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调查回旋加速器工作场所辐射剂量水平及其分布状况, 以期更好地指导现场人员的防护并为放射性药物生产场所的屏蔽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以某医院安装的1台HM-20S型回旋加速器及其放射性药物生产场所为研究对象, 使用LiF(Mg, Cu, P)热释光剂量计、CR39中子剂量计、NH-1B中子剂量当量率仪和451B剂量巡测仪测量加速器室内中子和γ射线辐射剂量率, 并对室外关注点的辐射水平进行验证。 结果 在质子能量20 MeV、束流100 μA条件下, 回旋加速器自屏蔽体南侧表面中子最高剂量率为北侧表面的63倍、γ射线最高剂量率为北侧的6. 0倍; 机房南墙内表面中子和γ射线剂量率分别为北墙内表面的11倍和5. 3倍; 机房东墙内表面中子和γ射线剂量率平均值分别为21 μSv/h和45 μSv/h, 西墙内表面中子和γ射线剂量率平均值分别为34 μSv/h和69 μSv/h。 结论 回旋加速器室内辐射水平及其分布状况与束流方向和靶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实测值可用于指导场所的屏蔽设计和人员防护。  相似文献   

2.
18F-FDG PET显像中受检者周围人员的辐射剂量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过程中工作和陪护人员的临床辐射防护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用辐射剂量仪分别测量 30例工作人员在注射室、显像室的剂量当量率及受检者注射1 8F FDG后即刻、1和 2h距前胸 0 1、0 5、1 0、2 0m的剂量当量率 ,计算每例检查每一步操作的剂量当量和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结果 工作人员每例各步操作平均个人剂量当量为药品分装 :左手 (30 0± 8 0 ) μSv,右手 (6 0± 1 5 ) μSv ,全身 (0 5± 0 1) μSv;注射 :手部 (3 0 0± 0 75 )μSv,全身 (1 2 7± 0 2 0 ) μSv ;摆位和采集 ,结束采集共 (9 9± 1 4 ) μSv;密切接触的陪护人员为 (310±91) μSv。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的累计年剂量当量分别为 :药品分装及注射 :左手 (16 6 3± 4 4 1)mSv,右手 (6 4 5± 1 2 3)mSv ,全身 (1 18± 0 15 )mSv;显像采集 :全身 (4 99± 0 70 )mSv。结论 通过现有防护设施和方法 ,工作人员和陪护人员的受照剂量均未超过国家辐射安全标准 (GBSS)关于职业及公众个人年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3.
质子加速器治疗室辐射防护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铁屏蔽体在主防护墙中不同深度对防护墙外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FLUKA蒙特卡罗模拟程序构建了质子治疗室的模型,治疗室的屏蔽体由混凝土和钢构成。分别模拟220和250 MeV的质子照射水模体,以获得不同情况下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分布。结果 随着嵌入防护墙的铁屏蔽体深度的变化,两种模拟条件下质子治疗机房主防护墙外30 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发生显著变化,最大周围剂量当量率(220 MeV:3.42 μSv/h,250 MeV:6.39 μSv/h)比最小周围剂量当量率(220 MeV:1.75 μSv/h,250 MeV:3.32 μSv/h)高2倍。结论 在质子治疗加速器的设计中,应仔细评估铁屏蔽体在主防护墙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受检者对非核医学科人员的外照射剂量,以有效减少非受检者的受照辐射剂量。 方法 选取 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的51例受检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2~91(62.23±13.36)岁。所有受检者注射925 MBq 99Tcm-MDP后,根据饮水1000 mL后0.5 h内有无排尿分为排尿组(n=39)和未排尿组(n=12),检测注射药物后0.5、1、2、3、4、6 h时受检者腹部和头部水平距离0.5、1、2、4、6 m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和累积剂量当量。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多次测量的不同时间、不同距离辐射剂量当量率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配对样本采用非参数Wilcoxon检验。 结果 排尿组受检者在腹部水平距离0.5、1、2、4、6 m处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均低于未排尿组[(40.29±4.67)μSv/h对(77.29±10.71)μSv/h、(15.22±1.64)μSv/h对(29.48±4.56)μSv/h、(4.15±0.47)μSv/h对(7.45±1.07)μSv/h、(1.32±0.10)μSv/h对(2.63±0.31)μSv/h、(0.45±0.05)μSv/h对(0.78±0.15)μSv/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148~5.251,均P<0.001)。排尿组受检者腹部和头部的辐射剂量当量率均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5.426~5397.675,均P<0.001);排尿组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当量率随着药物注射后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与排尿组受检者腹部水平距离0.5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148.51±13.83)μSv]相比,1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55.85±5.22)μSv]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10,P<0.001);与排尿组受检者头部水平距离0.5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132.74±12.95)μSv]相比,1 m处6 h的累积剂量当量[(49.88±4.72)μSv]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38,P<0.001);排尿组受检者的累积剂量当量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于非核医学科人员的照射剂量远远小于国内、国际法律规定限值(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1 mSv),与注射药物后3 h的受检者距离1 m以上即可避免大部分额外辐射。  相似文献   

5.
核医学诊断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及防护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我国核医学诊断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2013年2—12月期间,在东北、华中和华北地区分别选择1家三甲医院,用γ剂量率仪巡测核医学诊断制药、淋洗、分装、注射、扫描过程中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光致发光剂量计测量放射工作人员个人有效剂量和当量剂量.结果 在放射性药物分装、注射和受检者摆位等操作环节中周围剂量当量率较高, 分装时最高达1.92 mSv/h,注射时距针管5 cm处剂量率最高达1.2 mSv/h,受检者体表30 cm处剂量率范围为5.36~240 μSv/h,某医院护士手部当量剂量为0.01~0.02 mGy,部分工作场所存在人员路线交叉及注射后受检者停留在公众区域的现象.结论 核医学实践中放射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提高操作熟练程度以缩短作业时间,应优化放射工作人员出入路线,加强注射后受检者的管理,以免公众人员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90Y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过程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和剂量评估, 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90Y树脂微球介入手术治疗各操作环节和患者体表的外照射水平进行检测, 估算相关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结果 90Y树脂微球分装及转运过程的剂量率水平为1.12~454 μSv/h, 手术操作过程为2.06~58.2 μSv/h;3名患者术后0.5 h, 体表5 cm和1 m处的剂量率分别为22.7~64.1和0.82~2.55 μSv/h。按照每年200例患者的工作量, 90Y树脂微球药物操作对工作人员年个人有效剂量贡献为0.12~1.03 mSv/年, 术后患者对公众、家属及陪护志愿者的个人有效剂量贡献为0.02~0.24 mSv/年。结论在患者治疗、护理和出院过程中, 工作人员、陪护志愿者和公众的照射剂量均低于(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的剂量限值和医疗机构设定的管理目标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6个月行诊断性全身显像(Dx-WBS)期间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动态变化。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接受131I治疗的DTC患者8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67例,年龄(43.9±12.0)岁;≥55岁患者18例、<55岁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空腹服用131I 148 MBq(4 mCi),2 d后行 Dx-WBS。治疗后效果为极好反应者,即131I治疗后刺激状态下甲状腺球蛋白<1 μg/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阴性)且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阴性者(阴性组)48例,生化不全反应、结构不全反应及不确定性反应者(阳性组)37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服131I后2、24、48 h时测定距体部1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对3个时间点的1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采用t检验对不同性别、年龄及治疗效果组之间1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进行比较。 结果 (1)服131I后2、24、48 h时距患者1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分别为(6.55±1.42)、(1.92±0.65)、(0.58±0.22) μSv/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7.30,P=0.000);距离患者1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2)不同性别组在服131I后 2、4、48 h时 1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55岁组在24 h时 1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高于年龄<55岁组(t=2.29,P=0.02),2 h和48 h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阴性组和阳性组1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DTC患者131I治疗后服诊断剂量131I后 48 h时1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小于WS533-2017《临床核医学患者防护要求》规定的1.40 μSv/h,达到国家规定的出门旅行要求,且不会对周围人群产生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验证某射波刀机房的迷路外墙屏蔽的辐射防护效果,发现特殊情况下的屏蔽防护设计缺陷并予以纠正。方法 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某射波刀机房辐射防护屏蔽设计方案,主要考虑有用线束经过影像中心,不会直接照射迷路外墙。在对已经建成的机房实施放射防护验收检测时,发现存在有用线束不经过影像中心实施照射的情况并补建屏蔽防护设施,并加以验证。结果 经过现场验证检测,在有用线束经过影像中心的情况下,距迷路外墙30 cm相关关注点处的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31 μSv/h,低于参考控制水平10 μSv/h。当有用线束不经过影像中心的情况下,距迷路外墙30 cm相关关注点处的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达到301.67 μSv/h,接近参考控制水平的30倍。对此部分迷路外墙增加厚度以后,距其30 cm处的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为2.14 μSv/h。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建议设计射波刀机房的迷路外墙屏蔽时,应当根据加速器的运动范围确定有用线束是否经过影像中心,是否存在直接照射的迷路外墙的特殊情况,并根据照射范围和辐射源点至关注点的距离,按照有用线束计算屏蔽厚度,以符合标准要求,同时避免在机房迷路外墙相关专注点位置居留的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辐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31I治疗的42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30例,年龄14~68(38.7±11.9)岁。测量131I治疗后2、4周距离患者颈部正前方0、0.3、1.0、2.0、4.0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分析其变化规律,并探讨患者的性别、年龄、甲状腺摄碘率、131I的有效半衰期及服药剂量与周围剂量当量率的相关性。2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周围剂量当量率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所有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2、4周的周围剂量当量率随测量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131I治疗后2周,距离患者≥2.0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25 μSv/h;131I治疗后4周,距离患者≥0.3 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25 μSv/h。不同性别患者不同测量距离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67~1.766,均P>0.05)。131I治疗后2周,测量距离为0、0.3、4.0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与131I的有效半衰期呈正相关(r=0.318~0.487,均P<0.05);测量距离为2.0、4.0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与服药剂量呈正相关(r=0.546、0.491,均P<0.01);不同测量距离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与患者的年龄和甲状腺摄碘率均无相关性(r=?1.158~0.162,均P>0.05)。131I治疗后4周,测量距离为0、0.3、1.0、2.0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与131I的有效半衰期呈正相关(r=0.319~0.380,均P<0.05);测量距离为0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与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r=0.429,P<0.01);测量距离为2.0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与甲状腺摄碘率呈正相关(r=0.353,P<0.05);不同测量距离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与服药剂量均无相关性(r=0.020~0.157,均P>0.05)。 结论 甲亢患者131I治疗后4周内应尽量避免与家属亲密接触,临床医师应根据周围剂量当量率的测量结果及131I在患者体内的有效半衰期对甲亢患者的居家隔离进行辐射防护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90Y树脂微球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放射防护措施。方法 模拟90Y树脂微球治疗手术流程,通过监测术前药物分装准备、药物转运、术中药物操作和输注、术后患者住院观察各个阶段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分析临床应用中所应采取的放射防护措施。结果 活性室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为0.12~0.42 μSv/h,通风橱周围剂量当量率为1.04~3.32 μSv/h。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室在90Y+DSA扫描时最高为0.78 μSv/h,在99Tcm+DSA时最高为 0.36 μSv/h; 透视防护区在90Y药物时在第一术者位155 cm高度为13.19 μSv/h,而在90Y+DSA扫 描时最高为80 cm高度处315.01 μSv/h。第二术者位在90Y药物时最高为155 cm高度为6.28 μSv/h, 90Y+DSA 扫描时最高为155 cm高度处291.03 μSv/h。患者病房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11~0.58 μSv/h。 结论 核医学科及介入室等原有屏蔽措施能够满足90Y树脂微球治疗的放射防护要求,但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应加强药物操作中的放射防护及表面污染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电离辐射的非靶效应和延迟效应是细胞对电离辐射反应的两种相互关联的表现.目前,对这两种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旁效应、适应性反应三个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非靶效应和延迟效应在低剂量辐射效应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对这两种效应的相互关系及其潜在的生物学意义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2.
13.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status of imaging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in five countries in Eastern-European region and evaluate the impact of IAEA projects on radiation protection of patients. Information collected using standardized IAEA protocol included status of technology, practices and patient dose levels in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radiography, mam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n spite of increased number of digital units, single phase generators or units older than 30 year are still in use. Examples of obsolete practice such as using fluoroscopy for positioning, photofluorography, chest fluoroscopy and soft-beam technique for chest radiography are also in use. Modern multi-slice CT or digital mammography units are available; however, there is lack of adequate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medical physics support in hospitals. Information on patient doses in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conventional radiography, mammography and CT was collected to have baseline data and corrective measures were proposed with appropriate follow up actions taken.  相似文献   

14.
Recognizing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on image quality and patient doses in most countries in Asia,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 initiated a project to assess the status of imaging technology, practice in conventional radiography, mam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and to implement optimisation actions. A total of 20 countries participated. Obsolete practices of use of fluoroscopy for positioning, photofluorography, chest fluoroscopy and conventional tomography were reported by 4 out of 7 countries that provided this information. Low-kV technique for chest radiography is in use in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for 20-85% of cases, and manual processing is in 5-85% of facilities in 5 countries. Instances of the use of adult CT protocol for children in three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were observed in 10-40% of hospitals surveyed.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a Quality Control programme, the image quality in conventional radiography improved by zero to 13 percentage points in certain countries and dose reduction was from 10% to 85%. In mammography, poor quality, ranging from 10 to 29% of imag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was observed. The project increased attention to dose quantities and dose levels in computed tomography, although doses in most cases were not higher than reference levels. In this study 16-19% of patients in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received doses that have potential for either stochastic risk or tissue reaction. This multi-national study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the Asia, and it provided insight into the situation and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5.
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SPECT/螺旋CT一体机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反映功能影像的SPECT与反映解剖影像的螺旋CT同机进行采集必然会增加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因此需要权衡融合显像诊断价值与辐射剂量的利弊。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建议在对病人进行SPECT/螺旋CT检查时,应对病人所受的额外辐射剂量及可能增加的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予以充分考虑。SPECT/螺旋CT检查应遵循实践正当化与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辐射水平不应超过国际规定的辐射剂量限值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分割照射对胰腺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不同分割模式X射线照射后大鼠胰腺的损伤程度。方法 将健康成年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常规分割组,12 Gy分6次照射,每天1次;单次大剂量组,一次性照射12 Gy;中等低分割组,12 Gy分2次照射,中间间隔4 d;对照组,给予假照;每组20只。于照射前及照射后4、7、14、21和42 d称重、测空腹血糖、淀粉酶,观察胰腺组织学改变。结果 各实验组血糖照射后4 d时降至最低,最低时达(3.1±0.1)mmol/L,(LSD-t=20.06~28.74,P<0.001),单次大剂量组较常规分割组、中等低分割组降低更明显(LSD-t=8.72~9.71,P<0.001),常规分割组、中等低分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d及以后接近正常;血淀粉酶照射后4和7 d时升高,最高时可达(84.5±6.4 )U/L(Dunnett's-t=23.10~46.10,P<0.001),7 d时单次大剂量组较常规分割组、中等低分割组升高更明显(Dunnett's-t=7.11,P<0.05),常规分割组与中等低分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d及以后恢复正常。光镜下,单次大剂量组4 d时个别腺泡变性坏死,14 d时腺管周围间质纤维增生,21 d时胰岛细胞间纤维增生,42 d时腺细胞增生。常规分割组、中等低分割组出现同样变化,仅程度较轻,出现较晚。结论 当分次剂量及间隔时间合适时,中等低分割照射损伤程度未超过常规照射,这对临床非常规放疗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X-CARE技术在女性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体检人群中行胸部CT检查的130例女性受检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低剂量螺旋CT扫描(100 kV、40 mAs),实验组采用相同条件并同时使用X-CARE技术.测量两组图像肺尖层面左侧胸大肌、隆突层面降主动脉及左心房的平均CT值、噪声(SD),计算信噪比(SNR)与对比噪声比(CNR).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并比较两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均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两名医师对图像质量的评估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0.775).对照组和实验组肺尖层面左侧胸大肌、隆突层面降主动脉、左心房的平均CT值分别为(64.10±9.73)、(40.33士5.52)、(39.49士5.04)HU和(60.06士11.30)、(40.05±5.88)和(39.43士5.24)HU;两组SD分别为(11.99±3.23)、(8.04士2.21)、(7.95±2.18)和(10.43±2.90)、(8.20士1.86)、(8.24±1.97);SNR分别为(5.64±1.38)、(5.37±1.57)、(5.29±1.49)和(6.06±1.73)、(5.13±1.36)、(5.04±1.35);CNR分别为(2.12士1.07)和(1.48±0.8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结论:采用X-CARE技术进行女性胸部CT检查能在减少女性乳腺受到直接辐射的同时保证很好的图像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精确测量日本福岛县内本地辐射水平,准确评价去污治理效果,开发一套用于辐射巡测仪探头的射线屏蔽装置。方法 选用铅合金作为屏蔽装置的主要制作材料。分别在放射监管实验室内和福岛县某受污染地区进行各项实验,测量不同铅板和铅筒对射线的衰减效果。根据测量结果,综合考虑遮蔽效果、制造成本及实用性等因素,设计整套屏蔽装置。结果 整套屏蔽装置由一个主遮蔽体、一个探头遮蔽体和一个带盖子的托架组成。主遮蔽体为高10 cm、厚3 cm的铅筒,探头遮蔽体为高8 cm、厚2 cm的铅筒,托架盖子为厚1 cm的圆形铅板。结论 使用该装置能够有效屏蔽来自被测地周边环境的辐射干扰,准确地测量本地辐射水平,更好地评估放射性污染治理的效果,对福岛受污染地区灾后重建工作有一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10种介入诊疗程序中患者的辐射剂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研究介入诊疗程序中患者的受照剂量,评估其放射诊疗风险.方法 利用配置有符合IEC 60601-2标准的穿透型电离室的飞利浦Allura Xper FD20 DSA系统,收集记录10种介入诊疗程序共198例患者的剂量参数,估算出可供评估皮肤损伤的最高皮肤剂量及有效剂量.结果 累计透视时间范围为2.1~80.9 min,摄影帧数范围为15~678帧,剂量面积乘积范围为11~825 Gy·cm2,累计剂量范围为24~3374 mGy.有16例患者最高皮肤剂量超过1 Gy,79例患者有效剂量大于20 mSv.结论 有部分病例的最高皮肤剂量超过了皮肤损伤阈值,所以对患者的放射防护应给予足够的重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adiation dose to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nd make radiation risk assessment.Methods Data was collected on 198 instances of 10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procedures by using Philips Allura Xper FD20 DSA, which was equipped with the transparent ionization chamber system in compliance with IEC 60601-2.Patient peak skin dose and effective dose were estimated.Results Cumulative fluoroscopy time was 2.1 - 80.9 min, and number of images monitored for PSD were above 1 Gy and 79 cases monitored for E were above 20 mSv.Conclusions Substantial number of cases exceeded the dose threshold for erythema.Du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radiation protection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肺损伤是核辐射事故、骨髓移植预处理及胸部肿瘤放疗常见的并发症。糖皮质激素常被用于减轻放射性肺损伤的症状,但疗效并不理想。许多学者致力于评估一些防治措施在减轻辐射所致动物和人肺损伤的作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阐明防治现状,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