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血管性痴呆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732例脑血管患者用MMSE进行智能评估,检查血生化、脑CT和MRI,应用Hachinski缺血指数区分Alzheimer病和血管性痴呆.结果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是29.5%,高血压、心房纤颤、高血脂、纤维蛋白原升高、卒中史、高龄、低教育、大量饮酒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有相关性.结论 血管性痴呆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与患者的自身因素和危险因素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沈广洪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1203-120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分析,将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与无抑郁对照组。运用x~2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256例脑卒中患者中有95例出现抑郁表现,发生率为37.1%。并与心血管病史、多发病灶、额叶病灶、受教育程度、性格内向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以心血管病史、多发病灶、性格内向最有意义。结论对于有心血管病、多发病灶等病史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还应给予合理的抗抑郁治疗,并注意加以心理疏导,有利于脑卒中恢复,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顾鹏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2):98-9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2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进行评分,同时采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对患者进行评分,分析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为46.77%,其发生与工作状况、婚姻状况、透析充分性有关(P〈0.05);抑郁组患者KDQOL-SF分值为(44.92±10.21)分,非抑郁组为(66.38±13.27)分,抑郁组低于非抑郁组(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患病率较高,抑郁症者生活质量差于非抑郁症者,抑郁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抑郁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访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州市干休所730名年龄≥60岁老年人的抑郁情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SPSS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0名受试者中检出轻度抑郁291人(39.86%),中重度抑郁53人(7.26%)。易出现抑郁的年龄段是60~64岁和75~79岁人群。人格特征抑郁明显相关(P<0.01)。丧偶、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医疗保健、家庭生活、居住条件是老年人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注重对性格偏差、情绪不稳定老年人的心理干预,加强医疗保健,参与社会活动,有利于减少老年人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及预后。方法对80例女性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进行随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0岁以后发病者复发次数较少,76.22%,的患者发病或复发前有社会心理诱因。60.00%有过自杀行为,随访时50.00%康复、26.25%,复发20.00%病情迁延、1.25%痴呆、2.50%死亡。结论60岁以后发病,较少合并躯体疾病,维持用药规则的老年期抑郁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急性中毒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66例急性中毒患者,按中毒的原因是自主服毒还是误服分为自服组和误服组,按有无器质性疾病分为有器质性疾病组(包括糖尿病、脑梗死、结缔组织病、骨质疏松、COPD、脑外伤、肿瘤)和无器质性疾病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所有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 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有抑郁症状者32例,占48.5% (32/66),其中男12例,占有抑郁症状者的37.5%,女20例,占有抑郁症状者的62.5%.自服组的HAMD评分高于误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器质性疾病组的HAMD评分高于无器质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急性中毒以自主服毒为主,抑郁症与是否患器质性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发病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筛选6个对卒中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因素.结论应重视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它的发病与医学,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故其防治应采用综合治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取的67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使用氟西汀治疗六周后,以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ZUNG)、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以及副反应量表(TESS)等为评定工具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经过临床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和H A MD量化表与以往的抑郁药服用史和合并焦虑症药物与氟西汀的疗效有直接关系。对比经过临床治疗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6周的评分情况,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病人效果比较好,副作用比较低,对抑郁症患者的早期治疗一定要具备科学性和系统化的方案。经过临床发现年龄、基线分、既往抗抑郁药服药史和合并用抗焦虑药可能与氟西汀的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2.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及相关的发病因素。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317例产后6~8周妇女的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1.67%(37/317)。产妇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职业、分娩孕周、分娩医院、分娩方式以及婴儿性别、喂养方式及产后护理者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居住条件、家庭收入、家庭关系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是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在围生期妇女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是产妇常见的精神及心理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与脑梗塞类型、部位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6例梗塞性痴呆与250例非痴呆单纯性梗塞2组的比较,发现梗塞性痴呆与梗塞类型、部位及一些因素密切相关。即多灶型、病灶位于左侧半球及基底节、丘脑、内囊等部位痴呆发生率高,有高血压、糖尿病、嗜烟、嗜酒、肥胖等患者脑梗塞后痴呆发生率也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发病率、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更好地采取干预措施及预防策略。方法:对广东河源市地区的160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家庭、环境等影响因素及围绝经相关症状等。结果:性激素失调导致的情绪激动、烦躁、失眠及慢性关节炎等围绝经期症状,以及慢性疾病、子女数目、婚姻质量以及家庭收入等因素是围绝经期妇女发生抑郁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除与性腺功能减退有关外,还与社会、家庭及精神因素有关。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以降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抑郁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住院或门诊就诊的8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生活事件量表(L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因子评定,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S)评定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预后疗效,并根据GAS分值分组,GAS≤60分视为预后差,作为研究组;GAS>60分视为预后好,作为对照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抑郁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8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疗效差者占37.9%。两组患者在起病形式、治疗是否恰当、治疗依从性、合并慢性躯体疾病、负性生活事件值、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EPQ的N维度分值及MMSE总分等因子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老年抑郁症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治疗依从性、慢性躯体疾病、EPQ标准N维度分值、合并精神病症状及对支持的利用度。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预后可能受精神病理学、神经心理学和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从多方位着手,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难治性抑郁症(T RD )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T RD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的效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有效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大于50%]48例,无效组(HAMD减分率小于或等于50%)40例,对比两组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分析T RD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水平在治疗前、后均高于无效组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T3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的甲状腺素(T4)及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T3水平和病程呈正相关,和阻滞呈负相关。s‐TSH水平与病程、HAMD总分呈正相关。但T4、FT3、游离T4(FT4)水平和各因素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T RD患者甲状腺功能情况与其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对于T RD患者可以加用甲状腺素作为辅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妄想性抑郁症系重性抑郁障碍的一个特殊亚型.为了探讨妄想性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本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赛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13(3):39-42
将498例肝炎患者根据乙肝病毒标志物七项检测,分阳性组、阴转组、阴性组进行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认为年龄较小、学生、急性肝炎、肝功能损害较重、血象正常、B超无异常、或提示肝实质弥漫性病变的患者,其疗程短、疗效佳、白蛋白回升快、乙肝病毒标志物阴转的趋向大. 相似文献
19.
陶淑芬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4):91-92
对勐腊县1996—2007年38例孕产妇死亡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179.03/10万,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占孕产妇死亡的165.3/10万。经济收入水平低、文化程度低、住院分娩率低、计划外生育、未接受围产期保健、交通不便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重点加强产科建设和围生期保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延长县人民医院接收的4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纳入至研究组中,将同期非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45例纳入至对照组中,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危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白质疏松、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及高血压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年龄、糖尿病、白质疏松、高脂血症及心脏病。结论 根据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诱发危险因素,及早实施预防及治疗对策,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