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螺旋CT在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目的:探索三维CT成像和多层面重建技术(MPR)在骨内埋伏阻生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埋伏阻生牙患者,应用螺旋CT的图像处理功能,采用表现阴影成像法和多层面重建技术,获得单纯牙体表面图像和任意平面、任意曲面的断层像。结果:能清晰的显示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的形态、唇侧或腭侧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和多层面重建技术是一种即能立体展示牙齿表面形态,又能精确判断牙齿位置的影像学技术,可作为骨内埋伏阻生牙外科处理和正畸治疗前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骨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定位上颌骨埋伏牙的47例患者行螺旋CT轴面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MPR)2种方式重建图像,以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上颌埋伏牙47例,共计67颗牙,螺旋CT扫描重建清楚显示了埋伏牙的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弥补了传统X线片的不足,在上颌骨埋伏牙的正畸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在上颌骨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上颌骨埋伏牙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定位的上颌骨埋伏牙31例,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并用Dentascan软件包及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成像和容积再现技术重建图像。结果:本组共37颗埋伏牙被精确定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准确显示上颌骨埋伏牙的数量、牙冠牙根形态、唇腭侧位置、埋伏牙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解剖关系。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是检查上颌骨埋伏牙准确有效的方法,在上颌骨埋伏牙设计牵引导萌的方案和疗效评价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图像分析对眶部种植术前设计的指导效果。方法利用螺旋CT对眶部受植区进行薄层容积扫描,重建出二维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表面遮盖法图像重建和多平面图像重建.获得眶部三维图像和多平面图像。结果CT影像的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可以很好的显示眶部受植区的骨形态和毗邻结构.能够方便的测量受植区的骨量。结论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对眶部种植手术前设计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畸治疗埋伏牙的手术暴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埋伏牙矫治结束时 ,能获得正常的牙周附着。方法 :对 18例埋伏牙进行外科—正畸治疗 ,手术暴露的方法有环切导萌术 ( 3例 )和翻瓣导萌术 ( 15例 ) ,术后正畸牵引矫治埋伏牙。结果 :埋伏牙入牙弓排齐 ,但牙周附着情况翻瓣导萌者较环切导萌者好。结论 :埋伏牙矫治后的牙周附着 ,翻瓣导萌术优于环切导萌术 ,但术中需注意清除萌出道障碍 ,保守处理牙囊壁 ,牢固粘贴托槽 ,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对骨内埋伏牙的定位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牙齿立体表面形态图像并探讨用于术前检查骨内埋伏牙的效果。方法:应用三维螺旋CT的图像处理功能,在牙颌骨表面重建图像的基础上,采用图像处理表面遮盖法,消除周围骨组织的影像,获得单纯牙体表面图像。应用该方法检查9例患的骨内埋伏多生牙和阻生牙。结果:能清楚显示上颌骨埋伏多生牙的畸形形态、在牙列唇侧或腭侧的位置及与牙列牙根的关系;上颌埋伏恒尖牙萌出方向与正畸牵引方向的角度;阻生智齿与第二磨牙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上颌埋伏牙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例上颌埋伏牙患者行曲面断层片及多层螺旋CT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扫描(VR)、多平面重建(MPR)等方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对比不同方法对埋伏牙的显示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的MIP、VR及MPR均能清晰显示埋伏牙的准确位置,牙根状况及与上颌窦、鼻底及周围牙齿的关系,其中VR图像最为精细。结论对曲面断层片上有埋伏牙的患者,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能够全面多方位地显示牙齿埋伏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精确的依据,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鼻底埋伏牙的定位作用。方法 :2011-08—2016-03期间,共收治鼻底埋伏牙38例,拔除埋伏牙54颗,术前用多层螺旋CT(MSCT)精准定位,术中参照局部解剖标志进行核对准确性。结果:全部病例经术前螺旋定位,均顺利拔除埋伏牙,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多层螺旋CT对鼻底埋伏牙的定位准确,术前与术中判断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螺旋CT影像的计算机辅助重建及测量上颌窦的方法,为上颌窦辅助诊断、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64排螺旋CT对60例正常成人(男30例,女30例)颌骨进行薄层容积扫描,将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辅助软件Simplant,重建上颌窦,测量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窦前后径均值为(35.12±3.47)mm,上下径均值为(39.58±2.96)mm,左右径均值为(32.14±2.50)mm,上颌窦容积均值为(15187.16±596.12)mm3。左右侧上颌窦径线值和容积无显著差异。男女性上颌窦径线值和容积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该方法获得的上颌窦重建影像和测量数据可以为上颌窦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畸开拓间隙后多颗相邻埋伏牙自行萌出并结合正畸牵引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多颗相邻埋伏牙的年轻患者,共计17颗埋伏牙,通过正畸开拓并保持足够间隙,等待埋伏牙部分萌出后再结合正畸牵引治疗。结果所有埋伏牙部分萌出后再行正畸导萌,17颗相邻埋伏牙中,有11颗埋伏牙通过开展间隙自行萌出;5颗埋伏牙再进行外科开窗—正畸联合导萌术,均被顺利牵出,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1颗牙根弯曲畸形的中切牙被拔除,矫治结束后保持间隙行修复治疗。平均疗程为20个月。结论在多颗相邻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只要正确判断埋伏牙的位置,适应证选择合适,耐心观察等待埋伏牙萌出,可以减少开窗的次数和简化正畸牵引的难度,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恢复正常咀嚼功能及美观。  相似文献   

11.
Wang S  Feng XP  Cao HZ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4):417-419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治疗上颌前牙区埋伏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0年经普通X线片确定有埋伏牙,但不易具体定位的患者11例,进行CBCT扫描和三维重建,确定埋伏牙在颌骨内的具体位置。结果:经CBCT扫描、三维重建后,所有患者均可直观再现埋伏牙的形态、数目、在颌骨中的具体位置和发育情况。11例患者共16颗埋伏牙,其中既有埋伏阻生牙又有埋伏多生牙,3例(4颗)为埋伏多生牙,1例有2颗埋伏牙;2例为倒置埋伏,2例为水平埋伏,3例为垂直埋伏,4例为斜位埋伏。根据CBCT结果制订治疗方案,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CBCT三维重建对于上颌前牙区埋伏牙治疗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使用悬臂梁片段弓矫治前牙阻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炜 《口腔正畸学》2009,16(2):61-66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悬臂梁片段弓技术辅助矫治前牙阻生,检验其疗效。方法选择6例前牙阻生患者在外科手术后使用悬臂梁片段弓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牵引,共有7颗阻生前牙需要矫治。结果5例患者矫治效果良好,阻生牙顺利排入牙列。1名患者的阻生牙出现牙根粘连,无法进行正畸牵引。多数患者阻生牙均在外科手术暴露后1~2个月被牵出。与以往方法相比缩短了阻生牙牵引的疗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悬臂梁片段弓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矫治前牙阻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大型颌骨囊肿伴埋伏牙病例进行外科-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大型颌骨囊肿伴远端埋伏牙病例应用开窗减压手术治疗,术中保留累及恒牙,术后配戴囊肿塞治器。术后第1、3、6个月,之后每半年随访,拍摄全景片,观察囊腔减小程度及新骨形成情况,择期正畸牵引或外科辅助正畸牵引埋伏牙复位。结果:16例患者开窗减压术后随访1~5.5年,平均随访3年;囊腔均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愈合良好,因囊肿而远端异位的牙齿均可自行复位至接近正常位置。替牙完成后配合正畸牵引或外科辅助正畸牵引,正畸疗程平均2年。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正畸联合治疗为颌骨囊肿伴埋伏牙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BCT在上颌埋伏阻生前牙诊断中的作用及采用不同牙槽外科开窗术牵引矫正埋伏牙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30例34颗拟牵引矫正的埋伏牙的曲面断层片及CBCT在牙冠定位、牙根情况及萌出间隙等相关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20例患者选择闭合式牵引导萌术,10例选择牙龈环切术开放牵引导萌,比较治疗结果。结果:在牙根弯曲情况、根尖孔闭合情况及萌出间隙测量方面CBCT优于曲面断层片(P<0.05)。治疗后7~9 d,选择牙龈环切术的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冠伸长,牙龈外形欠美观,牙槽嵴高度降低等牙周附着不足等并发症。选择闭合式牵引导萌术,术后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牙龈外形。34颗牵引矫正的埋伏牙中成功26颗(76.47%),一般8颗(23.53%),无失败病例。结论: CBCT能精确显示埋伏牙位置、形状、与邻牙关系等,采用外科手术闭合式牵引导萌术可达到更好的牵引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无萌出能力的上颌埋伏弯曲牙的临床治疗分析,探讨弯曲牙正畸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4例26颗无萌出能力的上颌埋伏弯曲牙进行摄片定位,拓展间隙后行外科开窗术 正畸牵引治疗。结果:24例埋伏牙中,成功17颗,占65.4%;效果一般6颗,占23.1%;失败3颗,占11.5%;24例埋伏牙平均破龈时间为7.5个月,最长13个月,最短3个月;26颗埋伏牙牙髓活力测验全部正常,未见根吸收、黏连。3颗唇侧出现2~4mm的牙龈退缩;2颗分别出现1.0mm和2.5mm的边缘骨丧失;1颗未能完全进入相应牙位,需以后配合光固化或烤瓷再度修复。3例不能进入相应的牙位,其中2例被迫拔除,其余均牵引入列。结论:选择良好的适应证、准确的定位、足够的间隙、适当的牵引力、支抗和有效控制炎症,循序渐进是治疗埋伏弯曲牙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颌骨牙列曲面体层技术和根尖定位片在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分别采用颌骨牙列曲面体层技术和临床上最常用的根尖定位片进行投照定位,对这2种方法的符合率进行χ2检验。结果:颌骨牙列曲面体层技术和根尖定位片均能较准确显示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在颌骨中的位置,与手术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3.02%和95.3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颌骨牙列曲面体层技术能较准确地显示埋伏阻生牙及多生牙在颌骨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18.
张敏  张立亚  刘佳 《口腔正畸学》2011,18(4):209-210
目的 初步分析运用种植支抗牵引埋伏牙的临床效果,探讨正畸治疗中选择种植支抗牵引埋伏牙的适应证及该项治疗的特点.方法 对6例埋伏牙患者的8颗埋伏牙运用种植支抗进行牵引治疗,牵引后对牙齿的松动度、牙髓活力等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检查,并摄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牵引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6例患者经3~5个月的牵引后埋伏牙萌出,牙髓活力正常,未发现牙根吸收.与以往的方法相比,运用种植支抗牵引埋伏牙支抗充足,患者不适感降低.结论 运用种植支抗牵引埋伏牙为埋伏牙牵引治疗提供了一种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预置支点在矫治上颌水平阻生尖牙的作用.方法 水平埋伏阻生上颌尖牙5例,均位于邻牙根方.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间隙预备,外科开窗暴露埋伏尖牙的牙冠,将预置支点置于牙颈部,进行正畸牵引,曲面断层片观察邻牙牙根吸收情况.结果 水平阻生尖牙以预置支点为转动中心而移动至正常位置,牙髓和牙周情况良好,邻牙牙根无吸收现象.结论 预置支点水平阻生上颌尖牙的转动中心,对正畸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牙种植机去骨切割法拔除56颗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牙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种植机去骨切割法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牙56颗,同时选取相同年龄范围的56颗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牙,应用高速涡轮钻拔除,以作比较。结果,应用种植机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牙安全、快捷,术后反应和并发症可降至最低,是目前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牙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