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对精神科特殊病人使用醒目安全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以期达到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60例精神科三防(防冲动,防自杀自伤、防出逃)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O例,对照组3O例,两组均给予加强监护,严格交接班,必要时保护带约束等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病人住院当日病情评估,在一览表和病员服上贴上醒目安全标识.结果 对于贴上护理安全标识的三防病人,大大降低了病人冲动、自杀、出逃的发生率.结论 对精神科特殊病人使用醒目护理安全标识,有效保障了病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标准化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诊治的306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32例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没有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的174例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根据护理风险的存在原因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以及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等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投诉率以及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整个医疗过程的满意度,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控制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进行全面的风险防范管理,能够明显的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同时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进而提升整个护理过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5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1月-2017年5月精神科护理人员,按照不同管理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管理,研究组护理人员则接受人性化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投诉和护理缺陷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缺陷以及护理投诉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精神科管理过程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护理缺陷以及护理投诉发生率,同时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探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治疗的592例精神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发生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探究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精神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医院设施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结论为有效降低精神科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的安全性,需要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增强责任心,切实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科护理人员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的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分别观察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2.5%和2.5%,低于对照组的15.0%和20.0%;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总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与和谐的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王永梅 《现代养生》2014,(22):179-179
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对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对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精神科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于精神科随机选取60名护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得到常规管理,观察组30例得到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护士长在精神科病房护理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发生的病房护理危机事件,分析病房护理危机事件引发因素,总结护士长在病房护理危机管理中的作用.结果:65例精神科病房护理危机事件中患者因素33例(50.77%),环境与设施因素19例(29.23%),物品因素9例(13.85%),家属因素2例(3.08%),护理人员因素2例(3.08%).结论:通过分析精神科病房护理危机事件的引发因素,可知护士长在危机管理中进行合理排班,加强健康教育,制定、完善并落实规章制度加强沟通,对危机事件进行总结均可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减轻危机事件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蒲雪林 《现代保健》2010,(31):98-99
如何保、证护理安全,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一直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尤其是对于精神科护理来说。精神科护理由于由于其面对的是特殊的患者群体,护理安全管理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医疗中心工作。本文从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精神专科护理人员素质、修改完善护理安全制度、建立规范的护理质量管理体制4方面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探讨更好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为2013年1~12月在我院精神科男一病区住院的患者,1~6月实施普通护理管理,6~12月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精细化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精细化管理后,护理质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精细化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还能降低精神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姚云 《中国校医》2006,20(2):152-153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人冲动行为的抑制。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在常规精神科治疗护理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精神科的常规治疗护理。一个月后对二组病人进行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评分比较。结果研究组病人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RS)中与冲动有关的因子分明显降低。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住院精神病人的冲动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精神科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PDCA循环质量控制管理前后各200份出院精神科电子护理病历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应用PDCA循环质量控制管理后精神科电子护理病历评分明显上升,缺陷率和修改率明显下降。结论:PDCA循环质量控制管理是提高精神科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巡回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精神科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300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巡回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医患纠纷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探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巡回会理的作用.结果 观察组医患纠纷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采用巡回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精神科护理缺陷发生原因,探讨预防策略,减少或避免护理风险以及医疗纠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3月发生的32例精神科护理缺陷临床记录,总结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制定干预管理措施.结果精神科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包括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护理过程中责任心缺失,违反临床护理操作规程,护理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结论 通过完善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规避风险能力,增强护理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严格落实护理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以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规避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安全管理为主要手段对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制定管理办法,强化安全护理。结果:安全管理的实施提高了精神科的护理质量。结论:护理人员应在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安全护理,给病人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调查主体部分,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品管组各200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品管组实施应用品管圈活动。在完成护理干预工作之后,对比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和品管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5.0%及4.0%。常规组和品管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5.0%及95.0%。结论 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此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以及工作的积极性,其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蕊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494-2494
目的 研究精神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制度.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进行诊治的精神科患者,总结对其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结果 通过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我院大大降低了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论 安全护理是精神疾病护理中主要的环节,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精神科医护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保护和尊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管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76例精神科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3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中,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感染控制、病房管理、护理安全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具备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精神科于2012年5月-2013年6月期间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思维管理法,对比实施前2011年5月-2012年4月的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护士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高对实施前(P〈O.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采用细节思维管理法,可明显提高精神科护理管理质量,优化护理工作流程,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