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氧浓度增加对5380m高原人体运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原富氧运动对机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对海拔 5 380m高原的 1 0名健康青年富氧 2 7.3%前后分别进行踏阶运动 ,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丙二醛 (MDA )含量。结果富氧运动较未富氧运动SOD、GSH Px增加 (P <0 .0 5 ,P <0 .0 1 ) ,MDA降低显著 (P <0 .0 1 )。结论富氧对高原运动自由基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于增强有氧氧化途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氧复合氰化钠(NaCN)中毒对大鼠的肺损伤效应。方法以低压氧舱模拟4 000m低氧环境。72只大鼠随机分为海拔308m中毒组和海拔4 000m中毒组。皮下注射3.6mg/kg NaCN,分别于0、0.5、1、2、4、6h取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伊文思蓝(EB)含量,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及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结果NaCN中毒后BALF中LDH、ACP及AKP活性明显增高,0.5h最高。低氧(海拔4 000m)复合NaCN中毒大鼠BALF中LDH、ACP及AKP活性明显高于同一时相点单纯(海拔308m)NaCN中毒大鼠。低氧复合NaCN中毒能引起肺组织和BALF中的GSH含量、SOD和GSH-PX活力下降,并引起MDA含量增加,各指标的变化幅度远大于单纯NaCN中毒的效应。结论在低氧条件下NaCN的细胞毒性作用增强,肺损伤程度加重,严重影响大鼠肺的氧化应激水平和肺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3.
高氧液预防家兔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高氧液对兔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家兔 3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氧液组各 15只。对照组静脉输入 0 .9%生理盐水 10 0ml,高氧液组输入高氧液 10 0ml。输注完毕后即刻行单肺通气 (OLV) ,记录OLV前及OLV后15min、30min时pH、PaO2 、SaO2 、PvO2 、SvO2 等指标。结果 :与单肺通气前相比较 ,对照组在OLV后 15minSaO2 、PaO2 、PvO2 、SvO2等下降 ,PaCO2 升高 (P <0 .0 5 ) ;高氧液组在OLV 15min时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 ,30min时SaO2 、PaO2 降低 ,PaCO2 升高 (P <0 .0 5 ) ,PvO2 、SvO2 、pH等无变化。结论 :静脉输注高氧液对OLV期间低氧血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慢性饮酒对大鼠注射油酸-脂多糖致肺损伤易感性的影响及中药黄芪的干预效果.方法 SD大鼠48只,经慢性饮酒(或饮水)6周后,注射油酸-脂多糖致肺损伤,部分大鼠致肺损伤同时注射黄芪注射液,检测肝肺组织中还原型谷胱苷肽(GSH)、丙二醛(MDA)水平,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及paO2的变化.结果 肺损伤组PaO2、肝肺组织中GSH水平下降,MDA及BALF中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尤其以饮酒大鼠(饮酒损伤)改变显著.与肺损伤组比较,药物干预组(饮酒损伤药物组及饮水损伤药物组)PaO2、肝肺组织中GSH水平升高,MDA及BALF中蛋白水平下降,尤以饮酒损伤药物组改变显著.结论 慢性饮酒史可加重创伤后严重感染大鼠的氧化、抗氧化失衡,加重急性肺损伤的程度,黄芪注射液可改善肺损伤尤其是慢性饮酒大鼠肺损伤时的氧化抗氧化失衡,然而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对家兔急性光气中毒后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中毒组、常规治疗组、UBIO治疗组及UBIO联合常规治疗(复合治疗)组,连续观察7d,记录家兔存活率,并检测血清中T-AOC、SOD、CAT、GSH-Px、GSH、GR活性及MDA含量。结果:经UBIO或复合治疗后血清中除CAT活性无差异外,T-AOC、SOD、GSH-Px、GSH、GR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家兔光气中毒后可伴有明显的氧自由基损伤,UBIO治疗能明显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因而可以用于急性光气中毒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片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酪氨酸冲剂和红景天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进驻海拔3700 m高原半年的30名健康男青年随机分为银杏叶片组、红景天组和酪氨酸组,每组 10 人。在服药前、服药第 15 d分别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3组青年服药前运动后较安静时GSH Px、MDA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SOD无统计学差异(P>0 .05)。服药后运动后较安静时SOD、GSH Px、MDA均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服药后较服药前SOD、GSH Px增高,MDA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3组之间比较,SOD、GSH Px、MDA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银杏叶片、酪氨酸冲剂和红景天均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能延缓运动性疲劳发生,提高高原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压氧和常压氧处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体重(200±20)g Wistar大鼠32只,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对照组(n=8)予以生理盐水注射, 另外24只大鼠采用脂多糖(LPS)二次打击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常压氧组和高压氧组, 每组8只。模型组建模成功后不进行其他处理, 常压氧组给予2 h氧吸入, 高压氧组予以0.25 MPa高压氧干预。分别于建模后和干预3 d后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吸入氧气浓度百分比(FiO2);检测血D-乳酸、内毒素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大鼠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进行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 计算湿/干肺重量比(W/D)。结果高压氧组大鼠D-乳酸、内毒素、DAO水平、肺W/D比、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的MPO、MDA、GSH及灌洗液中IL-1β、IL-6和T...  相似文献   

8.
缺氧复合氰化钠中毒对大鼠BALF和肺组织磷脂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缺氧合并氰化钠(NaCN)中毒对大鼠肺支气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中磷脂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平原实验组和高原实验组。高原实验组动物置于低压舱(4000m,61kPa,舱内温度20±3℃)内,平原实验组置于普通试验室(海拔308m,大气压97.7kPa,室温20±3℃)内3d后进行实验。每组设0、0.5、1、2、4、6h等6个观测点,0h时点大鼠不注射NaCN,其余大鼠腹腔注射NaCN(3.6mg/kg),于注射后0、0.5、1、2、4h和6h时点放血处死动物,取全肺,分别检测肺/体比值,肺干/湿重比,制取BALF及肺组织匀浆,定磷法测总磷脂(TPL)含量。结果高原实验组部分大鼠鼻腔有少量泡沫状血性分泌物流出,注射后1h内3只动物中毒死亡。平原实验组大鼠NaCN中毒后,肺/体比值、肺干/湿重比、BALF中TPL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肺组织中TPL含量明显降低(P<0.05)。高原实验组大鼠NaCN中毒后,肺/体比值、肺干/湿重比、BALF中TPL含量增加更显著(P<0.05),肺组织中TPL含量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缺氧和氰化物中毒可能对肺组织存在联合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对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压力一时程的高压氧暴露可以引起肺型氧中毒,其损伤以炎症渗出为主。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lavage,BAL)是研究动物呼吸系统机能变化的重要实验技术。本研究运用优化BAL方法,对高压氧暴露后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se,MPO)活性变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高氧液对急性运动性疲劳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士兵80名,随机分为口服高氧液实验组和口服平衡盐液对照组。运动方式为5 000m连续跑,在运动前30min以及运动2 000m和4 000m处,分别口服高氧液或平衡盐液250ml、150ml、150ml。在运动前和运动结束即刻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乳酸含量、三磷酸腺苷酶活力、丙二醛含量、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结果 高氧液实验组血清乳酸及丙二醛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三磷酸腺苷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 05)。结论 高氧液有显著的抗急性运动性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高氧液增加氧供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赤芍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NF-κB/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大鼠内毒素ALI模型,40只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内毒素组(B组)、赤芍治疗组(C组)、赤芍预防组(D组)和SB203580组(E组),每组8只大鼠.观察赤芍对肺组织中p38MAPK、NF-κB和iNOS表达的影响,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和蛋白含量、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NO含量的变化,于LPS滴注后6 h行血气分析,并进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与A组比较,B、C、D和E组p38MAPK、NF-κB和iNOS表达显著增强,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和蛋白含量、肺组织MDA含量和血清NO含量显著增加,PaO2和HCO3-明显降低(P<0.05或0.01);与B组比较,C、D组和E组p38MAPK、NF-κB和iNOS表达明显降低(P<0.05);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和蛋白含量、肺组织MDA显著减少,PaO2和HCO3-明显升高(P<0.05或<0.01).病理学显示C、D组和E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c、D、E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赤芍对内毒素性ALI的防治作用可能与抑制p38MAPK/NF-κB/iNOS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海水淹溺型兔肺损伤后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不同剂量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了解地塞米松对海水淹溺型兔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兔经气管注入海水,制备海水淹溺型肺损伤兔模型.将3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海水淹溺组、地塞米松低剂量(0.5 mg/kg)、中剂量(1 mg/kg)、高剂量(5 mg/kg)组.海水淹溺组、地塞米松各剂量组于手术稳定20 min后经气管插管注入配方海水(2 ml/kg),对照组气管切开后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各剂量组同时经颈动脉注入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注射地塞米松后1、3、6 h取血,测血清NO浓度,并于注射地塞米松6 h后处死动物,迅速取出肺脏,测定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光镜下观察肺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 海水淹溺可以使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内蛋白含量、血浆中NO含量、肺组织中NOS活性升高,使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引起肺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地塞米松可减轻海水淹溺引起的肺损伤,但地塞米松各剂量组与海水淹溺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海水淹溺可明显升高兔血清中的NO含量,地塞米松可减轻海水淹溺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水下爆炸继发性急性肺损伤(ALI)兔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细胞因子水平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新西兰兔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组)、爆炸组(I组)和乌司他丁组(B组),每组10只,建立新西兰兔ALI动物模型后,B组经右颈外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注射液(10万单位/kg),N组、I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2h采集血液,24h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液及肺组织标本,测定肺湿干重比(W/D),行12、24h血气分析,ELISA法测定BALF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血清中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estern blot法和反转录PCR法测定肺组织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肺HE切片病理学变化。结果 I组W/D、12h TNF-α、24h TNF-α、12h MMP-9、24h MMP-9均较N组升高[(5.79±1.60 vs.4.38±0.75)、(573.80±178.24 vs.348.12±172.13)ng/L、(552.30±169.64 vs.382.56±147.52)ng/L、(38.30±14.43 vs.23.67±5.28)ng/L、(42.10±15.24vs.25.72±7.16)ng/L,P0.05],B组的W/D、12h TNF-α、24h TNF-α、24h NE、12h MMP-9、24h MMP-9较I组降低[(4.63±1.21 vs.5.79±1.60)、(356.40±181.23 vs.573.80±178.24)ng/L、(356.10±130.99 vs.552.30±169.64)ng/L、(111.90±10.81 vs.136.70±13.61)ng/L、(28.20±7.38 vs.38.30±14.43)ng/L、(30.50±8.07 vs.42.10±15.24)ng/L,P0.05];肺病理切片显示B组肺水肿、炎症反应等较I组减轻。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NMMP-9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水下爆炸致家兔ALI的程度,可有效治疗ALI。  相似文献   

14.
田冶  葛帅娜  李军  陶天柱 《武警医学》2022,33(2):140-143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海水淹溺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S 组)、20 mg/kg低剂量人参皂甙Rg1组(L组)、100 mg/kg高剂量人参皂苷Rg1组(H组)。L组和H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人参皂苷20或100 mg/kg, S组尾静脉注射等容的生理盐水,给药2 h后建立海水淹溺性肺损伤模型。分别于吸入海水前(基础值T0)、吸入海水后30 min(T1)、1 h(T2)、2 h(T3)和4 h(T4)各时间点检测动脉血PaO2和PaCO2的动态变化;于建模后2 h和4 h取出肺组织和外周血标本,检测肺湿干重比(W/D)、肺泡灌洗液蛋白定量(BAL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浓度,取建模后4 h的右肺下叶组织行HE病理检查。结果 T0时4组的动脉血 PaO2、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T4时S和L组PaO2明显低于 H组(P<0.05),S和L组PaCO2明显高于H组(P<0.05)。T3和T4时,S、L和H组肺组织 W/D比值均明显高于C组(P<0.05),H 组肺组织 W/D明显低于S组和L组(P<0.05)。H 组 MDA浓度和MPO活性明显低于S组和 L组(P<0.05), H 组SOD活性明显高于S组和 L组(P<0.05)。H 组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低于S组和L组。HE病理染色显示H 组肺泡塌陷、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较S组明显减轻。结论 预防性使用人参皂苷Rg1(100 mg/kg)能显著减轻海水淹溺导致的早期(4 h内)肺损伤,其保护机制与减轻肺内的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15.
杨斌  陈海龙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4):765-769,100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急性肺损伤(SAP-AL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n=18)、SAP-ALI组(n=22)、NE处理组(n=20)。ELISA法测定血清NE、TNF-α、IL-1β含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E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E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的NE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肺和胰腺组织湿/干质量比和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NE处理组肺组织、BALF和血清NE含量均较假手术组和SAP-ALI组大鼠明显增加(P<0.05或P<0.01),血清TNF-α、IL-1β含量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的大量激活及其NE、TNF-α、IL-1β的过度释放参与了SAP-ALI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富氧吸人对大鼠模拟急性高原肺水肿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4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压低氧组、连续富氧组、夜间富氧组,每组11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置于模拟6000 m海拔高度的低压舱中48 h.富氧干预48 h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肺湿干比、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低压低氧组大鼠BALF蛋白浓度及肺湿干比显著升高(P<0.01)、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NO 含量、NOS降低(P<0.01).病理学显示低压低氧组大鼠有肺泡间隔增宽、间质充血、炎细胞浸润等间质性肺水肿表现.连续富氧及夜间富氧均可降低肺泡灌洗液的蛋白浓度及肺湿干比,提高大鼠血清和肺组织内的NO含量、NOS活性,减轻肺泡间隔增厚、炎细胞浸润及肺泡出血,且连续富氧组与夜间富氧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富氧吸人可以通过提高体内的NO含量、NOS活性来防护大鼠急进高原肺水肿,夜间富氧与连续富氧防护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NFα和PPARγ在高脂饮食所致脂肪性肝炎形成中的作用,微生态制剂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喂高脂饲料,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分别在喂饲高脂饲料12周后予美常安灌胃;饮食治疗组在喂饲高脂饲料12周后改为普通饲料喂养,16周末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血清转氨酶(ALT、AS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肝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PPARγ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MDA含量与正常组比较,(8.38±1.32μmol/g vs 5.08±0.91μmol/g,P<0.01)明显增高,血清TNFα水平(2.48±0.50μg/L vs 0.82±0.18μg/L,P<0.01)明显增高,而SOD活性(148±26 kNU/gt vs 198±25 kNU/gt,P<0.01)明显降低,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计分均显著增高(P<0.05),PPARγ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减少(P<0.05),但与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无关,而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呈负效关系。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各项指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饮食治疗组大鼠肝脏病理学仍呈轻-中度脂肪变性,炎症活动度计分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余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微生态制剂美常安可能通过减少TNFα的产生,增加PPARγ表达等方面来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pH值低温肺保护液对体外循环(CPB)未成熟肺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探求最适PH值的低温肺保护液,方法:实验用幼犬36只,随机分为6组:A组,单纯体外循环组:B至F组在体外循环阻断主,肺动脉期间分别用不同PH值的肺保护液进行肺动脉灌注。B组-F组PH值分别为6.6,7.0,7.4,7.8,8.2,阻断主,肺动脉60min,再灌注60min后,取标本,分别采用髓过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测定肺组织含水量和进行肺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C,D,E,F组的MPO和MDA均较A组明显降低(P<0.05,P<0.01,P<0.01,P<0.05),其中E组最低:NO含量明显上升(P<0.05,P<0.01,P<0.01,P<0.05),肺组织含水量降低,其中D,E组相差显著(P<0.01,P<0.01),同时发现灌注组的II型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减轻,结论:低温肺保护液可减轻体外循环未成熟肺损伤,其中PH值为7.=8的肺保护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