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观遗传学异常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甲基化和组蛋白共价修饰.表观遗传靶向治疗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高度重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表观遗传调控药物主要包括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初步临床试验数据结果显示较好疗效.本文总结了表观遗传异常与MDS发病的关系及对其治疗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表观遗传学异常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甲基化和组蛋白共价修饰.表观遗传靶向治疗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高度重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表观遗传调控药物主要包括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初步临床试验数据结果显示较好疗效.本文总结了表观遗传异常与MDS发病的关系及对其治疗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杜传清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1,34(4):352-358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异常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而出现的靶向治疗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表观遗传调控药物主要包括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初步临床试验数据结果 显示较好疗效.本文就表... 相似文献
4.
目前,常规药物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效果并不显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表观遗传学在MDS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表观遗传调控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已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因而该抑制剂在MDS中的治疗作用也愈来愈受到关注.本文主要综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治疗MDS的基本原理和临床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常规药物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效果并不显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表观遗传学在MDS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表观遗传调控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已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因而该抑制剂在MDS中的治疗作用也愈来愈受到关注。本文主要综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治疗MDS的基本原理和临床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表观遗传学是指在核苷酸序列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异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调控等方式。 相似文献
7.
疼痛-瘙痒共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因介导其发生发展的神经环路、分子和细胞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且临床上治疗效果欠佳而引起广泛关注。疼痛-瘙痒共病的共同临床表现、现有研究均提示,表观遗传学调节机制参与了病理性疼痛、瘙痒的产生和维持。本文从疼痛、瘙痒的神经传导通路、与疼痛、瘙痒有关的受体及疼痛-瘙痒共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等方面对近年来疼痛-瘙痒共病的表观遗传最新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深入阐明其机制及制定有前景的镇痛止痒新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8)
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最主要的疾病之一,是一类与基因有关的遗传性疾病,在肿瘤发生、演进过程中常伴随有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表观遗传改变不仅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标志,也可能成为肿瘤防治的新靶点。本文对目前表观遗传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表观遗传学在肿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表观遗传改变是指不涉及DNA序列变化但影响细胞基因表达的一些可遗传的改变,主要包括DNA启动子的甲基化和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表观遗传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多种表观遗传相关分子共同参与下,组蛋白氨基酸残基去乙酰化或甲基化,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使各种转录因子无法与DNA结合而导致抑癌基因失活。目前已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存在多种抑癌基因的表观遗传改变,也存在着表观遗传调节蛋白PcG的表达异常,这些都与MDS的进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提示了它们可作为新的疾病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本文就MDS的存在的表观遗传改变分子机制、抑癌基因失活和PcG蛋白异常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王秋霞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2):218-221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多基因参与的免疫相关性疾病.然而目前GWAS研究中关于IgAN的遗传易感位点仅能解释4~7%的疾病遗传度.有研究发现了表观遗传学在IgAN中的作用.表观遗传学是指DNA序列未发生变化,但生物体的表型发生了可遗传性的改变,其机制主... 相似文献
11.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现在已成为肿瘤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肿瘤的形成都伴随着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异常。Waddington[1]在1939年首先提出了表观遗传改变的现象。目前比较流行的表观遗传学定义是指在细胞分裂增殖过程中,不改变相关基因的DNA序列而影响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并且这种改变还能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遗传的学科[2-3]。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染色体重塑、非编码RNA以及组蛋白修饰改变,这些都是肿瘤细胞异常表观遗传谱的明显特征。胃癌是全球肿瘤死亡中排名第二的致死原因,文献资料显示胃癌5年生存率一般为10%左右[4]。目前的观点认为,胃癌是一个多步骤、 相似文献
12.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1)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主要特点为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造血功能衰竭、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病态造血、无效造血等,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几率高达30%[1~2]。MDS患者自然病程差异极大,总体预后差且生存期短,需个体化治疗。根据预后情况将MDS分为相对高危组和相对低危组。相对高危组治疗包括化疗、去甲基化药物(Hypometh-ylating Agents, HMAs)、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抑制等,以达到延缓疾病进展、治愈 相似文献
13.
神经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的发生、发展与表观遗传修饰密切相关.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DNA甲基化异常、miRNA表达异常、组蛋白修饰异常三种主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的研究进展.由于表观遗传修饰引起的改变可以通过药物逆转,本文进而探讨了基于表观遗传修饰机制的潜在药物治疗神经胶质瘤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1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可致残的慢性神经血管疾病。我国偏头痛的年患病率高达9.3%。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是遗传与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观遗传学机制将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联系起来,在偏头痛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近年来表观遗传学与偏头痛关系的研究及其未来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迄今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知之不多.近年来发现MDS患者存在表现遗传调节子(epigenetic regulator)基因如TET2、ASXL1、EZH2、DNMT3A、UTX等突变,其中TET2基因可能与5-羟甲基胞嘧啶的形成所致去甲基化有关,它是目前在MDS中发现突变率最高的基因,可能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ASXL1基因编码蛋白是trithorax和Polycomb的增强子,ASXL1基因异常引起MDS发生可能不仅仅是功能缺失所致,而涉及其他更复杂的机制如异常功能的获得、过度表达等;EZH2基因编码蛋白为一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其表达水平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增高,支持其具有癌基因的活性,另有研究发现该基因突变后功能缺失,提示EZH2在髓系肿瘤发生中也可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DNMT3A属于DNA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家族,可能和MDS异常甲基化状态有关;UTX基因编码蛋白为一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可影响细胞增殖和决定细胞命运(cell fate),近年来在多种肿瘤中检测到该基因失活突变.这些基因突变也许参与了MDS发生,本文就这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Graves病(GD)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最常见的原因。最近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诱发因素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导致GD发病的关键原因;而表观遗传学是环境与遗传之间的桥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共价修饰以及由非编码的RNA分子介导的基因沉默,在G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阐述表观遗传学参与GD发病的机制以及相关的临床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后天性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MDS作为恶性克隆性疾病,只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才可以治愈。而MDS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多数患者由于年龄、体能状况及严重并发症无法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在去甲基化药物(HMAs)出现之前,大多数患者只能采取支持治疗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 MDS是一组病因未明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细胞成熟障碍,外周血细胞质和量异常。原发性MDS多见于老年人,而继发性以青年人居多。本病具有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危险,且治疗难以奏效,死亡率极高。本文就近年来治疗方面的有关进展综述如下。MDS慢性期的治疗一、化疗1.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近10年来,LD—Ara—C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MDS,预计约 相似文献
1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细胞遗传学的异常是评价生存和进展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预后的独立的因子。本文综述MDS遗传学特征包括染色体缺失、丢失、单倍体、多倍体和易位等,以及研究MDS遗传学方法包括荧光原位杂交、cDNA芯片、异源双链分析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