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注射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操作和给药途径。各种原因致使药物渗漏到血管外组织,引起的局部软组织及神经、肌腱、关节等损伤,称为渗漏性损伤。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妥当,可引起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后果。困此,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要熟练掌握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尽量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阿霉素渗漏处理及护理刘爱民崔俊华(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临沂市276001)关键词阿霉素;渗漏;护理我自1987~1997年行阿霉素(ADM)静脉注射1286例次,其中发生血管外渗5例,现将ADM渗漏处理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相似文献   

3.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华  张影 《黑龙江医学》2009,33(6):476-477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普遍认可的治疗方式。但在护理操作中,时常发生的药物渗漏事故也逐渐引起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着重对化疗药物渗漏产生的原因、预防、应急处理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4.
5.
静脉注射阿霉素致皮下渗漏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勤 《青海医药杂志》2009,39(11):61-61
患者,女,72岁,于2006年8月18因转移性胃癌收入我科治疗,并遵医嘱给阿霉素注射液26mg加入50%葡萄糖40mL静脉推注,在注射过程中出现药物渗漏皮下,即刻右手背皮肤苍白,继之出现肿胀,范围约5 cm×5 cm大小。立即停止注射,并用注射器抽出漏入皮下的液体,局部用2%普鲁卡因封闭,25%硫酸镁持续冷敷。3天后右上肢渗液部位红、肿、热、痛明显,  相似文献   

6.
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给药是药物摄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当注射强刺激药物渗漏时,如不及时瀹当地处理,会发生皮下组织坏死,甚至致残。而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护理常见的难题,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影响了抢救和治疗工作。如何减轻强刺激药物外渗后给患者造成的危害,并使之降低到最低程度,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将我科从2001年~2005年对50例药物渗漏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采取及时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预防药物渗漏的临床经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一旦发生药物渗漏,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热敷、冷敷和硫酸镁湿敷的方法来处理渗漏局部。大部分病例确实有较好的疗效,但有些药物渗漏效果却不好。对此,我们通过临床观察、试用,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渗出的多少、时间的长短,来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湿敷,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16例输强刺激性药物渗漏引起局部组织不同程度损害地患者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药物渗漏引起的炎性改变和坏死,与药物的浓度、渗透压、温度、血管粗细、年龄、速度、护士的责任和技术直接相关。并采取了以下预防措施,外敷和药物封闭的治疗方法,临床满意。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及婴幼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折渗漏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例输强刺激性药物渗漏引起局部组织不同程度损害地患者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药物渗漏引起的炎性改变和坏死,与药物的浓度、渗透压、温度、血管粗细、年龄、速度、护士的责任和技术直接相关。并采取了以下预防措施,外敷和药物封闭的治疗方法,临床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眶下神经束注射阿霉素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区内P物质的影响。方法用0.5%的阿霉素溶液直接注射于一侧眶下神经束,对侧注射生理盐水作自身对照,分别在给药后3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双侧三叉神经节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CNV)P物质(SP)免疫阳性颗粒的灰度值。结果阿霉素给药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实验侧三叉神经节细胞形态改变,胞内出现大量空泡,神经纤维髓鞘发生变性、弯曲、增厚、分离;实验侧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内(CNV)P物质(SP)免疫阳性颗粒灰度值明显高于对照侧(P〈0.01),不同时间组之间S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眶下神经束注射阿霉素能够选择性破坏相应的节细胞,减少CNV区SP含量。SP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其合成或释放异常可能与三又神经痛的发病有关,其在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吴佳瑞 《吉林医学》2012,33(13):2890-2891
<正>静脉输液主要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给药用途径。将药物快速输送到全身,以达到治疗疾病、抢救危重患者的目的,是护理人员主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皮下组织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轻者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可致红斑、水疱,静脉炎及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甚至可  相似文献   

14.
孙玉娟 《海南医学》1997,(3):225-226
静脉注射是药物摄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有些药物如外渗入血管周围的软组织中,轻则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缺血坏死,不能不予以重视。我院自1981年至1996年共发生8例较重的静脉注射外渗性损伤。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15年来发生药液外渗原始登记进行分析,8例外渗性损伤中,男5例,女3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占37.5%。化脓性胆管炎休克1例,占12.5%,脑外伤2例,占25%,脑血栓1例,占12.5%,中毒性菌痢1例,占12.5%。药液外渗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可以遇到的,其原因由于穿刺…  相似文献   

15.
静脉注射是当前我国医学护士必须掌握的药物摄入技术之一,是当前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在静脉注射操作过程中,若护士人员出现操作不当现象则会导致药物出现外渗性损伤,从而引起患者出现静脉炎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组织坏死现象。静脉注射外渗性损伤在医学临床中的发生率并不低,但该问题若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则能够防止损伤发生进一步恶化,使局部组织保持稳定状态。对此,为进一步探讨该话题,本文针对静脉注射外渗性损伤的常见因素展开分析,并根据常见问题提出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是临床给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有些药如渗入血管周围软组织中,轻者肿胀疼痛,重者引起缺血坏死,甚至肢体功能障碍。从而增加了病人痛苦,延误了康复时间,由此密切观察、及早处理、依据不同损伤种类作有效、积极预防尤为重要。五年来,在我院内、外收集4例典型的因接受静脉注射致外渗性损伤的患者。为引起高度重视,严把护理质量关,结合文献作探讨尝试,以提高我们的见解力与护理水平,为患者的康复力争时间及理想的预后。1 典型病例介绍11 病例1,女,30岁,肺泡癌右踝关节处作静脉切开,接受有计划的抗肿瘤治疗(甲氨喋呤、阿霉素)。其后发生…  相似文献   

17.
常用的刺激性药物有 :2 0 %甘露醇、10 %葡萄糖酸钙和5 %碳酸氢钠。临床上 ,常常因抢救治疗的需要 ,将上述药物采取静脉给药法输入 ,一但出现药物渗漏现象 ,若不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给患者增加痛苦 ,造成对患者的身心损害。现总结如下。1  2 0 %甘露醇发现渗漏后立即拔针。将 2 %普鲁卡因注射液稀释成1%的溶液 ,根据渗漏面积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稀释药液作环形封闭 (用前需作普鲁卡因皮试 ,阴性者 ,方可使用 )。将浸有 5 0 %硫酸镁液的纱布块覆盖于渗漏部位 ,上面盖上热毛巾 ,可用手腕掌侧试其温度 ,以不烫手为佳。每 3~ 5min更换毛巾 1次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渗漏的防治。方法:对表阿霉素渗漏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对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合理选择血管、提高专业技术、合理使用药物等方面对表阿霉素渗漏进行预防。对表阿霉素渗漏患者采用8.4%碳酸氢钠5ml+地塞米松4mg局部静注,渗漏部位多处皮下注射,1%氢化可的松霜外敷,冰袋冷敷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1例患者均痊愈。结论:①表阿霉素药物渗漏重在预防,其关键是要加强对使用化疗药物的医生和护士的专业培训。②化疗科室应建立化疗药物渗漏后的应急预案,以保证药物渗漏后及时正确的处理。③掌握渗漏药物的解毒剂对处理药物渗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甘露醇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用药、首选药。静脉输液是小儿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小儿血管细,好动,易造成穿刺针偏离或穿透静脉而引起药物渗漏。由于甘露醇的浓度高,静滴时要求速度快,可对局部静脉及周围组织造成损害。尤其是  相似文献   

20.
静脉注射甘露醇外渗后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注射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肿胀,严重时可致组织变性坏死。本文就24例注射甘露醇外渗后,采用50%硫酸镁热敷、湿热敷(47℃)、湿热敷加低能量He-Ne激光外照射的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50%硫酸镁热敷,疗效慢,易致皮下水疱。单纯湿热敷,疗效也较慢。而用低能量HE-NE激光外照射加用湿热敷,效果最佳,病人易于接受,且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