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孝红  董丽  张莹莹  李莹洁 《贵州医药》2007,31(10):914-915
2004年3月至2006年11月我科收治的4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其中26例使用清开灵和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1],且有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咽峡炎的患儿40例。其中28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资料,将其分为1~3岁组、4~6岁组、7~13岁组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结果 9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表现中,发热占93.5%、咽峡炎占81.7%、颈部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给予36例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更昔洛韦、黄芪治疗,连用7~10d,有并发症者加用相应药物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治疗3—5d后热退,5~7d淋巴结明显减小,肝功与心肌酶10~15d降至正常,肝脾于治疗1周缩小2~3cm。结果痊愈32例,好转4例。结论应用更昔洛韦、黄芪等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克宽  白云辉 《中国药师》2002,5(6):363-363
清开灵注射液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热及脑血栓形成,近期我院门诊收治2例患者,分别引起过敏性休克和药物性皮疹,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35岁,3d前因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来门诊就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清开灵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当输入约100ml时,突感胸闷、  相似文献   

5.
周文艳 《河北医药》2009,31(19):2630-263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引起的单核-巨噬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小儿期常见。本文将我科2004年4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2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发病年龄1.5-12岁,1-3岁4例,4-7岁14例,〉7岁5例。  相似文献   

6.
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爱红  刘凤珍  厉红  杨硕 《中国医药》2006,1(7):441-44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5~10mg/(kg·d),对照组给予炎琥宁5~10mg/(kg·d),疗程7d。结果治疗组热退及异型淋巴细胞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疗效。方法更昔洛韦5mg/kg/次,q12h,ivgtt,疗程5d。结果 4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经治疗,显效3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结论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α-干扰素与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α-干扰素组、阿昔洛韦组和对照组各24例。α-干扰素组给予肌肉注射α-干扰素,疗程5~7 d,<1岁患儿1~ 2 μg/(kg·d),>1岁患儿10 μg/d;阿昔洛韦组予以阿昔洛韦5 mg/kg,每8 h一次静脉滴注,疗程5~7 d,对照组患儿不采用任何抗病毒药物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α-干扰素组的退热时间(3.63±1.77)d,颈部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5.25±1.28)d,肝脾肿大恢复时间(5.88±1.36)d,均较阿昔洛韦组及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12.5%)。结论:α-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及安全性要优于阿昔洛韦,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俊英  段晓峰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19-2619
目的:观察丽科伟联合施普善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丽科伟5~10 mg/﹙kg.d,﹚施普善5~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滴,1次/天,对照组应用病毒唑10~15 mg/﹙kg.d﹚,疗程7天,对两组患儿进行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平均消失时间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症状平均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丽科伟联合施普善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明显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伴肝功能损害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71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各年龄组肝损害发生情况;再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否超过50 U/L,比较有肝损害与无肝损害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的区别。结果 不同年龄组的肝损害发生情况不同,7~13岁组肝损害发生率高于1~3岁组(P<0.05);肝损害组脾脏肿大、异形淋巴细胞异常的比例高于无肝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7~13岁患儿发生肝损害可能性较大,且合并肝损害患儿多有脾肿大和异型淋巴细胞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和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8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果 外周血涂片异形淋巴细胞超过10%60例,占69.8%,其中26例〉0.20,白细胞增高52例,占60.5%,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50%以上,ESR增快52例(60.5%),心肌酶谱增高8例,31例贫血,血清嗜异凝集试验效价≥1:40(或1:64)为阳性,69例,胸片异常22例。结论 对发热、咽痛,周围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或伴起病初期出现皮疹者,需警惕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作血常规,异形淋巴细胞检查及骨髓等血液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2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3岁;肺心病22例,风心病18例;病史15~30年,平均22.5年。1.2治疗方法5%葡萄糖300ml加肝素100mg静滴,1日1次,1~2h内滴完;随即用1.6-二磷酸果糖5g加生理盐水50ml,10~15分钟内静滴完,1日1次。上述方法连续用5~7天,每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开灵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124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4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抗病毒、对乙酰氨基酚降热、溴己新化痰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应用5d。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评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颖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165-1165
小儿热性惊厥是指婴幼儿直肠体温在38℃以上,不伴颅内感染或病因明确的其他疾病的惊厥。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各种刺激引起皮层功能紊乱,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致惊厥,平均复发率30 %~40%[1]。现将我院收治的8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健康教育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3年1月~2003年3月共收治热性惊厥患儿86例,均符合热性惊厥的诊断标准。发病年龄<1岁14例,1~3岁38例,3~5岁28例,5~6岁6例;男60例,女26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64例,支气管炎8例,化脓性扁桃体炎4例,肺炎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体温均在38~40℃。2健康教育方法2.1语言…  相似文献   

15.
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致寒战、胸闷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病例患者1,男,14岁,因咽喉疼痛、咳嗽就诊治疗,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利巴韦林0.5 g(湖北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1022)静滴。正常滴速,静滴约20 min,病人自诉胸闷,继寒战、心慌,立即停滴利巴韦林注射液,肌注异丙嗪25mg,30min后情况好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16例误诊的临床资料,并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6例误诊主要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炎,败血症,误诊时间达4~10d,后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并配合实验室检查确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异型淋巴细胞在某些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Downey首先描述了非典型淋巴细胞的形态。由于细胞形态各异 ,概括分为三型 :Ⅰ型为泡沫型 ,Ⅱ型为不规则型 ,Ⅲ型为幼稚型。本文观察临床明确诊断的 1 45例病毒性感染患者周围血液涂片中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及比率 ,按形态学进行分型统计 ,探讨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对象及方法一、对象1 45例中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H) 1 6例 ,病毒性肝炎 (VH) 5 4例 ,流行性腮腺炎 (EP) 9例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 1 3例 ,病毒性肺炎(VP) 9例 ,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AD) 1 7例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HZ) 1 4例 ,风疹病毒感染 (…  相似文献   

18.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8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均为7~14d。观察2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与疗效。结果治疗组发热、体温恢复正常、咽峡炎缓解、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开始缩小、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安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V-DNA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PCR技术检测EB病毒DNA(EBV-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CR和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外周血EBV-DNA,对100例阳性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年龄1个月至12岁,中位年龄3岁,<3岁65例,3~7岁25例,>7岁1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组EBV-DNA的阳性率为84.0%(84/100),对照组阳性率为5.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患儿早期EBV的含量[(75.52±175.11)×103 copies/ml],明显高于恢复期EBV的含量[(0.67±2.27)×103 copies/ml](P<0.01).结论 PCR法检测EBV-DNA时间短,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在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清开又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反应逐渐增多。为引起临床医师注意,现将资料较为完整的由该药所致的27例过敏反应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7例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5~64岁,平均49.4岁;病种:上呼吸道感染13例,肺炎4例,脑梗死3例,风疹2例,急性黄疽型肝炎、慢性肝炎、扁桃腺炎、脑出血及耳下淋巴结炎各1例。用法:清开灵注射液10~40ml加入5%~10%葡萄糖溶液100~500ml内以40~60滴/min静脉滴注,qd。1.2过敏反应时!司及临床表现用药后2min~10d,大部分在30min内出现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