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谢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95-97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除此之外接受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IL)评分。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脑出血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teach-back健康教育对COPD稳定期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择149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78)和对照组(n=71).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给予常规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实行teach-back健康教育干预.采用自制的知信行(KAP)量表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知信行水平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及KAP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前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及SGRQ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及KAP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及SGRQ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ch-back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COPD稳定期患者的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使其生活质量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3.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一般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实施为期6个月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R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明显高于干预前(均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徐静  洪哲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61-16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焦虑、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7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分析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PSQI睡眠质量量表分析患者睡眠质量,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并探讨三者的相关性。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7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二者的差别。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焦虑与PSQI总分的评分呈正相关,焦虑与总体健康评分呈负相关,PSQI总分与总体健康评分呈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表现为明显的焦虑情绪,睡眠时间明显缩短,生活质量降低,三者具有相关性,临床中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以更好地治疗COPD所引起的继发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周玲 《广西医学》2022,(3):351-355
目的 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知信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同时运用基于PDCA循环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和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知信行量表(KAP)、帕金森病评分量表-Ⅲ(U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抑郁焦虑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升高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此外接受为期1年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肺康复护理和院外护理指导等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干预后的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加,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4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一般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个月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心理平衡、遵医用药和血压监控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2=4.822,4.080,5.591,4.822,4.998),而且观察组生活质量8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558,2.369,2.467,2.600,2.595.2.406,2.200,2.208)。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提高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以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康复锻炼知信行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知信行(知识、态度和信念、行为)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知信行(知识、态度和信念、行为)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康复锻炼知信行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呼吸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及家属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指导。然后对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以及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El常活动、日常生活、健康状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护理工作者要充分运用系统化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广泛应用于患者护理中,在患者入院、住院和出院期间,应用多种方式、全面地进行健康教育,以改善患者的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置管后行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出院前教会患者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等。2组患者均随访3个化疗周期,比较2组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患者对PICC置管的知信行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出现导管维护延迟例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导管维护延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知信行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组(P<0.01)。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食管癌手术患者行PICC的护理中,提高了患者置管维护依从性,延长置管的留置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知信行水平,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呼吸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及家属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指导。然后对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以及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日常活动、日常生活、健康状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护理工作者要充分运用系统化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广泛应用于患者护理中,在患者入院、住院和出院期间,应用多种方式、全面地进行健康教育,以改善患者的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洪斐 《中国现代医生》2011,(26):122-123
目的探讨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1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家属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组)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生活满意度各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升骨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骨科收治的232例各类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住院期间开展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比较两组患者所受到的基础护理操作水平、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效果、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受到的基础护理操作水平高于对照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提高骨科护理服务水平,增强基础护理能力、提高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黄云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34-35,39
目的探讨知识、态度、行为(KAP)干预对糖尿病足(D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8例DF高危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KAP干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患者的KAP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的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试验组KAP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生理职能、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等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F高危患者进行针对性的KAP干预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绍平 《四川医学》2010,31(1):135-137
目的探讨系统、全程的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住院患者系统全程心理干预的要求进行全面准确评估,系统分析,制定心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和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出院时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在实施系统全程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SF-36和SCL-90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系统、全程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马玉莲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145-148
目的探讨健康素养教育对慢性病患者自护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0例慢性病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按普通护理,接受一般性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系统性健康素养教育,干预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健康问卷(SF-36)评定两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素养和ESCA、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素养和ESCA、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健康素养教育能够帮助慢性病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76-179
目的研究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9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5例。均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空腹血糖值、自我血糖监测认知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平均空腹血糖为(7.2±0.5)mmol/L,对照组平均空腹血糖为(8.1±0.5)mmol/L,实验组空腹血糖值控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经测试两组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认知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自我血糖监测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0.67%,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67%,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自我血糖监测方面作用突出,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认知力,同时可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