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为建立本地区正常孕妇血细胞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在3个月内对宁波市1023例临产期正常孕妇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统计显示正常孕妇部分参数与一般成人相比具有较大差异。结论初步建立了宁波市临产期孕妇静脉血细胞参数的参考范围,与国内部分报道相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广州地区儿童静脉血血细胞各参数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地区三所幼儿园3~6岁的正常儿童809例进行普查.结果本组实验与北京医院的儿童参考值相比,WBC的低值大致相同,而高值本组实验结果明显高于文献值.Hb,MCV,MCH的测定值较文献值偏低,PLT男性的低值比文献的低值高,高值大致相同,而PLT女性的低值比文献值低,高值比文献值高.结论血常规的参考值与年龄、性别、种族有关.  相似文献   

3.
吴红玲 《医学信息》2006,19(5):894-895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血细胞计数仪的普及,提高了血细胞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了许多参数及有意义的参考依据,促进了血液实验水平的提高。因此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各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势在必行,吉首市地处湖南西部,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为此我们对2659例纯苗族健康成人进行了静脉血细胞各参数调查,现将实验结果报到如下。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809例健康儿童静脉血细胞各参数参考值范围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广州地区儿童静脉血血细胞各参数参考值范围。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地区三所幼儿园3~6岁的正常儿童809例进行普查。结果 本组实验与北京医院的儿童参考值相比,WBC的低值大致相同,而高值本组实验结果明显高于文献值。Hb,MCV,MCH的测定值较文献值偏低,PLT男性的低值比文献的低值高,高值大致相同,而PLT女性的低值比文献值低,高值比文献值高。结论 血常规的参考值与年龄、性别、种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妊娠期白细胞参数。方法采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0例健康妊娠期妇女和37例健康育龄妇女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单核细胞(MO),嗜酸性粒细胞(EO)及嗜碱性粒细胞(BA)的百分比及绝对值等相关21项白细胞参数。结果妊娠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EC、NES、LYV、LYC、MOV和MOC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白细胞参数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者中性粒细胞(NE)增加并伴随VCS参数发生较大改变,应考虑其合并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44例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ARS组患者白细胞总数显著下降,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显著下降,粒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粒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加;CD3^ 、CD4^ 和CD8^ 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CD3^ 、CD4^ 及CD8^ 细胞百分数和CD4^ /CD8^ 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ARS冠状病毒感染损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结果的差异.方法 同时采集80例参加体检人员的静脉血和末梢血,用SYSMEX XS-800i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进行重复性实验和对比实验,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的差异.结果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WBC、RBC、HGB、MCH、MCHC、PLT均有明显差异;末梢血各参数的CV值大于静脉血.结论 应采用静脉血取代末梢血检测血常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生儿静脉血和指血血常规检查,各项参数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对100例新生儿静脉血和指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种结果. 结果新生儿静脉血和指血常规中的HGB、HCT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WBC、PLT、RBC无差异(p>0.05). 结论检测新生儿的HGB和HCT应该采用静脉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中的嗜酸粒细胞计数与冠心病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28例非急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一般资料,进行血细胞参数、生化指标等检测.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损伤程度.根据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组,进行趋势分析,判断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相关性.结果 患者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三组(<0.1×109/L;0.1~0.2×109/L;>0.2×109/L).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与男性性别、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脉再造术呈正相关.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肌酐、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1).趋势分析显示,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冠脉内血栓、慢性阻塞、支架内再狭窄等参数在不同嗜酸性粒细胞分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与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华北地区脐带血血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参数及其相关性。方法采集1026例符合标准的脐带血标本,分别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脐带血细胞分类计数,流式细胞术和半固体培养进行造血干/祖细胞特性检测。结果脐带血中RBC穴4.06±0.47雪×1012/L,HGB穴149.0±18.2雪g/L,Plt穴241.2±53.7雪×109/L,WBC穴13.6±4.6雪×109/L,NEUT穴5.16±3.2雪×109/L,LYMP穴4.53±1.97雪×109/L,MONO穴0.78±0.36雪×109/L,NRBC穴0.45±0.45雪×109/L,RET穴0.14±0.04雪×1012/L。CD34阳性率0.36%±0.22%,CFU-GM和BFU-E产率(/5×104)分别为23.2±11.4和31.1±17.2。结论脐带血由独特的细胞组成,其血细胞各项参数多高于成人静脉血,其造血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潜力。  相似文献   

11.
谢振纪 《医学信息》2006,19(3):487-488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与手工法的方法学差异.方法随机抽取94例普通门诊病人的ED-TA-K2抗凝静脉血进行白细胞分类仪器法与手工镜检法测定,并对所得的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中间细胞计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仪器法明显高于手工法.结论ABX micros 60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在中间细胞计数方面存在较大的方法学差异,故不能用该仪器完全取代显微镜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静脉血和指血血常规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静脉血和指血血常规检查,各项参数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100例新生儿静脉血和指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种结果。结果:新生儿静脉血和指血常规中的HGB、HCT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WBC、PLT、RBC无差异(p>0.05)。结论:检测新生儿的HGB和HCT应该采用静脉血。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正常成人结肠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以及嗜酸性结肠炎的组织学诊断标准尚未明确。本文为明确正常成人结肠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构建了原发结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及嗜酸性结肠炎的临床病理诊断框架,对159名健康成人的左半结肠、横结肠以及右半结肠黏膜的嗜酸性粒细胞进行计数,并从120万例结肠活检病例的资料库里,提取诊断为结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成年患者资料,除复习所有病理切片外,并获取相关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病理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胎儿血细胞各项参数变化规律,了解胎儿血细胞的生成情况,为产前胎儿宫内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yer ADVIA12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249例孕18~39周胎儿脐血血细胞进行以下各项参数的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单核细胞百分比(MON%)、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等。结果孕中晚期胎儿脐血细胞各项参数中有5项(WBC、NEU%、RBC、HGB、HCT)随着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大;有2项(MCV、LYM%)随着孕周增加而逐渐减小;还有7项(EOS%、MON%、BASO%、MCH、MCHC、RDW、PLT)在各孕周中变化不大。脐血血细胞各项参数与出生后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胎儿脐血血细胞成分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不同妊娠阶段胎血中各系血细胞的构成比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探讨孕中晚期胎儿血细胞各项参数变化规律有重要意义,在诊断胎儿期贫血,炎症等宫内疾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产妇脐带血、静脉血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妇脐带血、静脉血中的铜、锌、钙、镁、铁、铅、镉的含量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BH5100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BH2100钨舟(电热)原子化分光光度仪,用肝素抗凝的脐血、静脉血1ml取40μl加入专用稀释液进行检测.结果134例脐带血静脉血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呈偏态分布,直线相关分析:锌呈负相关(r=-0.091 P=0.296)无相关性.铁无显著性相关(r=0.078 P=0.371),铜(r=0.394 P=0.000),钙(r=0.301 P=0.000),镁(r=0.727 P=0.000),铅(r=0.455P=0.000),镉(r=0.458 P=0.000)均有相关性.结论134例脐带血中铜、锌、钙、铅、镉的含量低于静脉血,镁和铁的含量而高于静脉血,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L-4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IL 4在促使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 39例支气管哮喘产妇和 46例正常产妇新生儿脐血中IL 4、IFN γ、sIL 2R和总IgE含量 ,并计数脐血嗜碱性粒细胞数 ,同时用免疫磁珠纯化脐血T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以RT PCR和ELISA方法检测上述细胞刺激后表达IL 4mRNA和IFN γmRNA以及其释放的蛋白质。结果 哮喘脐血组IL 4、IFN γ和sIL 2R含量和嗜碱性粒细胞数虽高于正常脐血组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而纯化的脐血嗜碱性粒细胞表达IL 4mRNA和释放IL 4的水平 ,哮喘组显著高于正常脐血组 ,也高于T淋巴细胞。结论具有支气管哮喘遗传背景的新生儿脐血嗜碱性粒细胞对环境因素的刺激更加敏感 ,其释放的IL 4在促使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在院病人,患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同时采集,测定血常规的结果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对比分析静脉血和末梢血测得的血常规的差异.结果 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H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等8个参数结果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不大,但采用静脉血检验有时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宁勇  王宇学  陈家春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3):34-35,F0006,F0008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成人不同年龄组人白细胞抗原-DRα(HLA-DRα)单核细胞百分率正常参考值。方法:选取637例成年人不同年龄组的血标本,用贴壁法分离出单核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HLA-DRα检测,得出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的单核细胞表达HLA-DRα百分率的值,并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核细胞表达HLA-DRα百分率正常参考值在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为10.12%。结论:武汉地区正常成人单核细胞表达HLA-DRα百分率可作为诊断单核细胞免疫功能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中国健康志愿者血栓弹力图(TEG)正常参数值范围,探讨建立符合中国人群区域特征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必要性。方法于2017年7月,在北京乐健体检中心连续募集了凝血四项检测正常的中国汉族健康成年志愿者。采集所有入选者外周静脉全血,应用TEG分析仪测定如下参数:R、K、Alpha-angle(α)、MA、LY30和CI值的正常值范围,分析其与现有TEG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差异,以及与凝血四项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结果总计募集了303例(男性138名,女性165名)符合入选标准的健康志愿者,TEG各参数正常值范围分别为R:4.1~8.9min,K:1.1~3.1min,Alpha-angle(α):49.5°~72.3°,MA:54.4~71.2mm,LY30:0%~1.7%,CI:-3.6~2.6。各参数在不同年龄区间无明显差异,R、K、α-angle、MA和CI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参照现有TEG正常参考值范围,健康志愿者中的7.3%将被诊断为凝血异常,检测的特异性为77.2%。对TEG和凝血四项的相关性分析发现,APTT与R值呈正相关,FIB与α-angle、MA及CI呈正相关,PT和TT与TEG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有必要建立符合中国人群特征的TEG正常参考值范围,TEG不可替代传统的凝血四项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DTA-K2抗凝静脉血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运用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91份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的血标本,其中31份血标本于4℃冷藏,并于0.5h、24h、48h、72h测定。30份血标本20℃保存,于0.5h、2h、4h、8h、24h测定;另30份血标本20℃保存,于24h、48h、72h再测定,各以0.5h测定结果为对照组,观察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变化。结果 20℃保存24h,WBC、RBC、Hb、MCH及WBC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种血常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保存72h,WBC、RBC、H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种血常规参数从24h即有明显的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冷藏72h,WBC、RBC、MCH、Hb在72h内比较稳定,HCT、PLT及WBC分类在48h内比较稳定,14种血常规参数在24h有明显变化。结论血常规标本4℃冷藏,血细胞参数结果较稳定,但仍要考虑到个别参数的变化,以便于为临床提供更可信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