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秀伶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629-163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本院2006-2012年20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中85例行阴道试产,5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8.2%,再次剖宫产148例,剖宫产率71.8%。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再次剖宫产(RCS)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平均住院天数比VBAC组长,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发生率较首次剖宫产(PCS)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不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32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次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和两次手术指征、术中情况、母婴情况,并将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及再次剖宫产的相关情况进行对照。结果322例中,再次剖宫产259例,再次剖宫产率80.4%,经阴道试产89例,试产成功63例,试产成功率70.7%,再次剖宫产的产后出血量比宫产术后阴道分娩多,住院天数比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长。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手术时机,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31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梅 《右江医学》2008,36(2):162-16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31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比较阴道分娩和再次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情况。结果318例中179例行阴道试产,14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2.68%。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恶露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剖宫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00例,观察阴道分娩和二次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情况.结果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00例中57行阴道试产,47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2.46%.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恶露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剖宫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玲  刘华晓 《吉林医学》2008,29(15):1271-127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15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再次剖宫产115例患者与随机抽样的同期首次剖宫产115例进行对照;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43例与随机抽取的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者43例进行对照。结果:158例中,66例进行阴道试产,43例成功阴道分娩,成功率65.2%;再次剖宫产115例,手术产率72.8%。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次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比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组高,平均住院天数长,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较首次剖宫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凡具备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56例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15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41例与随机抽取非瘢疤子宫阴道分娩(VBNC) 41例进行对照.结果:156例中64例进行阴道试产,4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4.1%.选择性剖宫产91例.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再次剖宫产(RCS)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平均住院天数比VBAC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可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本院于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31共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92例,分为再次剖宫产组及经阴道试产组,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192例孕妇中107例不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再次剖宫产,85例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其中5例拒绝阴道试产,68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85% (68/80),子宫破裂发生率(0.52%).对两组的产后出血进行比较,再次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组,两组孕妇在年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孕周、产褥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再次剖宫产绝对指征,对符合试产条件者应给予试产机会,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封春华  马利平 《吉林医学》2010,31(16):2476-247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19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再次择期剖宫产及经阴道试产两组,对分娩方式,子宫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孕妇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率80.1%,选择择期剖宫产为56例。再次择期剖宫产组较经阴道分娩组出血量高,而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充分阴道试产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方式的选择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及是否符合手术指征合理选择再次分娩的方式,其中73例行剖宫产术为剖宫产组,29例行阴道试产为阴道试产组,观察对比两种再次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29例阴道试产组中,试产成功23例,试产成功率为79.3%,6例试产失败后改行剖宫产。阴道试产组的产妇先兆子宫破裂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产后出血及产后发热发生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是再次选择剖宫产的绝对手术指征,在符合阴道试产的条件下,行阴道试产是安全可靠的,成功率很高,可避免再次行剖宫产术给产妇带来的手术痛苦及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向芳 《中外医疗》2012,31(13):66-66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再次妊娠的孕妇中,阴道试产32例,试产成功26例,成功率81.25%。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剖宫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在严格掌握试产适应证并在严密的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方法:根据分娩方式将40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结果:404例孕妇中100例行阴道试产,2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22.0%。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产褥感染、产后出血量以及恶露时间的指标上,剖官产组孕妇均较阴道分娩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应依照孕妇综合情况进行选择剖宫产术或阴道分娩,如无绝对指征,应予充分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2.
陆玉明 《华夏医学》2013,26(3):463-466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1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8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68例进行对照分析;将再次剖宫产(RCS)48例与随机抽取的同期首次剖宫产(PCS)48例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1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中有70例行阴道试产,试产成功68例,试产成功率97.14%,再次剖宫产48例,手术产率41.38%。VBAC组与VBNC组的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CS组比VBAC组产后出血量高,平均住院天数多,医疗费用高(P<0.05,P<0.01);RCS组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PCS组(P<0.01)。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并不是行剖宫产术的绝对指征,若无阴道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大部分孕妇都能安全通过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及分娩方式.结果96例产妇中,40例行阴道试产,试产成功29例,成功率72.5%.试产失败11例急诊行再次剖宫产,总共67例再次剖宫产.再次剖宫产组的产后大出血、感染及出血量等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肺炎、肺不张、新生儿窒息等情况阴道分娩组与再次剖宫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可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4.
贾桂花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32-132,13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共168例剖宫产再次足月妊娠住院分娩孕妇,其中阴道试产95例,再次剖宫产73例,分别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再次剖宫产组母婴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平均住院天数、子宫破裂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与再次剖宫产组在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与首次剖宫产组在产后出血量、严重粘连、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不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给予充分试产是安全的,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9月随机抽取我院8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孕妇,将其分娩的方式、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产妇中阴道试产41例、占47.67%,25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60.98%,其中3例给予胎头吸引助产;再次剖宫产(RCS)61例,手术产率为70.93%.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与VB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BAC组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RCS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症,若孕妇具备阴道试产的条件应鼓励其阴道试产,严密观察产程,正确的处理,可降低再次剖宫产率以及减少对母婴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采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102例,对其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盘粘连及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无分娩史的产妇及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具备试产条件而行剖宫产的产妇作对照。结果:其中4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40.19%;试产失败改再次剖宫产61例,手术率59.81%。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盘粘连、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产失败改再次剖宫产组其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腹部切口一期愈合、胎盘粘连、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产成功41例与试产失败改再次剖宫产61例其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不是再次妊娠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证者可以在严密观察产程的情况下进行阴道试产,更有利于母儿健康,减轻产妇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将196产妇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再次择期剖宫产及经阴道试产两组。对分娩方式,子宫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孕妇阴道试产,试产成功率80.1%,择期剖宫产为56例。再次择期剖宫产组较经阴道分娩组出血量高,而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如无绝对指征,应充分阴道试产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适宜产科处理方式。方法对民航总医院妇产科2005年至2008年收治的23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选择再次剖宫产与急诊再次剖宫产、再次剖宫产与阴道分娩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3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者中有158例阴道试产,其中121例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为76.6%(121/158),行急诊再次剖宫产者37例;选择再次剖宫产者79例。比较选择再次剖宫产患者与急诊再次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子宫切口延裂、术后感染、产褥病率和新生儿窒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患者与阴道分娩患者相比,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术后感染、产褥病率和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应作详尽的产前检查、良好的医患沟通,并应严格掌握再次剖宫产指征、选择适宜分娩方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利多弊少,试产并不增加再次剖宫产手术的难度及风险。初次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影响再次妊娠的安全性。距前次剖宫产≥2年可以不作为阴道试产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210例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母婴并发症及医疗费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中阴道试产40例,成功27例,成功率67.5%;再次剖宫产183例,手术产率87.14%。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次剖宫产组产后出血、腹腔粘连、切1:3乙级愈合发生率与首次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次剖宫产组与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比较产后出血量、住院费用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只要条件符合,应给予充分阴道试产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再次剖宫产组(44例)和阴道试产组(45例),对比2组围产结局。结果:阴道试产组产后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产后感染率、腹腔粘连率、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产妇恢复良好率显著优于剖宫产组(P <0.05)。结论:对于无明显剖宫产指征并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为提高妊娠结局的安全性,建议优先选择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