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放烧复合伤骨髓工质细胞某些粘附分子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深入探讨放烧复合伤对造血微环境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5.0Gyγ线放射损伤、15%Ⅲ度体表面积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篾官细胞粘附分子(VCAM-1)、纤维连接素(Fn)、层粘素(Ln)和Ⅳ型胶原(ColⅣ)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Fn、Ln和ColⅣ的水平具有以单烧组〉正常组〉复合伤组〉单  相似文献   

2.
李玉泉  姜宗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1):1011-1013,I001
目的:探讨联合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对内皮细胞(EC)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等技术,以静态条件下单独培养的EC为对照组,观察与VSMC联合培养的EC细胞外基质Fn,Ln和ColⅣ的构筑方式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单独培养的EC相比,联合培养的EC细胞外基质各组分的构筑有明显的变化,且含量也发生变化,Fn,Ln增多,ColⅣ减少。结论:与VSMC联合培养的EC的粘附能力可能增强,为改进血管EC种植的组织工程技术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成灶能力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观察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集落生成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Dexter型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法,观察5.0Gyγ线放射损伤,1%Ⅲ度体表面积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小鼠于伤后3,,14d和经外体外培养,14,21,28d的骨髓基质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1.单放组和复合伤组增以伤后第7天最低,至伤后第14d仍未达正常组水平,单烧组除伤后第3d低于正常组外,至伤后第14d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放射损伤复合烧伤是核战争和意外核事故条件下发生的主要伤类之一,而造血功能损伤是贯穿放烧复合伤全过程并在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放射损伤、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对造血实质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在损伤条件下两者之间有机联系的改变及相互影响。掌握放烧复合伤时造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进而探索促进造血重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幸华  王苹  刘林  张曦  彭贤贵 《重庆医学》2003,32(10):1283-1285
目的:初步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对骨髓造血微环境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42例患者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前及移植后30、90、180d骨髓微环境基质细胞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纤维连接素(Fn)、层粘素(Ln)和Ⅳ型胶原(ColⅣ)等细胞粘附分子水平的变化。结果:移植前接受单纯化疗方案预处理的患者(简称单化组)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Fn、Lm和ColⅣ的水平以移植后90d最低;移植前接受化疗 全身放疗方案预处理的患者(简称化放组)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Fn、Lm和ColⅣ的水平以移植后30d最低;至移植后180d,单化组和化放组患者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Fn、Lm和ColⅣ等指标仍未恢复到移植预处理前的水平,且放化组骨髓基质细胞表达上述细胞粘附分子水平的恢复过程较单化组缓慢。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接受大剂量化/放疗预处理后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细胞粘附分子的功能障碍可能与移植后某些患者造血功能恢复过程缓慢有关。  相似文献   

6.
陈幸华  张曦  刘林  孔佩艳  彭贤贵 《重庆医学》2002,31(12):1179-1179
本课题利用人脐带血丰富的细胞资源从一全新的角度探讨重建造血微环境功能的措施和机理 ,为造血损伤的救治寻求更有效的辅助治疗途径。实验采用吸附单克隆抗体 磁珠分离系统 (MACS)分离人脐血CD34+ 细胞行基质细胞体外液体培养扩增 ,构建VCAM 1cDNA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并成功转染扩增后的脐血基质细胞 ,在检测转染后VACM 1基因表达水平达到要求后移植 1× 10 7个给我们事先建立的放、化疗诱导的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的动物模型 (BALB/c -nu/nu裸鼠 ) ,观察其重建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功能重建的效应和机理…  相似文献   

7.
取5.0Gyγ射线照射后3d和7d的小鼠骨髓体外液体培养14d和21d,显示骨髓基质细胞仍能贴壁生长,但骨髓基质细胞集落(CFU-F)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照后7d的CFU-F数量虽比照后3d的CFU-F数量有所增加,但恢复缓慢;延长培养时间,显示照射鼠的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受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G2+M期细胞和DN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随着照后时间的延长,S、G2+M期含量有所恢复,但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骨髓造血基质细胞具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且对辐射损伤持续较久。  相似文献   

8.
刘振东  赵自平 《湖南医学》1996,13(5):257-258
以卵巢切除(OVX)小鼠模型,观察二十碳五烯酸(EPA)对骨髓造血干细胞和基质细胞分化增殖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OVX组骨髓造血干细胞培养(CFU-GM)明显增高(P〈0.05);EPA具有降低OVX组骨髓CFU-GM和提高骨髓基质细胞培养(CFU-F)的作用,但无促OVX小鼠子宫生长发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藏药巴桑母酥油丸对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和基质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探究桑母酥油丸促进其外周血像恢复的机制。方法:放射线一化学复合损伤小鼠灌胃巴桑母酥油丸14d后,制股骨切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其骨髓造血组织面积百分比;进行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测其对骨髓细胞黏附能力。结果:巴桑母酥油丸组的骨髓造血组织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第7、14、20d后对骨髓细胞的黏附力亦均显著高于空白组与生理盐水组。结论:促进骨髓造血组织恢复、提高基质细胞对造血细胞粘附力可能是巴桑母酥油丸经干预骨髓造血微环境进而促进放射线一化学复合损伤小鼠外周血像恢复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放烧复合伤对骨髓基质细胞血小板生成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5Gyγ射线放射损伤复合15%Ⅲ度烧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血小板生成素(TPO)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基质细胞培养、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基质细胞TPO mRNA。结果:惺赂仿组动物股骨骨髓巨核细胞和外周血小板数分别在伤后第7、13天和第3、7天降到低值。骨髓基质细胞TPO mRNA量于伤后第3、13天出现明显的组间差异,表现在放射组和烧伤组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探索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对小鼠放烧复伤后粒-单系造血的调控作用以及烧伤,放射损伤对造血损伤的复合效应。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粒-单系祖细胞体外琼脂培养技术。结果;TNF-α对正常小鼠粒-单系造血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TN-Fα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对放射损伤,烧伤及放烧复合伤粒-单系造血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体内则表现出一定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缝隙连接的功能方法:体外培养正常(正常对照组)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组)原代骨髓基质细胞,采用细胞免疫组化法及计算机灰度检测观察两组之间Connexin 43表达的变化,采用细胞划痕染料传输技术比较两组之间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的差异。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Connexin 43的表达较正常骨髓基质细胞明显减低,GJIC功能减弱。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缝隙连接功能下降可能与白血病骨髓造血微环境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3.
姬松茸对马利兰诱导致骨髓衰竭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姬松茸多糖对马利兰诱导致骨髓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体外骨髓造血祖细胞GM—CFU、CFU—E、CFU—F培养技术。结果:马利兰损伤后骨髓GM—CFU、CFU—E、CFU—F分别减少至正常的3980%、4500%和4730%,经姬松茸多糖(ABPS)04g/kg/d×5d,ip治疗后,骨髓造血分别恢复到马利兰对照组的215、176和149倍(P<001或005)。表明ABPS可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损伤的恢复。同时观察到,ABPS促进GM—CFU、CFU—E的增殖作用强于康力龙,促进CFU—F的增殖作用次于硝酸一叶秋碱。且ABPS与康力龙,硝酸一叶秋碱之间均无协同效应。结论:姬松茸治疗马利兰诱导致骨髓衰竭是通过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和改善造血微环境来恢复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14.
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的组成及功能与人体造血微环境相似,可作为研究人体造血微环境的良好模型。选择体外培养第4周的人骨髓基质细胞层,经固定、脱水、原位包埋、超薄切片染色后电镜观察。结果:可见基质层由3类基质细胞及ECM组成。巨噬样细胞样基质细胞浆内可见CI;基质细胞表面ECM包含胶原纤维;内皮细胞样基质细胞间可见细胞间连接,但这种连接未见于造血祖细胞及其他基质细胞间。结论:人骨髓体外培养基质细胞超微结构与人体及小鼠骨髓微环境既有相似也有不同处,其差异可能由于体内外不同生长条件所引起。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对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有核细胞(BMNC)IL-3R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放烧复合伤小鼠为模型,观察一次性静脉注入不同剂量的TNF-α对BMNC增殖的影响及10万UTNF-α对IL3Rα表达及功能,BMNC数量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柴胡皂甙对FSC激活及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观察柴胡有效成分柴胡皂甙对原代培养贮脂细胞(FSC)激活及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作用。结果:治疗组库普弗细胞条件培养基(TKCncm)、治疗CCl4损伤库普弗细胞条件培养基(TKCtcm)、TKCncm加肝细胞条件培养基(PCncm)组FSC内结蛋白阳性反应明显减弱,对细胞表型转化的形态学特征有一定改善,各治疗组FSC的DNA合成及3H-脯氨酸掺入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FSC内Ⅰ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说明柴胡皂甙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直接抑制FSC内DNA的合成,还可抑制FSC的激活,从而抑制FSC合成ECM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血管瘤中bFGF与细胞外基质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与Ⅳ型胶原(IVtypecolagen,IV-col)、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血管瘤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70例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bFGF、IV-col和LN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bFGF位于胞浆,胞核染色较淡;但主要位于细胞外基质,呈线网状分布。IV-col,LN主要位于小血管及增生的腺管周围,连续线状分布。三者在血管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bFGF与IV-col、LN之间相关关系显著。结论:bFGF和细胞外基质的高表达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细胞外基质(ECM)及其共同基质受体在大鼠胚胎心脏中的表达规律,探讨ECM在胚胎期心脏发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胎龄天数(ED)为11~19d的胚鼠用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CM中的FN、LMN、Vn、CoⅣ及其受体β1在胚胎心脏中的表达。结果 ①ECM及其受体在胚胎各期心脏的空间性分布各不相同,FN及LMN有明显的空间分布互补关系,β1的空间分布主要与FN相似,但在空间隔及心  相似文献   

19.
E838对放烧复合伤造血功能防护效应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新型抗放药E838对放烧复合伤和单纯放射损伤造血功能的防护效果。方法 动物致伤前、后不同时间给予E838腹腔注射,观察其存活率和死亡动物平活日,并在用药后不同时间检测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骨髓CFU-GM和CFU-S数。结果 E838预防用药能够明显提高损伤动物的30d存活率及平均活存时间;对造血功能的研究结果亦表明,E838预防用药能够减少伤后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粒-单系祖细胞数及GFU-S等计数的下降幅度,并促进其恢复。结论 E838对放烧复合伤和单纯放射损伤具有确切的预防效果,对损伤小鼠造血功能也有很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二维经颅彩色多普勒显像仪(CDFI),早期监测头伤者有无脑血管痉挛(CVS)。方法:371例颅脑损伤者分5组:①轻型无SAH(蛛网膜下腔出血)组;②中型无SAH组;③轻型有SAH组;④中型有SAH组;⑤重型组。伤后当天、3d、7d和2周检测脑血管各血流指数。结果:两个有SAH及重型组比两个无SAH组发生CVS显著增高。结论:两个有SAH组及重型组患者易发生CVS,且伤后当天即可发生,高峰期为伤后3~7d,持续期因伤情轻重而异,伤情重者持续时间长,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