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造影、胆管探查在单纯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临床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有186例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胆总管探查。分析胆道病变及其相应处理手段、疗效。结果通过经胆囊管造影和探查,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49例,经胆囊管取石1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38例;胆囊管冗长6例。均予切除冗长部分;胰胆管合流异常13例,未处理;胆总管末端双开口2例,未处理。所有患者均无结石残留、胆囊管残余。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胆总管探查可发现术前漏诊的胆总管结石和其他病变,且大部分结石可经胆囊管取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 by cystic duct,IOC)在胆总管探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的27例患者,经胆总管行术中胆道造影。结果 27例LC术中胆管造影均成功,其中12例有胆总管结石,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5例患者胆道未见明显异常,IOC阳性率为44.45%。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对降低胆总管阴性探查率和患者手术创伤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造影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蔚  毛根军  郑樟栋 《浙江实用医学》2004,9(5):322-322,34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造影的情况.结果103例中通过术中经胆囊管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2例,右侧副肝管1例,Mirizzi综合征2例.结论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造影可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减少胆道探查带来的损伤,有利于胆道解剖变异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锋 《海南医学》2003,14(4):29-30
目的:探讨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5例经胆囊管胆道造影临床资料。结果:65例有相对胆总管探查指征,造影阴性56例,阴性率86%,18例有绝对胆总管探查指征,造影阴性56例,阴性率86%,18例有绝对胆总管探查指征,造影阴性9例,阴性率50%,2例有相对胆总管探查指征,术中按经验似乎不需要探查胆总管,在例行的经胆囊管胆道造影中发现了隐匿的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三角炎性粘连,解剖不清,行胆囊管胆道造影显示胆囊管,胆总管解剖,指导手术,避免了胆囊管残留过长和胆总管损伤。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阴性探查率,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可以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可显示胆道解剖,避免胆囊管残留和医源性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并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检查的技术要点及适用范围。方法对17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扩张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时经胆囊管插入硬膜外导管行胆道造影检查,阳性者转开腹手术探查胆总管,阴性者不做胆道探查,观察结果及疗效。结果 17例造影均获成功,术中6例造影显示胆总管充盈缺损,转开腹手术探查,5例取出结石,1例未发现结石,均留置T管引流,1个月时行T管造影后拔除,11例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切除胆囊即可。结论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扩张者但未能明确胆总管内结石的患者,腹腔镜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可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降低住院时间及费用,在基层医院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在胆石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在有胆道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阴性率为91%,术后胆道残石率和胆道损伤率为零。结论 腹腔镜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阴性探查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防止胆道残留结石和胆道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造影(IOC)在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术前临床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452例,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处理,分析胆道病变及其相应处理手段、疗效。结果:通过经胆囊管造影,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32例,经胆囊管取石2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6例;胆囊管冗长3例,均予切除冗长部分;胰胆管合流异常3例,未处理;胆总管末端双开口1例,未处理。均无结石残留、胆囊管残余。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发现术前漏诊的胆总管结石和其他病变,且大部分结石可经胆囊管取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插管行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成功50例,成功率96.2%。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5例,胆管损伤1例,副肝管2例。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对降低胆管结石的残留,减少不必要的胆管阴性探查,辨明胆道解剖,避免胆管损伤,提高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质量和安全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时经胆囊管作胆道造对胆道结石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42例患有胆囊胆道结石的病人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情况。结果442例病人中,假阳性3例,假阴性1例,诊断准确率达99.1%,结论对胆囊胆道结石病人,特别具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常规作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减少胆道损务,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2008年2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分析造影成功率,胆总管结石率,胆道解剖变异发生率。结果:术前B超或CT检查发现胆囊结石,而无明确胆总管结石证据的90例患者,88例造影成功,发现胆总管结石9例,胆道解剖变异5例。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以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结石残留,避免胆总管的阴性探查,防止和及时发现胆道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2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7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高度怀疑有胆总管继发性结石的患者,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用胆道镜探查并清除结石。结果:10例探查阴性,17例发现胆总管下端结石,1例伴左肝管开口部结石,直径4~6mm。12例以取石网套取后,自胆囊管取出;2例结石碎裂后,分次取出;3例以活检钳置操作孔内,用胆道镜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全组无并发症,术后平均9天出院。结论: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继发性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时经胆囊管作胆道造影对胆道结石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42例患有胆囊胆道结石的病人作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情况。结果 442例病人中,假阳性3例,假阴性1例,诊断准确率达99.1%。结论对胆囊胆道结石病人,特别是具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常规作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减少胆道损伤,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性术中经胆囊管造影在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经胆囊管造影的临床资料。结果 198例术前诊断单纯胆囊结石的患者中,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32例,发现副肝管3例。结论术中做选择性胆囊管造影,能有效减少胆总管残余结石,减少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2年进行的174例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情况。结果:开腹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153例,阴性者103例,假阳性者2例,发现胆道结石45例,Mirizzi综合征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1例,发现胆道结石2例,胆道损伤l例,胆道解剖异常3例。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准确率为98.8%(172/174)。结论: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准确率高,可降低胆道结石的残余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管造影在胆石症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选择性 60例单纯胆囊结石术中经胆囊管造影发现胆管残留结石和胆管病变。结果 :临床可疑胆管结石而无探查指征的胆囊结石、胆管残留结石阳性率为10 .5 3 % ,有相对探查指征的阳性率为 2 7.2 7%。结论 :选择性术中经胆囊管造影可了解胆道解剖情况 ,指导合理的手术方案 ,降低胆道残留结石发生率 ,早期发现胆管及胰腺肿瘤病变 ,减少或避免胆总管阴性探查率 ,减少并发症 ,提高手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5-2005年804例术前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在胆囊切除术中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情况。结果804例通过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82例、左肝管结石6例、右肝管结石4例、胆总管结石伴肝内胆管结石2例、Mirizzi综合征10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8例、右侧副肝管3例、胆总管损伤3例。结论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能提高胆道结石的检出率,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减少胆总管阴性探查率,及时发现胆总管解剖变异,减少术中胆道损伤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施悦  徐俊法  罗芸葆 《西部医学》2008,20(1):158-159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造影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17例胆道手术患者有选择性地行胆囊管造影198例,其中发现胆总管结石44例,行胆总管探查;有2例造影假阴性,术后发现胆总管结石残留,行二期手术。随机抽取单纯胆囊切除术病人154例、胆切+总探病人200例与造影组分别进行对照。结果造影组198例病人中,胆切154例,有2例术后残留结石,残石率1.3%,而对照组有14例之多,残余结石发生率为9.1%。在造影组中有44例行胆总管探查,均证实有胆总管结石,阴性探查率0%,对照组200例中有23例进行了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阴性探查率11.5%。结论有选择性地经胆囊管造影能降低残余结石发生率及胆总管阴性探查率。  相似文献   

18.
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病例中胆囊管直径大于0.4cm的43例患者实施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的手术,术中经扩张或切开胆囊管配合使用胆道镜进行取石和探查。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合并胆总管结石的28例结石取净,全组病例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d,无胆漏等相关并发症发生。认为有选择地实施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罗红赞 《中外医疗》2014,(36):183-184
目的探讨在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切除术治疗中应用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6例行胆囊切除治疗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以术中未接受胆囊管胆道造影检查者为对照组,以术中接受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检查者为观察组,每组33例。分析观察组中胆囊管胆道造影对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同时对比两组手术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者为21例,占患胆总管结石患者的95.45%,而术前彩超检查仅发现16例,占72.73%,胆囊管胆道造影明显高于术前彩超检查(P〈0.05)。且经胆囊管胆道造影诊断价值明显高于术前彩超检查(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可有效地提高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可有效地善患者术后情况。  相似文献   

20.
熊世龙 《吉林医学》2010,31(28):4920-4921
目的:探讨术中经胆囊管造影在复杂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总结复杂性胆囊切除患者80例,按是否应用术中经胆囊管造影分为A,B两组。A组:42例均在术中经胆囊管造影下行复杂性胆囊切除术。B组:38例在无小型C臂,无法行术中经胆囊管造影下行复杂性胆囊切除术。结果:A组无1例发生胆道损伤;B组38例中有5例发生胆道损伤(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胆囊管切除患者,术中经胆囊管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在避免发生胆道损伤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