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斜仰卧与截石位一体与俯卧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斜仰卧与截石位一体,摆放体位后直接进行膀胱镜插管和皮肾镜碎石;对照组采用俯卧位,术中先截石位膀胱镜插管后改俯卧位皮肾镜碎石。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体位摆放时间、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体位摆放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石清除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仰卧与截石位一体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体位摆放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比较改良侧卧位与截石位这两种不同体位和术式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1150例采用改良侧卧位,75例采用传统截石位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对两种方法单次碎石成功率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手术单次碎石成功率为96%,对照组为6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 结论 改良侧卧位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截石位,与国内同期报道ESWL经软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成功率相似,可以作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叶菁菁 《当代护士》2014,(11):41-4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措施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1-11月期间行PCNL术患者10例为对照组,随机抽取开展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10例患者为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平均出血量、一次碎石成功率、平均留置尿管和留置肾造瘘管时间、术后患者的疼痛及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术后一次碎石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是处理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时传统体位与斜卧-截石位的应用效果,探索斜卧-截石位的临床护理应用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实施PCNL的104例肾合并输尿管结石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取斜卧-截石位,对照组采取传统俯卧体位。观察两组体位摆放时间、PCNL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在摆放体位过程中,对照组病人出现幅度变化不大的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观察组病人的血压和心率变化不明显,两组血压和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在摆放体位时的不适感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使用斜卧-截石位体位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不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结石大小、结石总清除率以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腔内钬激光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46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346例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失败影响因素。[方法]对在本院行钬激光输尿管碎石术的346例患者,统计术中手术时间、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术中并发症(输尿管损伤、输尿管穿孔);术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析钬激光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时间(62.3±21.2)min;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94.8%(328/346),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3±4.1)d;术后4~6周复查,结果显示输尿管中上段、下段结石的排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败组的结石直径明显大于成功组(P〈0.05)。所有患者均有肉眼血尿,3~4d可消失,术后无感染、发热、梗阻性肾脓肿发生。碎石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年龄、性别、病程、结石数日、结石单双侧、结石区息肉情况等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结石的位置与碎石的失败率呈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输尿管狭窄、输尿管扭曲、结石的大小与碎石的失败率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钬激光碎石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泌尿系结石治疗手段,结石位置、合并输尿管狭窄和扭曲是影响手术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杨飞 《临床医学》2014,(3):29-30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CNL)与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MCNL术和URL术治疗1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观察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URL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拔出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MCNL组;而术后结石清除率MCNL组优于UR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较大结石和近肾盂输尿管交界部位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建议采用MCNL术式治疗。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76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结石清除、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复发率。观察组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7.4%.明显优于对照组78.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院意义。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明显优于输尿管镜治疗,结石清除率高,然而经皮肾镜住院时间长于输尿管镜治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要与ESWL配合.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腿式平卧位与传统截石位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300例全身麻醉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分腿式平卧位安置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安置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至手术开始所需的时间、医生对体位的满意度评分、体位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24 h双下肢舒适度反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少于对照组,体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对体位的满意度、患者术后24 h双下肢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采用分腿式平卧位安置方法较传统截石位安置方法,更加省时省力、安全、舒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一种输尿管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的最佳体位.方法 用截石位和侧卧截石位进行URSL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 侧卧截石位行URSL术碎石取石成功率95.9%(404/421)明显高于传统截石位70.4%(31/44),平均手术时间26 min.结论 侧卧截石位行URSL取石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理想体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URL)及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49例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失败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URL治疗32例(URL组)、mPCNL治疗17例(mPCN组)。比较2组碎石成功率及其他指标。结果URL组碎石成功率为84.4%,低于mPCNL组的100.0%(P〈0.05);但mPCNL组费用高于URL组,手术及住院时间也多于URL组(均P〈0.05)。结论mPCNL是治疗ESWL失败后较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封堵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与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资料,其中输尿管镜取石术(URL)中应用管路封堵器46例(联合治疗组),体外震波碎石(ESWL)50例(ESWL组),比较二种手术方式的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结果结石清除率联合治疗组97.83%(45/46),ESWL组82.00%(4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费用联合治疗组(9120±320)元,ESWL组(2158±12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联合治疗组发热3例、肾绞痛2例、血尿均有但不严重,ESWL组发热4例、肾绞痛5例,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封堵器应用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减少术中结石漂移,提高结石清除率,但费用相对于ESWL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妇产科门诊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1h的心率、收缩压、皮质醇、血糖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降低妇产科门诊患者术前手术应激,提高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放射式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放射式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和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比较2组痊愈率,复发率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1周时,2组NR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对照组NR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N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1周时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NRS评分较治疗1周时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痊愈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回访,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式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优于封闭疗法,且复发率低,无副作用,重复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05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分别采用MPCNL(53例)或RLUL(52例)治疗,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结石清除率、术后高热(〉38℃)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RLUL组手术时间为(75.4±20.6)rain,长于MPCNI.组(58.2±17.3)min(t=4.6365,P=0.000)。术中出血量MPCNL组平均(75±16)mI.,高于RLUI,组(30±11)mI。(t=4.6365,P=0.000)。术后结石清除率MPCNL纽为96.2oA(51/sa),RLUL纽为100.0%(52/52),差异无显著性(t=0.49,P〉0.05)。术后发热两组差异无显著性(t=0.00,P〉0.05)。住院时间MPCNI。组为(7.2±1.6)d,长于RLUL组(4.3±1.3)d(t=10.1820,P=0.000)。住院费用MPCNI。组平均(11423.63±1532.75)元,高于RLUL组(8237.23±1123.58)元(t=12.1653,P〈0.05)。【结论】MPCNL与RLU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满意的疗效与安全性,RLUL取石效果确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可广泛应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0.5%聚维酮碘液与生理盐水溶液在口腔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0年6月~2013年10月住院治疗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溶液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0.5%聚维酮碘液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护理效果及口臭、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臭、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癌术后患者口腔护理液宜首选0.5%聚维酮碘溶液,可抑制口腔细菌生长,提高口腔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莫西林分散片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时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15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胶囊,观察组口服阿莫西林分散片。监测两组患者的血药浓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后,最大血药浓度(732.5±60.84)μg/L、血药浓度下面积(6 340.2±170.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达峰时间(2.7±0.65)h、分布半衰期(4.6±1.19)h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药浓度高、达峰时间短、起效快、疗效确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体位在小儿短段型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经腹会阴行巨结肠根治术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据手术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观察组采用悬吊式截石位。结果观察组手术野暴露优于对照组;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悬吊式截石位可充分暴露经腹会阴行巨结肠根治术的术野,降低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在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泌尿外科上尿路结石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1例患者选择采用单纯经皮肾镜气压弹道清除结石,设为对照组,其余71例患者选择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清除结石,设为实验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为(93.12±12.32)min、术中出血量为(50.32±15.67)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结石清除率为86.7%;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4.20±12.65)min、术中出血量为(90.23±17.81)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5%,结石清除率为75.6%。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对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应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ESWL术后按照随机数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抗感染及运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以术后首日检查结果为参考值,通过B超或腹部X线平片动态观察术后3d、7d、2周和4周的结石排净率、术后4周的临床治疗疗效、结石排净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及VA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d、7d时的结石排净率分别为42.5%与52.5%,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2周、4周的结石排净率为85.0%、95.0%,高于同期对照组的50.0%与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12例,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3例,有效率70.0%,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结石排净时间(6.52±1.7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41±2.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2.29±1.35)分,低于对照组的(3.81±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给予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排石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同时肾绞痛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