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海东地区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死亡率提供对策和依据。方法:收集、统计海东地区2004年—2007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月报表,对儿童死亡原因、变化趋势、死亡地点进行分析。结果:海东地区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4年新生儿、婴儿、1岁~4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0.15‰、24.29‰、3.13‰,到2007年分别下降到15.24‰、17.93‰、1.37‰;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意外、颅内出血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几位原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技术能力水平,是减少儿童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1995年-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及死因分析。方法:按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该地区5岁以下儿童进行生命监测。结果:1995年-2004年监测结果表明,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4.94‰、17.64‰、19.27‰,前三位的死因分类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结论:1995年-2004年儿童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不稳定,必须提高围产期保健率,落实各项保健措施,努力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掌握海南州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保健服务状况,为降低死亡率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出生、死亡漏报进行质量指标控制和审查,按指标要求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2007年海南州5岁以下儿童、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早产低体重儿、出生窒息、肺炎、腹泻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应加强产科、儿科建设和基层医生适宜技术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搞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夏山区婴儿死亡的现状及特点。方法对宁夏山区5个县(区)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地区的婴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山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而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死亡率2002-2004年明显高于2000-2001年,婴儿死亡中年龄越小死亡所占比例越高。结论降低宁夏婴儿死亡率重点是山区婴儿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推广适宜技术,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蜀山区2008至2012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掌握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及变化趋势,为降低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根据。方法按照《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2008至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新生儿死亡率4.18‰,婴儿死亡率5.5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79‰,与2008年相比较新生儿死亡率下降(4.96‰),婴儿死亡率下降(5.7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5.27‰);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6.47%,占婴儿死亡的69.06%,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1.76%,1~4岁儿童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18.24%;前5位死因为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肺炎和其他先天异常。结论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组儿童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组儿童死亡原因不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主要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河南省三门峡市2004~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原因及发展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2013年死亡的1295例5岁以下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4年的11.81‰下降到2013年5.26‰,各年度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04~2013年新生儿死亡数占婴儿死亡数的78.65%~65.96%,婴儿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90.82%~78.43%,1~4岁儿童死亡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9.20%~21.67%。结论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和肺炎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巩固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水平、提高危重患者急救能力、普及妇幼保健知识等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大庆油田总医院2009-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了解儿童死亡情况,分析变化趋势,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2009-2012年大庆油田总医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庆市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09年的17.11‰、4.28‰、3.67‰降至2012年的9.84‰、1.87‰、0.94‰。结果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儿童死亡主要发生在新年生儿期;新生儿死亡原因排在前5位的是早产、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积极开展产前优生筛查,减少先天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加大宣传力度,使家长对儿童的病情早发现;提高医护人员的抢救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抢救成功率,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盐池县2003-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方法对盐池县2003-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进行整理、汇总并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分别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意外死亡、先天性心脏病和肺炎;5岁以下儿童死前治疗比例无明显上升(χ2=9.583,P=0.385)。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儿科服务质量,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可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董素华 《安徽医学》2013,34(8):1233-1236
目的分析蚌埠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和死亡原因,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33‰,新生儿死亡率7.17‰,婴儿死亡率9.04‰,其中,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79.34%,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69.47%,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7.56%。2003年分别与2004年、2005年、2009年、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死因排在前3位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专业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和急救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普兰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十预措施。方法根据《辽宁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普兰店市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产顺位等相关闲素分析。结果普兰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5岁以下儿童死冈前5位为:小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出生缺陷预防,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并分析死亡原因,为政府部门对妇幼卫生工作干预、管理和卫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宁波市鄞州区管辖的24个乡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83‰,婴儿死亡率1.74‰,新生儿死亡率1.05‰;与2008年相比,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1.88‰,婴儿死亡率下降了1.73‰,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了2.01‰.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5位死因顺序依次为:意外死亡、先天异常、早产/低体质量、出生窒息及肿瘤.结论 意外死亡、先天异常、早产/低体质量、出生窒息、肿瘤成为本地区影响儿童生存和发育的主要危险因素,这提示应加强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普及育儿学校的宣教、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导、提高产科质量、强化环境治理与保护,对能引起先天异常的各种因素及早干预,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2.
滕朝霞 《吉林医学》2013,34(22):4489-4490
目的:了解和掌握华蓥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2006年~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99‰、6.52‰、10.1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1~4岁儿童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构成比分别为39.47%、64.47%、35.53%;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四位依次为意外、出生窒息、肺炎、出生缺陷。结论: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通过制定实施针对性的相应措施,强化健康教育,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儿科质量,推广窒息复苏技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将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2000年611例新生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死亡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成都市2000年6ll例死亡的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2000年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49.67%,占婴儿死亡的68.58%。新生儿死亡原因顺序: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先天异常、意外窒息。结论:减少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加强图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加强肺炎标准病例管理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死因结构及动态变化规律,找出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方法对开县4个监测乡2002~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4年4个监测乡活产数5527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206人,平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7.27‰,婴儿死亡148人,婴儿死亡率为26.78‰,新生儿死亡106人,新生儿死亡率为19.18‰,5岁以下儿童死亡.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关键要降低肺炎、溺水、早产儿、出生窒息的死亡,还须进一步做好医疗保健部门的配合,重视非医学性致死因素,完善围产期保健制度,提高先天畸形的早期诊治水平,进一步加强围产期保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吴登康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250-250
目的:掌握汉阴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探讨干预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对各乡、镇卫生院所管辖区、各中心卫生院、县直医疗单位防保科上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年终报表活产数及补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1.43‰、婴儿死亡率26.94‰、新生儿死亡率19.88‰,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17.82‰、婴儿死亡率15.03‰、新生儿死亡率10.02‰,其中新生儿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8.94%、婴儿占85.43%,4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5位死因为: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畸形、意外。结论:5岁以下儿童死亡仍以新生儿、婴儿为主。因此,加强新生儿、婴儿监护和保健、减少这两个年龄段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南州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13年12月海南州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亡顺位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海南州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五位为: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肺炎、意外和其他先天性疾病。结论:必须加强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能力及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0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探索有效地干预措施。方法:对2005~2009年回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统计。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1~4岁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05‰、5.93‰、0.89‰、6.82‰,5年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呈徘徊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依次是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及颅内出血。结论: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重视儿科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妇幼保健知识,预防早产、低出生儿及先天异常的发生,避免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解北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6-2010年北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婴儿死亡为主,婴儿和5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37‰和10.55‰.儿童死因前4位分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肺炎、先天异常.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4.73%,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8.89%.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儿科质量,强化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培训,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高农村儿童保健质量,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等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自贡市大安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1-2010年大安区妇幼卫生监测点上报的417 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及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01-2010年共出生活产儿29317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417例,死亡率为14.22‰,婴儿死亡281例,死亡率为9.58‰,新生儿死亡197例,死亡率为6.72‰,早期新生儿死亡174例,死亡率为5.94‰,1-4岁儿童死亡136例,死亡率为4.64‰.2)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组死亡构成为:早期新生儿死亡占41.73%,新生儿死亡占47.24%,婴儿死亡占,67.39%,1-4岁儿童死亡占32.61%.3)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顺位前5位是意外死亡、先天畸形、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结论 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和儿科技术水平,搞好儿童系统保健,做好儿童常见病防治,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预防意外事故发生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互助县2000年—2006年度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原因,进一步降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分析2000年—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亡年龄构成、死亡原因及顺位。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死亡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而且年龄越小死亡比越高。主要死因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意外。结论: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特别是做好新生儿保健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