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速用、评价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急危重病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需做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英国SIMS Portex公司生产器械.选择第l~2或2~3气管软骨环间隙相应皮表处横行切开皮肤长约1.5厘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用气管穿刺针刺入气管内并留置套管。经套管内放入导丝至气管内.沿导丝用扩张器撑开,再用扩张器沿导丝插入气管内。扩开后沿导丝放置气管导管。结果 31/32例患者PDT操作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20分钟,平均9分钟,切口出血少、未发生切口感染.无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术后疤痕少;1/32例扩张后出血多而政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结论 PDT操作简便、快捷、出血少、切口感染少.术后切口愈合快、疤痕小、不影响美观;部分不能承受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病人,仍可床边进行PDT。  相似文献   

2.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56例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在较短时间(5~20min)内顺利完成,出血5~15ml,平均10ml;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无严重感染。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术后加强气道管理和切口部位护理对于缩短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操作时间,减小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在ICU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例需行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DT),该技术是在导丝的引导下,用扩张钳顺导丝先扩开气管前壁的软组织,再顺导丝进入气管内,将气管扩开,再将气管导管顺导丝从扩张口置入气管内.结果:25例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均在8~11min顺利完成,平均时间8.5min左右分,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传统气管切开技术基础上,利用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装,汲取经皮气管造口术(PDT)的技术改进,在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41例困难气管切开患者,首先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方法,沿白线逐层分离至气管前筋膜,显露部分即可,或可触及气管环,然后采用Selding技术,穿刺针垂直刺入气管,沿穿刺针,置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用尖刀沿导丝在气管环软骨间切一2mm左右切口,用弯钳扩张切口后,沿导丝置入气管套管。结果:41例行改进气管切开术患者,有1例高位颈椎骨折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家属放弃治疗,有少量出血2例,形成局限性皮下气肿1例。其余患者均手术成功。结论:在传统气管切开技术基础上,利用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套装,行经皮气管造口术(PDT)的技术后改进。使困难气管切开能够顺利进行,又可弥补传统外科气管切开及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不足之处,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挽救重症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对急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急危重患者18例应用深静脉置管组合套件加自制特殊尖端带孔的气管扩张钳,选择气管软骨环2 ̄3或3 ̄4间隙,切皮1.5cm,经气管穿刺导入套管,经套管置入导引钢丝,用扩张器和特殊尖端带孔的气管扩张钳沿导丝扩张颈前组织和气管前壁达1.5cm后,沿导丝导入气管导管,拔出导管芯及导丝。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快捷,对气管定位准确,平均需7.8分钟。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方法简便快捷,定位准确,时间短,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适用于急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6.
周海青 《中外医疗》2012,31(11):63-63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和传统气管切开术的疗效不同。方法对116例危重病人施行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操作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感染率低。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适合在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甘斌  罗红伟 《吉林医学》2012,33(29):6285-6287
目的:探讨并比较两种气管切开方法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ICU 2008年8月~2010年8月采用导丝-扩张钳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并与常规手术气管切开术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较常规手术气管切开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少、手术切开长度短、切口愈合时间短和并发症发生少。结论:PDT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的诸多优点,是一种能够快速建立长久人工气道的方法,也是气管插管困难者的最佳选择,需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应首选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8.
唐小宇 《中原医刊》2011,(13):67-68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两种方法的不同特点。方法将42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20例)行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B组(22例)行传统气管切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操作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感染率低。结论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改良无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经验,评价该术在ICU危重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10~2012-05我院ICU采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5例ICU危重症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及并发症、手术易难程度、术后脱机时间等进行评估。结果 5例患者均获得成功,其中1例在气管切开后第3日放弃治疗,其余4例顺利撤机拔管;1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尝试行紧急非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出现SPO2一过性降至78%,其余患者在操作过程中血氧浓度均在95%左右。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均未出现大幅度变化。1例由于气管痉挛致置入气管导管困难,手术时间约15 min,其余4例均在12 min之内。除1例术后第1日有敷料渗血,其余均无伤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改良经皮旋转扩张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完全可以由ICU医师在床旁开展,是值得在ICU推广的微创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患者共32例,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PDT)组16例,外科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组16例.比较两组术中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气管闭合时间、切口闭合时间及切口渗血量.结果 PDT组与OT组相比,PDT组操作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感染率降低、术后渗血少、气管闭合时间及切口闭合时间缩短.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外科气管切开术(OT)相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