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顽固性颈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效果,为颈型颈椎病的治疗寻找一种有效方法.方法 应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60例颈型颈椎病病人,观察病人入院时和银质针治疗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症状、体征变化,行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银质针治疗后1周,疗效优30例,良25例;治疗后2周,疗效优49例,良9例;治疗后1个月,疗效优53例,良6例;治疗后3、6、12个月疗效与1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银质针导热疗法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一种较为理想、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引导下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效果。方法小关节源性腰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银质针组及注射组,每组24例,银质针组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注射组患者向腰椎小关节腔及内侧支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及利多卡因的混合液行神经阻滞。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2周、1个月、6个月时随访,并记录VA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银质针治疗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下降(P〈0.05);注射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时VAs评分下降(P<0.05),但6个月时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椎管外软组织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椎管外软组织疼痛病人106例,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内病人症状、体征、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评定疗效.结果 银质针治疗后1周,疗效优79例,良24例;治疗后2周,疗效优85例,良20例;治疗后1个月,疗效优87例,良18例.治疗后3、6、12个月疗效与1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银质针导热疗法是治疗椎管外软组织疼痛的一种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引起的膝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将髌骨软化症引起的膝关节疼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银针组和口服药物组。前者采用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后者单纯应用口服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周、2个月和4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记录疼痛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结果银针组治疗后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及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程度均小于口服药物组(P〈0.05)。结论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对髌骨软化症引起膝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银质针组和塞来昔布组,完成观察者分别为32例、3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30min、1周和1个月时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强度、腰椎活动度评分(ROM)评估腰椎功能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及腰椎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银质针组疼痛、腰椎功能改善均优于塞来昔布组(P〈O.05)。治疗后1周时银质针组有效率为94.1%(32/34例),塞来昔布组为87.5%(28/32例);治疗后1个月时银质针组有效率为96.9%(31/32例),塞来昔布组为90.0%(27/30例)。结论改良银质针导热治疗急性腰扭伤在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疗效方面均优于口服塞来昔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臭氧配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腰椎间关节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洛索洛芬钠片,观察组予臭氧注射配合银质针导热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Greenough-fraser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和Greenough-fraser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配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腰椎间关节综合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的疗效.方法:对30例膑下脂肪垫炎的患者均采用银质针和银质针导热巡检仪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次.治疗后7d总有效率66.6%,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86.6%;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效果显著.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疗效快,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0例,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1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1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并按改良MacNab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1周400例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效果优者341例(85.3%),良者28例(7.0%),可者15例(3.7%),差者16例(4.0%)。结论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银质针导热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6例强脊炎患者采用银质针导热治疗配合药物治疗.观察病人入院时,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症状体征变化,行VAS评分及综合判定.结果 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达到95.65%,治疗1个月时,疗效进一步增强,6个月时基本上维持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质针导热治疗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银质针导热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6例强脊炎患者采用银质针导热治疗配合药物治疗.观察病人入院时,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症状体征变化,行VAS评分及综合判定.结果 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达到95.65%,治疗1个月时,疗效进一步增强,6个月时基本上维持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质针导热治疗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3月湖北省中山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B组(n=27)和Y组(n=29)。B组予膝周痛点阻滞及红外线照射治疗,Y组予银质针导热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 d、6个月、1年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15 d、6个月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组治疗后1年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Y组治疗后1年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Y组治疗后15 d、6个月、1年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质针导热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银质针疗法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颈肩腰腿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对每个治疗点银质针穿刺前行利多卡因皮丘注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在穿刺前2h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外涂,然后行银质针穿刺治疗.在穿刺过程中采用VAS疼痛评分法进行评估,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银质针穿刺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用于银质针疗法穿刺前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整骨理筋疗法与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互补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1年8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整骨理筋组(A组),银质针导热组(B组),整骨理筋联合银质针导热组(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整骨理筋疗法,1次/周。B组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1次/周。C组先后采用整骨理筋疗法和银质针导热疗法,各1次。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疼痛数字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和指标评定。(1)治疗后3个月三组疼痛数字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而C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6个月,三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大多数获得控制,以C组更为明显(P〈0.01)。其中A、B组与C组比较,以及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个月各组临床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尤其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B、C三组的有效率(痊愈及有效)分别为56.7%、56.7%和80.0%,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与整骨理筋疗法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本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470例。分为C1组:经颈椎间盘突出的关节突和横突注药并银质针导热治疗;C2组:银质针导热治疗;L1组:经腰关节突和椎板肌肉附着点注药并银质针导热治疗;L2组:银质针导热治疗。随访治疗后6个月的效果。结果C1、C2、L1、L2组3~6个月随访的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轻、中度椎间盘突出的优良率均为100%,重度者为75%~84%。C1、L1组先行注药者,在1个月内疗效更显著。结论经感受器通路银质针导热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配合银质针导热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治疗,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配合银质针导热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及12个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简式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SCODI)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的VAS、SCOD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性下降(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的VAS、SCOD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配合银质针导热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近期疗效确切,中期疗效优于单纯硬膜外阻滞治疗.  相似文献   

16.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现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银质针导热疗法,1次/周,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以温针灸,1次/d,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估所得分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银质针导热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6例强脊炎患者采用银质针导热治疗配合药物治疗.观察病人入院时,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症状体征变化,行VAs评分及综合判定.结果 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达到95.65%,治疗1个月时,疗效进一步增强,6个月时基本上维持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质针导热治疗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银质针导热疗法,对照组予以小针刀,2周1次,2次为1个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后于2周、12周时进行疗效评定,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下腰痛症状均有缓解,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慢性下腰痛疗效明显,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银质针针刺疗法对田径:运动员慢性腰臀腿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腰臀腿软组织疼痛的患者进行银质针针刺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两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红外热成像仪描记出病变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和病变区域温度在针刺后即刻、针刺后两月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银质针治疗田径运动员慢性腰臀腿软组织疼痛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视觉模拟评分VAS法>7、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SSRD)<60度的肩周炎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YZ组(银质针导热治疗组)和SZ组(神经阻滞治疗组)各80例.YZ组:根据软组织附着点,选用喙突、大小结节、结节间沟、四边孔以及冈上窝等处为针刺点,应用银质针导热.SZ组:采用压痛点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后观察止痛效果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止痛效果明确,VAS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SSRD改善程度:YZ组明显优于SZ组(P<0.05).结论:银质针肌肉导热治疗肩周炎止痛效果明确,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