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观点认为燥痹多以阴虚津亏为本,燥热之象为标,笔者运用针刺配合放血疗法从瘀血论治,结合经络脏腑等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燥痹多以阴虚津亏为本,燥热之象为标,笔者运用针刺配合放血疗法从瘀血论治,结合经络脏腑等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癔病验案1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迅之 《吉林中医药》2008,28(7):519-519
癔病,是由精神刺激和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障碍.大多突然发病,可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理论检查常不能发现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起病年龄多在16-30岁之间,以女性居多.  相似文献   

4.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以头晕、目眩为主要症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乘舟船.西医认为该病多由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美尼尔氏综合征、低血糖等疾病引起,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白慧梅老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从医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善用针刺配合经方治疗,笔者(第一作者)在从师期间,发现白师用针...  相似文献   

5.
新针刺放血疗法临床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放血疗法也称刺血疗法,古代称之为刺络,是针灸医学中传统的刺法之一。它是根据不同的病情,用三棱针等刺破末梢血管或浅表静脉使之出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因传统三棱针刺激颇强,且针孔较大,故弃之不用,而使用1号~5号缝衣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好发于25~ 45岁的中青年妇女,其主要症状以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为主,属中医的乳癖范畴.该病为临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是一种较为难治之症,中医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在治疗该病上有着独特的疗效,现将1例临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延吉市中医院李钟璇,擅长刺血疗法,手法独特新颖,疗效颇著。现举验案二则如下:验案1:金××,男,40岁,邮局职工。于1980年2月23日初诊。素患脱肛(轻度)、痔疮,近日加重。肛周红肿、并有突出,时作痒刺痛,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证属湿热下注,气血壅滞。治宜清热活血,选用腰俞穴针刺放血。刺法:取俯卧位,腰俞穴周围及针具常规消毒后,将三棱针缓斜刺入其处血管,拔针出血后,加拨火罐,以出血自止为度。半月后复诊:诸症悉平,为巩固疗效,如前法再刺放血一次。  相似文献   

8.
<正>阳痿是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但对发热、过度劳累、情绪反常等因素造成的一时性阴茎勃起障碍,不能视为病态[1]。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发现,阳痿西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中药多以实者疏肝,清利湿热;虚者温肾壮阳,调养气血等治疗,疗效较好。针灸方面临床治疗该病居多,2014年10月我院收治阳痿1例,经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整理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指肩关节的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范围较广泛的慢性无菌炎症,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是老年骨科常见病。中医学根据其活动障碍症状称作“冻肩”、“冻结肩”、“肩凝症”,根据发病年龄以50岁多见,又称作“五十肩”、“老年肩”,根据本病起病诱因又称作“漏肩风”、“血痹”,但以“肩周炎”为本病的通用名。  相似文献   

10.
笔者应用针刺疗法治疗急性病 ,感受颇深 ,现总结于次。1 气厥张某 ,女 ,30岁 ,市民 ,1999年 10月 5日就诊。家属代诉 :患者素有情志抑郁 ,胸闷不舒 ,头痛头晕。近日因生气突然晕倒 ,不省人事 ,四肢厥冷 ,口噤握掌 ,呼吸气促。刻诊 :脉沉弦 ,唇甲青紫 ,余无特殊。诊为气厥。治疗方法 :取人中、四关 (双合谷和太冲 )、人中穴向上斜刺 0 .2~ 0 .3寸行捻转强刺激 ;内关 (双 )均用 1 5寸毫针 ,刺入 0 .5~ 0 .8寸 ,中度刺激 ;太冲 (双 )用 1寸毫针 ,刺入 0 .3~ 0 .5寸 ,提插捻转强刺激。稍后病人醒如常人。2 急性腰扭伤赵某 ,男 ,4 6岁 ,工人…  相似文献   

11.
<正>过敏性紫癜主要表现为广泛微小血管炎症,可侵犯皮肤、黏膜、关节或其他器官如肾、胃肠道等,多见于四肢皮肤,好发于7~14岁少儿。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抗过敏、肾上腺皮质激素消炎及免疫抑制等对症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病情反复。笔者(第一作者)于2017年10月采用董氏奇穴结合针刺及放血疗法治疗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患儿1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郭某,女,18岁,2013年初诊。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双手对称性紫癜,伸侧多见,分批出现,压之不褪色,初  相似文献   

12.
13.
<正>现代医学认为偏侧舞蹈症是因锥体外系病变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一侧肢体或单纯上、下肢在发生偏瘫后迅速或间隔一段时间出现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多以上肢表现重而下肢和面部相对较轻,情绪紧张时较明显,而安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1]。脑血管病是成人舞蹈症最常见的病因,  相似文献   

14.
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耳鸣可改善或减轻大部分患者耳鸣症状,疗效突出,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该文介绍针刺治疗耳鸣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5.
嗳气是胃气上逆由食道而经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是多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称为噫气。李某,女,45岁,2012年3月14日初诊。嗳气频作2月余。患者近2月来,嗳气频作,兼有胸脘痞闷,短气,偶有胸痛,睡眠不实,多梦,大便调。舌质黯、苔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面瘫的治疗以激素多见,但其毒副作用多,笔者运用七叶皂苷钠联合超短波、分期针刺等疗法治疗面瘫1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28岁,因"右侧眼睑肿胀2d,口角歪斜1d"于2019年9月15日就诊.现病史: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眼睑肿胀,1d前出现口角歪斜,门诊以"右侧周围性面瘫"收入院.患者自发...  相似文献   

17.
正夜尿是指白天尿量、排尿次数正常,夜间排尿次数多于3次甚至达到十余次的一类病症,常会影响患者睡眠及变生他疾。中医学并无"夜尿"这一病名,但不乏对相关病症病因病机的描述,如《素问·逆调论》载:"肾者水脏,主津液",《医方考》载:"脬气者,太阳膀胱之气也……正气虚之则不禁",可知该病病机在于肾阳虚损、膀胱失约,又因  相似文献   

18.
<正>丹毒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通常被认为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导致的特殊蜂窝组织炎[1-2]。临床表现为一种灼热且具有明显分界边缘的病变[1],相对于蜂窝组织炎,丹毒的特殊性在于具有更明确的边缘、急性的进程和高热[3-4]。  相似文献   

19.
<正>嗳气,《内经》中称其为"噫",是胃气上逆由食道而经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是多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食后多发,故张景岳称之为"饱食之息"。笔者临床以调神理气、解郁止呃为治则指导针刺治疗肝气郁滞、胃失和降所致嗳气患者,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多系统萎缩是一组原因不明、散发、进行性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累及锥体外系、自主神经和小脑3大系统,临床症状较复杂,与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病的症状重叠,属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一种。多系统萎缩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痿证"、"眩晕"等范畴,多在中年起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