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诊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结果观察组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抢救后病情稳定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死亡率少于对照组,APACHEI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病情解释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对颅脑损伤患者抢救的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细节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的效果,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2010年3月—2013年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212例,将此2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17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营养不良9例,占5.14%,观察组0例,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7,P〈0.05)。对照组发生鼻饲并发症41例,占23.43%,观察组22例,占10.3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7,P〈0.05)。结论系统细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在保证患者营养供给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前访视,治疗组患者给予术前访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入室后的围手术期内负面情绪、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人室后的围手术期负面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5%)明显高于对照组(65.8%)(P〈0.05)。结论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信心,与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院前救护程序改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荣 《护理学报》2008,15(1):53-55
目的探讨改良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院前急救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按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救护车出诊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60例,双号为对照组59例。观察组实施改良的救护程序:第1步先进行快速护理诊断,根据GCS昏迷评分标准确定昏迷等级;第2步保持呼吸道和静脉通道有效开放;第3步测定瞳孔、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为进一步采取急救措施提供依据;第4步,应对措施处于预启动状态,包括心肺复苏、抗休克、伤口处理、头部CT检查和术前准备,形成院前救护-CT室一手术室的绿色通道。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接到“120”呼救电话至气管插管、头部CT检查、入手术室时间,两组术后3d内意识进展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接到呼救电话至入手术室时间、至头部CT检查时间、至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术后3d内意识好转、意识恢复率提高(P〈0.05或P〈0.01),2周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改良院前救护程序能有效缩短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院前急救时间,是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的有效急救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无缝隙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手术患者60例,按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无缝隙护理。比较2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急救处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 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 33%(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 00%,低于对照组的16. 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手术室无缝隙护理能缩短患者手术准备时间,加快患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对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照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ICU治疗后转入神经外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9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选取2009年5月-2010年4月自ICU转入神经外科的193例未实施过渡期护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重返ICU率、出现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不良事件、重返ICU、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过渡期护理模式,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连续,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患者重返ICU率,减少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促进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08年9月,共60例脊髓损伤行系统性康复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疼痛程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降低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压疮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程序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程序组患者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睡眠障碍、负面情绪、颅内水肿方面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运动障碍、颅内出血、排尿困难则无明显差异;程序组患者发生髂前上棘、骶尾部I期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压疮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能够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对患者有更好的治疗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手术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97.5%>72.5%),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无显著差别,术中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和呼吸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0%>67.5%),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置管与PICC置管在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患者使用中的优劣。方法:选取40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PICC置管组)20例和观察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组)20例,分别对2组患者家属置管接受率及置管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接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置管首推锁骨下静脉置管作为长期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床边工作制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床边工作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清醒时间少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时的GOS良好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边工作制有效地夯实了基础护理,改善了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胡小萍  刘彩萍 《全科护理》2009,7(23):2086-208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便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10%,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痛人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方法和时机的选择。方法2002年4月至2008年9月102例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方法比较分析急诊和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53例)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49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囊破裂、胆道损伤、心律失常等情况及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高于观察组(P〈0.05),组内急诊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高于择期手术(P〈0.05);观察组胆囊破裂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组内急诊手术发生率高于择期手术(P〈0.05),对照组组内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急诊手术发生率显著高于择期手术(P〈0.05),对照组组内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组内急诊手术患者发生率均高于择期手术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胆囊结石或在出现症状后尽早积极治疗的同时安排择期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急救路径在院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1年12月-2013年4月院前急救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中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运用临床急救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车反应速度、诊治等待时间、死亡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医患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急救路径提高院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率及医患满意度,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15.
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运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GCS≤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问题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及伤后3个月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出现的护理问题和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伤后3个月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自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可减少护理问题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腹股沟疝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严格按照I/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围手术期应用CP可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节省患者住院费用及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急救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急诊急救护理,选取同期我院常规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心绞痛发生率、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和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心功能指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急救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提高心功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预见性风险评估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AMI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4),对照组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3%,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P〈0.01。结论:对AMI患者实施预见性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核医学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核医学科检查的患者1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情况、意外事件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100.0%)明显好于对照组(95.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8%)明显高于对照组(88.4%)(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2.3%)(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到核医学科检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可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30例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消极情绪、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创造性的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