过对早癌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 ,部分在消化道早癌病人进行非手术的微创伤内镜治疗 ,不仅能达到与手术同样的效果 [1],且减少了创伤和避免了手术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近年来研究众多 ,本文就最具代表性的胃和结肠早癌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消化道早癌的诊断1.1形态学诊断早期胃癌是指癌细胞浸润局限在胃的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而不管其浸润范围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按山田分类法 ,早期胃癌分为三型 ,即I型(隆起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早期胃癌临床病理,提高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5年12月37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早期胃癌37例占同期360例胃癌手术的10.3%。病灶位于胃窦25例(67.6%),胃体5例(13.5%),胃角5例(13.5%),贲门2例(5.4%)。病灶42cm的21例(56.8%),病灶在2~4cm的10例(27.0%),病灶≥4cm的6例(16.2%)。早期胃癌大体分型中,Ⅱ型24例(64.9%),Ⅲ型7例(18.9%),Ⅰ型6例(16.2%)。黏膜内癌21例(3例原位癌),黏膜下层癌16例。手术病例发现淋巴结转移9例(24.3%),其中黏膜下层癌转移率43.8%(7/16),而黏膜层9.5%(2/21)。37例术前均行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33例(89.2%)。结论内镜检查已成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同时加强专业人员对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的认识也同样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及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3.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附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应用纤维内镜共检查早期胃癌16例,其中Ⅱb型3例、Ⅱc4例、Ⅲ型4例、Ⅲ+ⅡC型5例,病灶侵及粘膜层、粘膜下层各8例,无淋巴结转移病例。文中研讨了如何提高早期胃癌的内镜检出率,防止漏检贲门部、胃底部早期癌人早发现微小胃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36例早期胃癌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如何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方法以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我院1998—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36例,对本组病人的年龄分布、病变分布、胃镜下病变形态、病理性质及手术后治疗及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早期胃癌中,男性占80.6%,发病年龄高峰40~49岁,病理特点以高分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为主,且几乎所有的癌旁组织均有萎缩及肠上皮化生,其临床表现不一,镜下形态以溃疡型为主。分布:胃窦、胃角、胃体、贲门。病理组织学改变:本组36例患者,低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8例,高分化腺癌14例,印戒细胞癌7例。病变局限于黏膜层20例,黏膜下层16例,全部病例手术治疗后随访5~6年,现存活29例,目前未发现复发和转移。结论大于40岁,尤其有癌前病变的患者,更应警惕早期胃癌的存在,内镜检查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胃窦、胃角等病变易发部位,更应观察贲门、胃体高位等特殊部位,高度重视癌前病变,如萎缩、肠上皮化生、息肉、残胃、异型增生等,多点取材,尤其重视第一点取材的精准,必要时反复多次取材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关键,早期胃癌手术治疗后无须任何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5.
胃"一点癌"3例报道及国内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一点癌”诊断与治疗。方法 内镜下对3例胃黏膜潮红色病灶、粗糙灰白、浅溃疡灶处活检,采用蒋氏“一点癌的诊断标准”诊断胃“一点癌”,并总结分析国内胃“一点癌”报道情况。结果 一点癌的好发部位以胃窦最多。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痛、食欲不振及饱胀不适。一点癌的基本病变以浅表溃疡和糜烂为主。一点癌预后良好,仅见3例发生转移。对其治疗应以根治性胃切除为首选。结论 对于“一点癌”诊断应十分慎重,应严格按照蒋氏“一点癌的诊断标准”准确取材,结合病理诊断及手术标本系统而连续大量切片,是诊断一点癌的重要手段。手术治疗目前仍是胃“一点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内镜治疗适合那些拒绝手术或不适合手术的病人。  相似文献   

6.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固有层或穿透黏膜肌层而达黏膜下层者,不论肿瘤体积大小,是否有胃周围淋巴结转移[1].诊断和治疗早期胃癌是提高胃癌生存率的关键,总结早期胃癌临床和病理特点有助于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现将本院1997至2002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56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相似文献   

7.
胃癌的CT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癌的CT表现,旨在提高胃癌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胃镜、病理证实的60例的CT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有局部或广泛胃壁增厚,其中胃窦癌29例,胃贲门癌18例,胃体癌10例,皮革胃3例。结论:CT对中晚期胃癌定位及定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早期胃癌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胃癌能早期发现,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极为重要,据报告早期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达95%,而胃的“一点癌”存活率达100%。我院曾收治1例早期微小胃癌,即“一点癌”,报告如下:患者,男,32岁。因上腹部隐痛14年,急性发作3天,经胃肠钡餐透视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收住院。病人既往上腹痛,时而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服用胃舒平,胃得宁可以缓解,住院前发作时,间断服用谷丙胺、甲氰咪胍也曾有效。  相似文献   

9.
早期胃癌的胃镜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荣宽  生杰  姜春萌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714-715,718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胃镜及病理特点,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总结该院1994~2003年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早期胃癌病人术前胃镜均确诊为胃癌,其胃内分布以胃窦最多30例(46.9%),病理示管状腺癌最多32例(50.0%),病灶周围组织示萎缩性胃炎28例(43.8%),肠上皮化生26例(40.6%),中重度不典型增生26例(40.6%),幽门螺旋杆菌阳性58例(90.6%).结论早期胃癌Ⅱ型病变多见,胃窦是好发部位,黏膜内癌与黏膜下癌发生淋巴转移的几率无明显差异(P>0.1),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癌前病变及Hp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53例早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内镜和病理学特点以及与预后的关系,以提高其在内镜下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1999年~2002年手术病理证实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胃癌内镜下分布以胃窦为主,占39.6%;病变浸润深度以黏膜内癌较多占58.5%,黏膜下癌占41.5%;组织学分型以腺癌占多数(86.8%);胃周围淋巴结转移者均见于黏膜下癌,早期胃癌于术后5年生存率可为90%以上。结论能否及时及早发现胃癌,对于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胃癌21例胃镜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内镜室1987~1998年进行胃镜检查10080例,其中21例胃癌被误诊,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32~70岁,平均50岁。21例中胃窦癌4例,胃角癌3例,胃体大弯癌3例,胃体小弯癌4例,胃底癌7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印戒细胞癌5例,腺癌16例(其中10例为低分化腺癌)。1.2 误诊情况 首次胃镜检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2例,急性胃粘膜病变3例,胃息肉1例,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2 讨论本…  相似文献   

12.
方丽  袁兴娥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5):2246-2248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胃癌患者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内镜检查及病理资料.结果 胃窦部位病变最多(63例,54.31%),其次为胃角(26例,22.41%).内镜分型以Ⅱc和Ⅲ型居多.病变最大径≤10 mm的病灶34例(29.31%),其中27例(79.41%)黏膜内癌,7例(20.59%)黏膜下癌;病变最大径>10 mm的病灶82例(70.69%),其中15例(18.29%)黏膜内癌,67例(81.71%)黏膜下癌.不同病变最大径的病灶中黏膜内癌、黏膜下癌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癌分型以腺癌为主,超过50%有肠化生和慢性胃炎,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恶性程度高于管状腺癌.结论 内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在治疗方法选择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内镜和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其在内镜下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近10年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7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胃癌内镜下分布以胃窦为主,占61.5%;病变分型以型为主,约占38.5%;病变浸润深度以黏膜下癌较多占64.1%,黏膜内癌占35.9%;组织学分型以管状腺癌占多数38.8%;胃周围淋巴结转移者均见于黏膜下癌,其中以低分化腺癌占多数(57.1%)。结论:内镜检查结合病理学分析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胃癌胃镜、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方法将收集42例早期胃癌临床、胃镜及组织病理特点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C—erbB-2、P53、Ki-67的表达。结果早期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腹痛腹胀不适,部分消瘦食欲减退,呕血便血等,胃镜主要表现为糜烂平坦型23例(54.8%)隆起型17例(40.5%),病变部位胃窦最多29例、胃角5例、胃体6例,胃底贲门部2例。组织类型:管状腺癌24例,黏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7例,低分化腺癌9例,伴有肠上皮化生15例,不典型增生14例。黏膜内癌26例,黏膜下层1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6例。C—erbB-2阳性表达占16.7%(7/42),Ki-67阳性表达占38.1%(16/42)、P53阳性表达占30.9%(13/42)。结论早期胃癌临床表现隐匿,无特异性,不足以引起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对胃癌高危患者积极开展定期胃镜检查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关键,是早期胃癌确诊的的最佳方法,C—erbB.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早期胃癌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多步骤共同作用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34年来收治的消化道类癌56例(直肠36例、胃14例、阑尾3例、食管2例、十二指肠1例),探讨其临床生物特性,比较不同部位类癌、肿瘤大小及转移情况。结果表明:(1)胃类癌的发病年龄高于直肠和阑尾;(2)直肠和阑尾类癌常〈2cm,而胃、食管类癌常〉2cm;(3直肠类癌局限在粘膜下层,而胃、阑尾类癌易浸润至浆膜层;(4)胃类癌的淋巴转移高于直肠和阑尾;(5)不同部位消化道类癌的生物学行为不同;  相似文献   

16.
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有效治疗是根治术,本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对80例胃癌病人施行根治术,通过围术期护理干预,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胃癌病人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挖~84岁,平均58.5岁。胃体癌38例、胃窦癌28例、胃贲门癌14例。病理检查:低分化腺癌41例、中分化腺癌33例、印戒细胞6例。均行胃大部切除根治术,术后7~12d拆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内镜和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该院36例经过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结果 胃窦和胃角病变占72%;60岁以上组占到了77.8%,以70 ~ 79岁年龄组最多;早期胃癌HP感染率为63.8%;淋巴结转移发生在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结论 内镜对发现并治疗早期胃癌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群HP感染率似乎较以前降低,可以说明患者早期胃癌年龄推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的临床及胃镜特征,以提高EGC的早诊率。方法:回顾21例EGC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胃癌21例,隆起型5例,浅表型13例,溃疡型(凹陷性)3例,未发现微小癌和一点癌。全部病例均有上腹不适等临床表现,但症状无特异性表现。结论:凡在临床遇到上腹不适的40岁以上患者,应尽可能行胃镜检查,胃镜遇有黏膜色泽改变,特殊边缘的凹陷或表面不平隆起的病变,均应加强活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33例早期胃癌和56例进展期胃癌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早期胃癌部分行EMR术,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或姑息手术,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7的表达.结果 早期胃癌患者的癌组织MMP-7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的组织水平(P<0.02),且与胃癌的组织分型明显相关(P<0.01).2例黏膜层癌MMP-7表达强阳性的病例,行部分胃切除根治术,有1例发现淋巴结转移,但未被超声内镜发现.4例黏膜下层癌MMP-7表达强阳性的病例,3例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超声内镜发现1例.结论 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相关,MMP-7高度表达的早期胃癌患者应行根治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人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0月122例经胃镜诊断明确的老年人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22例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73.77±8.26岁.肿瘤发生部位:胃窦50例、胃体24例、胃角22例、贲门20例、胃底6例;肿瘤大小:微小胃癌12例,小胃癌34例;内镜下分型以Ⅱc型(64例)和Ⅱa﹢Ⅱc型(25例)居多;病理分型:乳头状腺癌5例,中高分化管状腺癌67例,低分化腺癌26例,印戒细胞癌7例,黏液腺癌12例,未分化癌5例. 结论:老年人早期胃癌临床症状不典型,肿瘤多发于胃窦、胃体,Ⅱc型多见,以分化型腺癌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